藏族詩人為了湟魚獻身,有人卻拿它們桌上烹

2020-12-26 第一財經

6月26日晚,在青海省海南州共和縣江西溝,藏族詩人娘吉本(筆名卡瓦娘吉)獨自進入該地一處青海湖邊,拆解一張非法捕撈湟魚的漁網,卻不慎掉入湖內水坑遇難,年僅26歲。娘吉本畢業於西北民族大學,著有童話繪畫本《飛蛾》,「是在當地小有名氣的詩人」。

青海省剛察縣沙柳河內的湟魚躍起洄遊。(新華社圖)

湟魚是青海湖特有的物種,學名裸鯉,2004年被《中國物種紅色名錄》列為瀕危物種,目前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眼下正值湟魚進入洄遊產卵的高峰期,央視連續五天對其洄遊做了全方位直播。

湟魚全身裸露,幾乎無一鱗片,體性近似紡錘,頭部鈍而圓,嘴在頭部的前端,無須,背部灰褐色或黃褐色,腹部灰白色或淡黃色,身體兩側有不規則的褐色斑塊,魚鰭帶淡灰色或淡紅色,也有個別全身呈淺黃色或深綠色的。

湟魚的祖先是黃河鯉魚。為了在青海湖強輻射、高海拔和低水溫的惡劣條件下更好地排出身體內的鹽和鹼,湟魚的鱗片逐漸退化,變成如今幾乎全身無鱗的模樣。

由於青海湖水溫度很低,食物匱乏,湟魚的生長速度十分緩慢,半斤重的魚需要至少五年的生長時間。小湟魚在青海湖中長大,只有體重超過150克的湟魚才有洄遊繁殖的能力。湟魚雖然是迄今為止人們發現的最耐鹽和鹼的魚,小湟魚卻必須在淡水中出生。因為青海湖水的含鹽量和鹼度都很高,對湟魚的性腺發育非常不利,所以每年春夏之交,成年湟魚會從青海湖溯河洄遊到淡水河產卵,而後再回到鹹水湖。

除了水質要求,湟魚的的性腺發育,也需要一個水流的刺激。每年5到8月,湟魚會沿著布哈河等支流溯流而上,進入到河流淡水區域產卵,形成「鯉魚躍龍門」的奇觀。但是,湟魚洄遊繁殖之路道阻且長,逐年低淺的水位讓它們面臨擱淺之危。即使水流充沛,但一旦遇上上遊漲水,湟魚數天的努力也將化為烏有。

除了自然的水文環境變化,水利工程和大壩的建造也讓湟魚的洄遊之旅更添艱辛。一條湟魚能夠飛躍自身長度的兩倍左右,最高的可以達到50至60釐米,但大壩的高度卻有1.5米至2米,對於湟魚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逆流衝擊已是不易,偏偏這時候又遇上了候鳥的集中繁殖季節。長途跋涉的湟魚還經常成為魚鷗的美餐。(新華社圖)

繁殖的不易加上人類的濫捕濫殺,湟魚的數量已經岌岌可危。儘管青海當地人自發地聚集起來,保護湟魚,然而明盜易躲,暗竊難防,夜裡偷盜湟魚的行為仍然屢禁不止。有時,一張漁網就能奪取幾百條湟魚的生命,很多湟魚在上岸前就在網上活活卡死了。

為了幫助湟魚的洄遊繁殖並推行環保理念,當地建起了十八層臺階幫助湟魚洄遊,央視也推出了直播節目「湟魚洄遊季」,對湟魚的洄遊和產卵做了海陸空的全方位直播。

 

相關焦點

  • 一夜暴利20萬,誰能還湟魚一條生路?
    這次護魚行動,南加和巡護隊員共放歸了200多條湟魚,不過死亡的更多。(圖片均來自新華社) 6月26日晚,青海省海南州共和縣江西溝,藏族詩人娘吉本(筆名卡瓦娘吉)跟往常一樣叫上幾個朋友,打算去青海湖邊拍攝非法捕撈湟魚的證據。就在前一晚,他們剛剛撞見幾個可疑的偷獵者在非法捕撈湟魚,但苦於一時沒有證據,對方根本不認帳。
  • 《第九所》捕湟魚怎麼進行解鎖 捕湟魚解鎖攻略
    導 讀 在第九所手遊中捕湟魚如何進行解鎖呢?在第九所手遊中捕湟魚的解鎖方式可以說是不少玩家所關心的呢!
  • 海濱藏城,無限風光在「湟魚」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 均由 李勇 攝昔日漁郎換新顏6月16日,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陰雨綿綿。眼前,泉吉鄉橋頭的泉吉河滔滔不絕,依舊不停地「吸吮」上天「賜予」的甘露,以便儲備足夠的水量,來保證一年一度湟魚洄遊通道的暢通無阻。而這條河的不遠處,就是曾經的高原漁村——新泉村。孫生珠今年60歲,是新泉村的老漁郎之一。
  • 湟魚洄遊的拼搏,是頑強生命的輪迴(原創)
    青海湖的美在於水,它清澈、透明、蔚藍、博大,讓人陶醉身心,讓人充滿想像,讓人淨化心靈;青海湖的美在於雪山、草原、沙漠,它們以各自的姿態呵護著青海湖,裝扮著青海湖,這種虔誠讓人感動;青海湖的美在於無數的鳥類、無數的湟魚還有無數的牛羊,它們讓平靜的青海湖變得動感,生機四溢。
  • 湟魚洄遊直播第三天:沙柳河發現湟魚「寶寶」
    6月25日,央視與青海廣播電視臺聯合攝製的《湟魚洄遊季探秘青海湖》節目繼續追蹤生命之旅,來到甘子河溼地、布哈河源頭和永豐水壩上遊,除黑頸鶴、大天鵝等,還意外發現湟魚「寶寶」的身影,以驚喜方式展示青海湖大生態向好的動人景觀。  甘子河是一條斷流河,只有上遊有水,河口有溼地,中間大片地段已乾涸多年。在上遊,過去洄遊到這裡的湟魚無法回青海湖,留在此處生活,形成了湟魚的一個亞種。
  • 湟魚洄遊:生命的奇蹟
    ,一定要在有生之年來青海、來剛察見證一次湟魚洄遊。青海湖是鹹水湖,水深浪大,不適宜湟魚生產繁殖。於是從每年5月至8月開始進入產卵季節後,湟魚「媽媽」們便成群結隊從青海湖湧向水流坦緩的布哈河、沙柳河、泉吉河及其支流的淡水河道產卵,等小魚長大後,它們會沿著父母的洄遊路徑回到青海湖。但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夏季雨水增多,河水暴漲,水流湍急,一路向上遊進發的難度可想而知。
  • 湟魚洄遊,一場偉大的生命禮讚
    為守護湟魚洄遊這一天下奇觀、也為了保護湟魚,近年來,我省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剛察縣更是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各個方面。經過悉心培育,剛察縣全民的生態環境意識和綠色發展意識已經覺醒,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漸形成,保護青海湖生態、建設美麗家園正在成為全民自覺、全民行動,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這也吸引了每年近60萬人(次)專程來到剛察欣賞湟魚洄遊。
  • 逆流而上,湟魚成為天下奇觀
    湟魚曾救過青海人的命青海湖是維繫青藏高原東北部生態安全、控制西部荒漠化向東蔓延的重要水體。由於水溫低、貧營養化,能在如此水環境中生存的魚類只有5種,湟魚是其中最主要的物種,在當地有「一年長一兩,十年長一斤」的說法。上世紀60年代三年自然災害,人們進入環湖地區日夜不停捕撈,人們都說:「湟魚曾救過青海人的命。」
  • 湟魚洄遊直播第四日揭秘魚寶寶誕生過程 探尋古生態遺蹟
    「湟魚洄遊不僅是尋找合適的產卵地,同時也是刺激親魚性腺發育成熟的系統過程。它們上溯距離越遠,魚卵、魚苗在淡水中孵化、生長的時間越長,幼魚的成活率就越高。」  湟魚的洄遊之路著實艱辛,萬千伺機捕食的鳥類,洪水湍流的衝擊,狀況複雜的河道……  洄遊路上的坎坷,有自然因素,也有人為因素。
  • 中國最大內陸鹹水湖湟魚保護按下「快進鍵」
    2021年1月1日起,青海省政府實施第六次封湖育魚,期限為十年,青海湖裸鯉(俗稱湟魚)資源將得到更系統保護。這是2020年7月30日拍攝的青海湖美景。 新華社記者 李琳海 攝青海湖橫跨青海海南和海北兩個藏族自治州,最高海拔5291米,這片獨特水域是青藏高原物種基因庫。
  • 湟魚洄遊季 探秘青海湖
    為了不讓中國最美的湖泊籠罩在「死海」般的夢魘中,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省委、省政府先後5次對青海湖實施封湖育魚,經過35年的立法保護,裸鯉資源蘊藏量得以有效恢復。  湟魚洄遊的季節,也是候鳥集中繁育的季節。斑頭雁、棕頭鷗、漁鷗、鸕鷀四大夏候鳥是河道上的霸主,它們數量最多,除斑頭雁外,都以湟魚為食。  每年,青海湖有220多種鳥類翩翩而至,起舞弄影。
  • 我國最大內陸鹹水湖湟魚保護按下「快進鍵」
    2021年1月1日起,青海省政府實施第六次封湖育魚,期限為十年,青海湖裸鯉(俗稱湟魚)資源將得到更系統保護。 青海湖橫跨青海海南和海北兩個藏族自治州,最高海拔5291米,這片獨特水域是青藏高原物種基因庫。青海湖裸鯉在《中國物種紅色名錄》中列為瀕危物種,是青海湖特有的珍貴魚類,對維繫青海湖流域「水—魚—鳥」生態鏈安全至關重要。
  • 有人向青海湖湟魚伸黑手……
    近日,共和縣公安局在各部門、各警種的緊密協作下,持續加大對環湖地區非法捕撈販賣青海湖裸鯉(湟魚)的打擊力度,在近期成功抓獲非法盜販湟魚嫌疑人1人,收繳青海湖裸鯉(湟魚)800餘斤之後,再次出擊,成功抓獲違法嫌疑人4名,為青海湖漁業資源保護工作再添戰果!
  • 湟魚逆流而上譜寫生命讚歌
    這座海濱藏城有個美麗的名字——剛察,而這種魚叫湟魚,它體現著一種精神——生命的悲壯與偉大。在高原、鹹水這樣複雜的生態環境下,湟魚(青海湖裸鯉)是青海湖一個最特別的存在。誰也沒有想到,這個特別的種群居然還會「上臺階的特技」,不僅高度可達1米多,有時甚至是飛上臺階,這便是湟魚洄遊的奇特。湟魚洄遊的偉大與悲壯,其實就是整個洄遊的過程。每年的5月到8月,湟魚便會洄遊產卵,整個過程充滿了危險與挑戰。
  • 青海湖的「懲罰」:3年吃掉7.5萬噸,湟魚陷入危機?
    青海湖湟魚也就是青海湖裸鯉,這種魚類是青海湖周邊特有的物種,裸鯉體型修長,全身僅在臀鰭至腹鰭基部的兩側各有一排不規則的退化鱗片,每側23至27枚,側線下也有3~4排不規則鱗片!由於湖水常年寒冷,青海湖湟魚的生長期非常緩慢,一生中沒有明顯的生長階段,而且這種看起來挺好看的魚類還是一種洄遊魚類,春夏季節會洄遊到溪流的礫石灘產卵,布哈河則是它們主要的產卵場場所!
  • 西寧學生社團街頭呼籲市民拒絕食用湟魚
    張海雯 攝圖為「聖湖精靈」學生社團成員向市民普及有關湟魚的知識。 張海雯 攝 圖為「聖湖精靈」學生社團成員向市民普及有關湟魚的知識。 張海雯 攝  中新網西寧6月5日電 (張海雯)5日,來自西寧市南川西路中學的「聖湖精靈」學生社團在老師的帶領下,在西寧街頭向市民普及有關湟魚的知識和保護湟魚的迫切性,呼籲市民拒絕食用湟魚,保護聖湖精靈,守護青海湖。  青海湖裸鯉俗稱湟魚,是青海湖中唯一一種大型野生經濟魚類,是中國特別保護的珍貴魚類。由於利益驅使,長期以來一些盜捕、販運、販賣等不法分子大肆捕殺裸鯉。
  • 湟魚洄遊季--踏上「生命」之旅(湟魚篇)
    湟魚洄遊季--踏上「生命」之旅(湟魚篇) 2020-07-20 2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海濱藏城,無限風光在「湟魚」——青海湖封湖育魚系列報導之四
    昔日漁郎換新顏6月16日,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陰雨綿綿。眼前,泉吉鄉橋頭的泉吉河滔滔不絕,依舊不停地「吸吮」上天「賜予」的甘露,以便儲備足夠的水量,來保證一年一度湟魚洄遊通道的暢通無阻。1958年,為了開荒,孫生珠的父親孫富元帶著兒女從海晏縣遷至剛察縣泉吉鄉新泉村,兩年後,孫生珠出生,成了家裡第一個土生土長的剛察人。作為內陸省份,擁有一個自古被稱之為「西海」的浩瀚青海湖已是上天的眷顧,而湖中孕育出的豐富魚類資源又讓「西海」之名實至名歸。這樣的天然優勢造就了一個高原「奇景」——群山環繞、草場豐沛的青藏高原有了一個以打魚為生的村落。
  • 《第九所》捕湟魚怎麼進行解鎖 捕湟魚解鎖攻略
    導 讀 在第九所手遊中捕湟魚如何進行解鎖呢?在第九所手遊中捕湟魚的解鎖方式可以說是不少玩家所關心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