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由於下周六要去上海參加朋友的婚禮,需要訂一張北京飛往上海的機票及上海的酒店。看新聞說,隨著七八月份暑期旅行旺季的到來,出行人數猛增,機票價格也出現漲幅。小編為了訂到最便宜的機票,在預訂過程中就順手比較了一下旅行預訂類App中排在第一梯隊的去哪兒旅行和攜程旅行,做了個綜合測評。由於小編的需求很簡單,就是買機票訂酒店,所以恕這裡不對UI設計和其他功能做評價。需要聲明的是,機票價格波動頻繁,小編是於7月23日下午2:30左右進行以下操作的,使用的是iPhone 5s,兩個客戶端均是最新版本。
一.買機票:低價才是王道
1.默認排序:去哪兒按價格由低到高更人性,價格日曆超強大
進入兩個App,輸入日期(8月2日)和航線(北京-上海),點擊查詢後,去哪兒App排在第一的票價是355,而攜程是1000,瞬間石化!再定睛一看,原來去哪兒默認的是按價格由低到高排序,而攜程默認的是按起飛時間由早到晚排序。但私以為除了差旅用戶外,還是去哪兒的默認排序比較符合大部分出行用戶的需求,畢竟機票價格同一天內甚至同一小時內也有可能相差很大,在低價範圍內選取合適的起飛時間是最優選擇。
一定要提的是,在去哪兒App上選好出發地和目的地後,點擊「出發時間」,竟然出現了一個價格日曆,羅列了一年內每一天該航線的最低價,非常方便,必須點個讚!後來發現攜程也有價格日曆,不過要先進入列表頁才能查看。仔細看了一下,基本上價格都要比去哪兒高。
2.機票價格:去哪兒722元VS攜程748元
小編最後選擇了時間和價格都合適的東航MU5104,9:00起飛11:10降落。從截圖來看,作為垂直搜索的去哪兒列出了東航旗艦店及其他機票代理商的不同報價,這就不如攜程一目了然,不需要反覆比較再做一次選擇。另外,關於航班信息如準點率和有無餐食,兩者也大不相同。不知道這樣的數據是從何而來,為什麼會不一樣,需要乘坐後才知道哪一家準確。
經過一番比較後,「優選極速出票」522+30元組合吸引了我,30元保險可以不選,但機票價格就會變為542。也就是說,保險相當於10元一份。由於最近飛機事故太多小編心有餘悸,還是決定買份保險圖個安心(保額300萬)。最後總價為722元。
同一航班,攜程有554和558兩種價格。554為之前被央視曝光的旅行套餐價,即不可退改籤,但贈送10萬積分用於購買攜程旅遊產品。不能退的票不敢買,萬一臨時出現行程變動真要哭爹喊娘了,關鍵是只相差4元錢(插一句:攜程這算盤打得不知道該說是太精明了還是太蠢了呢)。558的票面價加上20元保險費(根據四種交通方式有不同的保額,飛機是50萬),一共是748元。
關於退改籤,去哪兒直接列出了退改條件和費用明細,如起飛前2小時之前改期手續費171元;攜程列的是退改規則,如起飛前2小時前更改收取票面價的30%。我算了一下,也是171元。攜程一定是相信用戶的數學都非常好,所以還給我們出個智力題。
3.支付方式:去哪兒更複雜但感覺更安全,攜程手慢無票
兩個App有一個共同的優點:無需登錄就可直接下訂單。但我都註冊過,所以這時登錄後,可直接選擇之前留下的個人信息無需再次填寫。確認好乘機人信息後即可提交訂單進入支付流程,這一步兩家也有明顯的區別。去哪兒是先提交訂單再支付,相當於搶位成功。而攜程則是提醒半小時內完成支付,也就是說如果你手慢或者對操作不熟悉,也許好不容易填完後會收到一句悲催的信息,提示你該價格的機票已經沒了,需要重新下單!
兩個App都支持信用卡、儲蓄卡、支付寶和微信這四個市面上最主流的支付方式,可以說能夠符合所有人群的需求。由於之前兩個App都使用過,所以保留了我的信用卡信息。攜程提示輸入卡有效期即可完成支付,而去哪兒需要填寫有效期和信用卡對應的預留手機號。不禁聯想到之前攜程爆出的「安全門」事件……
4.其他增值功能:去哪兒更貼心
除了最基本的機票預訂外,為了更好地滿足用戶的出行需求,兩個App都推出了一系列增值服務。除了都有的航班動態、低價提醒、機場攻略和手機值機外,去哪兒還有兩個特有的功能:特價機票和價格趨勢。其中,在特價機票選擇出發地後,可以查看去往世界各地的白菜價機票,特別適合追求「說走就走」的年輕人。
App | 航班動態 | 低價提醒 | 機場攻略 | 手機值機 | 特價機票 | 價格趨勢 |
攜程旅行 | 查詢 | 預約2條,簡訊提醒 | 國際機場較少,但有各航空公司值機櫃檯信息 | 支持12家航空公司 | 無 | 無 |
去哪兒旅行 | 查詢並關注 | 預約5條,客戶端推送或電話提醒 | 機場多,但無值機櫃檯信息 | 支持14家航空公司 | 飛往全球的特價機票 | 航線3個月內的跌幅趨勢 |
二.訂酒店:各有千秋,去哪兒返現方便
1.篩選條件:攜程維度更多,更容易定位
接下來預訂酒店,兩個App的查詢首頁基本一致。在點擊「關鍵字」進行搜索時,去哪兒只能從搜索歷史、熱門品牌、熱門地點和地鐵線路四個維度進行篩選。相較之下,攜程的搜索條件更豐富,還可以按交通樞紐、酒店特色等篩選,更容易幫用戶尋找到心儀的酒店。
小編由於住的要靠近朋友婚宴的酒店,就直接選擇了10號線五角場站附近。
2.查詢結果:去哪兒選擇更多,攜程地圖模式更直觀
進入查詢結果頁面後可看到五角場地鐵站附近的酒店,去哪兒列出了578家而攜程只有280家,又一次看出去哪兒作為垂直搜索平臺的強大優勢。小編傾向於選擇離地鐵站較近的酒店,於是進入地圖模式查看。這裡又有了明顯的區別:去哪兒只以價格作為區分,而攜程還顯示酒店名稱以及團購、特價的酒店,更加直觀。一番比較後,我選擇了一家精品客棧,和快捷酒店差不多的價格但乾淨舒適不少。
3.酒店介紹:去哪兒更多照片,攜程更詳細
其實一般用戶選擇酒店無非是從地理位置、價錢、環境及點評四個角度來確定是否預訂,兩個App的酒店詳情頁也著重介紹了這幾個方面,但各有千秋。攜程酒店介紹更詳細,還列出了與各交通樞紐及附近景點的具體距離,每個房型都有照片供參考。而去哪兒的優勢在於酒店的整體照片更多,包括公共區域、客房和浴室均有展示,且推薦了附近熱銷酒店和同類低價酒店。
4.酒店預訂:價格一樣,去哪兒可免費預留,攜程返現複雜
因為嫌打電話預約麻煩,小編沒有選擇更便宜的團購,而是直接下訂單。兩邊都是直銷,價格是309並返現40,也就是279元,到店現付。但是填入住信息中的到店時間時出現了差別,攜程上如果是18點以後到店則需要用信用卡擔保,而去哪兒一直到次日凌晨4點前都可以免費保留房間,高下立現。
關於返現規則,去哪兒要求離店30日內主動在客戶端內申請返現,否則視為自動放棄。而攜程的返現還需要綁定攜程的官方微信輸入驗證碼才能返現,非常麻煩。看到這,果斷選擇去哪兒了。
總結:綜上考量,小編最後選擇在去哪兒旅行App下了機票訂單,由於是「優選」供應商,3分鐘就通知出票成功。酒店預訂由於攜程返現還要綁定微信所以也選擇了去哪兒,預訂成功後半分鐘就收到確認簡訊。最後想說,從整個預訂過程來看,去哪兒更像是個出行助手,每個環節都是從用戶的角度出發能省則省;而攜程的感覺更像是個商家,在很多地方算計著小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