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年前李鴻章奏摺、甲午戰爭宣傳畫……來順德博物館免費看!

2020-12-14 佛山在線

佛山日報訊 記者楊婷 通訊員梁順能報導:23日,《圓夢——從北洋鐵甲到航母艦隊》展覽在順德區博物館開展。展覽以豐富的圖文版面及39件(套)實物展品介紹中國海軍的歷史。

圖為在順德區博物館展出的「李鴻章1891年旅順建港築塢經費開支奏摺」展品。

今年是中國人民海軍建軍70周年。順德區博物館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展覽以北洋海軍選址大連旅順到兩艘航母相繼在大連下水的120餘年歷史為敘事背景,揭示近代以來中國海軍由一支近海防禦性的武裝力量,發展成為擁有航空母艦和各類艦艇,可達遠海維護國家利益的歷史進程,展現幾代海軍人為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劈波斬浪、奮勇前進的英勇事跡。

據悉,此次展覽劃分為四個展覽單元,分別敘述了清末、民國、新中國、航母下水後這四個階段中國海軍的發展歷程。記者現場看到,展覽陳列了大量的圖文歷史資料和39件(套)軍事實物,包括「甲午戰爭中日談判宣傳畫」、「李鴻章1891年旅順建港築塢經費開支奏摺」、「盛京將軍耆英《夷船北駛由》奏摺」、「抗擊日本軍隊入侵而自沉長江的『海圻號』」巡洋艦」等實物展品,是中國海軍發展建設的歷史濃縮。

該展覽由順德區國防教育委員會辦公室、順德區博物館將與大連博物館合作舉辦,展覽將持續至4月14日,觀眾可免費入場觀看。

編輯|陳美玉

(作者:楊婷)

相關焦點

  • 你看看李鴻章奏摺內,寫了些啥
    (出自《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甲午戰爭》)但至於到去主炮管上曬衣物,卻是滑稽可笑的。如致遠艦,炮管到主甲板高三米多。為了曬個衣服,放著低矮的圍欄等不用,誰肯冒這個險?再軍紀渙散,也不會如此吧。李鴻章對此是心知肚明,知道這完全是盲目自大,且更要命的還是,要外行指點內行。為了避免決戰,李鴻章曾給光緒皇帝,上書了一個奏摺。如今看去,堪稱是一份「科普奏摺」,原文如下:自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後,我軍未增一船。
  •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再現」甲午戰爭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對清宮甲午戰爭檔案進行了系列開發,將清宮所藏4500餘件甲午戰爭檔案全面整理公布,為正在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辦的《歷史不能忘記——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抗擊日本侵略展》提供40件甲午戰爭時期的檔案,影印出版的《清宮甲午戰爭檔案彙編》50巨冊也即將面世。
  • 如果甲午戰爭大清勝利了,李鴻章的境遇會怎麼樣
    然而日本輸了對李鴻章可不是好事。雖然甲午戰爭爆發以後,清政府命令李鴻章總管對日作戰事務。但是實際上在開戰前,李鴻章是唯一一個認識到日本在軍事實力上已經超過中國,不能和日本開戰的大臣。因此在戰前李鴻章就主張和平解決。
  • 翁同龢和李鴻章為何處處交惡,一段家族世仇有關,但不應牽扯國事
    既然日本有先進的「吉野號」,李鴻章作為北洋水師的統帥,為何不購買更加先進的軍艦對付日本軍艦?其實早在甲午戰爭爆發後,李鴻章是打算購買智利海軍的白朗古 恩卡拉達號,這艘軍艦遠遠比「吉野號」厲害。
  • 清朝第一奏摺導致甲午海戰失敗,李鴻章得到了兩副對聯和兩個綽號
    這份奏摺僅有六百字(現在加標點為七百零五字,但清朝奏摺無標點),寫的言辭懇切入情入理卻又字字蘊含殺機,直接導致了朝廷第一重臣與邊將第一統帥失和,也為甲午海戰失敗埋下了誘因,奏摺作者李鴻章因此得了兩個外號和一副對聯。李鴻章的兩個外號,來自同一副對聯,那就是「楊三死後無蘇醜,李二先生是漢奸。」
  • 甲午戰爭中李鴻章主張放棄朝鮮,何來戰過日本
    甲午戰爭從來就不是李鴻章在苦撐,而且也不是他一個人。(1)李鴻章就沒有想過去和日本決戰,何來一人戰日本?放棄朝鮮本來是其戰略甲午戰前,中國在朝鮮的「宗藩地位」其實只剩下駐軍。對於藩屬國朝鮮,李鴻章是不在乎的,就連新疆都不在乎朝鮮算什麼?因此,正如衛汝貴在被斬頭前高呼的:實秉鴻章戒退兵,何彼巍然為使相,而罪獨坐我?內容詳見「甲午戰爭,盛軍統領衛汝貴最終在菜市口被斬首,到底冤不冤?你怎麼看」。四處所說的賠幾十萬兩銀子兒,就可以沒有戰爭也是以放棄「宗主國」地位作為條件的。然而,朝鮮半島的地位可以放嗎?不能。
  • 甲午戰爭博物館:警醒勿忘國恥汲取奮進力量
    中國網5月11日訊(記者 王碩) 「美麗中國•海疆萬裡行」活動,中國網記者走進威海市劉公島,參觀島內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它是全國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以「勿忘國恥、勇赴國難遊客參觀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攝影/中國網 王碩)   全方位多種方式展示甲午海戰始末
  • 甲午戰爭前,西方列強信誓旦旦說會保大清,為什麼一開戰全跑了?
    由於李鴻章把希望都壓在了西方列強調停上面,所以,積極備戰這方面就弱了一點。在《走向共和》中,導演把這個鍋甩給了慶親王奕劻,他成了主要負責調停的人,而李鴻章反而成了積極備戰的將領。我們還是結合歷史來講,西方列強也進行了調停,為什麼日本人還是發動了甲午戰爭?
  • 利順德博物館開館啦
    天津利順德大飯店是擁有專屬博物館的豪華酒店,利順德博物館位於利順德大飯店的負一層。利順德博物館開館啦利順德大飯店曾經接待過全球眾多有影響力的人物,也見證了許多標誌性歷史事件。美國總統格蘭特將軍會晤晚清重臣李鴻章,就在利順德大飯店;末代皇帝溥儀和皇后婉容曾是利順德大飯店的常客;孫中山也曾三次下榻利順德大飯店;美國總統胡佛也曾住過利順德大飯店。都說近代歷史看天津,利順德大飯店就是這中國近代史的親歷者。利順德博物館佔地700平米,館藏展品近3000件,由「百年時空」「百年老屋」「百年肇基」「百年風韻」等九個「百年」主題板塊構成。
  • 甲午戰爭,清軍有沒有打贏的可能性?當然有,但被李鴻章親手毀了
    在這場事件中,北洋水師副提督,也就是英國人琅威理,建議李鴻章,直接開炮殲滅日本海軍,但被李鴻章拒絕了。 後來在談判的時候,有人建議李鴻章用北洋水師做後盾,武力震懾日本,仍然被李鴻章拒絕。
  • 炮彈被甲午戰爭博物館接收
    記者 呂修全 報導  本報7月4日訊 4日上午,甲午戰爭博物館副館長王記華走進溝北邊防派出所,實地查看那顆炮彈。王記華初步認定該炮彈應為甲午戰爭後的時代遺物,辦理相關手續後,王記華帶回該枚炮彈,準備做進一步鑑定。
  • 翁同龢憑戶部尚書一職就能給李鴻章穿小鞋?從制度上來講十分困難
    了解清史的讀者大致都知道李鴻章與曾國藩有師生之誼,但很少有人知道,李鴻章還有另外一位師傅,即房師,叫孫鏘鳴。這個孫鏘鳴又是翁同龢父親翁心存的學生,換言之,翁心存就是李鴻章的太師傅。 事實上,在翰林院的幾年時間裡,李鴻章受翁心存的照顧頗多。就是後來李鴻章組建淮軍崛起於江蘇的時候,以翁心存為代表的江蘇士紳也給予了他極大的支持。
  • 順德人文歷史一日遊:順德博物館,南國絲都博物館
    去參觀南國絲都博物館並不是我的第一目的地,首先我是要參觀順德博物館,然後發現它的邊邊有這麼一間絲都博物館,那就一天逛兩個展館吧,了解順德的歷史,感受當地民俗文化,這樣的旅行很有意義。南國絲都博物館早上8:30開門,比順德博物館早一點,一早就出發,所以先來看南國絲都。
  • 李鴻章支持?李鴻章為何會保護維新黨人?
    在朝上,慈禧拿出有人彈劾他是康黨的奏摺給他看,沒想到李鴻章硬嗆嗆地說:「若舊法能強國,吾國早已強矣。
  • 甲午戰爭的那些事:建造頤和園,李鴻章預測軍隊要垮?
    你看看北洋艦隊,那些堅艦巨炮都是漢人的東西,指揮它們的還不是漢族大臣李鴻章嗎?以後再也不要為虎添翼了。」醇親王終於明白了對方想要說的話,那就是把軍費挪到園林建造上來。購入軍艦、槍炮、彈藥,等於給漢人增加力量。可是,目前清軍的主力是綠營兵(漢族軍隊),關係著王朝的安危。醇親王不由得長嘆一聲。
  • 在馬關條約籤訂地憶李鴻章 馬關條約籤約120年
    而「馬關」這個名字,則與中國的近代史有著難解難分的關係:甲午戰爭結束後,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即在此地籤署。如今時隔120年,「甲午戰爭談判地」的這段歷史,很多下關人都已淡忘。在下關市政府網站的觀光指南上,也並未特別提及「甲午戰爭」與當時的和談地——春帆樓。下關盛行吃河豚,說到春帆樓,當地人的印象往往是「開下關吃河豚風氣的名店」。
  • 甲午戰爭博物館首任館長:客觀看待歷史認真反思甲午
    甲午戰爭博物館首任館長:客觀看待歷史認真反思甲午 2014年09月17日 16:20:50  來源:你好臺灣網
  • 日本間諜改變了中日甲午戰爭結果
    這是甲午戰爭中日本最為成功的諜報活動之一,許多中國近代史或甲午戰爭史著作都記載了此事。1896年10月清廷大臣餘聯沅的一份奏摺中有這樣的文字: 「天津電報局內倭寇買通一人,每月予以六百金。所以中國軍情纖悉皆知,以致高升之覆及大東溝之戰,倭人皆先得信。」而姚錫光在《東方兵事記略》中也寫到:「倭人間諜時在津,賄我電報學生某,得我師期,(高升號)適為所截。」
  • 馬關條約李鴻章被打重傷,為何日本還是忌憚?李鴻章怕是內心絕望
    馬關條約李鴻章被打重傷,為何日本還是忌憚?李鴻章怕是內心絕望!首先第一條中日甲午戰爭嚴格意義上來講,是中國,朝鮮,日本三個國家之間互相你爭我奪的那一種戰爭,跟其他西方列強無關。李鴻章一開始的時候就想把西方列強,比如說他太粗的,運輸軍隊的戰艦是英國人提供的,一直就想把這些國家拉入到中日甲午戰爭,避免戰爭的擴大化,迫使日本能夠冷靜下來,站在談判桌上跟中國談判,但是很明顯日本搶在西方列強做出表率之前,做出了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