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精彩絕倫的刺殺:國共聯手剷除日軍少將,裕仁天皇外甥命喪中國

2020-12-21 流年聽史

(圖)日本天皇裕仁

1934年4月11日,日本東京的櫻花早已盛開,緋紅了一片。在日本陸軍軍官學院,此時正舉行著一場隆重的畢業典禮。一名青年學員肅穆敬禮,準備接受校長授予的下士軍銜。他顯得極其激動,面色潮紅地正面對著裕仁天皇的畫像莊嚴地宣著誓……在校長身邊,站著一個面相兇戾的日本軍官,他正用犀利眼神盯著那邊宣誓的青年。這個軍官叫做土肥原賢二,是日本情報機關的特務頭子。校長抬頭看了一眼宣誓的那個青年,然後低聲和土肥原說道:「他是天皇陛下的外甥,名叫吉川貞佐。」對於青年的身份,土肥原倒是有些驚訝,但他並沒有多說什麼,只是隨口答應了一聲:「哦!」片片櫻花遇風而落,而土肥原的臉上也已經恢復平靜。向天皇宣誓效忠的儀式很快便已結束,吉川貞佐轉過身來,給校長敬了個標準的帝國軍禮,現場立即便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圖)日本特務頭子土肥原賢二

1937年7月7日夜,北平西南響起了震耳欲聾的槍炮之聲。日本帝國的侵略軍隊開始進攻盧溝橋,蓄謀已久的侵華戰爭至此全面發動。9月底時,在民族危機空前嚴峻時刻,國民黨公布了共產黨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兩黨結成抗日統一戰線,全民族抗戰開始了。而日軍在佔領了北平和天津後,便開始向中國內地繼續侵略。1940年,大批日軍南下中原地區進行了「大掃蕩」,這讓山東、河南等地國共兩黨的聯絡點和情報站大遭破壞,有大批情報人員被日寇捕殺,慘重損失終于震動了兩黨的高層。幾乎在同一時間,中共河南群工部和國民黨軍統局都收到了絕密情報:在一個名叫吉川貞佐的日軍少將出任華北五省特務機關長後,兩黨情報機關才接連被摧毀,這無疑是一個雙手沾滿中國人鮮血的惡魔。因此,共產黨河南黨組織聯合國民黨軍統,準備立即實施代號為「零號行動」的特殊行動,不惜一切代價來剷除吉川貞佐。

(圖)牛子龍

這一任務被交給了潛伏在軍統中的中共黨員牛子龍,由他出面聯繫河南軍統站,來執行這次刺殺任務。牛子龍是河南人,1930年便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後因除掉了兩名國民黨縣黨部要員被逮捕,經多方營救後才被釋放。1938年,牛子龍在朋友的幫助下加入軍統,成為國民黨軍統河南站行動組組長。他藉助軍統的力量剷除了很多死心塌地的日偽鐵桿漢奸,牛子龍逐漸成為日本人眼中的大麻煩。當然,他也因此成了吉川貞佐想要竭力策反的重要人物。吉川貞佐的底牌很快便被牛子龍摸得一清二楚,於是他決定派出得力幹將打入日偽內部,以便伺機刺殺吉川貞佐。牛子龍將自己的想法報告給了軍統河南站站長梅森,而他也剛剛收到重慶軍統總部的命令,讓其加強對日偽頭目的刺殺工作。因此,在聽完牛子龍的報告後,梅森立即對聯手除掉吉川貞佐之事倍感興趣,並委託牛子龍負責去聯繫中共,另外還要去尋覓適合的刺殺人員。

(圖)吳鳳翔

(圖)軍統局負責人戴笠

吳鳳翔帶著「花名冊」立即返回了吉川身邊,可吉川卻表示只有「花名冊」不行,必須要接受「皇軍」的檢點。於是在1940年5月15日下午,吉川的一道命令擺到了吳鳳翔面前,讓他帶領先遣部隊駐紮在開封董章鎮,其他人員則等在鎮西原地等待「皇軍」的收編。牛子龍認為火候已到,沒必要再和日本人糾纏下去。於是,他便命令地下黨員王寶義帶領著另3位軍統特工去支援吳鳳翔,並由他統一指揮。夜幕降臨後,吉川又命令吳鳳翔領著收編隊伍「副司令」王寶義來到開封城內的山陝甘會館見面,因此還特意給二人發下了兩張通行證。5月17日傍晚,懷揣通行證的吳鳳翔和王寶義再次來到山陝甘會館。在西廂房的門前,吳鳳翔迎頭正碰見兩名出門的日本衛兵。兩聲槍響過後,殺死了衛兵的吳鳳翔第一時間就衝進了屋內。他抬手一槍,就又將一名剛拿起軍刀的日本軍官擊斃。而此時,屋裡的吉川貞佐已經面色慌亂,轉身就想逃跑。吳鳳翔先是把打光了子彈的手槍砸向吉川,然後就又從腰間拔出手槍一頓猛射。

(圖)開封城內的山陝甘會館

聽見一陣槍聲爆響後,王寶義也迅速跑過來支援。山陝甘會館的後院極大,凌亂的建築又像屏障一樣,再加上外邊的掩護人員放起了鞭炮,所以殺死這些日本人的槍聲並未引起衛兵的注意。就這樣剷除了吉川貞佐以後,吳鳳翔和王寶義輕易地通過了衛兵的盤查,大搖大擺地走出會館大門,二人同前來接應的牛子龍一起,徹底消失在大街上的混亂人群中。「零號行動」讓四名日軍高官喪命,而吉川貞佐這位日本天皇的外甥,也成為第一位在中原地區被擊斃的日本將官。吉川貞佐死於國共聯手的刺殺後,日軍又委派皆川稚雄接替他出任華北五省特務機關長一職。而牛子龍又趁其不備,再次將皆川稚雄刺死。而在1940年,牛子龍又將日本顧問川島速浪以及高級教官岡田翠山生生用刀扎死,同年又領人在公路上炸死了日軍的宮奇少將及其手下的百餘名士兵。而這一系列針對日本軍隊中高官的刺殺,使得牛子龍的威名激蕩中原。至此,只要日寇聽到牛子龍的大名,全都是又恨又怕,噤若寒蟬。

相關焦點

  • 裕仁天皇最忌憚的弟弟,為求和平刺殺侵華戰犯,主動向中國道歉
    昭和天皇,名裕仁,是日本第124代天皇,對於每一個中國人而言,他犯下的滔天大罪我們時刻不能忘,正是在他執政期間,指揮和策劃日本相繼發動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侵略和踐踏了中國和東南亞以及太平洋十幾個國家,幾萬、幾十萬無辜百姓因此喪命。
  • 日軍戰敗後,此人問裕仁天皇為啥不自殺謝罪,他說了一句無恥的話
    大家都知道,在中國近代史上,中華民族遭到西方列強的屈辱,特別是我們的鄰國日本,居然發動了侵華戰爭。在14年艱苦卓越的抗日戰爭中,日軍在中華大地上犯下了滔天罪行,可謂是無惡不作,罄竹難書,然而可笑的是,戰後的日本卻絲毫不正視這些錯誤,相反還一直在美化侵華戰爭,居然將侵華戰爭說成是為了幫助中國建成大東亞共榮圈。
  • 被八路軍擊斃的日軍高級將領,有名將之花,還有天皇的外甥
    阿部規秀阿部規秀:陸軍中將,1939/11/07,被八路軍斃於河北淶源。1937年8月,升任關東軍第1師團步兵第1旅團旅團長,駐屯黑龍江省孫吳地區,並晉升為陸軍少將。1939年晉升為陸軍中將。有"名將之花"的稱號。1939年11月7日,被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一分區楊成武部發現,並用迫擊炮擊斃。
  • 裕仁天皇與中日戰爭
    這個嬰兒被取名裕仁,稱號迪宮。迪字代表培養男子氣概,裕仁典出中國古籍,取其國裕民安之意。  明治天皇在與嘉仁夫婦商量後,決定裕仁應該由軍人已被認可的現代方式撫養。原薩摩藩的退役海軍中將,川村純義伯爵入選。  裕仁在出生後第七十天被送出皇宮,交給川村家照顧。川村一心想把這個皇孫教養成不自私,面對困難時堅毅不屈,能夠尊重他人意見,以及勇敢不懼的人。
  • 麥克阿瑟問裕仁天皇:你為何不切腹自殺?天皇的回答很無恥
    第2次世界大戰讓很多國家都捲入其中,根據統計,先後有61個國家參加戰爭,波及的人口達到20億以上,從大西洋一直打到太平洋,從歐洲打到亞洲,戰火綿延2200萬平方公裡,據不完全統計,在戰爭中死傷的居民人數超過9000萬,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5萬億美金,這場戰爭也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場浩劫
  • 蕭西之水:裕仁天皇如何逃脫戰爭責任?
    從1945年9月美軍開始進駐日本,到1946年1月《人間宣言》發布之前,駐日盟軍總司令部共收到1488封信件,其中有337封信件與天皇有關,且大多數要求保留天皇制。這些信件大多冗長不堪,充斥著「你們敢動陛下一根手指頭我就要刺殺麥克阿瑟」「我們再也忍受不了美國的統治了」等等威脅性話語。
  • 日本投降後,發動戰爭的裕仁天皇為何不謝罪自殺?他如此狡猾回應
    從近代上看,鬼子的存在給中國史添上了重彩濃墨的一頁,最為可恨的是,戰後的日本卻始終沒有正視他們犯下的錯誤,一度造謠自己是為了幫助中國事業發展更上一層樓。戰敗後,日軍很多將領選擇自殺,但遲遲不見天皇自殺,後來,有人問裕仁天皇為何不自殺謝罪,他卻說了一句相當無恥的話,讓國人十分憤怒。
  • 1989年裕仁天皇去世,日本邀請中國參加國葬,我國四字回復
    相信我國除了對明治天皇有所了解外,還應該對某一位日本天皇印象很深的,此人就是裕仁天皇,直接參與對中國侵略戰爭的罪魁禍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的14年抗戰,付出了巨大的犧牲,抵禦日軍入侵企圖戰爭全中國的野心。時間一直到1945年8月,由於美蘇等國對日本的宣戰,日本敗局已定但仍然死硬頑抗,企圖做最後的掙扎。
  • 侵華時期的日本天皇裕仁名義上沒有任何權力,實則是一個戰爭狂人
    裕仁出生於明治34年(1901年),父親是皇太子明宮嘉仁親王(後為大正天皇)。明治天皇對於這個小孫子寵愛有加,選擇了裕仁作為其名。明治天皇親自指示將裕仁培養為「質實剛健」之輩。如此教育之下,裕仁自小就被種下了崇尚武力的禍根。大概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裕仁開始向他的祖父看齊。
  • 1932年日本:全國動員起來,打一場大仗!
    1932年,日軍已於上海發動了「一·二八事變」,他們正準備打一場大戰,整個日本國內都充滿了戰爭的興奮氣息。圖為東京日軍海軍部,頗有肅殺之氣。當時的日本內閣。中間是日本首相犬養毅,在同年的5月15日他被刺殺身亡。
  • 二戰日本天皇有實權嗎?二戰時期日本天皇是誰?
    下面帶你看看二戰日本天皇有實權嗎?二戰時期日本天皇是誰?昭和天皇昭和天皇(裕仁) (1901年4月29日—1989年1月7日),日本第124代天皇(1926年—1989年在位),本名裕仁,稱號迪宮。是日本最長壽以及在位時期最長的日本天皇,執政長達63年。昭和天皇經歷了整個二戰。
  • 老照片:溥儀霸氣出訪日本,去時裕仁親自迎接,走時裕仁彎腰送別
    1934年,日本秩父宮雍仁親王代表裕仁天皇來到東北慰問溥儀,也是這一次來訪,為後來的溥儀受邀出訪日本埋下了伏筆。   到達東京車站後,溥儀受到了日本裕仁天皇的親自迎接。裕仁還為其舉行了歡迎儀式。在歡迎儀式上,溥儀全程昂首挺胸。
  • 裕仁天皇死前囑咐,千萬不能惹這個國家,究竟是哪個國家呢
    十九世紀六十年代,魏源的《海國圖志》傳到日本,明治天皇第一次發現,世界上竟然有這麼多先進而有趣的東西。因此萌發了向西方學習的願望。加之黑船事件等事件的刺激,日本開始了明治維新,從此走上了高速發展的地獄之路。為什麼要說走下地獄之路?
  • 麥克阿瑟問裕仁天皇,你為何不切腹?裕仁天皇淡定地說了4個字
    此人時任日本海軍中將,他認為自己對不起天皇和國家,於是選擇了剖腹自盡。當時美軍高級將領麥克阿瑟正在日本,於是他在聽說中將自盡的消息後還好奇地問裕仁天皇:「你們的中將都以死謝罪了,你身為天皇為何不剖腹呢?」裕仁天皇先是一吃驚,但馬上冷冷地回答了4個字,結果把責任推得乾乾淨淨。裕仁天皇是日本侵略中國的真正元兇,正是他發動了這場罪惡的戰爭。
  • 日本天皇真假風雲:一中年男子自稱是天皇后裔,裕仁天皇是冒牌貨
    在中國歷史上,花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可謂是家喻戶曉。相信不少讀者都有過疑惑,為什麼花木蘭能在軍營多年而不被發現身份。不過,而相對於女扮男裝的難度,在古典名著《三俠五義》中「狸貓換太子」的故事,更為離奇。雖然故事是虛構的,但真正的歷史裡卻有一些故事的影子。可見古代皇朝為了爭奪政權,其花樣百出,無所不用其極。而近代也有一件關於身份的疑雲事件。
  • 裕仁天皇離世,特邀中國參加,一怒之下中國回復四個字
    裕仁天皇是日本第124代天皇,也是日本最長壽以及在位時期最長的天皇,掌管日本長達63年,這位天皇在位期間對中國犯下的滔天大罪,最後不僅不追究責任,不起訴也不逮捕,而且他的23名高級將領也逃過此劫,全體都不受責。
  • 日本天皇總結了3個原因,只因忽略了中國
    在該年9月9日,裕仁天皇給他的皇后回了信件。在信件中裕仁表達了對良子皇后的想念,以及對她和其他皇室成員恐懼的安慰,隨後便解釋了日本為什麼會遭遇這場戰敗! 這封信件中的內容可以說是判定裕仁天皇對於日本戰敗看法最重要的證據之一。
  • 裕仁天皇親自為中國人道歉:對不起貴國人民,日方要求嚴格保密
    蔣作賓,民國日本大使,1935年5月中日兩國公使館升格為大使館後,奉命赴日履新,向日本天皇裕仁遞交國書。就在這次履新之旅中,他意外地聽到裕仁以一國之神的身份,親自向他就「侵華事變」進行道歉。只是,事後他應日方要求,對此事進行了嚴格保密。
  • 珍貴老照片:裕仁天皇的葬禮,規模如同皇帝,中國派誰參加了?
    1989年1月7日,日本第124代天皇——裕仁病死在東京。這位裕仁天皇就是當年發動侵略中國及亞洲的戰爭元兇。然而在位時間長達63年的他還是日本最長壽的天皇。雖然19世紀中葉時日本進行明治維新,但這個國家依然保留著天皇為國家最高統治者。
  • 二戰結束後,美國為何不把日本的裕仁天皇處決了?
    是否處決裕仁,戰後勢力如何劃分,其實早在1943年的開羅會議上就確定了。這我忘了是從哪個書上看到的,好像是日本歷史學家井上清的。之前我一直認為是雅爾達會議上決定的。1943年盟國決定反攻前就商議了戰後日本改造問題:必須徹底剷除軍國主義生長的土壤,剷除對天皇的絕對服從,讓日本永遠失去對外武力擴張的犬牙。這個問題在臨近日本投降前更為現實:搞死日本容易,但以何種方式搞死,搞死後如何收場變得尤為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