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航失聯引發安全性質疑 廉價航空會迎來退票潮嗎?

2020-12-24 浙江新聞

亞航的客機 新華社供圖

  浙江在線12月30日訊(今日早報記者 高逸平 王楓林)12月28日早晨,從印度尼西亞飛往新加坡的QZ8501航班起飛42分鐘後,與地面控制塔失去聯繫。截至記者發稿前,該航班還處於「失聯」的狀態。

  儘管飛機上沒有中國籍客人,但今年頻頻發生的空難事件讓大家現在想起來還很焦慮和恐慌。

  亞航飛機失聯後,杭州市場上是否出現機票退改潮?廉價航班真的比一般航班要不安全嗎?就大家一連串的疑問,記者採訪了相關專業人士。

  亞航失聯後,有杭州顧客想退票嗎?

  2009年起,英國航空服務評估Skytrax連續6年評價亞航為「世界最佳低成本航空公司」。在此之前,亞航從未出過安全事故。

  昨日,記者來到建國北路上的亞洲航空公司杭州旅遊服務中心。該服務中心經理陳琳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失聯的航班由印尼亞洲航空公司運營,代碼為QZ,而目前杭州市場上銷售的亞航機票主要來自於馬來西亞亞航(代碼為AK)、泰國亞航(代碼為FD)以及亞航X(代碼為D7),沒有印尼亞航的。因此要求退改機票的顧客只是個別,主要是顧客受事件影響而心理壓力過大。不過廉價機票是不能退的,我們也一直在做顧客的心理疏導工作,儘量讓大家如期出行。」

  陳琳說,公司的銷售一切正常,事發之後,仍有顧客上門諮詢1月份的特價產品。「該事件發生是否會加劇影響東南亞旅遊市場真的還不好說,畢竟事情發生到現在僅僅兩天時間,我們沒有監測出關於諮詢和下單的異常波動。另外,目前對外公開的說法是飛機在飛行過程中可能遇到了雷暴,這就是屬於不可抗力因素,與飛機本身的安全性能沒有直接關係。飛機失事是極小概率的事件,比其他任何一個交通工具都低很多。隨著事件影響轉淡,消費者如果能逐步放下心理負擔,那麼對東南亞旅遊市場的影響也就不會過大。」

  為降低成本,廉價航班在維修上「吝嗇」嗎?

  在亞洲航空每年促銷時,總會有人三更半夜守在電腦前不斷刷網頁,期待搶上一張特價機票來降低旅遊成本。「亞航確實實現了很多剛需人群的出國夢想。」一位網友這樣評價道。

  亞航為何如此受到歡迎,毫無疑問是因為機票足夠便宜。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航空公司看好廉價航空這個市場。今年7月份,中國東方航空就宣布,旗下中國聯航正式轉為低成本航空公司,成為國內首家國有廉價航空;去年10月份,以傳統航空貨運公司出身的香港快運公司重新起航,轉型為低成本客運航空。

  「到2013年底,美國廉價航空公司的市場份額為27%,而亞洲僅為10%,所以這個發展空間還是巨大的。」香港快運航空公司執行董事長兼總裁馬志敏表示。

  但是,此次亞航發生客機失聯事件,很多人把矛頭指向了廉價航班,認為廉價航空低成本運營,因而在機型、維修保養等方面也比較吝嗇,因此比全服務航班要不安全。

  「首先,一定要走出這個誤區。廉價航空的安全性能與其他全服務航空公司是一樣的,因為把握安全的單位和航空公司的商業模式無關。無論是哪裡的民航局,他們對航空公司的要求都是統一的,若要運營商務飛行,就必須滿足他們的規章要求。」馬志敏說。

  目前僅數據來說,還沒有確切的證據顯示低成本航空公司的意外事故發生率高於傳統航空公司。

  能滿足規章要求,能達到執飛的標準,這是一家航空公司被批准運營開放的最起碼的要求。那麼,在飛機日常維護與執飛過程中,會不會因為要降低成本而「偷工減料」呢?

  維修是航空公司成本中非常大的一筆開支。據一位資深的飛機維修工程師介紹,每天、每周、每月、每年,都要對飛機進行不同程度的維修。

  維修費用主要由兩塊組成,一塊是工時費,一塊是航材費(飛機材料)。工時費按小時計算,每小時約200元;航材都是進口,以美元計算,某國有航空公司浙江分公司一年的航材費就是數百萬美元。其中,每隔一年半做的一次大檢(C檢)就要花掉數十萬元人民幣。

  對於廉價航空公司來說,維護外包遠比自己辦一個修理廠組建一個修理團隊要節省得多。比如,亞航的飛機維修業務全部外包給了新加坡航空公司。

  據上述業內人士透露,不少廉價航空公司自身能承擔簡單的A類檢修,其他複雜的B類和C類維修則採用外包方式。

  那麼,維修外包會不會降低維修質量,從而帶來安全隱患?

  「外包的公司需要資格認證,只有具備相應的資格才能進行相應級別的維修。其實,維修外包在業內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大的航空公司也不會什麼都是自己維修。」上述業內人士表示。比如,飛機發動機的大修就會進入專門的發動機維修廠。

  廉價航空會不會「廉」在機型上?

  廉價航空公司的機票正常的票價要比全服務航空公司便宜30%,但是飛機上無法選座、餐食飲水都要收費、超過15公斤的行李就要加錢,這些「加價項目」,讓大家口水連連。

  「我們做低成本航空的核心就是控制成本,把旅客的需求還原到原始的狀態最基本的標準。那麼最基本的標準是什麼呢,就是讓所有人出國旅遊的夢想都能實現。」馬志敏說,「因此我們會爭取給出最低的票價,而剩下的,則把原來全服務型航空公司提供的一些額外服務做成可選菜單。如果沒有額外收費項目,低成本航空就沒有盈利渠道了。」

  馬志敏向記者解釋道,在航空公司的運營中,成本分為剛性成本和柔性成本。其中剛性成本大約佔80%,包括航油成本、飛機成本、機場起降及服務費用、維修成本;柔性成本則是人工成本、管理成本及營銷成本等等。

  提到剛性成本,春秋航空市場部副總經理胡廷寶說,「經常坐春秋航空的旅客就會發現,我們採用的都是清一色的空客A320,是目前最普遍使用的商用客機。要知道,多增加一種類型的飛機,就意味著要獲得新的執飛資格證和使用不同的航空材料,那麼企業對飛行員以及維修工的培訓費用就會增加,所以我們採用了單一布局,單一的機隊和全經濟艙模式。」

  那麼,問題來了,廉價航空為了控制成本,是不是在機型上多選擇舊飛機?

  據悉,隨著飛機使用年限的延長,飛機維修成本上升、維修間隔縮短,不少自身有飛機的航空公司就會轉賣舊飛機。

  「亞航起家的時候,花了300萬美元買了兩架舊飛機。」一位工作逾10年的飛行員透露。市面上,新飛機的行情則是兩三億元人民幣一架。不過目前,亞航超150架在飛的空客A320的平均服役時間僅3.5年。

  在他看來,是否購買舊飛機跟航空公司的家底以及所處國家整體實力有關。比如,非洲不少航空公司就購買了許多服役超10年的舊飛機。

  相對購買一架新機來說,租賃飛機則更經濟。大部分小型航空公司採用租賃方式,每天租一架飛機的租金為數十萬元,因此只有密集排航班才能保證回本賺錢。比如,亞航平均日飛行利用率為13小時。不過,上述飛機維修工程師表示,「國內不少大型航空公司也會租賃飛機」。

  在他看來,租賃並不代表就是用不安全的舊飛機。「國內的民營低成本航空公司還沒有租用10年的飛機,相對來說都是新的。」比如,今年開始做客運航線的浙江長龍航空有限公司就向海航租借飛機,「這些飛機都是一年以內的新機」。而且,長龍已自己花錢購置了7架空客A320。

相關焦點

  • 廉價航空會迎來退票潮嗎?
    截至記者發稿前,該航班還處於「失聯」的狀態。 儘管飛機上沒有中國籍客人,但今年頻頻發生的空難事件讓大家現在想起來還很焦慮和恐慌。 亞航飛機失聯後,杭州市場上是否出現機票退改潮?廉價航班真的比一般航班要不安全嗎?就大家一連串的疑問,記者採訪了相關專業人士。 亞航失聯後,有杭州顧客想退票嗎?
  • 馬來西亞亞航客機失事引發廉航安全性爭論
    更重要的是,2014年的幾起航空事件引發了人們對廉價航空安全性的質疑。而亞洲是廉價航空的新興市場。對此,多位航空專家發文論證,航行是否安全,主要還在於是否能夠嚴格執行航空規程、管理是否有瑕疵以及天氣等原因,而不在於是否屬於「廉價」航空公司。
  • 亞航飛機失聯——廉價航空就不靠譜?
    12月28日上午,亞航QZ8501航班突然失聯,機上155名乘客和7名機組人員失蹤。亞航飛機失聯,使亞航及其代表的「低成本航空」模式再次受到人們的關注,那麼,廉價航空模式是否有安全隱患?盤點發現,有些廉價航空公司的安全記錄不佳,有的卻保持了良好的安全記錄,造成這種差別的原因在於,航班是否嚴格執行航空規程、管理是否有瑕疵以及天氣等原因,而不在於是否「廉航」。亞洲最大的低成本航空公司亞航,全稱亞洲航空,是亞洲最早和規模最大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成立於1990年代初,最早為馬來西亞國營公司出資。
  • 失聯飛機背後:以廉價航空模式著名的亞航是否存在安全隱患?
    失聯飛機背後:以廉價航空模式著名的亞航是否存在安全隱患?趙昀 澎湃資料       12月28日的亞航失聯事件,使亞航及其代表的「低成本航空」模式再次受到人們的關注,那麼,亞航究竟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其「低成本航空」模式是否有安全隱患?
  • 從亞航客機失聯事件看廉價航空安全
    12月28日,印尼亞航公司QZ8501航班在爪哇海海域與空中交通管制中心失去了聯絡,引發媒體對廉價航空的質疑。但無論從安全記錄還是監管標準,將矛頭指向「廉價」,都有失偏頗。有媒體在對廉航模式安全性的指責中提出,廉價航空購買二手、老舊飛機可能給其帶來安全隱患。其實,廉價航空的機隊平均服役時間往往比全服務航空公司更低。亞航擁有亞洲地區最新的客機機隊之一,其客機平均服役時間僅為3.5年;根據空客官方數據,此次失聯的空客320客機的服役時間也僅為6.3年。
  • 亞航失聯飛機背後:廉價航空模式是否存在安全隱患?
    12月28日上午,亞航QZ8501航班突然失聯,機上155名乘客和7名機組人員失蹤。亞航飛機失聯,使亞航及其代表的「低成本航空」模式再次受到人們的關注,那麼,廉價航空模式是否有安全隱患?盤點發現,有些廉價航空公司的安全記錄不佳,有的卻保持了良好的安全記錄,造成這種差別的原因在於,航班是否嚴格執行航空規程、管理是否有瑕疵以及天氣等原因,而不在於是否「廉航」。
  • 專家:亞航失聯是孤立事件 乘客可對廉航安全性放心
    據央視駐馬來西亞記者朱雪松報導,在北京時間昨天晚上11點左右,亞航通過自己官方的社交網站發布了有關失聯客機的第四份媒體聲明。在這份媒體聲明裡面,亞航用到了一個詞是"合作",也就是說亞航將會與印尼方面展開合作,進行失聯客機的搜尋和搜救工作。由此也可以看出,這一次搜尋和搜救方面印尼方面才是真正的主導。
  • 朱衝:亞航失聯 廉價航空為何不安全
    據報導,12月28日,亞洲航空公司一架載有162人,從印度尼西亞飛往新加坡的客機失聯。  亞航作為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一直以來因低廉的價格和安全性受到遊客和旅行社的喜愛, 但此次事件讓人對低成本航空公司航班的安全性感到擔心,低成本航空就意味著不安全嗎?
  • 廉價航空在中國市場大受追捧 退票難引發投訴不斷
    亞洲航空退票難,引發投訴不斷  ■廉價航空在中國市場大受追捧之餘,引發的消費投訴也層出不窮  ■有業內人士提醒,乘客在購票時要多加留意航空公司的特殊條款羊城晚報記者了解到,劉先生預訂的亞洲航空系亞洲最大的廉價航空,近年來廉價航空在中國市場大受追捧,但因其特性引發的消費者投訴也層出不窮,業內專家提醒消費者,在購買廉航機票時一定要「多長個心眼」。  案例1  買了四程票 只能退一程  去年年底,劉先生預訂了亞洲航空的促銷機票,計劃一家三口今年5月去馬來西亞度假,行程為廣州-吉隆坡-登嘉樓。
  • 廉價航空到底安不安全?
    出處/網易旅遊2014年真是多事之秋,年初馬航失聯事件的陰雲還未完全散去,又一家位於馬來西亞的航空公司——亞航的航班QZ8501這兩天又發生了失聯事件。而這一次引人關注的是,亞航是一家廉價航空:廉價航空的安全性再次受到質疑。廉價航空到底安不安全?本期Dr.YOU關注廉價航空安全問題。
  • 廉價航空到底安不安全
    2014年真是多事之秋,年初馬航失聯事件的陰雲還未完全散去,又一家位於馬來西亞的航空公司——亞航的航班QZ8501這兩天又發生了失聯事件。而這一次引人關注的是,亞航是一家廉價航空:廉價航空的安全性再次受到質疑。廉價航空到底安不安全?本期Dr.YOU關注廉價航空安全問題。
  • 【真相大白】亞航單程機票均價僅45美元 廉價航空為什麼廉價?
    2014年12月31日,印尼泗水,民眾點燭為亞航失事客機遇難乘客祈福。亞航空難,令廉價航空安全受到質疑。新京報記者多次聯繫亞航方面,希望他們能夠回應對廉價航空安全保障的質疑,並提供亞航近年來投入安保措施的費用信息,但並未收到回復。如果沒有這起空難,亞航無疑是可以寫入世界航空業教科書的經典案例。從2001年被收購時負債纍纍,到2012年營業收入15.34億美元,淨利潤5.67億美元,利潤率達36.97%。
  • 亞航飛機失聯再釀悲劇 多國派出力量搜救
    天氣惡劣是失聯原因嗎《環球時報》記者28日多次致電印尼交通部及亞航,但始終顯示忙音或關機。此前有關「爪哇海勿裡洞島附近發現墜落飛機殘骸」的傳聞已被印尼官方否認,印尼國家搜救局當晚表示,由於失聯海域天氣惡劣,尚未發現任何線索。
  • 亞航「低成本模式」:不提供不必要的服務
    MH370失聯事件衝擊馬航股價,屬意料之中的事情。但不僅於此,諸多「航空概念股」均受到牽連,股價連連下挫。這其實反映了失聯事件發生後,民眾對航空出行安全性的擔憂。  MH370失聯事件衝擊馬航股價,屬意料之中的事情。但不僅於此,諸多「航空概念股」均受到牽連,股價連連下挫。
  • 亞航QZ8501航班失聯23小時 162人下落不明
    2014年已近尾聲,但回想起今年的航空飛行事故,依然令人心有餘悸。據國際民用航空組織的最新數據顯示,近5年,全球航班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數已下降了三分之二以上,2013年因空難導致的死亡人數為173人。這一年的全球航空公司的航班事故率再創紀錄新低。  但2014年,僅7月和8月,全球發生的空難就導致510人遇難,幾乎是去年的3倍。
  • 亞航生死劫:被疫情撕開「隱秘角落」,廉價航空插翅難飛?
    面對鋅刻度,蘇奇的疑問是:亞航是真沒錢了嗎?亞航一再給用戶發郵件承諾退款,但遲遲沒有實際行動7月,亞航發布了8月10日起復航馬尼拉-廣州的消息,但也因此激怒了用戶。一方面,動輒上萬的機票價格與廉價航空並不匹配,另一方面,微博上#亞航退票退款太難#的閱讀量接近6000萬。由於疫情,航班取消,旅客要求退款,但無論是代金券、信用帳戶(兩年內無限期改籤)等政策,再到網友投訴的中英文界面退款雙標,亞航的做法都不能令人滿意。
  • 莊雪雅:誰是亞航失聯的幕後大黑手?
    失聯客機所屬的印尼亞航隸屬馬來西亞亞航集團,是印尼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主營以首都雅加達為樞紐的國內國際航線,其前身為本地企業維岡國際航空,2005年更名,由馬來亞航集團持股49%,自此進入迅速發展階段。對亞太航空業而言,2014可謂喜憂參半。
  • 揭秘亞洲航空公司低成本運營途徑 亞航等廉價航空安全狀況
    起底亞洲航空公司低成本運營途徑 亞航等廉價航空安全狀況  馬來西亞亞洲航空公司客機失聯的消息讓人揪心,成為年內全球廉價航空市場又一痛點,也讓廉價航空公司是否安全的話題再度升溫。  那麼,廉價航空公司安全係數究竟多高?緣何廉價?發展現狀如何?
  • 客機空難多發,廉價航空是否安全?
    導語:據新華社報導,3月24日,一架空客320飛機在法國南部墜毀,法國警方和航空官員已證實墜機事件,法國總統奧朗德回應稱無生還者。去年12月28日,印尼亞航公司QZ8501航班在爪哇海海域與空中交通管制中心失去了聯絡,2014年被稱為航空史上「最黑暗的一年」,引發媒體對廉價航空的質疑。但無論從安全記錄還是監管標準,將矛頭指向「廉價」,都有失偏頗。
  • 亞航「低成本模式」:不提供不必要服務
    馬航客機失聯事件的不斷發酵,無疑給正在飛速發展的國內廉價航空市場當面澆了一盆冷水。MH370失聯後,馬航受到潮湧般質疑,其股價也一路下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