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時期軍隊服裝、軍銜、級別、裝備等配置如何,這裡全部都有

2020-12-16 蘭蘭歷史春天

在以前的一些作品中,都說國民黨軍隊是美色裝備,意識是服裝全部按照美國的來,其實這是錯誤的,只不過是在二戰時期美國遺留下的一些軍用物資給了國民黨,其實這是不對的,國民黨有一些常規的服務、級別都有一套自成體系,下面我們就介紹一下當年國民黨的一些基本裝備情況。

這是特級上將蔣介石的大禮服,還有一級上將何應欽的大禮服。但一些士兵的服裝,雖然款式一樣,但顏色有深有淺甚至是成黑白,原因是他們的服務都是自己染制的,一洗就脫色,便會有這種情況出現。

這是國民黨軍隊在29年期間各種兵種以不同顏色來進行區分。

國民黨在抗戰期間,軍官與士兵服裝的區分。

肩章軍銜星級的區分。

這是在解放戰爭期間軍銜的肩章標誌。

各兵種服裝的款式,用不同的顏色來進行區分。

不同季節的服裝和常規服裝的區分。

國民黨軍隊空軍帽徽、肩章及標誌。

空軍的肩章。

空軍的袖章。

空軍的軍官服裝穿起後的模樣。

國民黨海軍標誌。

海軍肩章的標誌。

海軍袖章。

海軍技術兵種的袖章標誌。

士兵的基本配置,還有錢呢。

配置好的士兵的英武模樣,從前面看。

配置好的士兵的英武模樣,從後面看。

軍官和士兵、高級兵和低級後的帽徽的不同,有區別。

三十年代前孫中山創造的中山裝的軍裝,後來就改變了。

這是軍官的禮服,分不同的季節,這套是夏季禮服。

好啦,全部配置好了,那就上前線殺敵啦。

相關焦點

  • 抗日時期的國民黨軍隊,軍服為啥有黃色還有藍色?為啥不能統一?
    現在的電視螢屏上經常可以看到抗戰時期的影視劇,在這些影視劇當中都能發現一個特點,尤其是在抗日戰爭為主題的電視劇當中,八路軍的軍服清一色的都是灰色,而國民黨軍隊的衣服有黃色還有藍色!這是在影視劇當中的體現,在抗日戰爭時期的國民黨軍隊,他們軍服的顏色也都是黃色還有藍色,那他們軍服的顏色為啥就不能統一?
  • 1955年授軍銜,五十五位開國上將之中,哪2個沒有軍隊級別?
    1955年,我軍正式開始在全軍中實行軍銜制度,當年共有55個人被授予了上將軍銜。在這55位開國上將之中,有軍隊級別的共計53位,其中正兵團級上將有33位,副兵團級上將有19位,準兵團級上將有1位。除了53位有軍隊級別的開國上之外,其他2位開國上將由於已經離開了軍隊系統到地方上任職,所以沒有軍隊級別。那麼,這2個沒有軍隊級別的開國上將都是誰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首先是閻紅彥。閻紅彥是今陝西子長人,曾參與創建的陝北紅軍,並為紅軍主力在陝北勝利會師作出了不少貢獻。
  •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軍隊如何?
    首先,在那段時期並沒有國民黨軍隊這麼一說,他們被稱之為國民革命軍!在抗日戰爭時期,國內軍閥們紛紛帶領自己的人馬加入了抗戰這個隊伍,其中有閻錫山的晉綏軍、八路軍、新四軍、川軍、廣西狼兵、桂軍、滇軍、以及西北的馬家軍。這些隊伍在當時大多都在國民革命軍的序列當中,他們這些勇士用血肉之軀,面對日軍的堅船利炮,譜寫了可悲可嘆的英雄事跡。
  • 軍隊文職幹部軍銜什麼意思,公開招考文職有軍銜嗎
    軍隊文職幹部軍銜什麼意思,公開招考文職有軍銜嗎由北京軍隊文職招聘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軍隊文職幹部軍銜,軍隊文職的內容請關注軍隊文職招聘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軍隊文職招聘考試諮詢電話:400-010-1568。
  • 日本二戰時期的「大佐」相當於我軍什麼軍銜?有何特殊待遇?
    兩次擬訂的軍銜等級都與當時國民黨軍隊的軍銜制相同,但由於受當時環境的制約,兩次擬訂的軍銜制度都未能實行。 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55年2月8日,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通過《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式實行軍銜制,軍官軍銜共設4等14級。到如今中國人民解放軍現行軍銜制,軍官軍銜共分3等10級。
  • 民國時期各種軍銜等級演變介紹,有個軍銜是世界唯一:中將加上將
    這其中級別最高的是上將軍銜,相當於元帥。上將軍銜在十八世紀時曾用於俄國,當時其軍隊最高統帥授上將軍銜,號令三軍。而在一戰後,美國也開始使用這種設計,比如說潘興就在戰爭結束後獲得了五星上將的至高榮譽。北洋政府時期的時候,一開始高級軍官並不多,上將更是少之又少。
  •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擊斃軍銜最高的日軍軍官是誰?
    中國軍隊在盧溝橋奮戰 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抗戰期間,中國人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殲滅了150餘萬日軍,其中就有45名是將軍級別的高級將領
  • 國民黨軍隊中為何會出現上尉團長,上校軍長及少尉總司令?
    說起國民黨軍銜,因為經常會出現上校軍長,上尉團長等,更有少尉總司令的奇怪現象,相信這讓很多人都頭都大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1934年,國民党進行整軍,同時軍政部設立軍事委員會直屬的銓敘廳,負責軍銜的晉升與評選問題(類似新中國55年授銜),到1935年5月,軍政部正式給相關人員授軍銜。
  • 解讀:大校軍銜,對應什麼職務級別?相當於什麼級別?
    解讀:大校軍銜,對應什麼職務級別?相當於什麼級別?軍銜是軍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徵,也是一支現代化軍隊的重要標誌。當一位軍人佩戴軍銜肩章那一刻,對其來說是終身難忘。因而,軍銜也就成了一個津津樂道的話題。大校軍銜在新中國軍銜體系中,屬於歷史相對悠久的一個軍銜。然而,大多數人對於大校軍銜往往是一知半解,認識存在著很大的誤區。筆者結合大校軍銜的歷史,來為大家解讀其對應的職務級別,以及相當於什麼級別。
  • 全世界最奇怪的軍銜,中將加上將,只有在抗日期間中國軍隊能見到
    眾所周知在一支部隊當中,軍隊指揮官的軍銜不僅是一種榮譽和權利等級的體現,更是在部隊當中地位和國家政府對於你的信任的體現,不過我們在研究歷史當中發現,抗日戰爭時期的一種軍銜十分奇怪,而且還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一種。
  • 民國時期軍銜管理制度混亂,還出現了「中將加上將銜」
    少將滿街走,少校不如"狗",這句諺語體現出了民國時期軍隊的惡習與弊端,其軍銜管理制度的混亂可見一斑了。為此,自中原大戰結束後,蔣介石可謂傷盡了腦筋,開始著手大力整頓與規範軍隊的軍銜與晉升制度,並且採取了雙管齊下的策略,一是通過傳統的禮義廉恥觀念來教育軍官,進行自我解剖;二是制定軍隊人事整頓及升遷辦法,成立了軍事委員會直屬銓敘廳,專門負責軍官的晉升與任免,其中有一條重要內容就是將軍銜與職務分開,即正式軍銜與職務軍銜,後來誕生了「中將加上將銜」。
  • 解放軍要設「準將」軍銜?翻開中國歷史,這些名人都是什麼軍銜?
    想到這,軍武菌就去扒了扒資料典籍,帶大家看一看中國自古以來,軍隊將領們的「軍銜」是如何變化的。從春秋到兩漢——獨樹一幟的將軍制度說起中國古代的武官制度啊,那就得從武官的出現開始講起了。在戰國時期以前,在官職制度上都是沒有文臣武將的區分的。無論帶兵的還是參謀的都叫卿,而軍隊呢也叫卿軍。
  • 為什麼國民黨軍隊軍銜授得比較高?會出現中將師長,少將旅長,甚至是...
    X 為什麼國民黨軍隊軍銜授得比較高每個問題背後都有一份翹首以待的熱情,如何回復,你懂得!
  • 軍隊中的旅是怎樣演變的?旅長是什麼軍銜?
    20世紀以來,特別是兩次世界大戰中,軍隊中旅這一級組織有了很大的發展,在組織編制上有了進一步改進,並且更趨於專業化。二戰後期,各國軍隊中旅的數量和種類達到歷史最高峰。僅蘇軍就有步兵旅、騎兵旅、機械化旅、重坦克旅、輕坦克旅、防坦克旅、火箭炮兵旅、加農炮兵旅、榴彈炮兵旅、迫擊炮兵旅、工程旅、工兵旅、舟橋旅、海軍陸戰旅等數十種旅一級編組。
  • 抗戰時期,國民黨軍隊為啥總是一敗再敗,一位美國四星上將說出根本...
    在抗日戰爭期間,國民黨軍隊的數量遠遠多於日本侵略軍,就武器裝備而言,在抗戰前期,國民黨軍隊的裝備不如日軍,但是在抗戰後期,由於美國的幫助,部分國民黨軍隊的武器裝備大為改善,少數部隊的武器裝備質量水平已超過日軍。 然而面對日軍的進攻,國民黨軍隊為何一敗再敗,雖然偶有勝利,但也傷亡慘重。
  • 解讀:「上將軍銜」的將軍級別到底有多高?能夠擔任這4個職務!
    解讀:「上將軍銜」的將軍級別到底有多高?能夠擔任這4個職務!對於我們大家都知道,在部隊裡面最高的軍銜就是屬於上將軍銜,能夠獲得上將軍銜的這些人都是非常的不容易,也都是屬於精英當中的精英人物。「上將軍銜」的將軍級別到底有多高?
  • 遼寧艦艦長是什麼軍銜?級別高嗎?答案出乎意料,但值得稱讚
    戰爭過後,全世界都非常渴望和平。如今二戰已經過去70多年了,雖然世界上依舊有小規模戰爭和衝突發生,但大趨勢還是朝著和平共處的方向發展的。在這種較為穩定的發展環境中,各國對軍事的發展並沒有鬆懈,各種現代化武器裝備也層出不窮。
  • 日本軍隊中大佐,相當於我國什麼級別軍銜?難怪日軍人人搶著做
    日本一直都是一個非常好學的國家,最初的日本名為扶桑國,我國盛唐時期,萬朝來邦,其中就包括這扶桑國,也就是現在的日本,日本學習了我國的文化與漢字回國進行宣教傳播,後來的日本又學習了西方的軍事理論體系。因為日本經歷了明治維新的改革後國力增強,於是效仿了德國的軍事戰爭制度對我國發動了戰爭,就連軍官的軍銜與等級也一併效仿的德國軍銜。在很多抗日題材的電影電視劇中,我們不難發現這些日本的軍官當中,等級最高的就是大佐了,而這大佐是什麼意思,在軍隊中又究竟是怎樣的等級呢?
  • 軍隊上一個師有多少人?從軍校畢業晉升到師長,需要多少年?
    師級編制是軍隊的一個重要作戰單位,最早是由德國創立,後來大多數國家都跟隨德國建立了自己軍隊的師。中國的近現代軍制起源於北洋袁世凱小站練兵時期,那時候的師級建制被稱為鎮,所謂北洋六鎮,其實就是最初建立的六個標準的步兵師。這時候的鎮下設協、標、營、隊、排、棚。對應現代編制,相當於旅、團、營、連、排、班。北洋軍每鎮的總兵員為12512名。
  • 井延坡工作室丨軍隊中的旅是怎樣演變的?旅長是什麼軍銜?
    20世紀以來,特別是兩次世界大戰中,軍隊中旅這一級組織有了很大的發展,在組織編制上有了進一步改進,並且更趨於專業化。二戰後期,各國軍隊中旅的數量和種類達到歷史最高峰。僅蘇軍就有步兵旅、騎兵旅、機械化旅、重坦克旅、輕坦克旅、防坦克旅、火箭炮兵旅、加農炮兵旅、榴彈炮兵旅、迫擊炮兵旅、工程旅、工兵旅、舟橋旅、海軍陸戰旅等數十種旅一級編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