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幣是商周時期普遍流通的一種實物貨幣,總有人疑惑貝殼那麼多不怕別人沙灘上隨便撿貝殼當貝幣用嗎?
雖然不是金銀玉器,但是這個貝幣也是有要求的。不是所有的貝殼都能充當貨幣來使用,能當錢用的貝殼都是經過嚴格的篩選。
沙灘上常見的貝殼早就被排除貨幣外了,統治者可不是傻子!
能充當錢使用的貝殼必須得是特定的海域裡生產的。而且需要經過人工打磨、穿孔、雕刻而成。
那時候的人們工具缺乏,普通人就算找到了合適的貝殼也沒有工具加工。
貝幣除了能充當貨幣使用,還能充當裝飾品,因為數量稀少,外表美觀,有錢人會選擇貝幣當裝飾物。
古人大多數生活在內陸,海邊的貝殼數量極少,所以很快就被淘汰了。人們為了貿易上的交流又製作出了原材料豐富的銅貝、鉛貝等。
東洲以後,其他貨幣的出現逐漸代替了貝幣,秦始皇統一天下後,統一度量衡,貝幣也徹底停止流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