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春城訊 瀏覽、點擊、選擇、付款……隨著越來越多傳統旅遊企業選擇設立網站,網購旅遊產品正變得越來越容易。在百度以「昆明旅行社」為關鍵詞,能搜索到相關結果820萬個。遊客如何分辨這些旅遊網站是真還是假?
來自昆明市文化和旅遊局的信息顯示,2017年5月至2019年2月末,昆明市旅遊監察支隊(下稱「支隊」)在旅遊市場整治中,檢查發現19個非法假冒旅遊網站、61個無經營資質的旅遊網店,並已提請相關部門給予關停。
支隊相關人士說,關停並公布非法假冒旅遊網站、網店,旨在方便遊客參照鑑別真假,提示遊客不要在這些網站、網店預訂旅遊產品,以保護自身合法權益。如需預訂旅遊產品,遊客可以通過昆明市文化和旅遊局網站查詢已備案並經過認證的正規旅行社網站、網店。
公示過的網站、網店才靠譜
在線銷售旅遊產品的旅行社,是否具備相關資質?銷售的旅遊產品是否存在虛假宣傳、不合理低價、「貨不對板」等問題……這些都是遊客在旅行社網站、網店上購買旅遊產品時需要面對的問題。
目前,以旅遊企業名稱設立的營銷網站,對旅遊企業經營資質等信息還缺乏嚴格審核;而以個人名義備案登記並從事旅遊業務宣傳、營銷和經營活動的非法網站,由於數量巨大,監管難度非常大。
針對在線旅遊網站魚龍混雜的情況,2017年開始實施的《昆明市旅遊業監察條例》,對旅遊企業通過網絡經營旅遊業務的相關行為進行備案和載明包價旅遊合同內容的規定,並對旅遊行業管理信息平臺的管理和使用作了禁止性規定。在此基礎上,昆明旅遊管理部門對備案過、經過認證的昆明正規旅行社網站進行公示,並聯合通信管理等部門持續曝光虛假旅行社網站。
支隊相關人士說,對遊客來說,選擇沒有經過備案的旅行社網站存在一定風險。目前,遊客可通過昆明市文化和旅遊局網站查詢已備案並經過認證的正規旅行社網站以及在攜程、淘寶等線上旅行商從事旅遊經營活動開設的網店。
在昆明市文化和旅遊局官網的「在線政務」板塊,點擊「行業認證查詢」就能進入旅行社認證查詢頁面,查到包括網站在內的旅行社備案信息。以石林光大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為例,其認證查詢頁面包括旅行社中英文名稱、法定代表人、營業執照註冊號、地址、電話以及經營網站、網店等備案信息,其中,經過備案的4個網店分別位於去哪兒網、攜程和美團網,點擊網址就能進入網店;或點擊「行業認證查詢」頁面左側的「企業經營網址查詢」,也可以查詢到備案認證過的旅行社網站、網店信息。
支隊也提醒,遊客網購旅遊產品時,要核實旅行社的主體身份,籤訂正式的旅遊合同;選擇線上支付費用的,注意保留相關證據材料,切勿盲目追求「性價比」。旅遊經營者特別是知名的品牌旅行社,在被冒用、盜用名稱,合法權益遭到侵害時,要積極主動維權。
信息互通 解決「監管難」
2013年10月實施的《旅遊法》並未針對在線旅遊平臺的監管制定細則條款,對在線旅遊平臺如何監管、消費者權益如何保障等方面也未明確,這在某種程度上使得在線旅遊成為一個「灰色地帶」。
在昆明旅遊業者李先生看來,在線旅遊行業的監管主體模糊不清,旅遊部門沒有辦法監管網際網路,國家賦予旅遊部門的行政職能是對傳統旅行社的監督和管理,而非在線旅遊平臺。同時,在線旅遊平臺多為第三方服務平臺,主要業務是售賣旅遊產品,並非旅遊類企業,每個旅遊產品可能都來自不同的供應商,交易過程包含多個環節,監管難度非常大。
李先生認為,應儘快健全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對線上旅行商監管的同時,線上旅行商必須做到誠信自律。只有線上旅行商和監管機構共同承擔起責任,才能構建良好的在線旅遊生態。
好消息是去年下半年,雲南旅遊執法系統代表與途牛、攜程、同程、飛豬等多家線上旅行商負責人、旅遊板塊雲南產品運營團隊,圍繞線上雲南旅遊信息發布、「不合理低價遊」雲南旅遊信息清理下架和共同建立根除「不合理低價遊」合作機制開展多場交流座談。
根據達成的共識,線上旅行商與雲南各級旅遊執法部門將建立線上產品信息互通機制,按照定期發布的《雲南省吊銷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名單》《雲南省旅行社申請註銷名單》清理下架名單內企業的全部線上產品;按照《雲南省相關旅行社平臺網店備案名單》清理下架不在名單內企業的相關產品;並根據云南各地旅遊誠信指導價開展全面清查,下架「不合理低價遊」雲南旅遊信息,聯合抵制「不合理低價遊」,共同構築和維護公平、公正、和諧、有序、健康的旅遊市場環境。
得益於雲南積極主動推進線上旅遊產品整治工作,不斷創新監管機制,線上旅遊企業經營秩序得到有效規範。去年7月以來,各線上平臺「低價遊」雲南旅遊信息數量大幅下降。
昆明日報全媒體記者:李思凡
責編:代鑫媛 一審:周曉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