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蕪湖15年來第三次大規模行政區劃調整:市轄區撤一進二

2020-12-11 澎湃新聞

作為經濟總量居安徽省第二位的城市,蕪湖市行政區劃迎來15年來第三次大規模調整優化。

2020年7月6日,安徽省人民政府網站官宣了「國務院批覆同意蕪湖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消息。

此次區劃調整後,蕪湖市市轄區規模結構由原先的4區3縣1市(鏡湖區、弋江區、鳩江區、三山區,蕪湖縣、繁昌縣、南陵縣,無為市)調整為5區1縣1市(鏡湖區、弋江區、鳩江區、灣沚區、繁昌區,南陵縣,無為市)。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注意到,這是蕪湖市近15年來第三次大規模行政區劃調整,也是近一年來第二次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調整。2019年12月16日晚,安徽省政府網站官宣:「日前,經國務院批准,民政部批覆同意撤銷無為縣,設立縣級無為市。」安徽省第九個縣級市無為由安徽省直轄,蕪湖市代管。

距離無為成功撤縣設市不到一年時間,蕪湖市又迎來了重磅行政區劃調整。此次區劃調整後,蕪湖市的市轄區規模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蕪湖市與蕪湖縣「市縣同名」問題得到解決;市轄區數量「撤一進二」,增加至5個,面積也隨之大幅擴大,優化了城市空間布局。

「市縣同名」問題解決

蕪湖市此次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具體情況為:撤銷三山區、弋江區,設立新的弋江區;撤銷蕪湖縣,設立灣沚區;撤銷繁昌縣,設立繁昌區。

經過這次行政區劃調整,蕪湖市與蕪湖縣「市縣同名」問題也得以解決。

據蕪湖縣人民政府網站介紹,蕪湖縣位於安徽省東南部,長江下遊南岸,東南與宣城市宣州區接壤,西與南陵縣、蕪湖市鏡湖區交界,北與蕪湖市鳩江區、馬鞍山市當塗縣毗連。

蕪湖縣與蕪湖市同名,歷史同源,曾經市縣同城,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置縣,距今已有2100多年歷史。

這次行政區劃調整中,蕪湖縣走進歷史,取而代之的則是以原蕪湖縣的行政區域為行政區域的灣沚區,灣沚區人民政府駐灣沚鎮蕪湖南路9號。

灣沚南站建成啟用,標誌蕪湖市在全省率先實現「縣縣通高鐵」。 蕪湖日報記者 楊大偉 攝

灣沚鎮是蕪湖縣所轄5個鎮(灣沚、六郎、陶辛、紅楊、花橋)之一,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鎮,同時也是蕪湖縣的城關鎮。

源於皖南的青弋江,由西至此,然後急轉向北,留下一汪水灣,經年累月流沙淤積,形成一個又一個淺灘。於是,這裡被叫作「灣沚」。如今,「灣沚」成為蕪湖市新成立的灣沚區的名稱。

市轄區面積大幅擴大

頭頂「皖江明珠、創新之城」城市名片的蕪湖市是國家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的大城市,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的核心城市。

此次行政區劃調整之前,蕪湖市轄無為市,鏡湖區、弋江區、鳩江區、三山區,蕪湖縣、繁昌縣、南陵縣,總面積6026平方公裡,其中市區面積1491平方公裡,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77.8萬人。

此次大規模調整之後,蕪湖市市轄區數量由原先的4個增加至5個(鏡湖區、弋江區、鳩江區、灣沚區、繁昌區),市區面積也隨之大幅度擴容。

根據官方資料,此次撤縣設區的蕪湖縣總面積670平方公裡(2019年末常住人口30.8萬人),繁昌縣面積590平方公裡(2019年末常住人口27.2萬人)。

5個市轄區之外,經過此次區劃調整,蕪湖市目前還轄有1個縣(南陵縣),並代管1個縣級市(無為市)。

而蕪湖市謀劃推動南陵縣撤縣設市工作也早已提上日程。譬如,2017年3月,蕪湖市第十次黨代會報告中就明確提出,支持無為縣、南陵縣按照中等城市標準加快縣城建設,推動撤縣設市。

15年來區劃三次大調整

古代蕪湖得兩江交匯、舟楫之利,農業、手工業、商業比較發達。近代蕪湖是長江中下遊地區工商業的發祥地和全國四大米市之一,素有「長江巨埠、皖之中堅」的美譽。

近年來,蕪湖市經濟總量長期居安徽省第二位。其中,2019年蕪湖市GDP為3618.26億元。

行政區劃層面,此次市轄區大規模調整之前的15年裡,蕪湖市經歷了兩次大規模的行政區劃調整。

2005年9月,安徽省《關於蕪湖市市轄區行政區劃調整的請示》(皖政【2005】71號)獲得國務院批覆。國務院同意撤銷蕪湖市新蕪區、鏡湖區,設立新的蕪湖市鏡湖區。將原新蕪區、鏡湖區的行政區域和鳩江區的荊山街道以及灣裡鎮的廣福、蓮塘2個居委會劃歸鏡湖區管轄。設立蕪湖市三山區,將馬塘區的三山、保定2個街道和繁昌縣的峨橋鎮劃歸三山區管轄。馬塘區更名為弋江區。將蕪湖縣火龍崗鎮劃歸弋江區管轄。

2006年2月,蕪湖市市轄區正式落實皖政【2005】71號區劃調整方案。

2011年8月,合肥、蕪湖、馬鞍山「三分巢湖」,原地級巢湖市所轄一區四縣,分別被劃歸合肥、蕪湖和馬鞍山三市管轄。就蕪湖而言是,無為縣劃歸蕪湖市管轄,和縣沈巷鎮劃歸蕪湖市鳩江區管轄。

三山區人口最少、經濟總量最少

此次行政區劃調整中,三山區也走進了歷史,被弋江區「攬入懷中」。

在蕪湖市所轄區(縣、市)中,三山區相對而言是「後進生」,不但人口規模最少,經濟總量也處於「墊底」的位置。

根據三山區政府網站資料,三山區位於蕪湖市中部,北瀕長江,與鳩江區湯溝、白茆隔江相望,東南隔漳河與弋江區、蕪湖縣、南陵縣相鄰,西與繁昌縣相接,面積276.1平方公裡,2019年末常住人口15.9萬。

另外,三山區經濟總量在蕪湖市所轄區(縣、市)中也處於「墊底」位置。2019年,三山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5.4億元,同比增長7.8%。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蕪湖新版行政區劃圖加快繪製,將根據區劃調整進程完善後面世
    視覺中國 圖安徽省蕪湖市官方媒體近日的報導披露,蕪湖市民政局2018年啟動的新版《行政區劃圖》正在加快繪製,並將根據蕪湖縣和繁昌縣撤縣設區、無為縣撤縣設市行政區劃調整進程進一步完善後面世。蕪湖市委宣傳部主辦的蕪湖宣傳網2月19日報導稱,「記者從市民政局區劃地名科了解到,我市新版《行政區劃圖》《城區標準地名圖》繪製工作加快,新版地圖的市轄區涵蓋面積達1491平方公裡,比2011版地圖增加了350平方公裡。」
  • 安徽蕪湖市行政區劃新調整
    5月26日,有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向安徽省省長李國英留言提出關於蕪湖市省級開發區整合的問題稱:2018年7月20日,省政府發布皖政秘〔2018〕134號,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蕪湖市省級以上開發區 優化整合方案的批覆,批覆中第一條是「同意撤銷蕪湖承接產業轉移集中示範園區、安徽蕪湖三山經濟開發區,將其整體併入安徽蕪湖長江大橋經濟開發區,使用『安徽蕪湖三山經濟開發區
  • 安徽蕪湖行政區劃調整後,未來發展值得期待!
    2020年6月28日,期待已久的商合杭高鐵合肥至杭州段開通運營,商合杭高鐵開通後,蕪湖至合肥、宣城、湖州、杭州等地交通更加便利省會合肥至蕪湖實現了兩地人民通高鐵的夢想!2020年7月6日一天蕪湖行政區劃調整消息在各大網絡議論紛紛,蕪湖縣、繁昌縣撤縣設區,弋江區和三山區合併,網友紛紛點讚跟帖支持蕪湖區劃調整的決策,蕪湖市區面積擴大,城市發展潛力快速提升!7月7日蕪湖開通始發至北京南高鐵,從此在蕪湖坐高鐵可直達北京,全程4個半小時。
  • 當蕪湖撤縣設區成功獲批後,合肥三縣251萬人不淡定了...
    撤縣設區,蕪湖區劃大調整!今日的聚光燈無疑是打在了蕪湖這座城市!據官方資料顯示,2019年,蕪湖市轄無為、蕪湖、繁昌、南陵四縣和鏡湖、弋江、鳩江、三山四區。市域面積6026平方公裡,人口385萬,其中市區面積1491平方公裡。2020年7月6日,這一數據將被改寫。
  • 安徽省民政廳:有序實施行政區劃調整,拓展中心城市發展空間
    8月14日,經安徽省委、省政府批准,安徽省民政廳召開的全省民政領域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推進會暨民政工作年中形勢分析視頻會議指出,要穩妥有序實施行政區劃調整。消息稱,會議要求,要穩妥有序實施行政區劃調整,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綜合承載和資源優化配置能力,拓展中心城市發展空間,培育更多富有特色的中小城市,提高我省城鎮化水平。安徽現有合肥、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陽、淮南、滁州、六安、馬鞍山、蕪湖、宣城、銅陵、池州、安慶、黃山等16個地級市,9個縣級市、50個縣、45個市轄區。
  • 安徽新一輪區劃調整熱:蕪湖兩縣將改區
    不止是蕪湖,安徽多地正謀劃撤縣設市、撤縣設區工作,部分市縣已提出申請,積極性頗高。  這一方面反映了城鎮化背景下,一些地市做大城市規模的需求,也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對具備行政區劃調整條件的縣可有序改市後,全國各地紛紛謀劃醞釀已久的行政區劃調整的一個縮影。
  • 蕪湖擬大規模調整區劃:兩區合併兩縣改區,下一步無為設市
    區劃調整7年後,經濟總量僅次於省城合肥的安徽第二經濟大市蕪湖,正在實質性推動新一輪、大規模區劃調整。近日,一份題為《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補充蕪湖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有關情況的報告》(皖政【2018】45號)的文件在網絡上流傳。
  • 撤縣設區,蕪湖區劃大調整!
    至此,蕪湖新一輪行政區劃調整塵埃落定。蕪湖的行政格局也由此變化為鏡湖區、弋江區、鳩江區、灣沚區、繁昌區、無為市、南陵縣五區一縣級市一縣。蕪湖新一輪區劃調整絕非突然2014年2月,蕪湖啟動新一輪區劃調整工作。2018年6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補充蕪湖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有關情況的報告》曝光,文件表明安徽省政府已向國務院上報蕪湖市擬區劃調整的最新方案,還需等待國務院進一步審批。
  • 2020年行政區劃調整拉開大幕:5個城市擴容,3地撤縣設市
    自今年6月起,2020年行政區劃調整工作大幕拉開,據澎湃新聞記者統計,截至發稿,共有成都、長春、煙臺、邢臺、蕪湖等5個城市完成擴容,青海同仁縣、江西龍南縣、安徽蕪湖縣等3個縣完成撤縣設市。所謂城市「擴容」,一般通過「撤縣設區」來完成,即將縣或縣級市轉變為市轄區,這樣一來,此前相對獨立的縣域便可納入市管轄,統籌發展。
  • 安徽又一地撤縣設區!今天正式掛牌!六安舒城要劃入合肥?霍山撤縣設...
    安徽又一地撤縣設區! 蕪湖灣沚區正式掛牌! 六安舒城要劃入合肥? 霍山撤縣設區已申報完成! 一、正式掛牌!
  • 檔案講述蕪湖行政區劃的變遷
    1958年6月7日,國務院正式批覆「同意將和縣的裕溪口劃歸蕪湖市」。1961年1月5日,經安徽省人民委員會批准,增設裕溪口等四個市轄區。 關於蕪湖市調整行政區劃問題的批覆(民字第0003號) 蕪湖市人民委員會: 1960年11月25日辦字第400號關於調整行政區劃問題的報告悉。
  • 本輪行政區劃調整盤點:5個城市擴容,3地撤縣設市
    自今年6月起,2020年行政區劃調整工作大幕拉開,據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統計,截至發稿,共有成都、長春、煙臺、邢臺、蕪湖等5個城市完成擴容,青海同仁縣、江西龍南縣、安徽蕪湖縣等3個縣完成撤縣設市。
  • 撤縣設區!距合肥140公裡一市行政區劃調整
    ,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駐蕪各單位:為進一步優化蕪湖城市空間布局,加速推進市域城鄉一體化發展,根據《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調整蕪湖市部分行政區劃的通知》(皖政秘〔2020〕120號),結合《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蕪湖市省級以上開發區優化整合方案的批覆》(皖政秘〔2018〕134號)精神,現對我市行政區劃作如下調整:
  • 蕪湖行政區劃的變遷
    自古號稱皖南重鎮和門戶,蕪湖是安徽省的經濟、文化、交通、政治次中心,是國務院批准的沿江重點開放城市、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核心城市。蕪湖是一個濱江山水園林城市,是國家級優秀旅遊城市。一、不斷變化的蕪湖行政區劃蕪湖市現轄鏡湖、弋江、鳩江、三山四區及無為、繁昌、南陵、蕪湖四縣,面積5988平方千米,人口384.21萬人,市政府駐鳩江區政通路。
  • 肥東提出撤縣設區,合肥有望結束市轄區太少的問題
    目前合肥市轄區只有四個,在全國省會或者同體量城市中都是幾乎最少的,就連在安徽省內都不是最多的,體量遠不如自己的蕪湖、淮南都各有五個市轄區,合肥行政區劃調整早就應該進行了。只是安徽的縣域經濟太差了,與湖南、河南完全無法相比,這也是合肥目前與長沙、鄭州有所相差的主要地方。可能考慮縣改區之後,安徽就沒有縣城能夠進入全國百強縣了,所以一直沒有推進。如今肥東縣終於開始率先提出縣改區計劃,相信肥西縣也會接著跟進,只要開始推進,相信對於合肥來說,應該就能很快獲批,結束合肥目前市轄區太少的問題。
  • 2地成功撤縣設市!合肥三縣將劃區?官方回復來了!
    同仁縣撤縣設市後,黃南州行政區劃由原來的四縣變為一市三縣。2、山東煙臺撤蓬萊市、長島縣設蓬萊區6月22日,山東省人民政府官網發布消息:國務院批覆同意對煙臺市部分行政區划進行調整。蕪湖撤縣設區批文2、近日,據蕪湖市政府辦公室消息透露,「蕪湖市區劃調整方案中涉及三山區區劃調整內容,且已上報待批。」3、另外,2020年2月15日,《蕪湖日報》全文刊發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蕪湖市今年要推進撤縣設區。
  • 越南實施教科書式的行政區劃調整:實現強省會、撤小縣的一舉兩得
    2020年前後,越南進行了一些行政區劃調整,這些調整不僅是為了精簡機構,本身也有讓行政區劃更合理的目的,其中越南和平省的行政區劃看成是「教科書式的行政區劃調整」。越南和平省的奇山縣併入了省會和平市,既實現了強省會,也實現了撤小縣的目的,可謂是一舉兩得。如果從中國的角度看越南和平省行政區劃調整,這種省直管縣的結構,非常類似單市轄區的地級市。和平省在越南行政區劃地圖上面的位置如下。
  • 為什麼人們都在討論「杭州行政區劃調整」?
    蕭山和餘杭於2001年先後撤市設區,由於浙江省特殊的「省管縣」制度,以及蕭山餘杭自身的經濟發展特點,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這兩個區保持著縣域的發展模式:區裡的財政經濟權相對獨立,重點資源主要集聚在縣城及開發區,其餘的大多數鄉鎮都是「鄉下」。 中國的大多數縣或縣級市,幾乎都是這個樣子。新撤市設區的富陽和臨安,短期內也仍是如此。
  • 安徽省行政區劃簡介
    截至2020年7月,安徽省下轄16個地級市,9個縣級市,50個縣,45個市轄區。具體如下。相對來說,安徽地級市較為均勻,這與2010年以來的多次行政區劃調整有關。設立縣級巢湖市,原地級巢湖市所轄的一區四縣分別劃歸合肥、蕪湖、馬鞍山三市管轄。2015年10月12日、12月3日,國務院分兩次批覆同意安徽省銅陵、安慶、六安、淮南四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2018年8月10日,撤銷潛山縣,設立縣級潛山市。潛山市由安徽省直轄,安慶市代管。2019年8月6日,撤銷廣德縣,設立縣級廣德市,廣德市由安徽省直轄,宣城市代管。
  • 多地推進行政區劃調整規劃:山東支持青島膠州撤市設區
    多地推進行政區劃調整規劃:山東支持青島膠州撤市設區  近日,官方陸續披露了湖南省株洲市淥口區、四川省宜賓市敘州區、山東省濟南市濟陽縣、山西省朔州市懷仁縣等多個撤縣設市(區)成功獲批的案例。  與此同時,全國仍有多地正積極推進各自行政區劃調整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