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少遊《鵲橋仙》金風玉露一相逢是什麼意思?我們都理解錯了嗎?

2020-12-15 老街味道

前言

前幾天回答了這樣一個問題:金鳳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是什麼意思,出自哪裡?

題主的問題錯了一個字,不是金「鳳」而是金「風」,一字之差謬之千裡,不過用電腦打字的確很容易犯這種錯誤。

在自媒體流行的今天,上桌的都是文化快餐,連有些傳統媒體的網文也常常出現錯別字,大家已經見怪不怪了。有人可能會說,你真是烏鴉笑話豬黑。哈,老街的文章也常常有錯別字,哪裡敢笑話別人呢。

廢話少說,我們看看秦觀《鵲橋仙》的原詞 :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喜歡詩詞的朋友恐怕沒有不知道這兩句的,雖然熟悉,但是對於「金風玉露一相逢」這句,恐怕就很容易理解錯了。

一、金風玉露是描寫秋天常見的意象

金風就是秋風,玉露就是秋天的露水。金風和玉露常常出現在描寫秋天的古詩詞中,例如魏晉·無名氏有《子夜四時歌 ·秋歌》

金風扇素節,玉露凝成霜。登高去來雁,惆悵客心傷 。

在詩歌中,金風和玉露如果不在一句中,往往是上下句相對的那部分。例如如李世民的《秋日二首其一》

菊散【金風】起,荷疏【玉露】圓。將秋數行雁,離夏幾林蟬。

雲凝愁半嶺,霞碎纈高天。還似成都望,直見峨眉前。

詩僧齊己的七律《螢》

透窗穿竹住還移,萬類俱閒始見伊。難把寸光藏暗室,自持孤影助明時。空庭散逐【金風】起,亂葉爭投【玉露】垂。後代儒生懶收拾,夜深飛過讀書帷。

金風是平平,玉露是仄仄,在上下聯中正好可以彼此對仗,

這兩個詞還可以並列使用,正好是平平仄仄:金風玉露。例如李商隱的這首《辛未七夕》

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遰作佳期。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清漏漸移相望久,微雲未接過來遲。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碧落銀河畔, 金風玉露時。天上的銀河邊,秋風起、白露出的時候。一句寫明了地點,一句說明的時間,

又如《酹江月·謝人賀生子》(唐末宋初·無名氏):

天高氣爽,正【金風玉露】,安排秋節。株守蓬窗無寸效,自愧才非人傑。那更家貧,又添丁累,料想無奇骨。新章褒美,天然好語還發。堪羨力薄無儲,賓庖蕭索,乏禮延佳客。多謝諸公來寵賁,雖有一甌春雪。玉果未圓,犀錢須辦,早早為君說。恐辜珠玉,小詞聊且權折。

開頭幾句起興,天高氣爽,正是秋風起玉露生的秋季。家裡又添了人口.........

或者仄仄平平,玉露金風,例如曹勳《清平樂·春前別後》

春前別後。常是雙眉皺。生怕鶯聲催殘漏。夢破閒衾堆繡。又還【玉露金風】。秋聲先到房櫳。川上不傳尺素,雲間猶望飛鴻。

又到了玉露金風的秋天了,卻不見心上人的消息。水中沒有魚傳尺素,天上沒有鴻雁傳書。

二、金風玉露一相逢 不是金風和玉露相逢了。

一開始讀到秦觀《鵲橋仙》這首詞的時候, 以為是金風和玉露相遇了,就像牛郎見到的織女一樣,一個金一個玉,還挺般配。其實不然。

先說一下《鵲橋仙》,這個詞牌原是詠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而創作的樂曲。例如歐陽修的《鵲橋仙》雖然沒有牛郎、織女的名字,但是」靈漢舊期還至,鵲迎橋路接天津「很明顯寫七夕相會的牛郎與織女:

月波清霽,煙容明淡,靈漢舊期還至。鵲迎橋路接天津,映夾岸、星榆點綴。雲屏未卷,仙雞催曉,腸斷去年情味。多應天意不教長,恁恐把、歡娛容易。

秦少遊的這首詞雖然也是寫七夕相會,但同樣省略了牛郎織女的名字。理解了牛郎織女的省略,就容易理解金風玉露一相逢了。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其實是指」金風起玉露生時「牛郎織女相逢了。而不是金風和玉露相逢了。在秦觀的鵲橋仙裡,金風玉露不是主語而是時間狀語。真正的主語是牛郎織女,只不過詩家語言,最喜歡省略倒裝等勾當。

又如晏殊 《長生樂 》中 」玉露金風月正圓「

玉露金風月正圓。臺榭早涼天。畫堂嘉會,組繡列芳筵。洞府星辰龜鶴,來添福壽。歡聲喜色,同入金爐泛濃煙。清歌妙舞,急管繁弦。榴花滿酌觥船。人盡祝、富貴又長年。莫教紅日西晚,留著醉神仙。

玉露金風月正圓,玉露出現時,秋風吹起時,月亮正圓。

想一想李商隱的《辛未七夕》,」由來碧落銀河畔「,說的是地點,」可要金風玉露時「說的是時間。

結束語

再回到題主的問題: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當初您第一次讀到這首詞的時候,是怎麼理解的呢?

秦觀說,在金風玉露出現的時刻,牛郎織女相逢了,雖然相會的時間很短,但是勝過了人間長久的相伴。

所以下闕會寫到: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如果兩個人真得情深意長,並不在於天天廝守。

@老街味道

正字不知溫飽未 西風吹淚古藤州 你相信詩讖嗎?

觀唐習律14 唐朝宰相蘇頲在李白19歲時就稱讚其天才英麗

相關焦點

  • 官場的棄子,風月場的寵兒——《鵲橋仙》背後的詞人秦少遊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在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一首《鵲橋仙》成了當時女子最愛的一首愛情詩。一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為無數青年男女搭建了傳情達意的通道。他的情愛詞作,傳達出人們對愛情裡的悲歡離合的感慨與嘆息。秦觀寫愛情能把愛情寫到人們的心裡。秦觀的文採一流,從他的詞裡很多人都能看出他應該是一個俊秀的小生。
  •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七夕節,最美不過《鵲橋仙》
    願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屬,是前世註定事莫錯過姻緣。在七夕節這樣一個專屬於愛情的節日,從來不缺少文人墨客的潤色。這些詩詞無一例外地營造了一股悲涼的氣氛,不免落了俗套,讀罷讓人好生傷感 。唯獨秦觀的一句「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脫離了桎梏,讓人眼前一亮。頗有些「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的豪放與喜感。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金風玉露相逢,為何會勝人間無數
    如何理解「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這句話?「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這句詩詞,是宋代文豪蘇東坡的妹夫秦觀,寫給自己的妻子「蘇小妹」的一首詩詞——《鵲橋仙》: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 10首經典《鵲橋仙》詞,相逢一醉是前緣
    鵲橋仙,常用詞牌名之一,正體為雙調五十六字,也有五十八字的變體。該詞牌名源自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神話故事,名取自歐陽修詞「鵲迎橋路接天津」句,佳篇無數……一、《鵲橋仙·七夕》(北宋·蘇軾)緱山仙子,高清雲渺,不學痴牛騃女。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慾去。客槎曾犯,銀河波浪,尚帶天風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 《鵲橋仙 秦觀》:一種領先於時代的愛情觀
    今天我想談一談北宋詩人秦觀的《鵲橋仙》,這首詩中所表達的詩人的愛情觀,已經遠超了當時那個朝代人們的普遍觀念。詩作簡介《鵲橋仙》的原文是這樣的:「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 秦觀《鵲橋仙》膾炙人口,被譽為史上最美七夕詞,一女子表示不服
    秦觀存世詞作有一個鮮明特點,幾乎每首詞都充斥著憂、恨、愁、苦、悲、怨這些負面情緒,惟一例外的是《鵲橋仙》: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河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自從牛郎織女愛情傳奇故事誕生以來,歷代便不乏吟詠之作。但要細究起來,當得起「久負盛名、膾炙人口」八字的,無過於秦觀的這首《鵲橋仙》了。
  • 這兩首《鵲橋仙》取意相反,一首成就其千古名句,一首深情款款
    《鵲橋仙》中最有名的應屬秦少遊之作: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流傳廣泛的有「金風玉露一相逢, 便勝卻人間無數」和「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二句,頌的是牛郎織女七夕相會的偉大愛情,在那金風玉露中相逢,執手淚眼,足以勝卻那無數終日斯守卻貌合神離的人間夫妻。
  • 六首《鵲橋仙》:鳳簫聲斷月明中,相逢一醉是前緣
    六首《鵲橋仙》:鵲橋傳音,聲聲多情;秋水依依,愛意濃濃。《鵲橋仙·七夕》:緱山仙子,高清雲渺,不學痴牛騃女。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慾去。客槎曾犯,銀河波浪,尚帶天風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這是北宋大文豪蘇軾的一篇七夕詞作,格調飄逸超曠、清晰明快。
  • 秦觀的《鵲橋仙》,其愛情觀有別於眾多寫牛郎織女的作品
    但有一首詞,卻成功的為這個神話故事翻案,那就是宋代秦觀的詞《鵲橋仙》。原文: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 宋詞中最著名的一首《鵲橋仙》,尤其是最後一句,千年來無人能及
    《鵲橋仙·纖雲弄巧》宋代:秦觀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纖雲弄巧如果站在秦觀的角度,把這兩句聯繫到現實當中,就將會是另外一種意思:在秦觀心中,有一位美麗的女子,清麗出塵宛若仙子。這是應該他心儀已久的夢中情人,日夜都對其魂牽夢繞。
  •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鵲橋仙》
    《鵲橋仙》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其中,秦觀的這首[鵲橋仙]乃是上乘之作。這首詞的上下兩片,均採用三句敘事、兩句議論的對稱結構。上片寫相會,下片寫別離。「纖雲弄巧,飛星傳恨」二句寫景,同時又交代了七夕相會的背景。詞中的「巧」,指巧趣。謂七夕之夜的夜空,輕柔的彩雲不時變換著圖形、逗出種種巧趣。
  • 佳期如夢——讀秦觀《鵲橋仙》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北宋秦觀《鵲橋仙》文/陸燈山七夕佳令臥看牽牛織女,鵲橋相會的故事傳誦千年。無數文人墨客都曾提筆寫過這段纏綿悽婉的愛情故事,但最為人津津樂道的,還當屬少遊的一闕《鵲橋仙》。寫七夕夜景者常有,諸如「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美則美矣,卻終究不如少遊開篇的「傳恨」二字來得悽切。
  • 詩詞中的故事:鵲橋仙
    鵲橋仙宋代:秦觀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說起秦觀他的一生也是十分坎坷,他曾兩次趕考,但卻都落榜,而落榜的原因都不是因為自己的才華不足。後來經過蘇軾的不斷鼓勵,以及將秦觀介紹給王安石,秦觀的才華都得到兩者的肯定,有了兩人的激勵,秦觀才重新振作,於元豐十八年考中進士。後來官至太學博士。讓因為官家風向的變化,秦觀,蘇軾等均遭受了貶謫。這首詞便是秦觀被貶後,於七夕之日寫於湖南郴州。
  • 七夕讀最美宋詞:《鵲橋仙》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還有李商隱的《辛未七夕》:「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鵲橋相會,這個漢魏以來就流傳著的美麗神話,以超人間的方式來表現人間的愛恨聚散。自秦觀的《鵲橋仙》一出,千古相思,再無佳句。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 秦觀《鵲橋仙》中的千古名句
    這兩句名言出自北宋詞人秦觀的詞《鵲橋仙》。詞的原文是: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繾綣的柔情像流水般綿綿不斷,重逢的約會如夢影般縹緲虛幻,鵲橋上怎忍心把歸路回看。兩顆心只要永遠相愛不變,又何必一定要每一天廝陪相伴!這首詞借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來表現人間的悲歡離合。上闕詞寫佳期相會的盛況,下闕詞寫依依惜別之情。全詞抒情、寫景、議論融為一體,意境深遠。歌頌了天長地久的忠貞愛情。
  • 秦觀最經典的《鵲橋仙》,流傳千古的愛情名句,是為分手而作?
    秦觀一生所作的詩詞當中,愛情詩佔據大部分,而且史書野記中的秦觀好似一個風流才子,詩詞中的大部分女主人公都是青樓女子。錢鍾書更是在《宋詞選注》的序言裡直言秦觀的詩詞為「公然走私的愛情」。詞寫七夕佳節,借用牛郎織女的故事便是正常,秦觀也不例外。
  • 蘇軾詞《鵲橋仙》相逢一醉是前緣
    圖片來源於網絡緱山仙子,高情雲渺,不學痴牛騃女。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慾去。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緱山仙子,仙心高遠,飄渺天下,不學牛郎織女墜入情網不可自拔。仙子月下吹簫,舉手告別家人,飄然而去。客泛舟直上銀河,一路上夾帶著天風海雨。今生相逢一醉是前生緣分,分別後,各自飄散,不知去哪兒?
  • 《天上的街市》課後詩歌《秋夕》《七夕》《鵲橋仙》1課時教案
    學習內容:課外詩歌鑑賞《秋夕》《七夕》《鵲橋仙》課型:課外詩詞講析學習目標:1、朗讀感知:理解詩歌主要內容,把握情感。熟讀成誦教學方法:朗讀——品味 交流——講析教具: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活動過程:一、導課:牛郎織女的故事流傳至今,引發我們無數的想像和聯想,文人墨客更是借題發揮,吟詠詩詞,今天我們學習與牛郎織女有關的詩歌
  • 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故事,被秦觀一首鵲橋仙,展現出愛情的悲歡離合
    秦觀這一首詠七夕的節序詞,借牛郎織女的故事,以超脫人間的方式表現人間的悲歡離合。秦觀此詞格調哀婉,悽楚,相比歐陽修蘇軾等人的這一題材,堪稱獨出機杼,立意高遠。《鵲橋仙纖雲弄巧》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河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