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10月4日訊(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 劉姍姍)時下是吃螃蟹的季節,螃蟹雖美味,但也不可多吃。國慶假期裡,45歲的郭先生一時貪嘴,一口氣吃下了5隻螃蟹,結果導致急性痛風發作,誘發腎衰竭。
郭先生家住後湖,是一個美食愛好者。6年前,他在醫院檢查發現患上痛風,每次發作起來疼得受不了,可他愛吃的毛病還是改不了。有時候他看到美食嘴巴就饞了,還是先吃了再說,痛風發作了就去買點止疼藥吃。國慶期間,親戚送來了一些大螃蟹,郭先生一時沒忍住,就一口氣吃掉了5隻。第二天,他發現腳趾和小腿腫痛,連鞋子都穿不進去,而且感覺這次情況比以前都嚴重,連小便也解不出來了,他這才趕緊來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就診。經過檢查發現,郭先生的尿酸非常高,肌酐明顯高於正常,已經發展為腎衰竭。醫生詳細詢問病史了解到,其實郭先生之前就有腎功能減退的症狀,這次攝入過多螃蟹更是雪上加霜。
該院腎病內科主任醫師黃小妹介紹,螃蟹是高嘌呤食物,尤其是蟹黃蟹膏,嘌呤含量很高,食用後容易誘發痛風發作。每年蝦蟹上市的時候,醫院都會接診不少因為食用過多蝦蟹導致痛風急性發作甚至腎衰竭的患者。
黃小妹提醒,螃蟹雖然美味,但並不是人人都適合吃。對於痛風患者來說,在痛風發作急性期一定不能食用螃蟹,尤其是蟹黃蟹膏。痛風緩解期患者或者單純高尿酸血症患者,如果實在想吃,最多只能吃一個,每周不超過一次;在吃蟹的同時還要注意多喝水,加速尿酸的排洩,更不要同時飲用啤酒,否則會加重病情。
螃蟹的膽固醇、蛋白質含量高,她建議患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以及膽結石、膽囊炎、肝炎等消化系統疾病的患者要少吃或不吃。有慢性腎臟疾病的患者,當攝入蛋白質後會使腎臟負荷加重,也不適宜吃。螃蟹是寒性食物,孕婦、體質虛弱的老人、幼兒以及有過敏史的人最好也不要吃。
此外,市民在吃螃蟹前一定要清洗乾淨,蒸熟煮透,以免食入細菌;螃蟹的腮、胃、腸、心這些部位要去掉;市民也不能吃死蟹。螃蟹雖然味道鮮美,但食用時一定要節制,一旦在食用螃蟹後出現了關節痛、身體浮腫、尿液減少甚至無尿、尿液顏色改變等異常情況時,應立即就醫,以免延誤病情造成嚴重後果。
【來源:楚天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