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源寺歸來

2021-02-22 一念東風

頤和園的玉蘭、北海的海棠、玉淵潭的櫻花及中山公園的鬱金香應季吸引著大批賞花客。在南城喧囂之中藏有一處賞花秘境,便是位於教子胡同的法源寺。

寺中幾進院落,遍植丁香,由來已久,早成規模。四五月間,紫白各色丁香怒放,此時步入寺院,仿佛沐浴在花氛之中。寺廟建築掩映在花樹之間,紅牆灰瓦成為花陣背景。伴著晨鐘暮鼓,在花下行走,香風拂面,偶遇僧人們課間經行,那聲聲誦念,自讓人心生喜悅。

除了滿院丁香,栽種在大雄寶殿西南方僧舍前的那幾株玉蘭更是從容飽滿、落落大方。不經意間,廊簷下站立的僧人便和樹上綻放的玉蘭、草叢中安靜的白兔相映成一幅美景。

法源寺很深沉,好多次溫暖了我 。

始建於唐貞觀年間的這座「憫忠寺」,在2000年中國友誼出版公司出版李敖作品《北京法源寺》後,走出歷史故紙堆,曾引發小陣熱度。只是其歷來寬容低調的氣度,並不借勢做點文章,經年累月,如我者才幸得一方安靜的賞花之處。

每年清明前後都會去法源寺看花。

度過清明假期緩慢的早晨,輕食少許,午後乘地鐵出發,出菜市口站,步行片刻便抵達法源寺。賞花畢,坐在特5路大巴車二層第一排,眼無遮攔,跟隨行車路線,看著滿城人文風景,晃晃悠悠地從宣武回到海澱。

一路經過天寧寺橋、白雲觀、真武廟、釣魚臺、紫竹院、萬壽寺這些富有詩意的美麗地名時,我的腦海裡便充滿各種想像……時過境遷,就像那些地名中所曾經有過的實景一樣。如今宣武(崇文亦撤區)早已成為歷史,特5路也不再駛運。

院中已無當日景,眼前尚留舊時花。

又到清明,不克前往法源寺。偶然在家附近的綠化帶裡發現成片丁香,正是香氣瀰漫之時。幾日內常常就近觀賞,聊解愁緒。清明寄託哀思,往年有黃帝陵祭祖,今年是哀悼新冠肺炎疫情逝者。去者安矣。

宅在家中,清理舊物,再憶往事。

去年清明,打開塵封的CD箱,重啟古典巴赫與Beatles,自大學廣播站主持時代再次全情聆聽經典。音樂將人帶往那久違的青澀時光,恍然之間,依舊少年,不識愁滋味。

前年清明,終於在幾近作者完成小說的年紀讀罷《國境之南,太陽以西》,這本是村上春樹大量文學素材中險成廢料的三章。文中那個島本其實也在每個人心中吧,不一定是具象的人物,也許只是一種習慣,一方情境,一個念想。

再前一年清明,收到藍姐從泰國帶來的小小佛牌,土本質地,樸素無華。她說是一座特別漂亮的寺院的主持為其做了加持,願人們平安順遂。也祝你和你們安康。

收拾好懷念,淅瀝漸起,瀰漫著花香的夜裡,下起雨來。

清明,在緬懷中積澱,在回望中成長

相關焦點

  • 法源寺「齊白石寓居處」揭牌:齊白石與法源寺關係考
    入住法源寺期間,齊白石在好友以及法源寺住持道階的提攜下,擴寬了人脈,增長了閱歷,加之錯綜複雜的湖湘人文關係網的共同推動,促成其進行「衰年變法」,並確立他在北京文藝界的一席之地。澎湃新聞刊發的此文為作者對齊白石與法源寺關係淵源的最新考證文章。李敖的《北京法源寺》使世人皆知法源寺。
  • 法源寺遊記
    法源寺是一個離我住所、單位都比較近的一處寺廟。法源寺是北京最古老的著名寺廟,有著1400多年的歷史。
  • 法華寺與法源寺
    陳玉通李敖於1990年寫了本《北京法源寺》,在跋文《我寫〈北京法源寺〉》中,以一貫的目無餘子口氣說,這書中的「史事人物,都以歷史考證做底子,它的精確度,遠在歷史教授們之上」云云。中國文人中,只有李敖這樣的人說這樣的話。
  • 伽藍寺裡聽夜雨,法源寺內聽鐘聲,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法源寺
    法源寺是老北京心中一個低調的存在,如同繁華鬧市中的一盞青燈,一千三百年來幽幽暗暗反反覆覆的出現在歷史的長河裡.............但一直到五十年後,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年)才完成工程,賜名「憫忠寺」,這也使得法源寺成為北京【城裡】歷史最為悠久的古寺。到清雍正十二年,清廷崇律戒,憫忠寺即被定為律宗寺廟,並正式更名為「法源寺」。
  • 當《北京法源寺》遇上臺北孫中山紀念館
    這是話劇《北京法源寺》在臺北的首場演出。這一臺灣作家李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在大陸編劇兼導演田沁鑫的精心編排下,實現了小說的「文化格局」和戲劇的「禪意表達」的結合。  全劇截取了「戊戌變法」最為激蕩的10天,將梁啓超、康有為、譚嗣同等知識分子的愛國情懷、俠義精神以及富國強民的理想信念復活於舞臺之上。
  • 袁崇煥超度的地方,北京法源寺,已走過千年……
    黑衣人姓佘,遭凌遲處死的人便是鼎鼎大名、曾經威震遼東的明末抗清英雄袁崇煥,那座為他超度亡魂的千年寺廟便是如今的北京法源寺。知道北京法源寺這個地方,要感謝大師李敖,是他的那本文筆流暢、文化厚重的《北京法源寺》,令我對李敖欽羨無比,令我對法源寺心緣神往。
  • 在北京胡同閒逛時偶遇法源寺,法源寺不大,但歷史悠久,韻味悠長
    在北京胡同閒逛時偶遇法源寺。法源寺不大,但歷史悠久,韻味悠長。
  • #字在·創作原力#四月的法源寺,已是一片香雪海
    四月的法源寺,已是一片香雪海。海棠,丁香,白的紫的,將一院歲月,妝扮得春意盎然。但我知道,這裡的每一塊磚頭檁條,都承載著沉甸甸的歷史,每一片樹葉花瓣,都目睹過活生生的變遷。一座法源寺,半座北京城。不是虛妄,誠哉斯言。記得那是二月,貞觀十九年的二月。唐太宗李世民徵遼遭遇慘敗。
  • 薦書| 今天必須聊聊李敖的《北京法源寺》
    言歸正傳,我只看過一本李敖的小說,就是大學時期在圖書館借來的《北京法源寺》,這本書是2000年出版的,至於頻頻在康熙來了裡面提到的很汙的小說《上山,上山,愛》,至今還無緣得見我只讀過一遍《北京法源寺》,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只記得,讀完的那幾天裡,一直沉浸在一種悲傷的情緒中,悲傷對於過往無能為力,悲傷人的渺小,悲傷世人的愚昧
  • 法源寺——北京城有故事的地方
    說到這齣家呀我到想起來年前去了中國佛學院,就是在牛街教子胡同南口往東的憫忠寺舊址北京法源寺。憫忠寺幾經戰火焚毀又幾經重建,一直到了清雍正12年雍正皇帝下旨大修憫忠寺,並欽定為皇家律宗寺院,賜名法源寺很多遊客來這法源寺遊覽都是為了看看乾隆皇帝御筆匾額「法海真源」殊不知在這座廟宇的觀音殿懸掛的「存誠」匾額是康熙老佛爺的御筆。
  • 法源寺最美丁香花盛放,驚豔整個北京,遊人流連「香雪海」!
    ▾  點擊收聽  ▾點擊聽歷史,春曉戶外伴您邊聽邊遊覽「一座法源寺,半部中國史」法源寺雖為寺廟,卻與中國歷史不斷擦肩而在這厚重的歷史中,每年春天的花事則讓這座寺廟多出了幾分風月韻事明清兩代,法源寺以花事聞名先是海棠,後是丁香
  • 法源寺丁香花事近,花開一片香雪海
    這時候當然就要說說北京人身邊的法源寺了。法源寺盛開的丁香每年的四月份,法源寺裡都會開滿一庭院的丁香花,繁花似錦,風光靜謐,一抹淡粉古韻悠長,真可謂「勝地花開香雪海」。法源寺在北京都算不上什麼知名景點,只是靜悄悄地藏在京城小巷當中,偶爾因為寺裡的親人的貓咪火上一陣子。法源寺之前叫做憫忠寺,有著悠久的歷史,雖然面積不大,但是卻是個時空濃縮的歷史舞臺。這個寺廟確實很妙,靜靜地在那裡1300多年,巧巧的見證了很多歷史片段。
  • 《北京法源寺》赴臺首演 李敖之子願父親「受到鼓舞」
    中新社臺北11月7日電 題:《北京法源寺》赴臺首演 李敖之子願父親「受到鼓舞」  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劉舒凌  對於改編自父親小說《北京法源寺》的同名舞臺劇首次在臺灣上演,李敖之子李戡7日評價,父親想在小說中表達的內容,舞臺劇都有所傳達,相信臺灣觀眾會感到親切。
  • 假僧人背LV包在酒店開房 在法源寺被真僧人捉住
    昨天,這兩名假僧人又來到中國佛學院旁邊的法源寺,被真正的僧人當場捉住,最終被趕到的民警帶走。  在網上流傳的視頻中,兩名假僧人穿著黃色的衣服,寬袍大袖。他們帶著兩名年輕女子,在地鐵裡喝啤酒和二鍋頭,打鬧嬉戲。很多人看到這樣的畫面後,紛紛表示質疑和譴責,不相信真正的僧人能做出這樣的行為。
  • 人間戲場法源寺:一座與死亡相關的千年寺廟,如今丁香花開動京城
    法源寺,原名憫忠寺,1300年裡連結著戰爭、死亡、亡國和信仰。根據李敖《北京法源寺》的同名戲劇,對它的評論最恰當,古剎千年,人間戲場。他的屍身被譚嗣同一個僕人運出,停靈於法源寺。老家人痛苦地想著:「真沒想到我家少爺住的地方,離刑場這麼近!」是的,譚嗣同生於法源寺附近,住在法源寺附近,而那個刑場就叫菜市口,也位於法源寺的東面不遠處。寫到這裡,我心裡猛然一動:寺廟與刑場為何只有咫尺之遙?
  • 臺灣佛光寺開山宗長星雲大師一行參訪北京法源寺
    (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鳳凰網華人佛教北京訊:2011年3月31日,臺灣佛光寺開山宗長星雲大師一行前往北京法源寺訪問交流,受到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中國佛學院院長傳印長老的熱情接待。雙方在法源寺會客廳進行了親切友好的會談。星雲大師回憶曾經三次來訪法源寺的情景並為大眾開示。他說:「來到法源寺就看到了中國佛教未來的希望。
  • 北京法源寺:中國佛學院所在之地,也是李敖一本歷史小說的書名
    在北京宣武門之外,從教子胡同沿街而行,我們會發現在城內竟然現存著一座最古老的佛家寺院,名為「北京法源寺」。這個擁有著1300多年歷史古剎,不僅是一所重要的佛家活動場所,也是目前漢傳佛教當中的最高學府「中國佛學院」的所在之地。1956年,陳毅副總理曾經批示,在北京法源寺成立「中國佛學院」。
  • 陶然亭遊泳場、法源寺看話劇...說說兒時的宣武趣事
    還有南橫街兒一帶也很有意思,那裡有著名的法源寺,還有法源寺附近的好多好地方。小時候家住北緯路附近,現在回憶起來,都是那一帶的場景:陶然亭公園和遊泳場不知去過多少回,虎坊路百貨曾經經常去買東西瞎逛,少年宮以前叫少年之家,我參加過美術組。
  • 「烏鎮旅遊發展二十年紀念系列活動」之《北京法源寺》即將上演
    3月15、16日,由烏鎮旅遊股份有限公司主辦,中國國家話劇院導演田沁鑫所執導的《北京法源寺》將在烏鎮大劇院進行演出。該演出將作為「烏鎮旅遊發展二十年紀念系列活動」之一,回饋予支持和關注烏鎮旅遊的社會各界朋友。
  • 參觀李敖大師筆下北京法源寺 毗盧殿前大石缽很精美 寺內文物眾多
    在北京宣武門外的教子胡同住過幾天,往南走發現法源寺,這不正是李敖筆下的《北京法源寺》麼。寺廟紅牆黛瓦,門口一對獅子。這座寺廟距今一千三百多年了,是李世民為了紀念北徵遼東陣亡的將士,建造的憫忠寺。但是直到武則天年間,寺院才建成,叫做憫忠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