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月去哪玩?法源寺丁香花事近,花開一片香雪海

2020-12-09 蘇蘇愛旅行

隨著最近疫情的穩定,各大企業也都基本復工了,天氣也變好了。

雲開霧散的日子就快要來臨,到時候我們還可以攜手一同出遊,共賞美景。眼看著就到了三月底,在家憋了一春節的小夥伴們已經開始盤算在哪兒玩比較合適了。

選玩的地方,自然要景色美花錢少離家近。

這時候當然就要說說北京人身邊的法源寺了。

法源寺盛開的丁香

每年的四月份,法源寺裡都會開滿一庭院的丁香花,繁花似錦,風光靜謐,一抹淡粉古韻悠長,真可謂「勝地花開香雪海」。

很多遊人都會來此賞花,這裡四月的丁香花開,和崇效寺的牡丹、極樂寺的海棠並稱老北京三大花事之一,可見其盛名。

現在已經到了三月末,算算日子,丁香花也快要開了。

法源寺在北京都算不上什麼知名景點,只是靜悄悄地藏在京城小巷當中,偶爾因為寺裡的親人的貓咪火上一陣子。

法源寺之前叫做憫忠寺,有著悠久的歷史,雖然面積不大,但是卻是個時空濃縮的歷史舞臺。

這個寺廟確實很妙,靜靜地在那裡1300多年,巧巧的見證了很多歷史片段。

法源寺是北京城內最古老的寺廟,當年唐太宗一意孤行攻打高麗,損兵折將,歸途中立願建起這座「憫忠寺」。 宋欽宗在被挘到金國途中也曾在此寺中停留。

之後南宋時,有位忠臣謝枋得,在被元朝勸降的時候,囚在法源寺絕食五天就義。

在清朝時,雍正帝賜名法源寺,一直沿用至今。

憫忠寺

如今,這些往事早都無雲無煙,四月丁香開時,你站在庭院中,只有丁香滿徑,清香撲鼻。

當年赫赫有名的文人墨客都在這裡留下了足跡和詩篇。

近代才女林徽因、詩人徐志摩也曾陪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泰戈爾來到法源寺共賞丁香。

林徽因、徐志摩、泰戈爾合影

前些年春季,寺裡還會有丁香詩會,那時候丁香花開成了海,還有很多民間詩詞歌賦繪畫愛好者就在寺裡,當場題字作畫送人,別有一番逸趣。

最美人間四月天,四月已經悄悄推開了門。

今年的丁香,也快開了吧。

相關焦點

  • #字在·創作原力#四月的法源寺,已是一片香雪海
    四月的法源寺,已是一片香雪海。海棠,丁香,白的紫的,將一院歲月,妝扮得春意盎然。但我知道,這裡的每一塊磚頭檁條,都承載著沉甸甸的歷史,每一片樹葉花瓣,都目睹過活生生的變遷。一座法源寺,半座北京城。不是虛妄,誠哉斯言。記得那是二月,貞觀十九年的二月。唐太宗李世民徵遼遭遇慘敗。
  • 法源寺最美丁香花盛放,驚豔整個北京,遊人流連「香雪海」!
    法源寺的丁香花4月會悄然開放,大伙兒有時間可以去看看。每年四月,花兒都會如期綻放,如同一朵朵祥雲,掩映著紅牆青瓦、雕梁畫棟,簡直就是一幅「勝地花開香雪海」的美景。  每年春季花開,寺僧必備素齋,邀集文人名士賞花。
  • 人間戲場法源寺:一座與死亡相關的千年寺廟,如今丁香花開動京城
    物道君語:丁香開得最美的地方是北京的法源寺。1924年4月26日,泰爾格、徐志摩、林徽因在丁香樹下,賞花論詩,直至夕陽西下。算日子過去了快一個世紀,北平也變成了北京,但儘管紛紛擾擾上百年,丁香花開依然驚動京城。然而很少人知道,法源寺真正的命運,與死亡相關。
  • 北京的丁香,能夠再現唐杜牧的丁香花詩與無限思念戀人之場景嗎?
    ▲春天四月北京處處是丁香的花與香。丁香因花筒細長如釘一般且香氣濃鬱而得名,是著名的居住庭園花木之一。丁香在北京的栽種和觀賞歷史悠久,據北京風物圖書記載,過去的京城有三大花事,一是法源寺中的丁香,二是崇效寺中的牡丹,三是極樂寺中的海棠,每到花期,都會吸引著一眾又一眾的文人雅士和城中百姓們爭相前去觀賞。後兩者已不存,只有法源寺的丁香盛景依舊。
  • 北京春季賞花攻略(春季去北京哪玩)
    這麼好的春季帶在室內可就辜負了大自然的一片心意。我們出去賞花吧!平谷-賞桃花  每年4月,平谷都將舉辦國際桃花節。在那時,平谷桃花進入花期,22萬畝桃花綿延百裡競相開放。觀賞桃花海,以每年四月中旬為最佳時期,最集中觀賞區在平谷區峪口鎮、劉家店鎮、大華山鎮、山東莊鎮、南獨樂河鎮、金海湖鎮一帶。
  • 北京最浪漫千年古剎,擁有滿園丁香花,遊客直言仿若人間仙境
    北京有個時間放慢腳步的地方,被譽繁華之寺,淨化心靈之處!想知道更多好玩,免費,新奇景點的吃喝玩樂攻略嗎?歡迎關注蟋蟀大叔愛旅遊!今天,蟀大叔跟大家介紹一個北京最浪漫千年古剎,擁有滿園丁香花,被譽繁花之寺,淨化心靈之處!遊客直言仿若人間仙境,是個時間放慢腳步的地方!
  • 伽藍寺裡聽夜雨,法源寺內聽鐘聲,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法源寺
    車馬尋常去殷轔,春光報答果何曾。千年戰伐空陳跡,滿眼芳菲似中興。法源寺是老北京心中一個低調的存在,如同繁華鬧市中的一盞青燈,一千三百年來幽幽暗暗反反覆覆的出現在歷史的長河裡.............但一直到五十年後,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年)才完成工程,賜名「憫忠寺」,這也使得法源寺成為北京【城裡】歷史最為悠久的古寺。到清雍正十二年,清廷崇律戒,憫忠寺即被定為律宗寺廟,並正式更名為「法源寺」。
  • 老百姓去哪兒踏青
    中山公園是北京最早開放的公園,也是老百姓賞花的佳處。圖為中山公園盛開的桃花。法源寺的丁香泰戈爾、徐志摩、林徽因在法源寺合影。如今滿眼都是春,可翻看舊京照片,卻尋花不易。晚清、民國時的北京,街巷狹窄,基本沒有行道樹,更別提花圃了,就連公園也是1914年以後才有的,而且鳳毛麟角,老百姓能上哪兒踏春呢?有個順口溜:「崇效寺的牡丹,花之寺的海棠,天寧寺的芍藥,法源寺的丁香」。這大概就是當年最佳賞花路線了。為什麼這四大賞花地都是寺院呢?顯然,當時的市政服務還不包括種花,所以花大多開在皇家園林、寺廟和四合院裡。
  • 法源寺「齊白石寓居處」揭牌:齊白石與法源寺關係考
    葆生於五月二十日,帶著眷屬,到天津租界去避難,我也隨著去了。到六月底,又隨同葆生一家,返回北京,住在郭葆生家。後來又搬到西磚胡同法源寺廟內,和楊潛庵同住。」齊白石第二次因避湘亂而入京,先住好友郭人漳家,又因張勳復闢暫避天津,回京後和楊潛庵一起入住法源寺。其入住法源寺時間約為三個月。九月底,齊白石聽聞家鄉戰事稍定就出京南下。
  • 袁崇煥超度的地方,北京法源寺,已走過千年……
    如果你去過了故宮、圓明園、頤和園、八達嶺長城等名勝,但是沒有去過什剎海、東交民巷的胡同,那便是極大的遺憾,等於你沒接觸到真正的北京、北京人和北京文化。如今的胡同雖已與民國時相比變化很大,古色褪去了很多,但老北京的生活氣息紮根在胡同的角角落落,只要四合院一磚一瓦還在,胡同裡的北京人還在,家長裡短就會一直滋生枝蔓,針黹線頭就會一直無理無序,胡同的小市民生活就會一直繼續。
  • 法源寺歸來
    在南城喧囂之中藏有一處賞花秘境,便是位於教子胡同的法源寺。寺中幾進院落,遍植丁香,由來已久,早成規模。四五月間,紫白各色丁香怒放,此時步入寺院,仿佛沐浴在花氛之中。寺廟建築掩映在花樹之間,紅牆灰瓦成為花陣背景。伴著晨鐘暮鼓,在花下行走,香風拂面,偶遇僧人們課間經行,那聲聲誦念,自讓人心生喜悅。
  • 京城最美四月天,七個經典春色地標你去過嗎?
    進入四月,京城變成了花的海洋,此花落盡彼花又開,滿眼都是花的海洋,那麼北京有代表性的春色地標您都去過嗎最近兩天閒來無事,整理了幾個經典的北京春色地圖,供大家參考。一、玉淵潭粉嫩櫻花 每年的三月底至四月中旬,玉淵潭公園都會舉辦櫻花節,兩千多株櫻花爭奇鬥豔,粉色的嬌豔無比,素白的清雅秀麗,門票價格也不高,一直是京城首選的賞花地點。
  • 不能去戒臺寺法源寺?4月賞丁香,還能去這6個地兒!有最大丁香林
    傍晚走在街邊,即使帶著口罩,也能聞到絲絲幽香飄來,抬頭一看——果然是丁香花開。4月賞丁香,還能去這6個地兒!說起北京可觀丁香的極負盛名的地方,大概是戒臺寺、法源寺這兩處地方了。但特殊的2020年,受疫情影響,這兩處「繁花之寺」均未開放,小夥伴們也只能通過雲賞花的方式,觀賞丁香盛景了。如果還想實地觀賞丁香,怎麼辦?別急,KingCamp推薦幾處丁香花開、且開放的好地方。1.
  • 四月賞絕美鬱金香,就去北京這些地
    春天,愛花人總是步履匆匆,逐花而行——法源寺觀丁香,玉淵潭賞櫻花,元大都賞海棠…一路觀花到四月中旬,漸漸感覺花事減少,街邊公園多是綠肥紅瘦,感慨一年賞花季悄然接近尾聲時,殊不知豔麗絕美的鬱金香正值觀賞佳季。
  • 在京賞花:戒臺寺丁香是暢春園「遺物」 魯迅故居內「兩白」已90多歲
    在北京春天盛開的花木中,丁香花可以說也是一個龐大的家族。在古代,寺廟中種植花木,首選就是丁香。北京種植丁香的歷史悠久,在金元時,丁香便出現在皇家宮殿、皇家園林和寺廟等處。在北京的寺廟中,尤以南城的唐代古剎法源寺和京西隋代古剎戒臺寺的丁香最為著名。在元明時期,法源寺多植牡丹、海棠,後來南城崇效寺的牡丹興盛而法源寺的牡丹衰敗,不過法源寺又逐漸以丁香取勝。法源寺位於南城,清代南城又多文人,因此,法源寺裡「花香爭香客,詩壇聚才人」,來法源寺賞丁香的遊人如織,文人們自然也要作詩賦詞讚頌丁香,這樣就產生了「丁香詩會」。
  • 法源寺遊記
    法源寺是一個離我住所、單位都比較近的一處寺廟。法源寺是北京最古老的著名寺廟,有著1400多年的歷史。
  • 最浪漫的千年古剎是「首都」的寺廟,丁香花遍布全寺,你想來嗎?
    旅行不分時間不分地點不分年齡的,說走就走的旅行可以說是最瀟灑一個擁有千年歷史的文化建築古寺,你去過嗎很少有寺廟這樣去建築。被稱為法源寺「三絕」。寺廟中的丁香已經有數百年的歷史,有「繁花之寺」的美稱。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只剩下法源寺的丁香還少有名氣。丁香因「丁香詩會」被人們所關注。我們所知的清代以及民國的名人都在這裡曾經都留下過足跡和詩篇。成為中國文學歷史上的一段佳話。
  • 法華寺與法源寺
    陳玉通李敖於1990年寫了本《北京法源寺》,在跋文《我寫〈北京法源寺〉》中,以一貫的目無餘子口氣說,這書中的「史事人物,都以歷史考證做底子,它的精確度,遠在歷史教授們之上」云云。中國文人中,只有李敖這樣的人說這樣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