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痛風的人炒菜時,該放雞精還是味精?若放錯了或許會讓尿酸上漲

2020-12-14 三九養生堂

近幾年來我國痛風的人數每年都在上升,根據相關研究顯示,男性到了四十歲後,身體出現痛風的概率會大大增加,這與人們的日常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很多男性在四十歲後,事業逐漸穩定,平日的應酬也變得多了,經常吃一些大魚大肉的飲食,不知不覺中,身體內的尿酸水平直線升高,從而引發人體出現痛風的情況。那麼痛風的人在平時炒菜的時候,是應該放雞精還是味精呢?不妨一起來了解一下。

痛風的人炒菜的時候,該放雞精還是味精?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痛風的人需要控制體內的尿酸水平。當人體攝入的嘌呤含量過多的時候,體內的尿酸代謝就會發生異常,不利於尿酸的穩定,因此一些高嘌呤含量的食物,比如動物內臟、海鮮類的產品等,痛風人群是不適合吃的,但是很多人在挑選食材後,往往容易忽略了調味品的作用。

雞精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調料,將它加入菜餚中能夠很好的提升菜品的鮮美,很多家庭在做菜的時候,喜歡用雞精來代替味精,那麼對於痛風的人來說,選擇雞精會更好嗎?其實並不是這樣,雞精主要是由味精、核苷酸、有機酸鹽等組成的,雞精裡含有的核苷酸這一成分進入人體後,最終會代謝成尿酸,導致人體尿酸水平升高,同時雞精裡的鹽分和嘌呤含量比較高,除了會對人體的尿酸水平影響,還會造成人體血壓升高,加重痛風的情況。

由此可見,痛風的人在平時炒菜的時候,儘量不要使用雞精,防止體內尿酸水平上漲,建議大家可以選擇用味精來代替雞精。其實對於痛風人群來說,平時還要注意控制體內鹽分的攝入,每天攝入的鹽在5克左右是比較好的,如果覺得味道太清淡,可以適當加入一些蔥、蒜、薑片來提升口感,這樣也有利於保持體內尿酸穩定。

那麼對於痛風人群來說,平時還有哪些調料要儘量少碰?

海鮮醬

很多朋友在平時吃飯的時候,喜歡加入一些海鮮醬、蝦米醬來拌飯吃,特別是在沿海城市的地區,很流行這樣的吃法。但是海鮮醬在製作的時候,主要的原料是蝦、蟹等海產品、醬油、鹽等,海鮮醬裡的鹽分很多,同時這些海產品裡的嘌呤含量很高,因此海鮮醬其實是高嘌呤、高鹽的食物,不適合痛風人群食用。

此外,患有痛風的人,如果經常吃一些蝦米醬,體內的尿酸代謝就會發生異常,很容易出現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內,這樣一來就會引起痛風發作,導致人體的關節部位出現腫脹、疼痛的情況。因此體內尿酸偏高的朋友,在日常要注意避免食用蝦米醬、海鮮醬等調料。

蠔油

不少朋友在吃火鍋的時候,喜歡將蠔油當做蘸料,來提升食物的鮮美。但其實蠔油主要是用加工後的生蠔汁做成的,生蠔也屬於海鮮類產品,嘌呤含量高達140,人體在食用後很容易出現尿酸升高的情況,大家在平時要多多留意。

人體出現痛風的情況主要與體內的尿酸水平有一定關係,當人體尿酸升高的時候,身體就容易出現尿酸鹽結晶,引發痛風。因此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控制體內嘌呤含量,炒菜的時候避免使用雞精,平時少吃海鮮醬、蠔油等食品,這樣能夠更好的保持體內尿酸穩定。

相關焦點

  • 炒菜放什麼調料 雞精和味精究竟用哪個好
    平時生活中,我們做飯的時候都會用到調料,那麼,對於做飯的調料我們也需要謹慎選擇,那麼,最常放的調料就是雞精和味精,那麼,對於這兩種調料的選擇,您是怎麼看的呢?今天就請大家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炒菜放什麼調料?
  • 不吃味精、雞精的人都看看吧……
    有人說,味精是化工合成產品,吃味精有害,會得各種疾病。 可是看了中央電視臺給味精「平反」的視頻,才恍然大悟! 味精的學名是穀氨酸鈉,很多食物裡都有它,最早的味精是從海藻中提取來的。
  • 做飯選雞精還是選味精?
    味精在一般烹調加工條件下較穩定,但長時間處於高溫下,易變為焦穀氨酸鈉,不顯鮮味且有輕微毒性。 雞精 買雞精的時候,大家經常會看到大部分雞精的包裝上都形象地畫著一隻肥雞,寫著「真正上等雞肉製成」。但其實,它並不像我們想像得那樣。
  • 炒菜時,放雞精還是味精?很多人都被誤導,看完漲知識了
    在傳統的印象裡,做菜無非就是放鹽、醬油、白糖等調味品,味精和雞精都是近現代才出現的食品調味料,這也讓很多人都有些擔憂,這些工業製品到底能不能吃,吃多了會不會對身體不好等等。那麼真相到底是什麼呢?二、雞精和味精吃多了會怎麼樣如果在做菜時不小心加入過多的雞精,就會使人體在短時間內承受過多的穀氨酸鈉而無法消化掉,也會逐漸積累在身體中超過人體所能代謝的能力,最終危害人體健康,要是一次性吃太多還會引起食物中毒,嘔吐等,吃飯吃進醫院那可太得不償失了。
  • 雞蛋放了雞精還能吃嗎?注意雞精不同於味精,這類人群忌食!
    很多人說雞蛋和雞精是不能一起吃的,吃了會出現食物中毒的現象,這是真的嗎?放了雞精的雞蛋就不能吃了嗎?下文將給你準確的解答,趕緊來看看吧。雞蛋放了雞精還能吃嗎能吃。雞蛋放了雞精會中毒嗎網傳雞蛋中再加雞精或味精,會導致穀氨酸鈉攝入量增多,或出現中毒的症狀。
  • 尿酸高的人,若少碰3黃戒2習做好2事,痛風或許會繞著走
    尿酸高的人,若少碰3黃戒2習做好2事,痛風或許會繞著走少碰3黃1、忌啤酒一到夏天我們非常的熟悉,很多的小攤都上了燒烤。但是很多人卻並不清楚,對於尿酸患者來說啤酒還是儘量少喝吧,即使再美味也要以健康為主,這是由於啤酒中含有的乙醇進入體內之後會形成乳酸,這種物質影響到腎臟的健康,也會導致體內尿酸值升高,所以提高了患痛風的風險。
  • 雞精和味精哪個營養更高呢?雞精和味精的化學成分分別是什麼呢?
    味精有特殊鮮味,但在高溫下(超過120℃)長時間加熱會分解生成有毒的焦穀氨酸鈉,所以在烹調中,不宜長時間加熱。此外,味精不是營養品,僅作調味劑,不能當滋補品使用。從化學角度講,鮮味的產生與胺基酸、縮氨酸、甜菜鹼、核苷酸、醯胺、有機鹼等物質有關。鮮味劑的主要代表性物質有味精、雞精等。1、味精。
  • 雞精好還是味精好
    但習慣使用此類調味料的家庭主婦會問——   雞精的標準稱謂是「雞精調味料」,它是以新鮮雞肉、雞蛋、雞骨粉末或雞骨肉濃縮提取物為主要原料,輔以鹽、鮮味劑(味精、呈味核苷酸等),並添加賦形劑、香辛料或食用香精等增味增香劑,經混合、制粒和乾燥等工藝加工而成,具有雞肉的鮮香風味。
  • 雞精味精吃多了致癌?被騙了這麼多年,該揭開真相了
    很多人平時都會使用雞精或者味精來烹飪食物,添加了這些調味料的食物嘗起來才會比較美味。但是調味料的使用也要適可而止,很多人總是大量加入雞精或者味精,長時間下去有可能會帶來負面影響。那麼,雞精或者味精吃多了是否會致癌呢?
  • 色香味和健康,一樣不能少:做飯選雞精還是選味精?
    味精在一般烹調加工條件下較穩定,但長時間處於高溫下,易變為焦穀氨酸鈉,不顯鮮味且有輕微毒性。雞精買雞精的時候,大家經常會看到大部分雞精的包裝上都形象地畫著一隻肥雞,寫著「真正上等雞肉製成」。但其實,它並不像我們想像得那樣。
  • 吃味精會致癌?味精和雞精,該選哪個?看了配料表後全明白了!
    人矛盾起來真的很可怕,可以每天點外賣,卻受不了食物中添加調料,總說不要吃味精,不要吃味精,吃多了致癌!味精和雞精真的那麼可怕嗎?今天小野就專門買了一袋雞精,一袋味精,認真研究了一下兩者的成分,還真不是大家想的那樣!
  • 哪些食物會加重痛風?痛風患者做好三件事,或許能降低尿酸
    痛風發作的時候非常痛苦,一開始或許只是尿酸過高,沒有什麼太多的症狀出現,但是如果還是不注意飲食的話,說不定體內的尿酸含量會越來越高,病情也會越來越嚴重,最終導致腎衰竭,身體健康遭受到嚴重的損傷。哪些食物會加重痛風呢?
  • 尿酸高的人,炒菜做飯時最好不用哪種調味品?
    每個家庭炒菜做飯最不可少的就是各種各樣的調味品,可這些調味品你真的用對了嗎?對於以下這幾種每天都用到的食材,雖然味道鮮美,但對於尿酸高的人,卻一口也不能多碰。尿酸高的人,最好不用耗油:很多人喜歡在做飯炒菜的時候用耗油,如做湯的時候放點耗油,在炒菜的調汁的時候放點耗油,都是味道鮮美。但大家仔細想想耗油的製作方式就知道尿酸高的人為什麼最好不吃了。
  • 炒菜用味精還是雞精?大廚教你,別用錯了,浪費錢又不健康
    炒菜用味精還是雞精?大廚教你,別用錯了,浪費錢又不健康廚房裡離不開油鹽醬醋這些調料,但是雞精和味精好像不是必須的。我家從小習慣了吃味精,到現在,每次炒菜都會加。但是我發現,很多家庭不用味精和雞精,他們覺得雞精和味精不健康,是化學物質。
  • 味精與雞精有什麼不同,烹飪時該如何選擇呢?
    相信大家在炒菜的時候都比較注重色香味,尤其對香與味的要求更高一些。要想做出一桌質量高的飯菜,不僅要讓人們離著很遠就能聞到香味,在吃的時候也要吃到新鮮美味的感覺,而能夠增加食物香味與鮮味的調料有很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雞精與味精了,今天我們要重點說的就是這兩種調料。對於雞精與味精,許多人在炒菜的時候不知道應該放哪一種,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 味精、雞精,多吃對身體無益,還有致癌風險?專家解釋來了
    原因就在於在外面吃的飯菜中,廚師都很「捨得」放味精和雞精。這也是很常見的兩種增加鮮味的調味料。但是一直存在一些關於味精雞精吃多了致癌的傳言,是真的嗎?味精和雞精是一些家庭必備的調料,增加鮮味,多吃對身體無益,還有致癌風險?專家的解釋來了。
  • 痛風的「冤家」已找到,若常泡水喝,或能降低尿酸,痛風少發生
    導語:對於那些非常注重養生的人來說。可能一說起尿酸就會聯想到痛風,其實這些疾病都屬於慢性的代謝疾病,與我們平時說的三高統稱為「4高」。尿酸在人體內長期排不出去就會堆積成垃圾,久而久之會影響到健康,尤其是對腎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在平時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
  • 雞精和味精有啥區別,做飯到底放味精還是雞精,值得收藏
    我們現在不管是做飯還是打掃家務還是辦事,都講究一個完美。在做菜的時候,不光要選擇的材料新鮮,還需要各種各樣的調味料,來增加菜品的味道。在眾多的調味料中,比如生抽和老抽,味精和雞精,僅僅差了一個字,作用就大有不同。今天,小編就帶你們了解一下雞精和味精到底有啥區別。
  • 雞精就比味精好? 專家:雞精裡的添加劑比味精多
    結果顯示,這10天時間內,雞精銷量佔了約60%,味精為30%,濃湯寶佔了10%。  「感覺上,最近幾年雞精的確賣得比較好,像我們自己一般也是買雞精的多。」工作人員介紹,濃湯寶是一種濃縮的湯料,可以煮火鍋或者下湯麵,因為算是新興產品,目前拿濃湯寶直接做調料的還是小眾人群。
  • 這幾種「調味品」,高尿酸患者最好別碰,痛風或許向你投降
    痛風,讓很多人聞風喪膽。因為痛風一旦發作會讓人痛苦不堪,痛風到底是怎麼出現的呢?出現痛風的原因比較多,其中主要的一點就是因為體內的尿酸過高,無法及時排出體外,久而久之便會在關節處形成尿酸鹽結晶,誘發了急性痛風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