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菜放什麼調料 雞精和味精究竟用哪個好

2020-12-14 三九養生堂

平時生活中,我們做飯的時候都會用到調料,那麼,對於做飯的調料我們也需要謹慎選擇,那麼,最常放的調料就是雞精和味精,那麼,對於這兩種調料的選擇,您是怎麼看的呢?今天就請大家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炒菜放什麼調料?

炒菜放什麼調料

味精是我們平時做菜的時候,比較常見的調料,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味精卻被大家貼上了有毒的標籤,那麼,這種情況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不少人已經開始用雞精替代了味精,那麼,究竟這兩個哪個更好呢?

味精並沒有危害

首先,我們在這裡需要澄清一下,味精對身體並沒有危害,它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那麼在味精進入胃部之後,受到胃酸的影響,穀氨酸會被人體吸收,那麼,穀氨酸是和其他的胺基酸一樣,屬於人體必備的胺基酸,那麼,對身體沒有傷害哦!

由此看來,味精作為食物添加劑是極其安全的。以一個重為60公斤的人來說,只需每天味精攝入量不多於7.2克,便不會對人體造成任何不健康的影響。試想,每天7.2克是不可能達到的。而世界各國除了不讓嬰兒吃以外,對其他人群並沒有約束,可因個人的口味而定。

雞精和味精到底誰更好

而被認為「晉級版」的雞精是一種複合的調味料。它的主要成分仍然是味精(約含40%),在此基礎上,雞精還參加10%以上的鹽、糖、雞肉或雞骨粉、香辛料、肌苷酸、鳥苷酸、雞味香精、澱粉等物質複合而成。

雞精的主要效果與味精一樣是增鮮,但由於添加了肌苷酸和鳥苷酸等呈味核苷酸,與味精的美味具有相乘的效果,其鮮度比味精高,是味精的換代產品。由於雞精的主要成分是味精,因而它與味精的安全性相仿。相同應留意不要長期高溫加熱,最好在起鍋之前再放雞精。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由於雞精自身含有10%的食鹽,如果在炒菜和做湯時用了雞精,用鹽量必定要相應削減。如果現已加到適宜的鹹味,再放雞精,對於需求操控鹽分的人來說,可能會影響健康。

我們通過上面的內容,想必大家已經了解了,味精和雞精對我們的身體並沒有害處,但是,要注意的是,任何東西都不能夠過量食用,那麼,如果過量食用的話,就會給身體帶來傷害,下面我們了解一下,味精吃多了會怎麼樣?

味精吃多了會怎麼樣

1、味精的主要成分為穀氨酸鈉,在消化過程中能分解出穀氨酸,後者在腦組織中經酶催化,可轉變成一種抑制性神經遞質。

當味精攝入過多時,這種抑制性神經遞質就會使人體中各種神經功能處於抑制狀態,從而出現眩暈、頭痛、嗜睡、肌肉痙攣、焦躁、心慌意亂等一系列症狀,部分體質較敏感的人甚至會覺得骨頭酸痛、肌肉無力。

而且,過多的抑制性神經遞質還會抑制人體的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釋放激素,妨礙骨骼發育,對兒童的危害影響顯著。

2、因為味精中含有鈉,過多攝入常常會感到口渴,還容易導致高血壓。60歲以上的人對鈉的攝入尤為敏感,所以,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壓、腎病、水腫等疾病的人尤其應該少吃味精。

3、當食用味精過多,超過機體的代謝能力時,還會導致血液中穀氨酸含量增高,限制人體對鈣、鎂、銅等必需礦物質的利用。尤其是穀氨酸可以與血液中的鋅結合,生成不能被利用的穀氨酸鋅被排出體外,導致人體缺鋅。鋅是嬰幼兒身體和智力發育的重要營養素,缺鋅會導致弱智、夜盲症、性晚熟及成年侏儒症等情況,所以嬰兒應謹慎餵食。

4、過量攝取味精是視力殺手,可導致蛋白質下降,讓眼軸生長失控。而且味精還會降低人體的牛磺酸,影響視網膜發育,甚至有些人食用味精後,會產生暫時性的視力模糊。

5、過多食用味精後,人體血液中的穀氨酸含量就會升高,會妨礙鈣和鎂的吸收,從而造成短期的頭痛、心跳、噁心等症狀,且對生殖系統也有不良影響。

6、味精食用過多,會使人產生對味精的依賴性,再吃不含味精的菜就會覺得沒有味道,還會妨礙對其他營養素的吸收。

使用味精注意事項

雖然味精和雞精不會對健康產生不好的影響,但如果隨意使用,不只達不到調味效果,甚至會發生毒副效果。所以,在烹飪中運用味精應該留意以下幾點:

1『味精在高溫時會轉變成焦穀氨酸鈉,不只失掉美味,並且對人體有潛在致癌效果。因而,烹調時不要參加味精後長期燜煮,也不要參加味精一同爆炒,而要在菜餚快出鍋時參加。

2、不宜在烹調酸性食物中添加味精,如糖醋魚或排骨、醋熘白菜等,由於味精在酸性食物中加熱,更簡單發生焦穀氨酸鈉,使菜餚走味。涼拌菜能夠運用,但宜先溶解後再參加,由於味精的溶解溫度為80多攝氏度,低於此溫度難以溶解。

3、海鮮、肉類和蘑菇等食物自身就含有美味成分,所以在此類食物中,都可不放味精、雞精。

使用雞精要注意事項

1、雞精中含有10%左右的鹽,所以食物在加雞精前加鹽要適量。若使用雞精,用鹽量減少一半。最好挑選純度較高的普通味精,含鹽量較少。

2、雞精含核苷酸,它的代謝產物就是尿酸,所以患痛風者應適量減少對其的攝入。

3、雞精溶解性較味精差,如在湯水中使用時,應先經溶解後再使用,只有這樣才能被味覺細胞更好地感知。做肉菜或雞蛋時不要加雞精或味精。

最後提醒,雞精成分是食鹽、麥芽糊精、味精等,營養不能與雞肉相比。雞精與味精的安全性差不多,最好在加熱結束後起鍋時再放雞精。另外,並非所有菜餚都適合加雞精,本身有鮮味的食物加入雞精會讓食物走味。

總結:炒菜的時候我們總是不可避免的要用到調料,那麼,味精和雞精的選擇您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來定,但是,在這裡需要注意的就是,不管您選擇味精還是雞精,都要注意用量,並且也要注意使用方法,否則就會給身體帶來傷害哦!

相關焦點

  • 味精和雞精,選哪個,怎麼用,這回全明白了
    民以食為天 而為了菜品味道更鮮美 更是有多種多樣的調味料 就拿雞精和味精來說 很多人就會糾結到底該選哪個
  • 炒菜時,別再傻傻加雞精和味精,加這調料,鮮香入味更好吃
    大家好,歡迎來到二條愛美食,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炒菜時,別再傻傻加雞精和味精,加這調料,鮮香入味更好吃。雞粉吃過的可不多吧,我相信一些廚師家裡都是常備這種調味料的,炒菜的時候放上少許的雞粉可以代替雞精和味精,因為雞精味精吃多了對身體不好,所以廚師在家做菜的時候為了讓菜更有味道,一般都會選擇這種香味比較濃鬱的雞粉。炒菜時,別再傻傻加雞精和味精,加這調料,鮮香入味更好吃。
  • 雞精和味精哪個營養更高呢?雞精和味精的化學成分分別是什麼呢?
    商品味精中的穀氨酸鈉含量分別有90%、80%、70%、60%等不同規格,以80%最為常見,其餘為精鹽。食鹽在味精中起助鮮作用兼作填充劑。也有不含鹽的顆粒較大的"結晶味精"。2、雞精和味精差別不大,很多消費者都認為,味精是化學合成物質,不僅沒什麼營養,常吃還會對身體有害;雞精則不同,是以雞肉為主要原料做成的,不僅有營養,而且安全。
  • 雞精就比味精好? 專家:雞精裡的添加劑比味精多
    ●記者調查  雞精的銷量是味精的兩倍  平時燒菜,杭州人都習慣用什麼來提鮮?  昨天,記者請華潤萬家濮家店的工作人員,幫忙統計了3月1日—10日這10天,雞精、味精和濃湯寶這三種調味品的銷量。其中,雞精和味精各有5個單品,而濃湯寶有11個單品,分為牛肉、海鮮等四種口味。
  • 炒菜用味精還是雞精?大廚教你,別用錯了,浪費錢又不健康
    炒菜用味精還是雞精?大廚教你,別用錯了,浪費錢又不健康廚房裡離不開油鹽醬醋這些調料,但是雞精和味精好像不是必須的。我家從小習慣了吃味精,到現在,每次炒菜都會加。但是我發現,很多家庭不用味精和雞精,他們覺得雞精和味精不健康,是化學物質。
  • 得痛風的人炒菜時,該放雞精還是味精?若放錯了或許會讓尿酸上漲
    那麼痛風的人在平時炒菜的時候,是應該放雞精還是味精呢?不妨一起來了解一下。痛風的人炒菜的時候,該放雞精還是味精?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痛風的人需要控制體內的尿酸水平。雞精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調料,將它加入菜餚中能夠很好的提升菜品的鮮美,很多家庭在做菜的時候,喜歡用雞精來代替味精,那麼對於痛風的人來說,選擇雞精會更好嗎?
  • 味精與雞精有什麼不同,烹飪時該如何選擇呢?
    相信大家在炒菜的時候都比較注重色香味,尤其對香與味的要求更高一些。要想做出一桌質量高的飯菜,不僅要讓人們離著很遠就能聞到香味,在吃的時候也要吃到新鮮美味的感覺,而能夠增加食物香味與鮮味的調料有很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雞精與味精了,今天我們要重點說的就是這兩種調料。對於雞精與味精,許多人在炒菜的時候不知道應該放哪一種,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 吃味精會致癌?味精和雞精,該選哪個?看了配料表後全明白了!
    人矛盾起來真的很可怕,可以每天點外賣,卻受不了食物中添加調料,總說不要吃味精,不要吃味精,吃多了致癌!味精和雞精真的那麼可怕嗎?今天小野就專門買了一袋雞精,一袋味精,認真研究了一下兩者的成分,還真不是大家想的那樣!
  • 雞精和味精,哪個危害最大?究竟能不能吃?原來很多人都誤解了
    #說到雞精和味精這兩種調味料,在飯店的時候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在做菜的時候用的量還非常大。但是在咱們的家庭廚房是很少見到的,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幾乎不會購買這兩種調味料,認為這兩種調味料對於孕婦和孩子傷害都是非常大的,所以乾脆不買,省得忍不住想要放一點。雞精和味精,哪個危害最大?究竟能不能吃?咱們這裡就來討論,看完之後,估計很多人都會對這兩種調味料有一個全新的認識,一起來看看吧!
  • 生活中怎樣食用味精和雞精?
    味精和雞精是我們生活的常用調料,在增加食物的鮮度方面很有用,但是食用味精和雞精時要注意一些地方,避免影響人體健康。有些食物,比如肉、魚等肉類中本來就含有穀氨酸,因此沒必要再添加味精了,除了肉類,像雞蛋、蘑菇、茭白等食物也不用放味精。
  • 胡椒粉,雞精和味精哪個對身體傷害大?為了家人健康,不妨看一看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人們對美味的追求也逐漸提高,炒菜不僅僅局限於鹹味,而是更注重鮮美,就拿調味品來說,從最早的食鹽、醋、醬油,衍變成了現在的番茄醬、生抽、老抽、蠔油、味達美、雞精、味精、豆瓣醬等等,在這些調味品中,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分析一下,哪一種吃多了有害,哪一隻吃多了有益?
  • 胡椒粉,雞精和味精哪個傷害大?
    只是重點說一說味精和雞精的構成以及人們觀念裡對於它的了解和認識。還是先簡單的介紹一下胡椒粉。胡椒粉也叫古月粉,是由熱帶的胡椒樹果實碾壓製成。它既是一種很好的調味品,又是一味珍貴的藥材,有溫胃散寒的作用。胡椒粉具有特有的芳香氣味又有苦辣味,是受人們喜愛的具有辣味兒的調味品。再來說說味精和雞精味精和雞精,大家都不陌生,在早幾年的時候,可以說家家戶戶的廚房裡都放有一包味精或雞精。
  • 味精和雞精有什麼區別?
    最常用的調料要數這道鹽,白糖,陳醋,生抽,雞精,味精,蠔油這些了。事實上,這裡面「爭議」很大的就是雞精和味精,很多人到現在都不用了。許多人對雞精和味精爭議很大,其實主要是因為認為這兩種調料吃多了對人體沒有好處,很多人至今不明白,營養師揭露了真相,一起來看看吧。雞和味精可放心食用先看看雞精和味精到底是不是可以放心吃?
  • 雞精和味精哪個更好更營養?今天才知道,可別用錯了
    文/Dimo味精和雞精哪個危害更大?我也是今天才知道,以後再也不會用錯!大家在做菜的時候,都會放一樣調料,它就是味精或者是雞精,但是味精和雞精到底哪一個更好吃呢?到底哪一個更有營養呢?哪一個調料做出來的食材更加的鮮美呢?今天我們就要來簡單比較一下。味精實際上是一種健康的食材,也就是穀氨酸鈉,是經過發酵得到的,就像是腐乳一樣,正常的發酵是不會產生毒素,或者是產生其他不好因素的,所以在提鮮的過程當中,加入味素也是很好的選擇,但是人們追求原汁原味的美食,就會把它給去掉。
  • 雞精和味精區別是什麼?看完就不用糾結買哪個好了,趕快收藏吧!
    大部分人可能和我媽媽一樣都對味精有點心理恐懼感,雖然她們以前自己做菜經常放個1勺,再普通的菜也變得好吃了。但是為什麼現在提到味精就有點怕怕的呢?這個恐怕就和味精的主要成分【穀氨酸鈉】這個名字有關了。味精真是很委屈呀!然後呢,覺得電視裡雞精廣告不錯,名字取得好,應該是天然提鮮的。我仔細看了看【雞精】和【味精】的成分表。到底它們有什麼區別呢?
  • 一個姑娘說,她很多年燒菜都不放味精和雞精只放鹽,你們怎麼看?
    和題主姑娘一樣,堅信安全和健康的食物出自自家廚房,無論是炒菜還是煲湯,都不放味精和雞精。這完全出自個人習慣,也認為只有簡單的烹飪才能最大限度的保留食材的味道,營養和口感。味精和雞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溶於水後有濃厚的鮮味,尤其和食鹽相遇,會讓其鮮味更甚。
  • 雞精裡面真的有雞嗎,它和味精到底有什麼區別,做飯放哪一種好?
    想要飯菜的味道好吃,除了需要高超的廚藝和優質的食材以外,還離不開各種各樣的調味料。在眾多調味料裡,雞精和味精是別特別的一種。它們的主要做用是增鮮提味,起到一個錦上添花的作用,讓飯菜的味道更好吃。但是很多人往往不太敢用它倆,害怕不健康。
  • 同為提鮮調味料,味精和雞精有什麼不同?建議看看弄明白再買
    建議看看弄明白再買說到味精和雞精,我想起小時候的往事,那時候還只有味精,每次見媽媽快炒好菜的時候都會往菜裡加一點味精,菜餚會變得更美味好吃,有一次出於好奇偷偷地吃了點味精,當時覺得太好吃了,於是後來又吃了幾回,不過還是被媽媽抓了個現行,並對我說光吃味精掉頭髮,從那之後我再也不敢偷吃了,而且一直到長大後,我炒菜都不敢放味精,用雞精倒是得心應手。
  • 為何很多人不吃味精?雞精和味精有什麼區別嗎?
    首先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它是一種在人體和大多數食物中都能找到的胺基酸。人們之所以認為它有害呢,原因可能有三年一化學合成,突然心臟。味精主要的生產方式是細菌發酵,但在二十世紀中期,工廠曾採用丙烯腈直接合成穀氨酸鈉的工藝製造味精這種化學的名字,再加上化學的生產工藝,所以味精就給人一種避孕不顧健康的想法。然而這種想法未免過於牽強,因為不管是F、D、A,而是W、H、O,經過多次的實驗研究後,衛星最終還是被歸類為了食品分類中的安全點位。
  • 味精和雞精真的不能吃?不吃味精、雞精的人都快看看吧!
    李師傅在一家中餐廳當掌勺大廚,李師傅說,做廚師最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少放鹽、少放味精。作為廚師,你是不是也遇到過讓你少加鹽、味精和雞精的顧客,不讓你多加調料但是又對菜的味道要求很高,他們給出的理由簡單粗暴,不健康!這樣的顧客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