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寫作生涯長達70餘年 單純、自然、優美曾被稱之為「冰心體」

2020-12-13 悅圖者
冰心

冰心(1900-1999),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 ,1900年10月5日出生於福州一個具有愛國、維新思想的海軍軍官家庭。她父親謝葆璋參加了甲午海戰,抗擊過日本侵略軍,後在煙臺創辦海軍學校並出任校長。冰心出生後只有7個月,便隨全家遷至上海,4歲時遷往山東煙臺,此後較長時間生活在煙臺的大海邊。大海陶冶了她的性情,開闊了她的心胸;而父親的愛國之心和強國之志也深深影響著她幼小的心靈。

在煙臺,冰心開始讀書,家塾啟蒙學習期間,已接觸中國古典文學名著,7歲即讀過《三國演義》《水滸》等。與此同時,還讀了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說部叢書」。辛亥革命後,冰心隨父親回到福州,住在南后街楊橋巷口萬興桶石店後一座大院裡。這裡住著祖父的一個大家庭,屋裡的柱子上有許多的楹聯,都是冰心的伯叔父們寫下的。這幢房子原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覺民的家宅,廣州出事後,林家怕受株連,賣去房屋,避居他處,買下這幢房屋的人,便是冰心的祖父謝鑾恩老先生。在這裡,冰心於 1912年考入福州女子師範學校預科,成為謝家第一個正式進學堂讀書的女孩子。

1913年,父親謝葆璋受命去北京國民政府海軍部任職,冰心隨父遷居北京,住在鐵獅子胡同中剪子巷,次年入貝滿女中,1918年升入協和女子大學預科,開始嚮往成為一名救死扶傷的醫生。五四運動的爆發和新文化運動的興起,更使冰心把自己的命運和民族的振興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她全身心地投入時代潮流,被推選為大學學生會文書,並參加北京女學界聯合會宣傳股的工作。在愛國學生運動的激蕩之下,她於1919年8月的《晨報》上,發表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聽審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後者第一次使用了「冰心」這個筆名,由於作品直接涉及重大的社會問題,很快發生影響。冰心說,是五四運動的一聲驚雷,將她「震」上了寫作的道路。之後所寫的《斯人獨憔悴》《去國》《秋風秋雨愁煞人》等「問題小說」,突出反映了封建家庭對人性的摧殘、面對新世界兩代人的激烈衝突以及軍閥混戰給人民帶來的苦痛。其時,協和女子大學併入燕京大學,冰心以一個青年學生的身份加入了當時著名的文學研究會。她的創作在「為人生」的旗幟下源源流出,發表了引起評論界重視的小說《超人》,引起社會文壇反響的小詩《繁星》《春水》,並由此推動了新詩初期「小詩」寫作的潮流。1923年,冰心以優異的成績取得美國威爾斯利女子大學的獎學金。出國留學前後,她開始陸續發表總名為《寄小讀者》的通訊散文,該作品成為中國兒童文學的奠基之作。20歲出頭的冰心,已經名滿京華。

在去美國的「傑克遜總統號」郵輪上,冰心與吳文藻相識。冰心在波士頓的威爾斯利女子大學研究院攻讀文學,吳文藻在達特默思學院攻讀社會學,他們從相互的通信中,逐漸加深了解。1925年夏天,冰心和吳文藻不約而同到康奈爾大學補習法語,美麗的校園,幽靜的環境,他們相愛了。 1926年冰心獲得文學碩士學位回國,吳文藻則留在哥倫比亞大學攻讀社會學博士學位。冰心回國後,先後在燕京大學、北平女子文理學院和清華大學國文系任教。1929年6月15日,冰心與學成歸國的吳文藻在燕京大學臨湖軒舉行婚禮,司徒雷登主持了他們的婚禮。

成家後的冰心,仍然創作不輟,作品盡情地讚美母愛、童心、大自然,同時還反映了對社會不平等現象和不同階層生活的細緻觀察,純情、雋永的筆致也透露著微諷。這個時期的小說的代表性作品有《分》《冬兒姑娘》和《我們太太的客廳》等,散文有《南歸——獻給母親的在天之靈》等。1932年,《冰心全集》分三卷本(小說、散文、詩歌各一卷),由北新書局出版,這是中國現代文學中的第一部作家的全集。1936年,冰心隨丈夫吳文藻出國遊學一年,他們先後在日本、美國、法國、英國、義大利、德國、蘇聯等地進行了廣泛的訪問,在英國,冰心與意識流現代派小說創作的先鋒作家伍爾夫進行了交談,他們一邊喝著下午茶,一邊談論著中國與文學的話題。

1938年,吳文藻、冰心夫婦攜子女於抗戰烽火中離開北平,經上海、香港輾轉至大後方雲南昆明。冰心曾到呈貢簡易師範學校義務授課,與全民族共同經歷了戰爭帶來的困苦和艱難。1940年,應校友宋美齡的邀請,移居重慶,出任新生活運動婦女指導委員會文化事業組組長,被遴選為國民參政會女參政員,參加中華文藝界抗敵協會,熱心從事文化救亡活動,寫了《關於女人》《再寄小讀者》等有影響的作品。抗戰勝利後,1946年11月,她隨丈夫吳文藻赴日本,曾在日本東方學會和東京大學文學部講演,後以第一位外籍女教師的身份受聘於東京大學,講授「中國新文學」課程。在日本,冰心寫了不少介紹中國文化的作品,出席大量的座談會,做了多場演講,表達了戰後中國人民的感情與胸懷,受到日本社會的廣泛關注與歡迎。新中國成立之初,她身居日本,心向祖國,堅決支持吳文藻辭去中華民國駐日代表團政治組長的職務,並冒著生命危險,衝破重重阻難,一同於 1951年回到祖國,從此定居北京。周恩來總理親切接見了吳文藻、冰心夫婦,並對他們的愛國行動表示肯定和慰勉。冰心感受到新中國的蓬勃生機,以百倍的精力投入到祖國的各項文化事業和國際交流活動中去。期間,她先後出訪過印度、日本、瑞士、法國、埃及、義大利、英國、蘇聯等國家,在世界各國人民中間傳播友誼。同時她發表大量作品,歌頌祖國,歌頌人民的新生活。她勤於翻譯,出版了多種譯作。她所創作的大量散文和小說,結集出版為《小橘燈》《櫻花贊》《拾穗小札》等作品集。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冰心受到衝擊,家被抄了,進了「牛棚」,在烈日之下,接受造反派的批鬥。1970年初,年屆70的冰心,下放到湖北的「五七幹校」接受勞動改造,直到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森即將訪華,冰心與吳文藻才回到北京,接受黨和政府交辦的相關翻譯任務。這時,她與吳文藻、費孝通等人,通力合作完成了《六次危機》《世界史綱》《世界史》等著作的翻譯。在這段國家經濟建設和政治生活極不穩定的情況下,冰心也和全國人民一樣,陷入困頓和思索之中。在十年「文革」的動亂中,儘管受到不公正對待,她坦然鎮靜地面對一切,堅信真理一定勝利。

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祖國進入新的歷史時期,冰心迎來了奇蹟般的生涯第二次創作高潮。她不知老之將至,始終保持不斷思索、永遠進取、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1980年6月,冰心先患腦血栓,後骨折。但病痛沒有讓她放下手中的筆,她說「生命從八十歲開始」。她發表了短篇小說《空巢》,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接著又創作了《萬般皆上品……》《遠來的和尚》等佳作。散文方面,除《三寄小讀者》外,連續創作了四組系列文章,即《想到就寫》《我的自傳》《關於男人》《伏櫪雜記》。其數量之多、內容之豐富、創作風格之獨特,都使得她的文學成就達到了一個新的境界,出現了一個壯麗的晚年景觀。年近九旬時發表的《我請求》《我感謝》《給一個讀者的信》,都是用正直、坦誠、熱切的拳拳之心,說出真實的話語,顯示了她對祖國、對人民深沉的愛。她身體力行,先後為家鄉的小學、「希望工程」、中國農村婦女教育與發展基金和安徽災區人民等捐出稿費十餘萬元。她熱烈響應巴金建立「中國現代文學館」的倡議,捐出自己珍藏的大量書籍、手稿、字畫,帶頭成立了「冰心文庫」。1994年,海峽文藝出版社出版八卷本的《冰心全集》,同年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出版座談會,趙樸初、雷潔瓊、費孝通、韓素音、王蒙、蕭乾、謝冕等出席出版座談會並發言,高度評價了冰心的文學成就與博大的愛心。

冰心是世紀同齡人,一生都伴隨著社會政治風雲變幻,一直跟隨著時代的腳步,堅持寫作了七十五年。她是新文學運動的元老,她的寫作歷程,顯示了從五四文學革命到新時期文學的完整軌跡。她開創了多種「冰心體」的文學樣式,進行了文學現代化的扎紮實實的實踐。她是我國第一代兒童文學作家,是著名的現代小說家、散文家、詩人、翻譯家。她的譯作如凱羅·紀伯倫的《先知》《沙與沫》、泰戈爾的《吉檀迦利》《園丁集》及戲劇集等,都是公認的文學翻譯精品, 1995年曾因此被黎巴嫩共和國總統籤署授予國家級雪松勳章。她的文學影響超越國界,作品被翻譯成各國文字,得到海內外讀者的讚賞。

冰心同時是位著名的社會活動家。1949年以來,她歷任中國作家協會第二、三屆理事會理事及書記處書記、顧問與名譽主席,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二至四屆中國委員會委員和副主席,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副主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至五屆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至七屆全國委員會常委和第八、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少年兒童福利基金會副會長,中國婦女聯合會常委等職。她總是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孩子的博大愛心,關注和投入各項活動。她為我國的文學事業、婦女兒童事業的發展,為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都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1992年12月24日,全國性的社會學術團體「冰心研究會」在福州成立,巴金出任會長,此後開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活動。為了宣傳冰心的文學成就和文學精神,由冰心研究會常務理事會提議,經中共福建省委和省政府批准,在福建省文聯的支持下,冰心研究會主持,於冰心的故鄉長樂建立冰心文學館。內設大型的「冰心生平與創作展覽」,包含冰心研究中心、會議廳、會客廳等,佔地面積13畝,建築面積4500平方米,1997年8月25日正式落成開館,成為中國第一座為健在的作家建立的作家博物館。

1999年2月28日21時,冰心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99歲。冰心逝世後,黨和人民給她以高度的評價,稱她為「二十世紀中國傑出的文學大師,忠誠的愛國主義者,著名的社會活動家,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冰心的成就和貢獻是多方面的,她把一生都獻給了孩子、祖國和人民,獻給全社會和全人類。冰心的名言是「有了愛就有了一切」。她的一生言行,她的全部幾百萬文字,都在說明她對祖國、對人民無限的愛心和對人類未來的充沛信心。

冰心讀本

作者:冰心

編者:王炳根

福建教育出版社

相關焦點

  • 冰心寫作生涯長達70餘年 單純、自然、優美曾被稱之為「冰心體」
    在愛國學生運動的激蕩之下,她於1919年8月的《晨報》上,發表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聽審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後者第一次使用了「冰心」這個筆名,由於作品直接涉及重大的社會問題,很快發生影響。冰心說,是五四運動的一聲驚雷,將她「震」上了寫作的道路。
  • 永遠的冰心
    老人曾教導鼓勵愛女吳青說:「苟利國家生死已,豈因禍福避趨之。」也讓我們記住吧,愛不光要溫馨,更要勇敢。冰心先生,您安息。冰心這一時期的創作,從「問題小說」到現代白話散文,從《繁星》《春水》小詩到《寄小讀者》,以文本的形式而論,都具有開創的性質,那種清麗、自然並夾雜著古漢語韻味的語言,那些具有鮮明藝術特點與個人敘述風格的文體,則被人們稱之為「冰心體」。而以文本的內容而言,母愛、童心和大自然,是冰心寫作的基本母題,多體現為對愛與美的禮讚、追求與思考。
  • 一片「冰心」在玉壺——冰心奶奶
    這是冰心先生筆下的旖旎畫卷,她已經離開我們21年了,但每到春天卻都會想起她。不止想起她的《繁星春水》《寄小讀者》,想起的是她一輩子活得都像春天那樣爛漫,用溫柔的文字喚醒世人心中所塵封的愛。作家介紹冰心,女,原名謝婉瑩,中國詩人,現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
  • 冰心抗戰時曾在重慶潛心寫作 郭沫若巴金探望
    冰心抗戰時曾在重慶潛心寫作 郭沫若巴金探望   潛廬精心筆耕  冰心在歌樂山上創作了許多反映抗戰生活和歌頌重慶美好自然風光的散文,如《小窗隨筆》中,就對自己居住的潛廬和歌樂山的自然風光予以深情讚美。她說,「寓所左右有雲頂、獅子二山當窗對峙,無論從哪一處外望都有峰巒起伏之感。房子東面松樹下是山巖,有小小一塊空地,站在那裡看下去如同在飛機裡下視一般。
  • 《冰心給孩子們的寫作課》孩子不會寫作?不怕,大作家冰心來指導
    冰心的作品總是那麼親切、貼心,今天我給大家介紹冰心先生的另一套書《冰心給孩子的寫作課》。剛收到快遞,迫不及待地打開,引入眼帘的是粉色的柔和,給人一種想要靠近的感覺。這套書分為三冊,分別是《小心輕放的光陰》《我們都是自然的嬰兒》《假如我是個作家》。這套書仍然是圍繞著母愛、自然和童真這三大主題來寫作的。
  • 永遠的冰心
    老人曾教導鼓勵愛女吳青說:「苟利國家生死已,豈因禍福避趨之。」也讓我們記住吧,愛不光要溫馨,更要勇敢。冰心先生,您安息。冰心這一時期的創作,從「問題小說」到現代白話散文,從《繁星》《春水》小詩到《寄小讀者》,以文本的形式而論,都具有開創的性質,那種清麗、自然並夾雜著古漢語韻味的語言,那些具有鮮明藝術特點與個人敘述風格的文體,則被人們稱之為「冰心體」。而以文本的內容而言,母愛、童心和大自然,是冰心寫作的基本母題,多體現為對愛與美的禮讚、追求與思考。
  • 冰心:才情之外有學問
    進入新的歷史時期後,冰心迎來了生平第二次創作高潮。她始終保持不斷思索、永遠進取、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曾言「生命從八十歲開始」。短篇小說《空巢》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這一時期,她寫作小說、散文、回憶錄,其數量之多,內容之豐富,創作風格之獨特,都使得她的文學成就達到了一個新的境界,出現了一個壯麗的晚年景觀。
  • 冰心名作朗誦:《紙船寄母親》
    從寫作時間來看,這首詩是詩人於遊覽橫濱之後的第六天,在繼續向大洋彼岸進發的海輪上創作的。文字賞析        粼粼的海波,澎湃的海潮,復甦了詩人愛海的童心;碧綠的海水,飛翔的海鷗,使詩人又與自然親近。
  • 冰心:「有了愛就有了一切」
    「著意的撒下你的種子去」茅盾在《冰心論》中曾說:「一個人的思想被她的生活經驗所決定,外來的思想沒有『適宜的土壤』不會發芽。」鬱達夫稱冰心「散文的清麗,文字的典雅,思想的純潔,在中國要算是獨一無二的作家了」。這些思想、風格的肯定,都說明冰心在早期寫作中已經展現出令人欣喜的才華。
  • 梁實秋目空四海,曾批評冰心詩作難登大堂,不意在海上與冰心相遇
    船上,他結識了從燕京大學畢業的許地山,並經由許地山介紹,認識了傳說中的冰心!梁實秋是讀過冰心的詩集《繁星》與《春水》的。非但讀過,他還曾在《創造周報》上寫文批評,說冰心「在詩的花園裡恐怕難於長成蕤葳的花叢,難以結出碩大的果實」,又說,「《繁星》、《春水》這種體裁,在詩國裡面,終歸不能登大雅之堂的。這樣的詩是最容易做的,把捉到一個似是而非的詩意,選幾個美麗的字句調度一番,便成一首,旬積月聚的便成一集」。
  • 冰心和林徽因「結怨」:文章換來一醞陳醋
    這些學者與文化精英常常在星期六下午,陸續來到梁家,品茗坐論天下事,隨著時間的推移,梁家的交往圈子影響越來越大,漸成氣候,形成了20世紀30年代北平最有名的文化沙龍,時人稱之為「太太的客廳」。 但也有一些在文學創作上成就赫然者,特別是一些女性不但不把林氏放在眼裡,還對此予以嘲諷。
  • 紀念|冰心:「有了愛就有了一切」
    這些思想、風格的肯定,都說明冰心在早期寫作中已經展現出令人欣喜的才華。從傳播學上看,冰心在這個時期影響最大的作品還是《繁星》和《春水》。《繁星》短詩164節,《春水》182節,作為新詩的代表,它們在當時的中國文壇獨樹一幟,冰心也由此確定了自己的文學樣貌與行文韻致,「隨時隨地的感想和回憶」,短小有力的文字形式,樸素而溫婉的敘事風格,娓娓道來的優雅訴說。
  • 追憶世紀老人冰心,一片冰心在玉壺,那麼你讀過她的哪個作品?
    巴金說「一代代的青年讀到冰心的書,懂得了愛:愛星星、愛大海、愛祖國,愛一切美好的事物。巴金·冰心 ——世紀知交的朋友巴金正是從閱讀到的冰心的小說和詩文裡結識了她。因為少年失母,性格比較孤寂的巴金從冰心優美的文字裡得到了溫暖和安慰,感受到了人間的愛和真情。
  • 冰心:愛才是人們來到這個世界的目的
    冰心有一位表兄在「晨報副刊」做編輯,他鼓勵她創作,她就寫了一個小說給表兄,因為膽怯,不敢署真名,就用了一個「冰心」的筆名,沒想到這篇小說被發表了,而且受到一致的好評。這一嘗試鼓勵了她,她於1921年轉入文科。她平時喜歡寫一些清新、純淨的詩句,她將這些詩句篩選了一遍,編輯成《繁星》《春水》兩個集子發表,結果一舉成名,而且形成「冰心體」被眾人模仿。
  • 冰心:真愛永存
    冰心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創作的小說,從《冬兒姑娘》《我們太太的客廳》《相片》《西風》等,到1942年出版的《關於女人》,再到後來的兒童題材小說《陶奇的暑期日記》《小桔燈》,已由單純揭示社會、家庭諸多表層的「問題」,有意識地轉向對人性的深刻體察。
  • 初心不改說冰心
    作者:陝西三秦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 李滿星  在《人民文學》原副總編輯周明的眼中,冰心老人是有著拳拳赤子心的,這份心伴隨著她的整個創作生涯,一直未曾改變。  作為冰心的忘年交,周明曾深情回憶了冰心老人的一生,以及兩人近半個世紀交往的點點滴滴。  被「震」上文壇  周明1955年從蘭州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就被分配至中國作家協會工作。  當時,文藝界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思想解放,創作呈活躍勢頭。
  • 冰心寫「太太的客廳」,諷刺林徽因招蜂引蝶,竟是因為徐志摩?
    不知道大家第一次聽到冰心這個名字是什麼時候,子曰記得是上學的時候,學到了冰心的文章,當時冰心被成為冰心奶奶,除了《繁星春水》,最出名的就是《寄小讀者》系列。當時子曰覺得「一瓶冰心在玉壺」,真美,又覺得她是一個慈祥的奶奶。
  • 冰心《繁星》《春水》考點/教案/賞析,當你孤芳自賞時世界就小了
    知識點二:關於《繁星和春水》的寫作背景繁星春水。知識點三:關於繁星春水的成就冰心的作品《繁星春水》在小詩方面取得了最高成就,曾被茅盾稱為繁星格,春水體。形成了冰心自己的一種格調和體律。詩集當中,冰心歌頌了母愛、親情、自然,同時也表達了自己那一代人擁有的煩惱和苦悶,以及對生命意義的探索。用幾個關鍵詞來概括一下,繁星春水這兩部詩集,就是:母愛,童真和自然。
  • 【同文異誦】冰心名作朗誦:《紙船寄母親》 董卿 鞠萍 劉廣泉
    從寫作時間來看,這首詩是詩人於遊覽橫濱之後的第六天,在繼續向大洋彼岸進發的海輪上創作的。文字賞析        粼粼的海波,澎湃的海潮,復甦了詩人愛海的童心;碧綠的海水,飛翔的海鷗,使詩人又與自然親近。
  • 晚年梁實秋託人傳話冰心:我沒有變,冰心看了淚如雨下
    1923年,赴美留學的梁實秋和冰心,同坐一條前往大洋彼岸的輪船,之前,二人相互只聞其名不見其人。梁實秋聽說冰心也在船上,頗為尷尬,因為之前他曾發表文章批評冰心說,"我從《繁星》與《春水》裡認識的冰心女士是一位冰冷到零度以下的女作家",並說《繁星》、《春水》此類詩作"終歸不能登大雅之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