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愛才是人們來到這個世界的目的

2020-12-18 中國婦女報

這是2019年5月6日《中國婦女報》8版《致敬五四百年》特別報導版面。

冰心

冰心是五四時期最早、最受青睞、最負盛名的女作家。五四運動爆發的時候,她是協和女子大學理預科的一名女學生,準備將來做一名醫生。五四運動爆發期間,她也是一位熱血的青年,和大家一起上街遊行、演講,充滿愛國思想。這樣的一位女性後來棄醫從文,她說是五四運動把她引上了文學道路。

冰心有一位表兄在「晨報副刊」做編輯,他鼓勵她創作,她就寫了一個小說給表兄,因為膽怯,不敢署真名,就用了一個「冰心」的筆名,沒想到這篇小說被發表了,而且受到一致的好評。這一嘗試鼓勵了她,她於1921年轉入文科。她平時喜歡寫一些清新、純淨的詩句,她將這些詩句篩選了一遍,編輯成《繁星》《春水》兩個集子發表,結果一舉成名,而且形成「冰心體」被眾人模仿。

冰心有一個充滿愛心的家庭,有一位開明通達的艦長父親,有一位喜歡讀書、極其溫柔的母親。她從小在青島的海邊生長,對大海與自然景物有天然的喜愛,父母的愛與大自然的懷抱使她成長為一個心靈純淨、敏感聰慧的少女。她用愛的眼光看待她認識的人和事,形成「愛的哲學」的人生觀與世界觀。環境、家庭、學校、宗教與天性使她的世界澄明、純淨、寧靜、平和、溫馨,她體驗到的只有無盡的母愛,她看到的是各種美的事物。她的成名詩集《繁星》與《春水》體現的正是這種母愛與美好的主題,她就成為這樣一個美和愛的歌者。

1922年,她從協和女子大學畢業,與未婚夫吳文藻一起赴美留學,在國外她開始兒童文學的寫作,用散文的形式寫了一系列的《寄小讀者》,這些散文很受讀者的歡迎,更奠定了她的文學地位。1926年7月,她獲得威爾斯利大學的碩士學位,回國在燕京和清華教文學,1929年,她與吳文藻結婚。

她後來寫作了一系列的問題小說,對社會與人生問題進行探索,她以男性的目光看取和評判女性。「冰心不像同代女作家那樣專注於愛情主題。她專注於以女兒的身份去抒寫內心感情,抒寫母愛、童稚的歡樂,而以逆子的身份去面對社會,探索人生的重大問題和重要哲理,在這兩種身份下,冰心成功而巧妙地繞開了兩性之間的關係問題。」(孟悅、戴錦華:《浮出歷史地表》)

是的,她的寫作從沒有陷入男女的情愛世界,既沒有像廬隱和馮沅君那樣寫男女的爭取戀愛自由,也沒有像凌叔華那樣探討婚後兩性的生活。這種奇怪的現象,有人說是因為她人生太順風順水,沒有這方面的人生經歷;有人說她的心靈只專注於母愛、人生的美好與兒童的世界。愛是冰心基於經驗和心理的人生感受,是她對於生命、他人、世界和人類關係感知的方式。

冰心得天獨厚的童年經驗使她對女兒的價值有充分的肯定。她喜歡泰戈爾的詩歌與寫作,因為他們有共同的「愛的哲學」。冰心在五四新文學的世界中為我們創作了獨特的文學景觀。她的母女愛擴展到人間愛,成了五四時期啟蒙人道主義的一部分。

冰心一生保持了童心,她有堅定的信仰和深厚的同情。她堅信愛才是人們來到這個世界的目的。

(作者系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所研究員)

歡迎轉發點在看

轉載請聯繫授權

相關焦點

  • 冰心:「有了愛就有了一切」
    冰心以她畢生的創作踐行了這一理想,正如巴金所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讀到冰心的書,懂得了愛:愛星星,愛大海,愛祖國,愛一切美好的事物。」她的燈臺守的形象已牢固地佇立於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中。鬱達夫稱冰心「散文的清麗,文字的典雅,思想的純潔,在中國要算是獨一無二的作家了」。這些思想、風格的肯定,都說明冰心在早期寫作中已經展現出令人欣喜的才華。從傳播學上看,冰心在這個時期影響最大的作品還是《繁星》和《春水》。
  • 永遠的冰心
    關於冰心的精神高度,以往人們總以為冰心柔而乏剛,是晚年她那大量洞察世事、針砭時弊的雜文、隨筆,才改變了這個偏見。《我請求》、《我感謝》中「吐出喉頭骨鯁」的勇氣,令人感佩;《五行缺火》中為自己「燙手」文章所作的解釋,讓人體味了她的機智和幽默;《不要汙染日本子孫萬代的心靈》中,因日本歷史教科書事件所激起的「怒潮翻滾」,更引起了人們對她傲骨的敬重……再說說冰心的思想深度。
  • 紀念|冰心:「有了愛就有了一切」
    冰心以她畢生的創作踐行了這一理想,正如巴金所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讀到冰心的書,懂得了愛:愛星星,愛大海,愛祖國,愛一切美好的事物。」她的燈臺守的形象已牢固地佇立於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中。這些思想、風格的肯定,都說明冰心在早期寫作中已經展現出令人欣喜的才華。從傳播學上看,冰心在這個時期影響最大的作品還是《繁星》和《春水》。《繁星》短詩164節,《春水》182節,作為新詩的代表,它們在當時的中國文壇獨樹一幟,冰心也由此確定了自己的文學樣貌與行文韻致,「隨時隨地的感想和回憶」,短小有力的文字形式,樸素而溫婉的敘事風格,娓娓道來的優雅訴說。
  • 冰心:用清新雋永的文字,帶給世人溫暖的愛
    的確,在這一時期,我國確實湧現出了一個又一個留名後世的大文豪,冰心就是其中之一。冰心給世人留下的印象一直都是慈愛溫柔的。在那個亂世之中,從她的筆下人們只看得到潺潺春水和滿天繁星。從中找不到絲毫戰亂帶來的苦難與黑暗。這一點曾經被當時的人詬病為不關注時局,活在夢想當中。但或許只有冰心自己知道,她想要傳達給世人的正是那個時代最缺乏的愛。
  • 一片「冰心」在玉壺——冰心奶奶
    這是冰心先生筆下的旖旎畫卷,她已經離開我們21年了,但每到春天卻都會想起她。不止想起她的《繁星春水》《寄小讀者》,想起的是她一輩子活得都像春天那樣爛漫,用溫柔的文字喚醒世人心中所塵封的愛。作家介紹冰心,女,原名謝婉瑩,中國詩人,現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
  • 成都女作家獲第八屆冰心散文獎:小桔燈點亮了我的文學夢
    冰心散文獎,根據中國散文學會名譽會長、著名作家冰心先生生前遺願並捐資於2000年設立的,每兩年評選一次。據了解,該獎項設立的目的在於表彰和提攜中青年散文作家,以及對中國散文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作家、理論家、散文編輯和社會相關人士。此前已舉辦七屆,先後有鐵凝、賈平凹、遲子建等百餘位作家獲得該獎。
  • 冰心《繁星》《春水》考點/教案/賞析,當你孤芳自賞時世界就小了
    知識點一:關於冰心的文學常識。冰心原名謝婉瑩,冰心是她的筆名,取自於一片冰心在玉壺。冰心出生於一個具有愛國和維新思想的海軍家庭,是新文學運動的先驅,是中國文學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母愛是孕育萬物的源泉,也是推動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動力。冰心詩歌中寫到:母親啊!天上的風雨來了,鳥兒躲到它的巢裡,心中的風雨來了,我只躲到你的懷裡。冰心用自然界的母親,跟人類世界的母親進行了一種類比。
  • 冰心與林徽因:為一壇醋交惡54年?冰心晚年的感嘆,讓人大跌眼鏡
    冰心的老家在福建的三坊七巷,她自幼長大的宅院,還是從林家手裡買下來的;房子最早的主人是林徽因的叔叔林覺民,林徽因小時候還曾在此居住過。從緣分這個詞來講,兩人從幼年就有了交集!1923年,冰心以優異的成績赴美留學,在前往美國的途中,認識了丈夫吳文藻。
  • 冰心到底做錯什麼?其孫為何在墓碑上寫下「教子無方,枉為人表」
    「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它的明豔,然而當初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相信不少人都曾經被這句名言激勵過,而寫出這句名言的作者,正是現代作家冰心。但這些書籍的發表只是讓她在這個小眾的文學圈中,有些小的名氣。一年後,在當時最火的《晨報》上發表的一篇文章,才真正讓大眾認識了冰心,這個才女。她的文章具有代表性反映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和軍閥之間的爾虞我詐,深受大眾喜愛。隨後的她進入了燕京大學學習,並在此發表了無數影響力極大的文章,奠定了她在文學界的地位。
  • 林覺民與冰心故居
    今天福州三坊七巷中有一座大宅,門前寫著「林覺民故居」和「冰心故居」。
  • 冰心:才情之外有學問
    1938年,吳文藻、冰心夫婦攜子女於抗戰烽火中離開北平,來到雲南,1940年移居重慶,出任新生活運動婦女指導委員會文化事業組組長,遴選為國民參政會女參政員,參加中華文藝界抗敵協會,熱心從事文化救亡活動,寫了《關於女人》《再寄小讀者》等有影響的作品。
  • 冰心寫作生涯長達70餘年 單純、自然、優美曾被稱之為「冰心體」
    在愛國學生運動的激蕩之下,她於1919年8月的《晨報》上,發表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聽審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後者第一次使用了「冰心」這個筆名,由於作品直接涉及重大的社會問題,很快發生影響。冰心說,是五四運動的一聲驚雷,將她「震」上了寫作的道路。
  • 王學東:「海洋」與現代詩歌的突圍——論冰心
    「那時,在暗夜茫茫的中國大地上,已經燃起了照耀人們走向新世界的爝火,但是冰心還沒有看到。相反,由於她較深地受了基督教教義和託爾斯泰、泰戈爾等人的思想影響,卻試圖用一種抽象的『愛的哲學』來作為解決社會問題的藥方,並排遣自己精神上的苦痛。」【6】由此,冰心遠離現實的「愛」,不僅是抽象、空洞和幻想的愛,而且是消極的、逆時代而動的思想,「一種唯心的去理解整個的社會組織,是想加以幻想的改造。」
  • 寫在冰心誕辰:一片冰心在玉壺,讀懂已不再少年
    那年我們學過的《繁星》、《春水》、《小桔燈》……我對冰心的《小桔燈》一直記憶深刻,那是一篇有溫度的課文,一直想不通小桔燈的線為什麼燒不斷?不知道現在的課本還有沒有?提著的小桔燈,照亮了這世界上的愛與美好。小時候,讀過她的一首《荷葉母親》:母親啊!
  • 小學高年級閱讀課程設計(一)走近冰心作品
    冰心學習目的:1、學生匯報在「冰心閱讀月」活動中的閱讀情況,啟發引導學生在課外利用多種途徑收集、整理學習資料,促使學生更廣泛地感受用班德瑞的優美音樂作背景,及教師深情的詩化語言,營造出學習氛圍,將學生引進冰心作品愛的意境使師生很快受到感染。
  • 冰心與吳文藻:因萍水伏白首雙星(2)
    這是他的理想,要一個屬於自己的書房,要自己在書的世界裡行走坐立。後來,冰心為他們的書房取名「難為春室」,取「四海皆秋氣,一室難為春」意。冰心則在居所周遭栽種各種花草,讓自己有個清幽馥芳的寫作環境。他們回到燕園,就完全融進了這個「象牙之塔」。他們教書,寫講義,看書,批文,寫作,討論,和相處融洽的人談笑,一切都美得失真。
  • 為什麼林徽因成為民國女神,而冰心張愛玲陸小曼沒能
    而與她同時代的冰心、張愛玲、陸小曼等一眾女子,紛紛被她的光芒而掩蓋。所為何?論才情,冰心不可謂無才,兒童文學祖母級人物,張愛玲不可謂無才,《金鎖記》、《傾城之戀》、《半生緣》、《紅玫瑰與白玫瑰》、《小團圓》等一系列作品,今天都是導演喜歡搬上螢屏作品,作品中蘊藏著悲涼情懷,讓今天無數人在讀她作品時感覺無盡蒼涼。
  • 民國鄙視鏈:冰心諷林徽因綠茶,楊絳嫌張愛玲醜,張愛玲瞧冰心作
    憎恨自己長得不好看,臉上有青春痘,還說張愛玲總是穿奇裝異服,只是為了吸引別人的眼球,是「愛出風頭」。張愛玲的外貌的確不是一般人所喜歡的,太瘦,又長得難看,相貌很差,楊絳和張愛玲也沒有見過面,給她這樣的評價也只是憑第一印象,但很真實。但是從楊絳曾經說過的話來看,她對張愛玲的輕視也有胡蘭成的理由,因為張愛玲愛一個漢奸,這是楊絳不能理解的。
  • 遊記:看看冰心故居 追尋愛心
    從福州市三坊七巷的冰心故居的「紫藤書屋」到長樂市冰心文學館的「愛心公園」,一路上,我們既懷著朝聖般的心情,又有一種說不出的親切感。文學館外的影壁牆上赫然鑲嵌著冰心老人的一句話:有了愛就有了一切;緊挨在「冰心文學館」的前面,還有一座「愛心」塑雕,內容是:梳著髮鬢的冰心和一群掛著紅領巾的男女少年在促膝談心。
  • 冰心給女兒養狗立的四個規則
    冰心與家人冰心確實是個獨立、自信,而又長壽的女子,在中國的歷史上很少有這樣的女性。而我讀《繁星》《春水》最大的感受也是自信,詩中有言「常人的批評和斷定,好像一群瞎子,在雲外推測著月明」。我問吳老師,冰心為何如此自信呢?吳老師的回答,很超乎我的預想,她說,「因為愛,我媽媽心裡一直有愛。我媽媽從小上的是教會學校,她得到很多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