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山腰」吃雲南菜是什麼體驗?這家店從意境到菜品都質感滿滿

2020-12-13 食上美食家

一看標題是不是被嚇了一跳,什麼?!在半山腰吃雲南菜,那環境是不是超級舒服?空氣是不是超級清新?小編要告訴你們錯錯錯!這裡說的「半山腰」不是那個山裡的半山腰,那是什麼?看了就知道啦。

走進「半山腰」,環境是以黑色調為底色,再配上綠植和鮮花,加上極簡風格的桌椅,那種滿滿的質感油然而生,ins風的feel。

「半山腰」主打是雲南菜系,在食材原料的選擇上比較考究啦,都很新鮮,而調味也不是刺激的重酸和重辣,主要還是以突出食物的本味為主。「半山腰 」的擺拍也是相當精緻了~不知道有多少好吃嘴對雲南菜感興趣的,特別是這種吃個飯都是慢慢精緻的雲南菜餐廳。

半山腰的招牌菜有油雞樅米線、牛肝菌冰淇淋、石屏豆腐、香烤羅非魚、薄荷牛舌卷、覆盆子果醬酸奶和傣味酸湯蝦,另外煎雲腿乳餅和芝士蛋糕好像也不錯!

不得不說說傣味酸湯蝦,蝦處理的很乾淨,蝦線完全剔除,擺盤之後的蝦白白嫩嫩的躺在盤子裡感覺特別可愛,酸湯的味道其實沒有完全滲透到蝦肉裡,但是吃起來還是非常開胃的。油雞樅米線是當家菜,米線的軟硬程度煮的恰到好處,油雞樅稍微帶了點麻辣的口感,但又透著一股甜香氣,很誘人!石屏豆腐,是用炒黃豆加上花生粒配軟糯的豆腐,這道菜大概算看上去很辣但其實一點也不辣的存在了!越吃越香。

最後必須要隆重介紹一下牛肝菌冰淇淋,天哪,小編還是第一次聽說把牛肝菌加進冰淇淋的,吃起來口感略有些粗粒感,因為會有真的牛肝菌顆粒在其中,能吃到滿滿的牛肝菌鮮甜,口味很清奇了,可能會有很多人吃不慣呢。

哈哈,看了這麼多,才知道此「半山腰」非彼半山腰吧。

相關焦點

  • 中了雲南菜的毒!這家高顏值餐廳回頭率99%
    2014、2015年,消費升級徵兆出現,一小部分雲南餐廳開始「去符號化」,重新研究消費者需求——半山腰就是其中一個。這家餐廳位於芳草地一層,開業兩年,面積300㎡,客單價200元,是大眾點評雲南菜熱榜、Timeout 餐廳大賞的常勝者。而「網紅店」,則是消費者常給它打上的標籤。
  • 北京僑福芳草地的半山腰,人均200+,吃完才知道是雲南菜餐廳
    【半山腰】僑福芳草地,新加坡海鮮對面的新開餐廳,文藝小資時尚ins風~~整體的裝修和陳設比較精緻,讓人賞心悅目~~餐廳面積不大,餐桌都比較小不太適合正餐,而且桌間距太窄了,不太舒服~~餐廳入口處有一處臺階,有點危險,進出都要小心些~~菜品:菜單很精緻,紙質版的用來翻閱配圖,畫筆版本的質感很好
  • 這家藏在半山腰的土鯽魚,霸氣十足,要帶兩個胃去吃!
    > 重慶以魔幻的山城地形被大家所熟知36D立體環繞的楊公橋立交更是傑出代表在川流不息的繁華街道一旁有一家開了十幾年的江湖菜館安靜地落在半山腰上清幽別致,又飄香四溢早就聽聞店內招牌菜需要預定,便提前給店家打了電話。雖說是鯽魚館,但比魚名氣更大的是「江湖第一蒸」。為什麼叫「江湖第一蒸」?
  • 這家半山私房餐廳,連吃兩次還不過癮,已經想吃第三次了
    是什麼讓我在短期內連續造訪同一家餐廳呢?當然是因為好吃啊!此前在朋友的安利下探訪過這家位於廈門島正中心半山腰上的私房菜,感覺意猶未盡。此次又有朋友聚餐求推薦,當然選擇再次來吃得盡興。
  • 【吃堂】爭鮮鬥草上春碗,花花草草都是菜,昆明這家店你來10次,都吃...
    阿心說,春碗是去年10月份在昆明開業的,現在來的顧客基本都是回頭客,自己來過一次,就帶著家人、朋友再來。來春碗先拍照,再吃飯無論是從餐廳的設計到服務的外在體驗到菜品的口味和更新速度,春碗可都是下足了功夫的。
  • 坐落於長沙河西半山腰中的一家餐廳,值得大家去尋覓!
    但是我次下定決心,就在今年跨年的時候約上我的小夥伴到此處打卡,以往的跨年都是在某個小酒館渡過,今年想和以往有所不同,便找到了一家從未品味過的藏餐,來和朋友暢談下今年一年中的新奇百態和分享下明年的計劃!這家店的位置特別的難找,開在半山腰中,感覺就像是隱藏在森林中的餐廳,要我們慢慢的尋找和發掘。
  • 雲南都吃不到的正宗傣族菜,在深圳卻能吃到!還是芒果控的福音
    雲南都吃不到的正宗傣族菜,在深圳卻能吃到嗎?他們把雲南老店的一切都帶到了深圳,留住的都是雲南才有的味道.深圳的雲南菜比起其他菜系來說較為少見,而在福田的城村中裡就藏著這麼一家地道的雲南小館,老闆是雲南人,默默無聞卻頗有口碑,看著相識做街坊生意的平凡小館,卻有獨特的味道,俘獲了大眾的心,這次是和朋友一起去的,兩個人都覺得很值,直呼去雲南旅遊都沒有這裡吃到的菜正宗!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家店的菜品傣族特色!
  • 半山夜景+文藝的酒,安康超逼格餐廳,把全四川的美食都搬來了!
    因為川菜不拘一格的性情,不管到哪裡,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不管你當地什麼特殊食材;不管你是什麼口味。你總能在川菜中找到你的位置,不管你是陽春白雪,還是下裡巴人;不管你是海鮮名品,還是邊角廢料;不管你是修養生息,還是爽快刺激。(視頻時長2分10秒,不要錯過)川味的融合性,讓全國甚至全世界的人都對其充滿好感。在安康,川味兒小館子的身影也遍布大街小巷。
  • 帶著一票人怒刷3次,還沒吃全這家雲南菜!
    敲重點:1、吃不慣天然香料的勿進,畢竟這是人家雲南菜的精髓所在2、帶家人吃飯來這裡就對了,上至70歲老奶奶下至3歲小孫女都會喜歡3、一次別點太多,因為這家店值得你對於帶著寶寶的寶媽們或者老人們來吃是再棒不過的選擇了~而且魚肉肥美,每一口都是滿滿的鮮香。
  • 當「五顏六色」也能用來形容美食時,是種什麼體驗?
    寶源餃子屋地址:麥子店街6號樓北側 半山腰網紅文藝範十足的雲南菜小店,可以重新刷新吃貨對雲南菜的新認知哦!工業風裝潢,可以吃正餐,也有下午茶,其實更偏向於咖啡廳+餐廳的空間,菜單到菜品,這裡的一切都特別文藝,【七彩乳扇卷】五彩繽紛錯落的擺盤!美到可以窒息!當做前菜,開胃也不錯!奶油,水果粒進行點綴,整體豐富了這道炸乳扇的口感!
  • 這家徽菜館子意境滿滿 到底是什麼能讓他們把一份紅燒肉賣到98?
    #環境# 位置比較偏僻,自己的獨棟,裡面還是很大的,比較適合宴請婚禮什麼的。進門映入眼帘的就是小船,意境很好,真的在室內修了石橋。我們本來說在船上吃的,老媽說位置小,不方便,桌子也擺不開菜,然後就作罷,換成了4人座。乾冰配水確實意境十足,說實話這小船真的是店家一大特色。
  • 探店(上海)適合情侶打卡的意境菜系列一蜜桃花開-中西融合菜
    所謂的意境菜在我的印象裡就是店裡環境小資、菜品擺盤精緻,從裝修到菜品絕對的顏值滿滿,特適合去拍照的一家餐廳。我特別喜歡牆上的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見。每每看到納蘭性德寫的這詩,總能讓我聯想到那句: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 吃過這幾家臺灣菜,很多上海人都退掉了去臺灣的機票!
    店內是半開放式區域用餐,點菜後先付款再上菜,環境不錯。菜單上的菜品很豐富,比網上推薦的要多很多創意菜。這家店人氣非常旺,不論什麼時候去都要等位。火焰山牛肉飯和三杯雞是店內翻牌率較高的兩道菜,份量十足,口味很地道。
  • 這家從成都過來的小碗火鍋,讓我知道了「兔腰」是啥子味?
    兔腰目前在天水就發現這家有,兔腰我是第一次吃,大小就跟鵪鶉蛋一樣大,吃起來口感挺嫩的,我一直覺得腰子腥味比較大,但是兔腰吃起來幾乎嘗不到腥味。比起蘸油碗我覺得蘸幹碟吃更好。
  • 吃過這家的雲南菜,很多人都退掉了去往雲南的機票!
    一直想吃正宗雲南菜的童鞋有福了,Jessica前些天拔草了一家超正宗的雲南餐廳:空運當季山珍,十幾道工序現場做,特聘雲南當地傣族廚師,不管是魚蝦雞蔬,鮮鹹酸甜,還是回壯白彝,炸烤煎燉,在這家餐廳,你全都吃得到!據說去過他家的人都心甘情願的退掉了去往雲南的機票,只因在這裡就可以吃到正宗雲南菜。
  • 雲南必吃的美食飯店?這家店用味道徵服味蕾!
    在雲南昭通有一家火鍋店深受昭通當地人的喜愛,開業至今天天生意火爆,頓頓座無虛席。這家店就是雲南最正宗的火鍋店,地道的重慶老火鍋味道,渝味楠老火鍋!這家店作為一家雲南當地人經常吃的火鍋,讓人吃一次就無法忘懷,就記憶深刻!而這一切都是因為採用了正宗的重慶火鍋底料!
  • 福州的這家日料店,你想吃的日式美食這裡都有,安排一下
    口感獨到,吃起來滿滿的顆粒感和分明的層次感;對於它,我真的是魚情未了~· 章魚足 ·章魚足稍微切得薄片,超級有嚼勁,越嚼越有味~但又不會咬到腮幫子疼的那種。· 酥炸雞軟骨 ·雞軟骨下去油炸還真少見,看著跟鹽酥雞的大小長相差不多,但是吃起來,竟然比鹽酥雞還要驚豔到我。
  • 《舌尖》出鏡最高的霸氣雲南菜!吃完這家,我把去雲南的機票都退了!
    搖曳生輝的絕美燈光搭配色彩豔麗的民族壁畫精選空運而來的雲南當地食材這家藏在恒隆的Mini版雲南絕對讓你吃了不想走格朗合獨居匠心每季度1次遠赴雲南採風,甄選當地精細食材從環境到菜品都極力傳達了雲南的特色風貌獨家打造【格朗合精品店】還有
  • 人均40+吃到撐,菜式多到30天都不重樣!這家粵式菜館又有新搞作?!
    今晚吃什麼?回鍋肉片楊州炒飯地鍋燒雞辣椒粉絲麻婆豆腐麻辣龍蝦焦香烤魚麻辣火鍋自涮串串小編最近搜刮到一家店內有20+年經驗的粵菜大廚坐鎮菜式超多+價格親民+正宗味道的粵菜館一次解決了要「吃什麼」的世紀難題!
  • 這家排行第一的雲南菜憑什麼從北京火到了蘇州?
    北京和蘇州兩地都有的餐館其實很多,但是大部分都是快餐連鎖。經典好吃的餐館寥寥無幾,粗略一算,雲海餚竟是我其中吃過最多次的了。有人說,你又不是雲南人,怎麼會有如此多的感慨跟情懷?每次呈上來的湯水都非常清澈見底,聞到的、喝到的都是雞肉本身的鮮味。這也是這家人氣最高的一款菜品,當然它完全值得!聽服務員小哥哥說,這鍋雞湯用的是雲南鐵腳麻雞,上鍋不加一滴水,以紫陶汽鍋蒸至三小時才能出鍋,最大程度保留了雞湯的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