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8月16日電(董兆瑞) 近日,經北京市政府專題會和市委常委審議通過,《優化提升回龍觀天通苑地區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正式印發。針對回龍觀、天通苑地區交通配套設施不完善、交通擁堵嚴重的現狀,《計劃》提出實施交通治理攻堅工程,共計23個項目,涉及完善路網、發展公共運輸、建設區域慢行系統等方面。
現狀:最大「堵城」成居民一塊心病
回龍觀、天通苑地區被網友戲稱為亞洲最大的「堵城」、「睡城」,常住人口約86.3萬人,接近東城區的人口總量。居住人口集中、職住嚴重不平衡等,造成了該區域向心交通進一步加劇,交通擁堵現象日益嚴重,居民通勤時間增加等問題。
根據統計,居住在這一區域的人口中,80%左右就業地分布在上地、中關村、望京、CBD、三元橋等區域。這意味著,每個工作日的早晨,生活在回龍觀、天通苑地區的大部分居民將通過各種交通方式「湧」入北京的中心城區,帶來的是巨大的交通壓力。
從2017年9月的監測數據看,這一區域早晚高峰比全市平均長1小時,全天擁堵時間長達8小時,全市地鐵站進站客流量排行前十的地鐵站有7個位於該區域,天通苑、回龍觀、龍澤等多個地鐵站實行常態化限流措施,大大增加了居民的通勤時間。交通問題一直是困擾回龍觀、天通苑地區居民的一大難題。
行動:建設「一縱一橫」兩條快速路 完善路網
回龍觀地區堵點、斷點示意圖
造成擁堵的一大原因是不完善的交通路網。京藏高速、地鐵13號線以及鐵路線的阻隔,使得區域內「斷頭路」、「瓶頸路」多,東西向、南北向聯絡不通暢。《計劃》明確提出,要全面提高路網規劃實現率,加快完善「一縱一橫、五通五暢」主幹路網架構。
根據計劃,2019年將開工建設安立路、北清路「一縱一橫」兩條快速化改造工程,目前已完成改造項目的設計方案編制。改造完成後,安立路將由雙向8車道改建為雙向12車道,北清路將由雙向4車道、局部6車道改建為雙向12車道,可有效優化區域東西向及與中心城區的交通聯繫。
2020年前,還將分批推進定泗路、中東路、回南北路、太平莊北街、太平莊東街5條橫向主幹路建設,以及文華路、林萃路、建材城東側路、北苑路北延、北苑東路5條縱向主幹路建設,實現黃平西側路開工建設。
打通「斷頭路」 疏通「瓶頸路」 暢通區域微循環
針對嚴重擁堵節點,《計劃》也明確要分類施策、科學編制疏堵方案,逐個打通道路堵點斷點。今年2月,已完成中灘村路與陳營東橋順接工程。在該斷點打通前,附近居民需繞行雙向兩車道的清河路前往中心城區,清河路較為狹窄且外部連通性差,早高峰經常發生嚴重擁堵。
北郊農場橋改造工程已完成總工程量的三分之一,預計今年底橋梁主體結構將完工,明年通車。
明年,位於回龍觀西大街與京藏高速交道的北郊農場橋交通「瓶頸」也將疏通。北郊農場橋是回龍觀地區居民往來中關村科技園的必經之路,現橋寬僅16米,布置「一上一下」兩車道,高峰期間擁堵嚴重。改造完成後,北郊農場橋將增加為「兩上兩下」四車道斷面布置,並加寬非機動車和人行步道。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三分之一,預計今年底橋梁主體結構將完工。
按照計劃,還將打通林萃路五星啤酒廠斷點。斷點打通後,將形成連接回南北路至北五環路的一條南北向的城市主幹路,成為回龍觀地區居民快速進城的又一選擇。目前針對五星啤酒廠整體疏解工作已啟動項目評估,正在有序推進中。
公交優先 建設速度快、銜接換乘方便的公交體系
《計劃》明確要堅持公交優先,加大軌道交通、公交設施的規劃建設力度,大力提升公共運輸服務能力,使軌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為骨幹的公交系統在居民出行特別是通勤出行中起主導作用。
軌道交通方面,加快建設地鐵17號線、研究推進地鐵19號線北段北延項目和連接「三大科學城」的軌道交通項目。更新改造地鐵13號線龍澤站、回龍觀站等擁堵嚴重的站點,增加進出站口。加快設置地鐵快速安檢系統,提升通行效率。
地面公交方面,將施劃潮汐式公交專用道,新建或改造港灣式公交站臺,加快推進北苑北樞紐建設,實施公交場站建設。安立路快速路改建後將設置兩條快速公交專用通道和兩條普通公交專用通道。此外,還將規劃研究上跨京藏、京新高速公路的公交專用路。
倡導綠色出行 國內首條用於通勤的自行車專用路明年建成
明年,家住回龍觀、在上地工作的「碼農」們可以選擇騎自行車上下班了。目前,由於連接兩地的道路被京藏、京新兩條高速公路阻隔,加之現有自行車道通行效率低,實現自行車快速通勤還存在困難。今年9月,連接兩地全長6.5公裡的自行車專用路將開工建設,預計明年完工,目前正在開展該地區自行車專用路二期的規劃方案研究。《計劃》提出堅持綠色優先,逐步完善覆蓋區域的慢行系統,未來將逐步完善連接居住區、森林公園、交通樞紐、公建設施的適宜騎行和步行的專用通道。
(責編:董兆瑞、鮑聰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