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事業單位在老百姓心中就是「鐵飯碗」般的存在,一方面是工作穩定沒有失業這方面的擔憂,能夠進入事業單位工作的,基本上一直幹到退休是不愁了。其次就是事業單位福利待遇好,這一點也是不少工薪族羨慕的地方。
當然不少人始終感到好奇,在事業單位工作究竟每個月工資有多少呢?明明有些人一個月工資也就4千塊左右,與普通工薪族並沒有什麼不同,為什麼大家又「擠著」想進事業單位呢?
對此內行透了底:企業單位7、8千沒人進,事業單位3、4千很多人「搶著幹」,自然也是有原因的。光是「雙份養老金」這個好處私企就是沒有的,差距也一目了然。這也是為什麼事業單位工資不高,卻很少有人願意主動離職的原因。
一般來說事業單位是根據工齡和職稱來漲工資的,而且還有「兩年一調」的政策在其中。即便你只是普通員工,工齡一長工資還是會漲的。就拿三四線城市來說,每個月基本工資可能只有2千塊。算上出差補助、購物卡等福利,一個月到手3500塊還是可以保證的。
說白了基本工資確實不高,與大部分工薪族都是在同一起跑線上的。不過其他方面的福利待遇,普通工薪族就不能比了。像年終獎、購物卡、零食券等福利,一般中小型企業都是沒有的。還有逢年過節還有可能會發一定補貼,這些算在工資裡的話,也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至於所謂的「雙份養老金」,其實也就是事業單位的職業年金。這是基於養老保險基礎之上,建立的一個養老保險制度。它既不屬於社會保險,也不屬於商業保險。可以算作是單位的福利制度,也是事業單位根據職工自身經濟情況來建立的一種保障制度。
國內從2014年10月1日就開始繳納了,事業單位屬於強制繳納,而企業則是採取自願制度。一般來說大部分企業都是不會繳納職業年金的,但是對於個人來說,可以享受的利好還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它作為補充養老保險,在我們退休時可以一次性提取,當然也可以按月發放。
最重要的一點是,可以依法由子女繼承,這也是職業年金的優勢。只不過目前覆蓋人群還比較低,因為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自己的職業年金交到哪了。而且就像我們上面所說的那樣,只有事業單位會強制繳納,中小型企業都是直接忽略的。
不過很多人對於職業年金會存在一個誤區,那就是退休後可以拿雙份錢。實際上這並不準確,因為職業年金是養老保險的補充,更準確的來說,其實可以說是「雙份養老金」。
從上述這些福利制度來看,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每年都有大量人「搶著進」事業單位了。之所以工資不高很多人依舊在堅持,自然是因為各方面的福利待遇都好到沒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