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朱婷現在非常享受這種職業球員的感覺,大家都說到了土耳其以後她天性綻放,要我說,大概是她終於找到了她所追求的來自排球的快樂,那種簡單而純粹的快樂。
朱婷在土耳其每天都在進步
兩個月前在首都機場送朱婷,當時她灑淚而別,時過境遷,再次見到她,在那個大大的擁抱之後,非常明顯的感受到了她的變化。
朱婷在處理問題時顯得更加的大氣與職業,待人接物明顯比在國內時「OPEN」很多,她說在這裡隊友們都很「OPEN」,很願意交流,隊友們都很喜歡她,她和隊長高茲德成了最好的朋友,出外比賽她兩都住一個房間。
朱婷是個很有緊迫感和憂患意識的人,而且學習能力超強。她說在來出國打球之前請教過曾經到亞塞拜然打球的魏秋月,她知道想更好的融入球隊,語言是最重要的敲門磚。所以對於學習語言,朱婷非常自覺,在訓練中她很主動地參與交流,力求在實踐中慢慢提高,在訓練中遇到的生詞,回到家她會記在本子上,查字典,向給她當翻譯嘉汶姐請教,此外她還報名網上課堂,通過視頻惡補英語口語。經過兩個月的適應和努力,目前她已經初步具備了和教練隊友簡單溝通的能力。
再說說朱婷自己開發的「跳發球」。
四年前,在朱婷剛剛進入國家隊時我曾問過郎導,朱婷的身體素質這麼好,為何不試著練練她的跳發球呢,郎導當時的回答十分直接:「她現在連站著發都發不好,還跳發呢?先別失誤再說別的。」四年過後,朱婷成長了很多,已經是身披好幾個MVP的超級球星,但她依然執著於完善自身技術。到了土耳其聯賽,在更寬鬆的氛圍裡,她把跳發球也練了起來。不過她對自己的這項技術並不滿意,搖搖頭說一共比賽中發了四個,一個出界三個被對手接到位,還有點自嘲的說不覺得她的跳發球跟後排扣球沒有什麼區別嗎。即便如此,我還是發自內心為她點讚,她敢於嘗試,而且有模有樣,這讓我看到她更好的發展前景。
相聚的短短四天,讓我感受最深的是身處真正的職業聯賽,朱婷越來越有職業精神。為了控制體脂含量,提高身體素質,她嚴格按食譜進食,每天吃很多蔬菜沙拉,再不是那個被郎導督著吃「綠的蔬菜」的小女孩。看到甜食,她說對肌肉不好,必須控制。她不是愛吃四成熟牛排的人,但是為了耐力,她努力適應。
在這裡,大家訓練都非常自覺,沒有人遲到,但是一旦訓練和比賽結束,那就是私人時間,俱樂部不會幹涉,尤其是比賽後,那就相當於下班了,大家各自回家,而且在比賽日的轉天絕不會安排訓練,一定會保證隊員們的休息。這不像我們國內的一些球隊,如果比賽輸了,不但晚上要開會總結,轉天甚至還會被要求加練。
看得出朱婷很享受這樣的生活,我問朱婷一般賽後休息的那天怎麼安排,她說到了土耳其才發現自己很「宅」:要睡一大覺,起來學英語,給「我愛女排」寫《西行漫記》,天氣好的話出去走走,但不會走太遠,保證足夠的休息。
比賽時爆發自己的能力
說起來這裡的教練在日常訓練中從來不要求球員拿出100%的狀態,技術訓練很注意控制運動量,不會讓隊員拼盡全力,但是他們很看重身體訓練,督促隊員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練好身體。到比賽時,教練想辦法調動球員們拿出最好的狀態,他們強調爭勝,想盡一切辦法贏球,但是隊員的身體始終是放在第一位的。
朱婷說,在技術層面,教練從來都是鼓勵,給的環境十分寬鬆,這使得隊員敢於嘗試一些新鮮的東西。對於隊員們的身體,教練又顯得小心翼翼,訓練後總是會問有沒有哪裡疼,還說如果哪裡有一點點疼,不要堅持,馬上休息!
這顛覆了我們以往對於職業聯賽的一些認識,怪不得此前我在國內看外援訓練也是這樣,他們平時都收著,只有到比賽時才會爆發。
球員實現自我管理,教練把球員的健康看得最重,鼓勵球員不斷突破自己,每一場比賽都是一次社交,就像是一個節日,一個愛排球人的聚會……我感覺朱婷現在非常享受這種職業球員的感覺,大家都說到了土耳其以後她天性綻放,要我說,大概是她終於找到了她所追求的來自排球的快樂,那種簡單而純粹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