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邑社區在青山綠水間繪就「生態畫卷」

2020-12-14 保山新聞網

保山市施甸縣姚關鎮山邑社區離縣城16公裡,國土面積14平方公裡,轄8個自然村、15個村民小組,有1251戶4140人。山邑社區作為雲南省62個古村落列入第一批中國傳統古村落名錄。村莊背倚群山、面臨野鴨湖溼地,整體沿山體呈帶狀分布。村域內溝渠水網縱橫、農田相映、屋舍錯落、林木豐茂,宛若一幅在青山綠水間繪就的「生態畫卷」。

做好村莊規劃。山邑社區按照「全面保護,突出重點,主次分明,點線面結合」的規劃原則及「千畝荷塘、十裡畫廊、生態農業、休閒勝地」的發展思路,堅持規劃先行,以「核心保護區、風貌協調區、建成控制區」三大區域為核心規劃,強化主體功能定位,科學合理布局,編制實用性村莊規劃。村莊規劃對農戶建房和公共空間進行管控和引導,凸顯傳統古村落風貌,堅持保護生態溼地為主,順承鄉村生態旅遊發展路線。山邑社區做到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充分發揮生態旅遊特色,以生態環境融合帶動多產業發展,形成休閒、垂釣、餐飲為一體的蓮藕生態旅遊體驗區。

姚關鎮山邑社區(董林 供圖)

保護生態環境。山邑社區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充分保護野鴨湖溼地資源,按照鄉村振興戰略要求,在「原汁原味」保留傳統古村落風貌的基礎上,通過實施項目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累計投入資金3500多萬元,完成山邑大河支砌、河埂出口道路擴建、渠系構築物、景觀橋、道路硬化、綠化、亮化等項目建設。拆除25戶違章建築,推進沿河農戶沼氣、水井、圈舍等設施進行改造提升,對農村生活汙水、生活垃圾進行集中統一處理,帶動村莊人居環境和生態環境共同提升,營造出生態宜居、和諧優美、健康發展的良好環境。

生態野鴨飛來山邑社區(張天理 供圖)

盤活土地資源。黨委政府引導山邑社區群眾樹立「種養結合、生態旅遊」發展觀念,針對「土地經營分散,效益低,增收難,致富慢」等土地「窮」的問題,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在鞏固烤菸、水稻等傳統產業的同時,充分挖掘區位、資源優勢。通過「合作股份」的形式,成功流轉459戶農戶(4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1006畝土地,按照每畝每年800元的標準共計80.48萬元股份入到施甸縣溼地紅蓮藕種植專業合作社。老百姓在同一塊土地上有了「土地租金、務工報酬和收益分紅」三份收入。目前,山邑社區發展3000餘畝蓮藕集中連片種植基地,種植紅蓮藕136噸,放養魚種18噸,每年村集體經濟收入50餘萬元。解決25戶116人就業問題,其中11戶47人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為困難群眾創收10多萬元。

野鴨湖種植的蓮藕(施甸縣自然資源局 供圖)

發展鄉村旅遊。來到美麗的山邑社區,遊客可以領略一下溼地野鴨湖春、夏、秋、冬渾然一體詩情畫意的自然美境,看到各種魚兒在湖中穿梭嬉遊,觀賞不可勝數的野鴨、白鷺,同時可近距離地感受生態溼地的美。一年一度的「荷花節」更是吸引了不少外地遊客,每年接待遊客約20萬人次。山邑社區溼地野鴨湖周邊現有31家農家樂,遊客可以吃荷葉宴,品荷葉茶,喝蓮藕排骨湯,嘗涼拌荷芽兒絲、蓮葉肉丸子、荷花蒸雞蛋......2019年山邑社區群眾人均純收入15751元。

絡繹不絕的遊客來到山邑村(董林 供圖)

山邑社區實用性村莊規劃讓當地群眾在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環境中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體會到真真切切的幸福。山邑社區結合實際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為保山市施甸縣鄉村振興起到示範帶頭作用。(保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施甸縣自然資源局)

編輯:姜永華

責任編輯:楊清宗

關於保山新聞網

該微信由中共保山市委宣傳部保山新聞網管理,保山新聞網是保山市委市政府管理的第四媒體。關注本帳號您將能及時收到保山的新聞資訊。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保山新聞網聯繫信息

電話:0875-2135020

QQ:3049779830(微信同號)

投稿郵箱:wx@bsxw.cn

相關焦點

  • 飛鳥戲水身姿俏 生態畫卷繪和諧
    飛鳥戲水身姿俏 生態畫卷繪和諧 2020-12-21 18:01:30   來源:央視網
  • 千年古城揚州生態回歸 繪就綠楊城郭新畫卷
    崔佳明 攝   (長江經濟帶沿線行)千年古城揚州生態回歸 繪就綠楊城郭新畫卷   中新網揚州8月10日電 題千年古城揚州生態回歸繪就綠楊城郭新畫卷   記者 崔佳明   八月的揚州,驕陽似火。10日,「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導」主題採訪活動走進揚州,踏進運河三灣風景區,卻好似進入一片美麗新天地,這裡空氣清新,風景如畫。
  • 繪就南北河兩岸「十百千萬」綠色生態畫卷
    聚焦四平「民生一號工程」 繪就南北河兩岸「十百千萬」綠色生態畫卷 近年來,四平市相繼實施了中心城區三年造林綠化、黑臭水體整治等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城區開放空間布局仍不均衡、生態綠地規模總量也不夠、綠地系統構建還不完善等問題依舊突出
  • 以水為「筆」繪就江南水鄉秀美生態畫卷
    ,使水質由劣五類提升至五類以上,打造出安全、清潔、健康的城市水環境,構建了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良好生態體系,實現了水質提升、功能提升、景觀提升的河道整治目標,為繪就江南水鄉秀美生態畫卷貢獻了央企的智慧和力量。
  • 繪就水清岸綠景美生態新畫卷——「十三五」期間松江人居環境...
    繪就水清岸綠景美生態新畫卷——「十三五」期間松江人居環境進一步美化改善 2020-12-10 15: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江彎弓為吉林市繪就了生態多彩畫卷
    為了守護這一江碧水帶來的美景,近些年來,吉林市在經濟發展、城市擴容的同時,關閉和遷移造紙廠等汙染企業,全面落實河長制等各項要求,提高汙水處理能力,治理沿江排汙口,先後啟動實施了「清水綠帶」、中心城區濱江慢行系統、黑臭水體整治、吉林市飲用水源地遷移、松花江百裡生態長廊建設和長白島段溼地水生態修復等多項工程
  • 繪就全域旅遊新畫卷
    繪就全域旅遊新畫卷甘南州實施文化旅遊「一十百千萬」工程工作綜述近年來,甘南依託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和文化資源,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特別是去年以來實施的「一十百千萬」工程,將景點、村莊及民宿農家樂串點成線、連線成面,整合資源,推進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促進鄉村遊、生態遊變成各族群眾的產業路和致富路,全域旅遊的嶄新畫卷正在高原上不斷鋪展……因地制宜 勾勒新藍圖瑪曲縣位於青藏高原東端,是個平均海拔超過3600米的純牧業縣
  • 「源頭活水」繪出錦繡畫卷
    「源頭活水」繪出錦繡畫卷 2020-12-05 2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們的「十三五」】綠色築底 繪就生態文明新畫卷
    【我們的「十三五」】綠色築底 繪就生態文明新畫卷 2020-12-01 0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進退」間繪就美麗畫卷
    金秋九月,在我省國土面積近10%的溼地中,各類美景「串聯」成一幅美麗的畫卷:盤錦遼河口溼地紅灘綠葦、藍天碧水;遼中國家溼地公園內,魚翔淺底、青草漫灘;撫順大夥房國家溼地公園內,草木蔥蘢、鷺鳥飛翔……  今年以來,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關於東北、遼寧振興發展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新發展理念和「四個著力」「三個推進」,紮實推進藍天、碧水、青山、
  • 江蘇宜興生態「覺醒」 繪就美好生活新畫卷
    地處蘇浙皖三省接壤地區的宜興市,擁有江蘇乃至長三角最優越的生態稟賦、最優美的自然環境。近年來,宜興堅持「生態宜居、生態惠民」的發展理念,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宜居生活的嚮往,繪就了一幅江南小城的美好生活新畫卷。俯瞰蓮花蕩,規劃有序。
  • 青山綠水繪新卷——平頂山市生態文明建設綜述
    從「增綠量」到「增顏值」,從「護根基」到「強保護」,從「護生態」到「謀致富」,「十三五」期間,平頂山市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突出戰略位置,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以國土綠化提速行動和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工程為引領,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文明建設
  • 全縣機關幹部熱議全會精神:繪就「新畫卷」 開啟新徵程
    全縣機關幹部熱議全會精神:繪就「新畫卷」 開啟新徵程12月31日,中國共產黨江陵縣第五屆委員會第十三次全體(擴大)會議召開,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江陵縣委關於制定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草案)》等文件,在全縣引起強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
  • 盤錦:紅海灘繪就「火紅畫卷」
    作為遼寧盤錦的金色名片——紅海灘國家風景廊道景區一片鮮紅,繪就出一幅「火紅畫卷」。  紅海灘國家風景廊道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長18.115公裡。  景區以紅海灘為特色,與數以萬計的珍稀水禽和一望無際的淺海灘涂構成了一條生態風景廊道。  近年來,紅海灘國家風景廊道景區每年接待海內外遊客100萬人,旅遊收入超過7000萬元,成為吸引域外遊客的金字招牌。來源 新華網
  • 生態城:「海綿」繪出新「畫卷」
    據了解,自2016年獲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片區以來,生態城通過多年的實踐探索,逐漸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海綿城市建設模式,用「海綿」繪出了一幅生態城市的新「畫卷」。  「海綿城市」融入居民生活  「一下雨,朋友圈裡總有『看海』的圖片或者視頻,而在生態城,這些情景現在都看不見。」家住錦廬園的李女士說,「暴雨不看海」是讓生態城居民十分自豪的一件事情。
  • 大美廣水生態畫卷
    近年來,廣水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力落實省委、省政府「四個三重大生態工程」決策部署,以開展國家園林城市、省級文明城市、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三城同創」為契機,堅持質量與速度、建設與管理、重點突破與協同推進「三個並重」,全力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廣水,正大筆如椽,在青山綠水間繪就高質量發展的生態畫卷。
  • 東河區:碧水清波 繪就綠色河湖生態畫卷
    近年來,東河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緊緊扭住河湖長制這個治水「牛鼻子」,持續完善河湖長制工作體制機制,深入推進河湖「清四亂」常態化規範化,繪就了一幅「河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的綠色河湖生態畫卷。
  • 山陽區 繪就高質量發展壯美畫卷
    深化「教育名區」戰略,引進永和教育集團與冶金技校合作辦學,提高教學質量,拓寬就業渠道,提升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發展能力;實施二幼、冶金技校等12所學校改擴建,實現全區319間教室、331間功能室空調全覆蓋;教師待遇進一步提高,集團化辦學走在全市前列;榮獲河南省「教育信息化2.0示範區」稱號,全市唯一。
  • 繪就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畫卷
    繪就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畫卷——湖南省退耕還林還溼試點見聞通訊員 歐日明 張瑜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劉勇 潘文秀湖南是我國溼地資源最豐富的省份之一。探索溼地保護修復新路徑「退耕還林還溼,主要是通過營造人工森林、溼地生態系統,開展森林、溼地生態恢復,發揮森林、溼地生態系統水源涵養和汙水淨化能力,減少排汙總量,改善湘、資、沅、澧四水水質。」
  • 平潭:守住「麒麟活脈」 繪就海島新畫卷
    原標題:平潭:守住「麒麟活脈」,繪就海島新畫卷 平潭推進湖水源保護區整治、小流域綜合整治,攜手兩岸環保業者共護綠水青山 守住「麒麟活脈」,繪就海島新畫卷 8日,平潭三十六腳湖水源保護區。雖已入冬,湖岸卻是一片生機盎然之景。 這是平潭最重要的飲用水水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