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美食中很可能有寄生蟲,能不碰就別碰,第一個很多人喜歡吃

2020-12-15 爆炸營養課堂

我們國家「吃貨」有很多,不管什麼食物只要能下得去口都能成為餐桌上的美味。俗話說,病從口入,臨床上很多因為誤食導致的中毒事件,有些食物恰恰是寄生蟲也喜歡的美味,下面幾種大家一定要小心:

1、蝦蟹類:

不管是小龍蝦、大蝦還是螃蟹,這些水產食物都是寄生蟲喜歡的「美味」,尤其是不明來歷的蝦蟹類食物,很可能因為生長環境惡劣導致食物安全存在隱患。

如果這樣的蝦蟹沒有完全煮熟煮透,那麼寄生在蝦蟹中的肺吸蟲囊就會進入人體中,導致中毒反應的發生。輕者會出現噁心嘔吐的現象,重者則會發燒、全身過敏、疼痛等。

建議儘量購買超市中經過嚴格檢驗檢疫的蝦蟹類食物,且食材一定要完全煮熟煮透,避免食用沒有經過高溫烹飪的醉蝦、醉蟹等。

2、福壽螺:

近幾年來,因為福壽螺導致的寄生蟲感染事件頻發,螺類食物雖然美味,但是食用不當很可能發生中毒反應。福壽螺的外形和田螺很相似,卻是不適合食用的一種螺。

因為福壽螺中含有大量寄生蟲,有研究統計,一隻福壽螺中含有的寄生蟲可以達到3000-6000條左右,這些寄生蟲多以廣州管圓線蟲為主,不小心進入人體後,會破壞神經組織出現嚴重的中毒反應,甚至造成死亡。

3、黃鱔:

喜歡吃黃鱔的人越來越多,黃鱔肉質鮮美,但卻極易受到環境的汙染。黃鱔通常以小魚小蝦、蝌蚪為食,喜歡藏匿在淤泥中,所以受到寄生蟲感染的機率極高。

有些人在購買新鮮黃鱔時,能明顯看到寄生蟲在蠕動,其實這類寄生蟲主要是新棘蟲、顎口線蟲等,它們的繁殖能力極強,一不小心進入人體中,會給健康造成很大威脅。

建議食用黃鱔時,切不可因為口感而食用半生不熟的黃鱔,一定要徹底加熱成熟,高溫過程中寄生蟲生存的機率極低。

4、荸薺:

荸薺的口感清脆可口、營養豐富,但卻因為生活在水中很容易存在寄生蟲。除了荸薺以外,蓮藕、菱角也屬於水生植物,這些食物切不可生食,更不要直接用牙啃皮,一定要充分加熱後再食用。

對於寄生蟲的話題,你還有哪些疑問嗎?不妨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生活經驗。

相關焦點

  • 豬身上4個部位,堪稱「寄生蟲的窩」,再想吃也別碰,別不當回事
    豬肉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肉類食物,使用率相對來說比較高,而且做法多樣,所以讓人愛不釋手。手營養價值也非常高,對身體也有一定的好處,但是肉身上的幾個部位可能存在一定的寄生蟲或者毒素,經常使用對身體或許產生不利。所以在平時儘量少是這幾處,就算再殘也別碰,千萬不要不當回事。
  • 別碰!東莞常見的這種動物含大量寄生蟲!看見要避而遠之……
    體內有大量寄生蟲,不要碰! 注意!注意!注意! 它們的黏液或糞便裡, 可能攜帶很多寄生蟲和病原菌, 尤其是廣州管圓線蟲,
  • 5種常見美食,堪稱寄生蟲的「窩」,免費送也不要,可別自討苦吃
    5種食物是寄生蟲「攜帶者」,寧願不吃也別碰,為了健康,別大意5種常見美食,堪稱寄生蟲的「窩」,免費送也不要,可別自討苦吃生魚片:在現在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都喜愛食用一些生魚片,因為生魚片味道鮮美,口感極佳,所以讓人愛不釋手,而且生魚片中的營養成分也是相對比較高的。
  • 許多人愛吃的美食,或藏有大量寄生蟲,開水煮不死,儘量少吃
    我們每天都要吃飯來為身體提供能量,一般來說,只要乾淨新鮮的就能放心食用,但有些食物可能只是表面上乾淨,裡面實則或是寄生蟲的基地!用開水燙都燙不死,不少人還吃上了癮,想想都後怕。那麼,哪些食物中可能藏有大量寄生蟲呢?若有你經常吃的,為了健康,快別貪嘴了。哪些食物中可能藏有寄生蟲?
  • 不少人愛吃的「美食」,卻可能是寄生蟲的窩!再愛吃也建議管住嘴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飲食很重要,但飲食的安全性更重要,吃對了食物,身體能吸收營養物質並加以利用,但若吃錯了就容易影響健康了。生活中很多人喜歡吃的美食,但可能其中藏有寄生蟲,而我們肉眼看不見,若是經常吃,腸胃或承受不住,還容易引來一系列的健康隱患,快看看下列食物有你經常吃的嗎?
  • 孕期糖篩不通過,這些食物別碰,這些食物放心吃!
    孕期高血糖是很多孕媽都會遇到的問題,如果糖篩不通過,醫生就會嚴格要求孕媽們控制飲食。 但很多孕媽知道要控制飲食,卻不知道到底應該怎麼控制,哪些食物可以放心吃,哪些食物不能吃,傻傻分不清。 今天,開心媽就跟大家聊聊,孕期怎麼吃才能控制自己的血糖。
  • 別碰!大批寄生蟲已入侵南昌,路邊多處可見,比三文魚還猛.....
    看到這,便有很多人好奇非洲大蝸牛是一種什麼蝸牛?它們的黏液或糞便裡,可能攜帶很多寄生蟲和病原菌,尤其是廣州管圓線蟲,這種蟲會傳播腦膜腦炎或腦膜炎等疾病。這還不是最慘的——1985年,臺灣一家9口人食用未經煮熟透的非洲大蝸牛後,全部感染該寄生蟲。1999年,臺中一家6口生吃被蝸牛爬過的有機蔬菜後,全部感染廣州管圓線蟲,導致腦膜炎。甘立勤介紹,廣州管圓線蟲是一種寄生蟲,能引起人獸共患寄生蟲病。
  • 吃大排檔時這幾道菜儘量不要碰,你可能喜歡,但店主從來不吃
    一方面是餐具衛生、炒菜時不那麼講究,比如碗刷不乾淨,炒菜用的油不新鮮等原因,這是無法避免的;還有一方面就是食物本身的原因了,這些食物原材料本來就不那麼衛生,再加上不能精心處理,吃了就會危害健康。今天,小編總結出了大排檔上這些很難處理乾淨的菜餚,看看有沒有你經常吃的吧!
  • 貧血的人,飲食需謹慎,這些食物最好少碰,別吃錯了
    貧血的人,飲食需謹慎,這些食物最好少碰,別吃錯了 可能很多女性朋友在平時都會出現貧血的情況,特別是如果不吃早餐的話,這種症狀會更加的明顯一些,甚至會伴隨頭暈目眩,四肢無力乏力的情況,也是比較危險的。
  • 別吃!別碰!這種大蝸牛壞得很
    食用非洲大蝸牛可能會被傳染寄生蟲,甚至可能引起致命的腦膜炎。「非洲大蝸牛,不是我國本土物種,是我國首批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對蔬菜等農作物危害極大,也是中國國家進出境二類檢疫性有害生物。」謝勝說,非洲大蝸牛生長在野外,是許多人畜寄生蟲和病原菌的中間宿主。
  • 中國人不敢碰,卻被非洲人吃到快滅絕了,一年吃上百萬斤
    蝸牛是中國吃貨不敢碰而非洲人卻非常喜歡的食物,蝸牛看起來軟綿綿的,中國吃貨基本上都是不吃的,看起來有點害怕,而非洲人卻非常喜歡這種美食,他們每年都要吃掉上萬斤。非洲大蝸牛,比我們常見的蝸牛體型要大上幾十倍甚至幾百倍,肉質肥厚,不挑食,甚至連水泥都吃,不過這種巨型蝸牛體內擁有許多病原體,是高溫或者是冰凍,也難以消滅掉。
  • 減肥期間不能碰的幾種美食,第一名竟是它,很多人卻都愛吃
    減肥期間,除了每天必要的運動量,飲食也是比較重要的,所以很多減肥的朋友都把「管住嘴、邁開腿」當作減肥期間的座右銘。確實,即便你每天的運動量再大,管不住,攝入更多的熱量,也仍然不會瘦。在減肥期間,有很多不能碰的美食,因為這些美食的熱量極高,吃一口產生的熱量往往要用跑步半小時到幾小時來消耗。
  • 「非洲大蝸牛」千萬別碰
    屬入侵物種,或攜帶寄生蟲      近期雨水刷城,「有好多拳頭般大小的蝸牛躲在草叢裡,看著『萌萌噠』,不知道能不能吃?」       然而,專家發話了,這種「非洲大蝸牛」千萬別碰,它屬於入侵物種,自身攜帶多種寄生蟲,家長特別需要看好自家「熊孩子」。
  • 別碰!大批寄生蟲已入侵廣東,路邊多處可見,比三文魚還猛...
    它們的黏液或糞便裡 可能攜帶很多寄生蟲和病原菌 尤其是廣州管圓線蟲這種蟲會 傳播腦膜腦炎 或 腦膜炎 等疾病1985年,臺灣一家9口人食用未經煮熟透的非洲大蝸牛後,全部感染該寄生蟲。1999年,臺中一家6口生吃被蝸牛爬過的有機蔬菜後,全部感染廣州管圓線蟲,導致腦膜炎。甘立勤介紹,廣州管圓線蟲是一種寄生蟲,能引起人獸共患寄生蟲病。它的終宿主是鼠,中間宿主包括褐雲瑪瑙螺、福壽螺、蛞蝓(即:鼻涕蟲)等,而人是廣州管圓線蟲的非正常宿主。
  • 這些農村小吃,窮人很愛吃!但有錢人嫌髒,碰都不碰!
    這些農村小吃,窮人很愛吃!但有錢人嫌髒,碰都不碰!這些小吃有錢人嫌髒,碰都不碰,但窮人卻很愛吃!有你喜歡的嗎?炸串。把蔬菜、肉類串好,然後放油鍋裡炸,加點辣椒麵、孜然等調料,特別好吃,還可以把炸好的菜夾在餅裡,就是吃多了容易膩~喜歡吃的都是一般人,有錢人看到很嫌棄,碰都不碰,有喜歡吃的嗎?肥腸。很多人喜歡肥腸的脆嫩又有韌性的口感,但是豬大腸有時候處理不到位有點臭味。但是有些食客就是喜歡吃帶著腸油,有點臭味的白切水煮大腸,有種特殊的風味。
  • 吃自助餐有「竅門」,這些菜不要碰,服務員:這是老闆的套路!
    不管大家是不是吃貨,但是有一件事情是大家都必須要承認的,就是吃吃喝喝可以說是人生大事,不管在一天中經歷了什麼,我們都要好好對自己,都要吃一頓好的,吃一頓讓我們開心的食物,一頓美食也是可以治癒,我們不快樂的心情也能抓住最可控的安慰,隨著現在時代的不斷進步,社會不斷發展,美食也是在不斷更新中
  • 早餐寧願不吃,也別碰3種食物,可能造成胃部損傷,聰明人很少吃
    早餐寧願不吃,也別碰3種食物,可能造成胃部損傷,聰明人很少吃導語:大多數人的早上都是比較忙碌的,所以對早餐也是應付了事或者是直接不吃,對於胃不好的人來說,下面這三種食物吃了它們還不如不吃。早餐寧願不吃,也別碰3種食物,以免造成胃部損傷,聰明人很少吃油炸類食物。
  • 路邊驚現非洲大蝸牛,別碰也別吃!有人因抓它發高燒...
    有人高興了,這不就是來送肉的嗎?但其實別說吃了,連碰都不能碰!它們攜帶寄生蟲和細菌,接觸很可能傳染一些致命的疾病。到底能傳染什麼疾病?哪樣的是有害的非洲大蝸牛?一起來看。  1、廣州管圓線蟲  廣州管圓線蟲成蟲寄生於鼠類肺部血管,幼蟲主要寄生於非洲大蝸牛和福壽螺等體內,人如果生食或半生食這些螺類,就可能被感染廣州管圓線蟲。
  • 幽門螺桿菌「幫兇」已找到,奉勸:寧願不吃也別碰,以免得不償失
    幽門螺桿菌「幫兇」找到了,勸告:寧願不吃也別碰,以免得不償失1、重口味食物在日常生活當中,很多人都喜歡吃辛辣油膩或者重口味的食物,雖說這種食物味道鮮美,但若經常食用的話,對身體健康是非常不利的。而且過多食用這種重口味食物,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機率也會增加,這樣不僅會損傷腸胃,患上胃部疾病的概率也會加大,所以像這種食物勸你還是趕緊忌口比較好,寧願不吃也別碰,以免得不償失。
  • 別吃!別碰!這壞東西已擴散到廣西,看到馬上幹掉!
    但其實別說吃了連碰都不能碰!非洲大蝸牛生長在野外,是許多人畜寄生蟲和病原菌的中間宿主。它和福壽螺一樣,都帶有廣州管圓線蟲(廣東住血線蟲),會傳播結核病、腦膜炎、腦炎等,食用危害極大。專家表示,吃了感染這種寄生蟲的非洲大蝸牛,或者接觸它們的排洩物,廣東住血線蟲就可能進入人體,寄生在人體中樞神經或腦脊液中,可能引起致命的腦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