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蘭山巖畫暨韓美林巖畫藝術作品展在銀川市民大廳開展!

2020-12-24 瀟湘晨報

10月28日,「歲月失語·惟石能言」——賀蘭山巖畫暨韓美林巖畫藝術作品展在銀川市民大廳拉開帷幕。本次展覽由銀川市賀蘭山巖畫管理處聯合銀川市審批服務管理局共同舉辦,將一直持續到11月20日。

據悉,此次展覽為期一個月,展覽通過史前藝術長廊、巖畫史詩、傳承巖畫、以石為卷四個段落,展出賀蘭山巖畫拓片50餘幅,韓美林以巖畫為素材創作的作品20餘幅,以及製作巖畫使用的石器等。展覽通過「實物+圖片+展板+影像資料+互動內容」等多種形式,反映了遠古人類放牧、狩獵、祭祀等文化內涵。

本次展覽旨在彰顯作為中華文明溯源地之一的賀蘭山,以及根植於賀蘭山文化中的巖畫文化,使其成為傳播中華文明,傳承黃河文化的主陣地,從而吸引更多人認識巖畫,熱愛巖畫,保護巖畫,傳承巖畫。同時,以韓美林巖畫藝術作品為例,展示巖畫對藝術創作的靈感啟發作用及對社會大眾的美學啟迪作用。亦可讓銀川市民近距離地感受文化遺產的魅力,讓更多的人走近巖畫,共同探尋巖畫的新時代意義和價值。

賀蘭山巖畫管理處負責人馬升林表示:「在市民大廳舉辦賀蘭山巖畫展暨韓美林巖畫藝術作品展,是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好區市黨委、政府在努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中,發展黃河文化的要求,將賀蘭山巖畫文化旅遊事業主動融入銀川市中心工作,深入挖掘、展示賀蘭山巖畫、韓美林巖畫藝術等黃河系列文化價值,拓寬延伸巖畫保護研究、交流合作的渠道,全方位講好賀蘭山故事、黃河故事、銀川故事,促進銀川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助力『綠色、高端、和諧、宜居』新銀川建設。同時,也是與區、市窗口單位,在文化、旅遊、宣傳、科普教育等方面,共同打造文化展示宣傳新平臺的一次嘗試,讓廣大市民近距離感受老祖先留給我們珍貴文化遺產的魅力。」

【來源:銀川市文明辦】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賀蘭山巖畫暨韓美林巖畫藝術作品展
    由銀川市賀蘭山巖畫管理處,銀川市審批服務管理局聯合主辦的「歲月失語惟石能言——賀蘭山巖畫暨韓美林巖畫藝術作品展」將於本月28日~11月20日在銀川市民大廳展出。 據了解,此次展覽將展出反映遠古人類放牧、狩獵、祭祀等文化內涵的賀蘭山巖畫拓片50餘幅,韓美林以巖畫為素材創作的作品20餘幅,以及製作巖畫使用的石器等。
  • 走近賀蘭山世界巖畫
    目前,銀川世界巖畫館成為巖畫景區修學旅遊的重要基地,是寧夏乃至全國的巖畫研究交流的中心,全面介紹巖畫基本知識,巖畫保護知識,宣傳巖畫價值,提高公眾對巖畫保護、巖畫價值的認知水平,並以巖畫館為依託開展巖畫綜合研究,已形成具有國際水準的巖畫研究中心。
  • 惟石能言—賀蘭山巖畫
    只有站在 賀蘭山 腳下,看 銀川 平原如一塊綠毯鋪開,才能真正體會 賀蘭山 對這「塞上 江南 」的意義。賀蘭山巖畫巖畫作為荒古人類遺留在巖石上的畫面,遍布世界五大洲。我們的參觀也就從 銀川 世界巖畫館開始。
  • 冬遊賀蘭山巖畫有吃有玩有文化
    賀蘭山巖畫有哪些好吃好玩 雄渾賀蘭位置:銀川市區向西56公裡賀蘭山賀蘭口巖畫景區    賀蘭山的地質歷史長達20億年,蒙古語稱駿馬為「賀蘭」,遠眺賀蘭山方確實能感受到萬馬奔騰雄偉山勢。館藏世界5大洲30個國家200個巖畫點的巖畫精品,透過那一張張帶著原始特色的畫面,感受遠古先民傳遞給我們鮮活的藝術生命力。      韓美林藝術館遠古文明和現代藝術的交相輝映
  • 銀川賀蘭山巖畫簡介
    史前人類的藝術長廊―――賀蘭山巖畫位於銀川市境內賀蘭山東麓,分布著極為豐富的巖畫遺存。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賀蘭山巖畫被大量發現並公布於世後,在國內外引起強烈反響。1991年和200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屬的國際巖畫委員會在亞洲召開的兩次年會,都選擇在銀川舉行。
  • 賀蘭山巖畫
    我國西部名山賀蘭山由南而北,綿亙逶迤,峭立於寧夏平原西部邊緣上,主峰海拔3500多米。它像一匹昂首雲外的駿馬。在蒙古語裡,賀蘭山即為「駿馬山」之意。賀蘭山中不僅盛產舉世聞名的優質煤「太西煤」,還有千古藝術奇珍———賀蘭山巖畫。
  • 寧夏銀川世界巖畫館閉館 賀蘭山巖畫正常接客
    寧夏銀川世界巖畫館閉館 賀蘭山巖畫正常接客發布時間: 2016-11-12 18:45:02  |  來源: 中國網  |   寧夏銀川世界巖畫館定於2016年11月13日起閉館,預計2017年4月以全新的面貌開館。
  • 賀蘭山巖畫:刻在石上的史詩
    本報記者 莊電一攝   2013年底,在一次巖畫普查中,寧夏銀川賀蘭山巖畫管理處工作人員發現一幅高1.2米、寬1.05米的人體巖畫,這是迄今為止在賀蘭山發現的最大人體巖畫。今年3月下旬,記者再次來到賀蘭山巖畫分布最集中、也最具特色的賀蘭口採訪,感受古老巖畫的神秘魅力。
  • 19位巖畫專家向賀蘭山巖畫博物館贈送珍貴照片
    新華網銀川7月7日電 (曹健、張欽)在中國銀川國際巖畫工作交流會暨首屆賀蘭山巖畫藝術節開幕式上,銀川市政府6日為向賀蘭山巖畫博物館捐贈珍貴巖畫照片的19位國外巖畫專家頒發了榮譽證書,以表示感謝。  據了解,為展示神奇的賀蘭山巖畫,寧夏正在銀川市建設巖畫博物館。
  • 驚豔丨賀蘭山巖畫驚現絕美冰掛,太震撼了!! - 銀川晚報
    冰峰嘉年華開幕賀蘭山巖畫的冬天,白雪皚皚,銀裝素裹,以賀蘭山獨特的自然稟賦和濃厚文化為襯,巖畫景區的雪景顯得格外高雅出眾,面對著如此秀美的仙山雪景,置身其中,便能感受到賀蘭山冬季的魅力所在。充滿了對美好生活的無限遐想賀蘭山巖畫仿佛凝固了一般一派關於雪和冰的童話世界屆時銀川世界巖畫館新館將重新開放人類根跡的景像空間——銀川世界巖畫館銀川世界巖畫館坐落於賀蘭口巖畫風景區內,總佔地面積7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4106平方米,展區面積
  • 銀川世界巖畫館,水洞溝遺址,黃河3D玻璃橋,寧夏銀川、中衛行
    賀蘭山巖畫遺址公園賀蘭山巖畫遺址公園位於賀蘭山東麓中段的賀蘭山口,距寧夏首府銀川市區約56公裡,是賀蘭山巖畫的富集之地,被譽為史前文化藝術長廊。進入園區後有兩條路,右邊的路通往銀川世界巖畫館,左邊的路通往賀蘭山巖畫遺蹟。因過去對巖畫了解不多,所以我先來到了巖畫館。
  • 國內遊:賀蘭山巖畫
    賀蘭山巖畫,位於銀川市賀蘭縣金山鄉境內,是1969年當地的一位赤腳醫生發現的,巖畫大致誕生於一萬年前,是古代先民們在漫長的歲月裡運用寫實或抽象的藝術手法,在巖石上繪製和鑿刻的圖畫,它記錄了銀川地區古代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 賀蘭山巖畫:石頭上的史詩 專家:中國的文化名片
    原標題:賀蘭山巖畫:刻在石頭上的史詩 南博專家就地取材耗500多個日夜搶救保護導讀:千古巖畫,保護不易,傳承更不易。賀蘭山巖畫還成為現代文化創意的一個重要靈感來源。全國政協委員、著名藝術家韓美林先後7次考察賀蘭山巖畫,他認為,賀蘭山巖畫的歷史和藝術價值巨大,完全可以作為中國的一張文化名片。
  • 寧夏銀川擬建世界首座巖畫博物館
    中新社銀川四月十一日電(陳學治)來自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部門的消息稱,該區首府銀川市可望在不久將來建成世界首座巖畫博物館。  目前,已有一百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發現了古代巖畫,但至今國內外沒有一座世界巖畫博物館。寧夏的賀蘭山巖畫在中國文化藝術史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一九八八年、一九九六年曾兩次被國務院定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世界上規模最大巖畫專題博物館銀川亮相(圖)
    中廣網銀川11月26日消息(記者廉軍)經過17年的建設和和努力,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巖畫專題博物館銀川世界巖畫館今天終於在賀蘭山巖畫風景區建成開館。此館分為「序廳」、「中廳」、「世界巖畫展廳」、「中國巖畫展廳」、「賀蘭山巖畫展廳」、「原始藝術展廳」6個展廳,並附設專家資料中心、專題展室、少兒書畫展室、報告廳、文物修復室。共徵集和受捐來自70多個國家、150個地區的3000多件巖畫圖錄、拓片、實物,以及與巖畫同時代的原始藝術品,精選展出精品546件,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巖畫專題博物館。
  • 銀川賀蘭山調皮的巖畫,羞羞的雞雞洞,遠古先民都是藝術家
    已經寫了多篇寧夏遊記,銀川旅遊資源豐富,最有特點和代表性的當屬賀蘭山巖畫和西夏王陵,今天說說賀蘭山巖畫,一起去欣賞遠古先民「調皮」的巖畫。淡季到銀川自由行,交通稍顯不便。在每年的10月20日後,有些旅遊班車會停運,其他的線路也會減少班次。賀蘭山巖畫和西部影視城是我第一天的行程,南門汽車站就有專線旅遊車,遊玩上述景點的一天交通費合計44元每人。
  • 喜訊|「賀蘭山巖畫文化科普長廊」聯建盛大啟動
    2020年05月19日9時30分,「賀蘭山巖畫文化科普長廊」聯建啟動儀式在賀蘭山巖畫景區舉行!5月19日,是中國旅遊日。在這樣一個特殊、重要的時刻,「賀蘭山巖畫文化科普長廊」的落成富有深刻意義。銀川市賀蘭山巖畫管理處黨組書記、主任鄔鵬對「賀蘭山巖畫文化科普長廊」聯建情況進行說明銀川市科協主席周東海代表銀川市聯建單位致辭自治區科協副主席陳國順宣布「賀蘭山巖畫文化科普長廊」聯建正式啟動各聯建單位嘉賓合影賀蘭山巖畫遺址公園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不僅擁有深厚的文化文物資源,還有豐富的動植物等自然資源和地理地質等其它資源。
  • 賀蘭山巖畫最強遊玩攻略!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可能我們很早就因嶽飛的《滿江紅》對賀蘭山耳熟能詳,賀蘭山在古代是匈奴、鮮卑、突厥、回鶻、吐蕃、党項等北方少數民族駐牧遊獵、生息繁衍的地方,他們把當時生產生活場景、圖騰信仰、社會習俗等鑿刻在賀蘭山的巖石上,來表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日積月累後也就形成了今天我們引為神秘的「賀蘭山巖畫」。
  • 江寧博物館展出賀蘭山巖畫
    朱凱攝        一邊是精美絕倫的青銅文物、一邊是神秘莫測的賀蘭山巖畫——7月18日,兩場風情各異的文物展同時到南京展出。在江寧博物館,「淮安高莊戰國青銅器展」將帶領觀眾走進2000多年前的「青銅世界」;在位於朝天宮的南京市博物館,「寧夏賀蘭山巖畫拓片展」將為南京市民展示遠古時期遊牧民族的巖畫藝術。
  • 觀賀蘭山巖畫 了解遊牧民族歷史
    賀蘭山巖畫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歐雲海攝   賀蘭山巖畫風景名勝區位於寧夏銀川賀蘭縣境內,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距銀川市40餘公裡。   賀蘭山在古代是匈奴、鮮卑、突厥、回鶻、吐蕃、党項等北方少數民族駐牧遊獵、生息繁衍的地方。他們把生產生活的場景,鑿刻在賀蘭山的巖石上,來表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再現了他們當時的審美觀、社會習俗和生活情趣。賀蘭山一帶數以萬計的古代巖畫,是以上各少數民族的傑作,時間大致從春秋戰國到西夏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