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梯田遺址?平和坂仔石起山亦發現高地石壘!

2020-12-25 鷺客社

鷺客社:守望共同的塵世故鄉

如果您滿意於下面的圖文,請讓更多的人關注「鷺客社」

正如前文所述,南勝的林清和等人在大礬山發現了大量類似梯田的高地石壘。針對這些高地石壘 ,我提出了古兵寨遺址的可能性。其中較有可能的是元代李志甫起義軍的兵寨與明末清初鄭成功軍隊(具體為與天地會相關的「以萬為姓」集團)的兵寨,特別是後者,正如《雲霄縣誌》所述,「順治十六年(1659年)一月,鄭軍鎮將高陳、塗勝率眾入深山月眉池。六月,萬禮舅廖三率500餘眾駐紮礬山,為楊勝及中軍蔡忠所破,廖三等49人戰死。」廖三部在大礬山駐紮了多久,廖三等49人又於什麼時候戰死,《雲霄縣誌》中沒有明確。但從「駐紮」的說法看,大礬山確實存在過兵寨。

看到《鷺客社》文章後,坂仔的阿才忽然想起了2015年他與同鄉一些文史發燒友披荊斬棘、溯澗攀巖,深入坂仔石起山人跡罕至的狗牙谷原始森林時看到的驚人一幕:那就是眾多被遺棄的整齊堆砌的房屋地基和層層疊疊的梯田。遺址的石壘上滿是青苔,密林中則冷風瑟瑟,落木蕭蕭,光影搖曳,偶而可聞鳥鳴,顯得特別清幽寂靜。他們還找到一塊山民指認的,據稱曾滿是蝌蚪文的大石頭(寬2米高4米),不過該石頭現已風化,不易辨認。

此處的石壘與南勝大礬山的石壘極為相似,會不會是同一時期的遺址?從種種跡象看,也不排除為古梯田遺址的可能。

到現在為止,關於這些高地石壘,已經有兩種猜測,那就是古兵寨與古梯田,而真相到底是什麼?

歡迎讀者們一起來探索!

上圖:山民指認的滿是蝌蚪文的大石頭(寬2米高4米),現已風化,不易辨認。

往期導讀:

雲霄馬鋪楊美村:一座長著「人臉」的土樓

雲霄之謎:漳州唐代古府城,為何竟神秘消失?

雲霄紀行:雲山書院憶「太師」

漳州紀行:不可不看的「可園」

平和南勝大礬山發現高地石壘,或與鄭成功軍隊有關!

LOOKERS 鷺客社 守望共同的塵世故鄉

---

歡迎關注鷺客社人文之旅

相關焦點

  • 平和南勝大礬山發現高地石壘,或與鄭成功軍隊有關!
    四天前,老同學林清和到大礬山採風,好奇地發現大礬山山頂上,「竟然都是人工開墾的一層層梯田,每一層梯田的田坎都由亂石堆疊而成,亂石上布滿青苔,許多的大樹樹根在亂石坎中盤根錯節」
  • 福建漳州平和落成全國最大林語堂雕像 高達4.8米
    福建漳州平和落成全國最大林語堂雕像 高達4.8米時間: 2014-01-15責任編輯: 古劍旅遊_中國網 中國網1月15日訊 記者從福建省平和縣旅遊局獲悉,1月13日,位於林語堂文博園區「林語花溪」內的林語堂雕像揭幕,該像面朝林語堂當年乘五蓬船前往廈門的花山溪而立,與即將完工的世界最大菸斗形建築而臨
  • 坂仔人文薈萃又一有力佐證 十尖山發現清朝遊記碑刻
    原標題:坂仔人文薈萃的又一有力佐證 十尖山凌雲谷發現清朝遊記碑刻 這方遊記碑刻近日被平和坂仔「文史發燒團」尋獲,成為坂仔自古以來人文薈萃的一個有力佐證。   周末雙休日,又是平和坂仔「文史發燒團」撒歡山野田疇,挖掘歷史文化碎片的黃金日子。8月15日,賴金才、林何新、林仲山等「文史發燒團」員,在當地陳賽村林松才等5位村民的帶領下,在十尖山北麓凌雲谷頂懸崖絕壁上發現了這枚遊記碑刻。
  • 神緣、親緣臺灣行丨平和坂仔新城宮恭請保生大帝赴臺中元保宮締結友好兄弟宮廟
    4月11日上午,平和坂仔新城宮應臺中元保宮邀請,恭請保生大帝赴臺中元保宮締結友好兄弟宮廟活動隆重起程。
  • 平和南勝發現珍稀野生甜茶,其產業前景遠勝蜜柚!
    尪仔山是南勝一座充滿神秘色彩的奇幻之山。在我小時候的想像中,這是一個到處是森然巨石神像的地方,「尪仔」在本地話中剛好就是神像的意思。這座民間知名度極高的「神像之山」,是眾多南勝子弟成群結伴前去探險的理想樂園。遺憾的是,我從來沒有去過。
  • 記錄著林語堂童年的光陰,形成林語堂的高地人生觀——林語堂故居
    在臺北,它有著一個林語堂故居,而那裡是世界文化大師林語堂晚年的歸處,而平和林語堂故居則記錄著林語堂童年的光陰。說到林語堂故居,要從20世紀初說起,坂仔舊禮拜堂為園林式建築,園中有大小禮拜堂各一座,又有牧師樓、聖經樓、執事房等附屬建築。
  • 漳州古村落︱語堂故裡坂仔心田村
    」 精彩不錯過一、村社概況心田村位於平和縣坂仔鎮東北部,背靠南寮山,東南與東坑村為鄰,西南與仁山村、東風村接壤,北與小溪鎮五村村交界。心田賴氏從清初開始修譜,已發現的有:清乾隆三年(1738)編修的《賴氏族譜》、民國三十六年(1947)重修的《賴氏族譜·平和心田分派》和1980年再修的《心田賴氏淵源志》。
  • 舌尖上的平和 漳州平和傳統美食
    平和坂仔香蕉 坂仔香蕉1995年獲得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確認的"綠色食品"標誌使用權,成為同類全國第一家"綠色食品生產基地"。
  • 美景三疊瀑 崖刻謎難解︱坂仔十尖山、南寮山發現多處古早摩崖石刻
    近日,bzrbzs約聚了幾位坂仔地方文史「發燒友」,頂烈日冒酷暑趕山花,幾次進山入谷,探秘尋幽,在林語堂筆下「十尖石起時入夢」的十尖山麓和南寮山麓發現多處摩崖石刻
  • 坂仔賴氏宗親電白親緣行(圖文)
    請看圖集:坂仔賴氏宗親電白親緣行▲朝拜福建園村「福園境主」,虎耳樓宗親賴石明等人驚訝地發現,「福園境主」奉祀的神明兩旁的對聯「神威顯赫垂千古 聖澤汪洋庇萬方」,與家鄉虎耳樓龍虎庵重建前的古早的庵聯居然相同,這更加印證了兩地賴氏一家親,印證了相隔千裡的電白親人飲水思源
  • 行遊平和 看看林語堂的閩南
    一旁另一座始建於宋朝的古橋,原名虎渡橋,它正是林語堂寫過的橋,「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漳州的 『虎渡橋』,青石砌成的大橋墩子上,架著整塊的三尺見方兩丈多長的大石樑,一根根並排,一組組銜接著,連接著幾十丈寬的江岸。這麼厚重的石頭,當初是如何安放上橋墩去的,我至今仍然不解。」一些小村落紅磚居點綴在綠色的蕉林間,當結滿柚子的樹林越來越多,不到一個半小時的車程,平和就到了。
  • 鳳堰古梯田: 「文物賦彩全面小康」的生動實踐
    2009年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時,陝西省文物局選派的工作組在漢陰縣漩渦鎮境內發現大面積古梯田,保留有10餘處清代古民居、古寨堡等與梯田密切相關的文物建築,被評為陝西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十大新發現」,並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此後,省文物局創新性地指導漢陰縣建設全國首座移民生態博物館——鳳堰古梯田移民生態博物館,開啟了文物扶貧的惠民工程。
  • 那時,平和船可通達潮州府城
    不久的將來,將有高鐵途經平和並設立站點,到時來往於平和就更加便捷。「兩省交界,八縣通衢」的平和縣將有望成為這一區域之中心。 平和人與海洋文明 前幾年,筆者的一篇《平和有海在雲霄!》
  • 五律·平和太極峰——福州(作者:林世保)
    太極峰在平和縣邦寮山村境內,主峰太極峰海拔982米,景區有邦寮水庫、巖石坑、金猴手印、雞籠山、紅婆石、狗斷尖、水雞石、玉筍尖、太極峰、鼎底湖紫竹寺和閩粵邊區特委遺址等十二個景點,面積18平方公裡,是當年中共閩粵邊區特委和紅三團活動的根據地。
  • 臺中元保宮組團回祖地母宮坂仔心田宮晉香
    當天上午,晉香團一行抵達心田宮,受到縣臺辦、坂仔鎮政府、心田宮管委會等有關部門的熱情歡迎。在心田宮,晉香團行五獻禮,隆重朝拜心田宮保生大帝,祈福國泰民安,兩岸共榮,人民幸福。明末清初平和心田賴氏播遷臺灣時,將保生大帝信俗帶到臺中,並於乾隆年間興建了元保宮,心田宮因之被臺中元保宮尊奉為母宮。元保宮從坂仔心田宮分靈香火至今已近三百年,也是臺中最大、香火最旺的保生大帝宮廟。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鳳堰古梯田「爆棚」啦
    熊哲貴說:「多虧了鳳堰古梯田開發的帶動,不然哪有我們今天的好日子?」 三秦大地旅遊熱門打卡地 漢陰縣漩渦鎮境內的鳳凰山南麓,分布著面積約1.2萬畝的鳳堰古梯田。經專家考證,其系清代來自湖南長沙善化的吳氏家族移居漢陰後所開墾,至今已有250多年歷史。
  • 鳳堰古梯田:深藏在秦巴山區的清代古梯田 阡陌交通宛如世外桃源
    城市風景如此,鄉村也不例外,今天要說的就是漢陰著名的鳳堰古梯田,那時一片位於漢陰境內秦巴山區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梯田。位於漢陰縣漩渦鎮的古梯田,距今已經有250多年歷史了,而且這裡連片的梯田面積竟然有1.2萬餘畝,這規模也是秦巴山區最大的,遠遠望去一片片的水稻在丘陵上起起伏伏,景象也是十分壯觀的。
  • 【包公廟】惠安縣小岞鎮後內村下井社北極玄天上帝廟進香團到坂仔靈壽巖進香
    進香視頻(採自微信朋友圈合成)         大年初四,李德輝會長率領惠安縣小岞鎮後內村下井社北極玄天上帝廟進香團232人,分乘28部小車和5部大巴車,一路浩浩蕩蕩,到坂仔靈壽巖包公廟進香     進香團車隊到達仁山軍營大橋時下車,由盛裝的惠女肩抬端坐在神轎中的神明包公,眾信士們徒步隨行,虔誠向靈壽巖包公廟行進,一路鞭炮齊鳴。靈壽巖理事會安排腰鼓隊熱烈迎接進香團的到來。
  • 陝西鳳堰古梯田風景區
    看家鄉美景之鳳堰古梯田我的家鄉在陝西,這裡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陝西分有眾多的縣市,每一個縣市都有說不完的歷史、看不完的風景、逛不完的古鎮和嘗不完的美食……嗯!現在讓我帶你們去安康市漢陰縣漩渦古鎮特有的「鳳堰古梯田」轉轉吧!春日裡的古梯田遠望如登天的雲梯。一層層相似的田塊相互錯開 著疊落在一起,越升越高,越來越小。星星點點的房舍和各種花色鑲嵌在梯田間,把梯田裝扮得格外好看。走近梯田,「哇,這是山還是田呀?」你一定會這樣問。我可以毫不誇張的告訴你,「這真的是梯田」。田裡種植著水稻,我們吃的大米就是在這兒成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