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3月11日 12:29:29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3月11日電(記者 李志暉)全國政協委員、敦煌研究院院長樊錦詩11日說,從10年前的最初提案到論證實施,千年敦煌莫高窟將於2014年搬上3D實景熒幕,讓遊客全方位體驗莫高窟的精美藝術。
這位75歲的文物保護工作者,從事敦煌文物保護工作已達50年,被譽為「敦煌女兒」。
她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敦煌莫高窟代表著中國的世界遺產保護形象。我們既要在保護中合理開放,也要在開放中堅持保護第一,3D版莫高窟的製作,就是為了文物保護和旅遊開放協調發展而做出的重要探索。
據介紹,這一數字項目是正在建設的「莫高窟遊客中心」的重要部分,將通過播放3D版球幕電影《夢幻敦煌》,展示洞窟實景,實現「洞內文物洞外看」。此外,遊客中心還將為遊客提供高清晰數字電影《千年莫高》,使其在進入洞窟之前充分了解敦煌石窟的歷史文化背景。
樊錦詩說,這一現代數字展示手段,不僅能使遊客了解更豐富的文化信息,而且能大大縮短遊客在洞窟內的停留時間,合理分散遊客流量的目標,從而緩解遊客增多給莫高窟保護帶來的壓力。
「莫高窟數位化工作非常複雜,需要利用精密儀器對洞窟進行實景採集、渲染等。以這種方式展現文化遺產,在全國甚至世界上還是首次。」樊錦詩說。
目前遊客中心建設已進入室內裝修、設備調試和室外基礎設施完善的最後階段,經過一段時間試運營後,將於2014年向遊客開放。
樊錦詩介紹說,敦煌莫高窟歷史久遠,時代最早的洞窟距今已有1600多年。洞窟內的壁畫和彩塑十分脆弱。
自1979年對外開放以來,敦煌莫高窟遊客數量持續增長,從最初的2萬多人次增長到2012的近80萬人次。尤其是在旺季,遊客的過於擁擠和集中,不僅降低了遊客參觀質量,也使洞窟環境超標,給洞窟保護開放帶來了壓力。
2003年,樊錦詩在全國政協十屆一次會議上提出建設,將洞窟、壁畫、彩塑等加工成高智能數字圖像,同時將世界各地的敦煌文獻資料和研究成果匯集成電子檔案。提案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隨後進行論證、正式立項撥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