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包括三宅一生、優衣庫都相繼在太古裡有新店開業,其中三宅一生的4大品牌集合店更是國內首家。而就在這些品牌相繼加持對成都市場的關注的同時,不得不看到的是,就在今年年初,包括GAP、華潤萬家、摩爾百盛、百佳等實體商業相繼遭遇了撤店和關門。矛盾的現狀讓成都實體商業的運營再次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
那麼目前成都市場實體商業的運營到底如何?記者分別走訪了實體商業中具有代表性的綜合體項目和街區商業,對此來自仲量聯行、第一太平戴維斯和中成房業的相關負責人也對此進行了分析和詳解。
年前撤店的春熙路GAP現在賣的是四川特產
5月27日將開業的優衣庫太古裡店
現狀:超500萬平方米零售物業存量綜合體表現最「秋」
隨著去年以尚泰百貨、摩爾百盛、天虹百貨紅牌樓店等一系列百貨商業的關門,再到今年年初以來部分品牌的撤店,成都實體商業似乎一直深陷話題的「漩渦」中。
根據仲量聯行的數據顯示,截止2015年12月31日成都市場零售物業整體存量565萬平方米,購物中心總存量高達480萬平方米。購物中心無疑是成都目前零售商業物業中最大的問題所在,對此,記者也在3月21日和23日兩天分別走訪了包括新世紀環球中心、IFS、群光廣場、339歡樂頌在內的4大綜合賣場,以及遠洋太古裡,綜合體的確有些「秋」。
時間:3月21日下午17:00
地點:新世紀環球中心
記者分別在負一樓、1樓和2樓進行了走訪,商場內十分冷清,尤其是1、2樓服裝區,只有寥寥數人,大部分店鋪內都只有工作人員。只有負一樓超市、餐飲區人氣略旺,記者在商場內走訪了近一個小時,因為正好碰見下班高峰期,由於商場接駁地鐵,5點半之後商場陸續開始有些人氣,但也僅局限於負一樓。
新世紀環球中心一樓
新世紀環球中心負一樓
時間:3月22日下午16:30
地點:IFS國際金融中心
作為2015年成都商業銷售業績第一名,IFS是近幾年商業綜合體中表現最為亮眼的一個,仲量聯行褚總對此表示,IFS品牌度很豐富,覆蓋全客層,且推廣方面非常專業,曝光率高是其成功的重要元素之一。
不過,3月22日下午16:30記者來到IFS,同一時間段,1—3層商業相較環球中心來看,人氣只是略旺,且記者在隨機採訪發現,閒逛或休息的人較多,店鋪內消費的人也很少。人氣也主要集中在負一層,但與環球中心類似的是,項目也與地鐵接駁,通過軌道交通導入的人流較為明顯。
IFS商場內
時間:3月22日下午17:45
地點:成都339
339可能是這幾個綜合體項目中「最慘」的一個,從去年開始接連遭遇各種空置率低得驚人、品牌撤店等消息。而就在今年年初,華潤萬家撤出了339了。
22日下午17:45記者來到339,正值下班高峰期,當其他購物中心都或多或少迎來一波人潮的時候,339隻有一個「秋」字,記者從負一樓坐手扶梯至1、2和3樓,大多店鋪都是打圍關閉的狀態。記者採訪了正在負一樓做兒童玩具促銷的商家,他說他感覺339好像一直以來都是這個樣子,我們過不到好久也要撤走了,一天都買不到幾個客戶,太焦人了。
成都339商場內
專業機構分析:
仲量聯行仲量聯行成都零售地產部招商負責人褚丹:南部新區問題最突出同質化競爭激烈是主因
根據仲量聯行的數據監測,預計2016年新增入市零售商業面積將達到90萬平方米,該數據不含以往延遲開業而推遲入市計劃的零售商業面積。在90萬平方米的數據中,約三分之一來源於南部新區,第二大的新增來源板塊是雙楠板塊。而預計入市的零售商業面積均是以購物中心類型為主,可以想像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
其中南部新區存量高達110萬平方米,全部是以購物中心的物業形態入市,這些客觀的數據表明,零售物業投放量過於集中在南部新區片區,而區域內物業同質化競爭激烈,物業形態並沒有大的區域,商業定位並沒有完全做到依據項目情況而區分,招商品牌單一且重複度高。而臨運營管理的能力也決定零售物業後期的存活。
第一太平戴維斯華西區商鋪部董事鄧耀華:2015全年新增體量約65.5萬㎡,專業團隊運營是關鍵
截至到2015年第四季度,成都迎來銀泰城、龍湖金楠天街和大悅城的相繼入市,為成都零售商業市場帶來約530,000平方米的新增體量。至此,2015年成都共有5個優質購物中心入市,全年新增體量約655,000平方米。
以成都一些比較成功的商業項目為例,他們大多在開業前從項目規劃、招商定位、主力店設定乃至建築空間利用等方面進行了專業的規劃,正是因為如此才能及時洞察先機,積極應對,儘管市場不斷變化,也可以在激烈的競爭中展現項目優勢。
中成房業策略中心總監蔡玉蘭:模式單一發展過快,傳統商業面臨前所未有挑戰
隨著經濟步入新常態,商業新業態不斷湧現,電子商務帶來巨大衝擊,居民消費需求與生活方式發生巨大變化,傳統的商業模式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甚至對整體商業的健康有序發展產生了影響。
目前成都商業面臨的最大的問題是商業越來越多、體量越來越大,這是源於城市規劃的不合理,因而導致商業體分布密集,各個商業體能輻射的商圈越來越小、客流嚴重分流,同時商業地產發展速度過快、僧多粥少,導致商業地產人才與品牌商家跟不上商業地產發展速度,招商難、開業難成為普遍現象。
以東客站板塊為例,區域目前在售商業項目超過20個,未來五年還有351畝商業土地上市;其中不乏品牌開發商的項目,也不乏大規模項目,甚至不乏停工的項目,市場競爭環境惡劣。
目前成都經營的商業地產商業模式單一,資金投入量大且成本高,後期經營困難,虧本經營,舉步為艱,甚至關門歇業的不是少數。
(來源:騰訊網)
轉載免責聲明:凡本站註明 「來源:XXX(非搜鋪網)」的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系本站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信息傳遞,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繫本站採編中心:0571-87015503-809,郵箱:zhousongping@soup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