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前沿 | 大阪軌道綜合商業給成都的幾點淺思考

2020-12-14 和訊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銳理數據。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銳理君去了趟

日本

,在大阪、京都、衝繩三個城市停留了幾天,見識到其實體商業的發達程度,尤其是依託軌道交通的商業運營能力,有很多值得成都地鐵商業借鑑和思考之處。

  以有名的JR大阪站為例,主要從軌道交通規劃和商業中心運營兩方面,說說其軌道交通綜合商圈運營的成功之處有哪些。

  軌道交通規劃

  80%-90%的人選擇在地下通行

  1、「蜘蛛網」一樣的地鐵線路

  總有人停下來消費

  大阪軌道交通數不清的N條線路是來自8家不同的地鐵公司,包括國有鐵路公司JR(Japan Railway),以及京阪電車、阪急電鐵、近畿鐵道、阪神電車、南海電鐵、阪堺電車、大阪單軌電車7家私鐵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這8家公司每家公司都擁有數條不同的地鐵線路,所有線路相互交叉、重合從而實現對城市全域無死角的覆蓋。以被稱為三大私鐵之一的近畿鐵道為例,旗下運行的線路分為三大系統:大阪· 名古屋系統、奈良 · 京都系統以及南大阪系統。

  其中單是大阪 · 名古屋系統便包括了大阪線、信貴線、名古屋線等8條線路,且線路按照速度及經停站別不同,還有特急、快速急行、急行、準急、區間準急和普通列車的區分。而這只是一家公司的一條線路而已,8家公司的全網覆蓋程度可想而知。對一般遊客來說,在JR大阪站,迷路半個小時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大阪車站全貌

  看似複雜的線路布局有效盤活了整個城市的人流量,有統計顯示,日本大阪的梅田地下街,每天的客流量約40萬人次,這相當於該地區80%-90%的行人選擇在地下街行走。不僅如此,由於地鐵線路覆蓋的範圍早已涉及周邊郊縣,並且與新幹線相接駁,因而地鐵內流動人群的購買力層級、出行目的異常豐富,消費可能性大大提高。

大阪地鐵線路圖

  2、 無縫連接各大商業體

  打通地上地下立體購物

  成都軌道交通發展至今,已通車四條地鐵線路,也形成了較大型的綜合樞紐如春熙路站,成為通往成都各大商業體的必經之站。儘管處於絕佳的區域位置,但春熙路站的地下商業對消費人群的吸附力並不夠。

  通過對JR大阪站的觀察,有一個現象我們可以進行思考與借鑑:將地下通道、出口與各大商業中心實現無縫連接,將地上購物習慣分流至地下商業,從而帶活整體商業客流量。

  如今來觀察春熙路站,其對商業中心有一定聯通性,如地下直接連結太古裡、IFS、銀石廣場,但這對於整個鹽市口-總府路-春熙路-東大街大商圈來說遠遠不夠。試想,對於想去王府井(600859,股吧)、群光廣場、新世界百貨等購物中心的客群,必須在春熙路站由地下轉為地上,這對地下商業的人流動線形成致命性打擊,從而大大削弱地下消費的欲望。

  大阪站中央北出口,可通往Lucua、大阪Station City Cinema、友都八喜梅田店、新梅田city等地

  而大阪梅田站則較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阪急百貨、大丸百貨、GRAND FRONT、LUCUA、HEPFIVE、HERBIS、DIAMOR、阪急三番街等諸多商業中心、百貨、商業街等,幾乎均可通過地下通道實現無縫連接,沿途的路徑便自然成為商業街的形成基礎。這種多點連接的布局規劃,無形中盤活了去往各個商業點的客群,從而帶動整個大商圈的商業流量。

  此外,JR大阪站、阪神梅田站、阪急梅田站三大站點的聚集,也為軌道交通商業提供客流基礎。

大阪三大交通樞紐之一的大阪站示意圖

與地鐵大阪站無縫連接的阪急百貨

  3、完備的公共設施

  為軌道綜合購物提供舒適環

  將地上客群引流至地下,成都並非沒有嘗試過,地一大道便是典型案例之一,不過卻始終停留在門店冷清、無人買單的局面。為何?除去地段、客流等不可控因素,業態布局、運營理念、設施服務等方面的調整,或許對提高商業人氣有一定影響。

  地一大道的門店裝修、定價策略、經營調性等均偏中低端,餐飲方面也是小攤小販,較低的空間層高也降低了購物的舒適度。此外,不夠完善的公共設施配套,如洗手間、休息室、無障礙通道等更增加了女性、老年人群體的購物負擔。

Whity梅田地下商業街

  相比之下,大阪站內的地下商業顯得要合理得多,除上述公共設施外,ATM機、自動販賣機、化妝室等均有所提供,且店鋪面積大小合適、甚至以開放式結構,實現更大面積的昭示作用。JR地鐵公司的町野和道曾在採訪中表示,門店的裝修設計、商品結構的調整、定價策略以及對顧客的服務等因素,均可增加顧客的來店率,這是關乎商鋪經營的核心要素。

  因而,大阪地下商業的經營內容雖然也屬於較低門檻的小商品類別,如帽子、飾品、雨傘、年輕女裝等,但其門店裝修依然足夠精緻、整潔,得以激發消費欲望。而在餐飲方面則以咖啡站、甜品等可供短暫休息的即時餐飲為主,用餐環境較為舒適。這些都為地下商業的運營提供了無形的支撐,從而縮小與地上購物的差別。

地下商業餐飲區

  商業運營

  全業態包含的不止於商超

  1、 「差異化」的業態策略

  促使消費購買率

  除了一般的服飾、鞋包、護膚、餐飲等業態外,日本在購物中心的業態豐富度上顯得更為創新與開放,這賦予了商業體更豐富的屬性。

  如HEP FIVE的頂樓設置有一個紅色的大摩天輪,可俯瞰大阪城市景色,已成為年輕人觀光必備景點,這一觀光屬性也相應為商場本身帶來一定人氣。

  又如京都站除了有伊勢丹百貨外,還開設了鐵道博物館、劇場、美術館、齒科醫院等業態門店,甚至在頂樓還有一個小型停機坪。

  而以綠色花園聞名的難波公園,則在商場每一層的外圍都設計有戶外花園長廊,且有獨立的人行動線,客群可以將其視為購物的商業中心,也可以只走戶外通道,將其視為休閒屬性的公園。

HEP FIVE的摩天輪

大阪站整體樓層布局圖

難波公園以大量的綠植聞名,成為公共休閒場所

  2、 多類別商業主題

  差異化鎖定龐大客群

  隨著成都摩爾百貨、茂業百貨、太平洋(601099,股吧)百貨的陸續關店,聚集在同一大商圈內的各商業體如何共同存活,這成為值得思考的問題。JR大阪站周邊的商業體數量同樣繁多,不過其卻在商業主題上呈現出差別,從而打動不同的購買群體。

  如阪急百貨屬於高端購物商場,積聚世界奢侈品牌,日本本土高端品牌,涵蓋服裝、珠寶、化妝品等,便吸引海外購物遊客、本土高端客群;大丸百貨店以專營服裝、鞋、手錶等商品的概念樓層而獨具魅力;LUCUA位於車站內部,屬於偏中端的商業體,則主要針對20-30歲的年輕時尚女性,令其在往來之間便可進行購物消費。

在地鐵站中央出口的左右側,便是LUCUA和LUCUA1100購物中心

  3、 優質人文服務

  實體商業成功運營的隱性秘訣

  在成都商業市場中,實體店關門的消息不斷傳出,受電商衝擊是許多商業體無可奈何的原因。然而在日本,實體商業卻似乎並不受此困擾。而在此次觀察中,細緻入微、人性化的高質量服務,可以說是日本實體商業成功運營不可忽視的隱形因素。

  硬體方面:

  免費嬰兒車、帶嬰兒座椅的洗手間、化妝間、母嬰室、兒童娛樂場等公共設施為購物提供儘可能舒適的環境。

日本公用衛生間布局

包括男用衛生間也有嬰兒設備

  軟體方面:

  無處不在的人文服務關懷,讓實體購物的體驗感得到滿足,而這是電商所不能給予的。比如商家會在試衣間裡鋪上地毯,讓顧客光腳進入,以防試時衣服拖在地上弄髒;又如,有的購物中心下雨時會專門播放一種音樂,營業員聽後會給顧客遞上一件遮雨的包裝物,以免商品受損。最重要也是最普遍的是,所有服務人員均為微笑服務,耐心細緻講解、為顧客試用產品,購物後將手提袋送至店門口才交給顧客。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銳理數據

(責任編輯:崔晨 HX015)

相關焦點

  • 向東京取經 打造軌道上的成都都市圈
    東京慶應義塾大學環境信息學部嚴網林教授領銜的團隊以東京為研究對象,圍繞都市圈發展、交通系統等多個主題,多維度進行深入研究,全面梳理了東京這座國際大都市的先進經驗和前沿探索。那麼,成都能從這些發展經驗中得到哪些啟示呢?
  • 「快耍慢活」再造成都商業地產
    這是一片獨具成都氣質的場所,既可以讓人體會到成都的悠閒、「巴適」;又能與國際時尚與奢侈品牌「親密接觸」,在「快耍慢活」中感受成都的歷史與未來。   4月24日,成都市長唐良智在會見太古地產行政總裁白德利時表示,成都遠洋太古裡是具有國際水準的地標性商業項目,對於成都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都具有積極作用。
  • 匯景商業喜獲「年度商業地產新銳企業」獎
    2020年8月25日-28日,由贏商網主辦的第15屆商業地產節在廣州南豐朗豪酒店隆重舉行。本屆地產節以「追夢的力量——新生態 · 新秩序 · 新未來」為主題,吸引數千名中國商業地產行業領袖精英學者匯聚一堂,共話商業創新與未來發展。
  • 談談幾點思考
    對此,負債400億已成事實,批評並不解決問題,現在獨山縣更應該思考出路在哪裡,說說幾點思考。思考一、獨山縣發展路子該怎麼走?獨山縣地處貴州最南端,素有「貴州南大門」、「西南門戶」之稱,是貴州南部重要城鎮,也是西部地區連接中、東部地區的開放前沿。
  • 金玉堂馬林利:從經營的角度思考商業地產銷售
    「金玉堂在做商業的時候有成功和失敗的經驗,因此在操盤策略和銷售節奏安排上面更加遊刃有餘,尤其是街區商業」,和大家分享商業地產銷售心得時,她侃侃而談。  馬林利表示,「我們比較看重從經營的角度考慮招商,再從經營的角度反過來去看銷售,而不是單純的去做銷售;我們做商業地產的最大不同在於把招商、銷售一起做下來,全面貫徹思路,最終在市場的呈現上面和初期的定位形成一個統一的調子,讓經營有經營的目標,招商有招商的成果;有經營團隊託底,而銷售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 新老商業會話:四川商業地產破繭成蝶路何在?
    備受關注的是,回暖走勢令開發商信心提振並通過拿地自建和品牌輸出繼續加持成都市場,而開發熱點則聚焦近郊商圈,如大豐龍湖天街項目、郫都凱德廣場樂視界、龍泉驛世茂廣場及王府井百貨天府新區店等。隨著近郊商圈的不斷成熟和軌道交通的逐步完善,成都商業三級商圈未來或將迎競爭新格局。   那麼在此背景下,作為新一線城市,成都能否擔當商業創新城市領頭羊?
  • 贏商盤點:2019年2月四川商業地產十大事件
    2月四川商業地產十大事件:①成都打造世界文創名城 到2020年建一批知名園區實現產值超1800億;②聚焦「首店經濟」 成都今年擬引入國際首店及世界品牌100家;③成都零售商協會公布《2018年成都零售業運行分析報告》; ④春節期間成都新興消費成為熱點;⑤成都第四期軌道建設規劃項目亮相 8個項目中3個與機場有關;⑥成都高新區推出首批4個PPP項目 總投資224億元;⑦成都舉行
  • 日本軌道交通與土地的綜合開發
    本文對日本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經營、土地的開發利用進行研究,重點分析城市軌道交通與土地的一體化開發建設的經驗,試圖對我國大城市的土地利用與軌道交通發展有所啟示。 日本國土的綜合開發與利用 日本是亞洲大陸東部的群島國家,由本州、北海道、四國、九州4大島和3900多個小島組成,4大島的面積約佔全國面積的96%。
  • 成都地鐵線路商業地圖 沿線購物中心大盤點
    地鐵對周邊區域的地價以及商業提升比率,根據原有區域條件不同可達到5%至10%。此外,地鐵帶來的巨量人流,也保證了商業地產的贏利能力。今天,我們復刻成都地鐵沿線商業面貌,繪製了9張供地產方考察、品牌方拓展的成都軌道交通商業地圖,以供參考。1號線——成都商業發展均衡垂直帶
  • 成都將以上百個地鐵站為核心,打造工作商業居住等一體化社區
    105個軌道交通車站將「華麗麗」變身》)除了坐地鐵,還可以在地鐵車站逛街、購物、休閒——這種「巴適」的車站也將在成都出現。記者日前獲悉,成都軌道交通集團組織編制《成都市軌道交通場站綜合開發專項規劃》,開展一體城市設計。規劃實施範圍為車輛基地75個、軌道站點105個,一共180個。
  • SKP或將入駐成都 恆大新津都市廣場項目概念亮相 | 成都商業地產7...
    2019年七月已經結束,本期贏商網獨家盤點2019年7月成都商業地產十大事件。項目方面:北京華聯旗下高端百貨SKP或進入成都,恆大新津都市廣場項目概念亮相,復星文旅與普羅投資等籤約都江堰金額達200億,陽光城為成都子公司提供1.7億元擔保,藍光發展預計上半年歸母淨利潤增加6.25億同比增加101%等。
  • 港資商業地產迎新增 成都太古裡零售增21.5%領跑太古系
    零售商業模式的線上、線下之爭已持續數年,但優質商業地產似乎並不理會爭論,甚至還在迎來新一輪增長。港股九龍倉置業(01997.HK)、太古地產(01972.HK)、恒隆地產(00101.HK)等以商業地產開發租賃為主業的房企,近期陸續批露2018年業績。業績顯示,港資商業地產商迎來了新一輪增長,且部分精品商業增幅驚人。
  • 商業地產的「小青xin」
    全國中小城市商業創新發展論壇創辦於2017年,由全聯房地產商會商業地產工作委員會指導,恆太商業管理集團、杭州天際線設計研究院、綠城管理控股集團、中國指數研究院聯合主辦,迄今已經在杭州、寧波成功舉辦了三屆,是國內唯一專注於中小城市商業與商業地產發展的全國性交流平臺,旨在推動中小城市商業地產繁榮發展。
  • 成都首張商業項目分布圖發布,揭秘城市商業邏輯
    近日,RET睿意德聯合中商數據,正式發布成都商業項目分布地圖(規劃至2020年),對成都已開業以及預計將開業的重點商業項目進行梳理和盤點。作為成都首張以商業項目分布為主的指示圖,意在展示成都商業發展的軌跡及特點,同時希望幫助熱愛商業地產的人士了解成都商業的新格局,並成為其能隨手翻閱的指南。
  • 保利地產綜合業態--購物中心
    保利地產在廣州、成都、佛山等中心城市的CBD開發了保利水城、保利中環廣場等一系列大型購物中心。  購物中心  保利地產在廣州、成都、佛山等中心城市的CBD開發了保利水城、保利中環廣場等一系列大型購物中心。
  • 2016成都商業地產人事變動總覽:36位高管職位發生變化
    編者按:2016年,大部分的商業項目趕在年底壓軸亮相,卻又有不少項目延遲開業,將懸念留到2017年。部分品牌、項目敗走成都,卻同時又有「新生力量」湧入市場……總結2016,展望2017,贏商網四川站特推出2016年終策劃即「2016年度成都商業地產報告」,梳理整個行業這一年來的重大節點與事件,多維度解析與呈現2016年成都商業地產市場的發展狀況。
  • 成都願景:一個TOD綜合開發項目就是一個美麗宜居公園社區
    隨著TOD時代來臨,成都將如何推進TOD理念落地落實,探索出具有成都特色的TOD發展之路?成都思路 700餘個站點構建4級分級體系當前,成都正處於軌道交通引領城市發展的重要歷史階段。TOD綜合開發是軌道交通時代城市發展的一場思想運動,是城市開發理念的更新和城市運營方式的重構。事實上,成都的TOD布局早已開始。
  • 成都約30處商業地產已停工 十處商業新樓變鬼樓
    成都的商業地產,歷來喜憂參半。今年中國非一線城市市場普遍疲弱,尤其是商業方面的庫存,在今年集體爆發。據悉,成都目前約有30處商業地產項目處於停工或者半停工狀態。
  • 成都軌道聯手香港地鐵 築夢「地鐵+生活」新篇章
    成都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軌道集團)與香港鐵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港鐵公司)籤約,共同出資組建商業運營合資公司——成都蓉港商業發展有限公司。 肯取勢者可為人先,能謀勢者必有所成。這是高質量發展背景下,成都軌道集團推動軌道交通產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打造「全國一流的軌道交通運營商」的重要落子,真招實招。
  • 重塑城市生活中心,招商蛇口成都商業榮耀啟航!
    招商蛇口成都公司總經理王曉波,對招商蛇口商業品牌內涵進行詮釋,對成都商業布局進行全方位解析,更是闡述了招商蛇口成都商業致力於城市商業發展,引領成都城市消費生活的全新商業格局。·花園城、招商·大魔方兩個項目所在的區域潛力及項目價值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