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文創發展,創意,己位居世界第一!

2021-03-01 兩岸商匯


點擊上面免費訂閱

問:怎麼都能免費收到這種文章呢?

答:只需點上面《兩岸商匯免費關注


近年來,以臺灣、日本、歐洲為核心的文創之旅正在悄然興起,而臺灣——這座肩負起中國傳統繼承之路與未來發展之道的寶島,無疑是文創之旅的首選地。一家低調的咖啡館、一碗街頭的小吃、一首簡單的民謠,都留存著歷史縮影。她的美,更在於跨越了朝代的更迭,回首過去,念想將來。在淡水老街藝人的淺吟低唱裡,尋覓歷史遺韻;在漢聲巷的朗朗書聲裡,堅守傳統精華;在不打烊的誠品書店,翻閱繁華都市日益稀缺的人文情懷。

臺灣文創何以這麼火?

根本——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堅守、傳承和創新

臺灣一直堅持沿用繁體字,如此強調傳統文化的行為,無疑是一種文化堅守和傳承的體現。在學習日本、美國的經驗中,保留了傳統中國的文化之根,並善於將中國傳統文化創造性地加以轉化,體現在文化、藝術、產業各個方面。

如今,臺灣文化已經形成了一種社會文化,一種全民文化,今天的臺灣人大多都給人一種儒雅、有禮的感覺,這種文化性格滲入到產業或事業上,也讓臺灣的產品或商品含有一種文化精神和內涵。這就是為什麼大家到臺灣旅遊,最受觸動的不是它有什麼獨特景觀,不是它有什麼產業規模,而是它營造的文化氛圍和傳達出來的文化精神。

吳曉波寫的日本馬桶文章在朋友圈瘋傳;央視滾動播放著《大國工匠》的記錄片;亞馬遜網上書店裡最熱銷的圖書是《工匠精神》、《摩託車修理店未來工作哲學》、《褚橙你也學不會》、《工業化4.0》……

上述種種都預示著一個大趨勢:中國即將迎來品質消費的時代。那麼,我們不妨來看臺灣。


記得馮侖在談到對臺灣的感覺最為恰到好處,他寫道:

我看臺灣的感覺,就是一個教養很好的中年婦女,你慢慢品、慢慢看,發現她的優點、責任、家庭,慢慢地看出來的東西越來越多。所以我到臺灣覺得沒有壓力,很親切。她的端莊,不是張牙舞爪,是什麼事情都比較有次序、有規矩,她的嫻熟、優雅,不是給別人看的,是內心的一種狀態。

結果一夜間,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大一線城市,臺灣的商業業態已經風靡。如今,在中國很多爆品商業項目裡,都能看到臺灣美食、臺灣咖啡館、臺灣動漫、臺灣文創零售。他們的出現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人氣的保證。

臺灣憑什麼,值得我們全力以赴的去學習?

1、文化創意產業園——臺灣文創的孵化器

以華山文創園和松山文創園為代表的特色園區,集合了臺灣多種文創業態為一體,成為臺灣目前最重要的文創產業孵化器。這兩個由衰敗的廠房經過騰籠換鳥式的改造,搭建成的新型文創產業園,承載了臺灣文創產業太多的光榮與夢想,已然成為臺灣文創產業對外交流的一個窗口。

如今我們看到各地正在興起一波工業改造熱潮,其最早的根源就來自臺灣。

咖啡館、畫廊、餐廳、酒吧、生活美術店鋪等這些全新的商業業態的植入,引起了市民的廣泛情感共鳴,給改造後的廠房空間裡煥發出勃然生機。



2、生活美術商品零售——臺灣創客的大本營

崇尚"生活美學",進行"臺灣生活工藝運動",是臺灣重新塑造新零售業的根本動機。在大陸進入萬眾創新的時代,我們更要學習臺灣將文創產業做強的根本動力。這裡提倡一種親力親為、全心投入的工作精神與生活態度,以及注重每個環節的過程,追求盡善盡美的境界,以此生活態度為出發點,進行一場從"人心"開始的革命。這裡就是創客的搖籃。

因此我們看到各類創意零售店鋪,還包括法藍瓷、琉璃工坊這樣的品牌商店,都是將中國傳統文化用時尚、新穎的形式進行體現。



(臺灣典型生活美學零售店鋪)


3、臺灣美食——締造真正的生活家

民以食為天。臺灣這樣一個傳統文化濃鬱的地方,自然少不了對美食的尊重。從李安拍的著名臺灣電影《飲食男女》,再到臺北著名的士林夜市,臺灣美食早已風靡大陸。每一個特色餐飲店鋪都能構成客流的發動機和引爆點。

其實,真正的優秀的臺灣餐飲店,其對餐飲的理解已經上升到工藝美學層面,即講究美食的營養口味,又講究美食空間的儀式感的塑造。因此,我們看到食養山房這類特色的美食家禪院,通過其獨特的美食製作程序和儀式空間的營造,吸引了大批食客進行膜拜式的體驗。

臺北的著名連鎖餐飲品牌鼎泰豐,其將美食工藝展示給外界的同時,也用純正的口味徵服了世界範圍內的消費者,成為米其林餐廳的重要代表品牌。


4、臺灣咖啡館,都市青年的心靈棲息地

咖啡館在臺灣,與其說是一個休閒平臺,更不如說是一種青年群體的心靈棲息地。許多臺北青年最大的夢想,就是開一個特色咖啡館。在一個有書店、有美味咖啡、精品美食的咖啡館裡體驗現代時尚生活的樂趣,會客訪友,孕育出獨有的精緻脫俗的咖啡館文化。這些咖啡館已是臺灣文創商業裡最普遍、也最有吸引力的一個業態。



5、動漫與場所營造結合——勵志、走心

日治時期的臺灣因為深受過日本文化影響,因此對動漫這類文化也是臺灣文創產業裡最有特色的組成部分。去到臺灣,我們會欣喜地發現,這裡與大陸最大的不同就是各個商業角落裡流淌的動漫的基因。

動漫是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藝術形式,當人們的在日常的生活中,看到吉米式的勵志的、有情懷、充滿人生感悟的動漫作品出現在眼前的時候,那種發在內心的情感共鳴自然油然而生,從而為臺灣社會平添了濃濃的人情味。


(宜蘭吉米主題廣場)

(華山文創園主題展覽)

6、臺灣農業及民宿——帶我們體會時尚、創意與鄉愁

精品農業是臺灣具備世界水平的產業門類。臺大的農業系與其醫學系一樣,都是臺灣傲視世界的頭牌學科。臺灣最具創意的還不是將農業做成褚橙這樣的精細產業化的模式,而是將農業產業與旅遊產業有效結合,發動民眾創新的力量,將農場改造成親心可人的家庭親子旅遊目的地,從而形成疊加的經濟和社會效應。

不同於傳統酒店,臺灣的民宿因親民、評價,獲得大眾市場的喜愛。在旺季,幾千家民宿酒店全部訂滿。因此,特色民宿產業的發達也構成了臺灣文創產業的一個重要特色。

以地方特色來說,像宜蘭的民宿強調田園鄉村主題,墾丁則以南洋異國休閒風為主題,花東民宿強調原住民文化的奔放與山海相遇的激情,臺北九份的民宿以礦山小鎮懷舊為主題,澎湖民宿以離島度假、水上娛樂為特色,苗慄縣南莊鄉的民宿則散發著濃鬱的客家風情。

(臺灣墾丁民宿)

以主人的旨趣來說,有異國風情主題、家庭溫馨主題、懷舊復古主題、原住民風情主題、田園鄉村主題、人文藝術主題等等。每個優質的民宿主人都是"品味生活家",奉行"小而美"的經營哲學。


7、誠品書店——臺灣一代文創人的領頭羊

誠品書店之於臺灣,已經是一種生活方式的代表。這裡有大量的書籍、有生活零售產品、有餐廳、有咖啡館,文化生活的一切都是誠品的。這個堅守20年才逐步做強的品牌,背後的本質是堅守人文理想的情懷。如今以書店為核心的全新一代文創商業購物中心已經成為內地頻繁效仿的經典模式。




8、表演類文創——將傳統人文藝術融入現代時尚

文化的最高形式是藝術。大眾的生活中,還需要藝術的點綴。臺灣的藝術表演市場同樣發達。我們可以看到臺灣知名作家白先勇製作的崑曲青春版《牡丹亭》讓崑曲這個走進博物館的傳統藝術吸引了大批時尚青年;林懷民的雲門舞集以西方現代舞蹈為基礎,融合了中國文化的精髓,如書法、寫意等形式,開創了一個世界舞蹈新美學; 陳美娥的漢唐樂府將南音與梨園歌舞相結合,創造了一個1000 多年前的南音的現代神話。


綜上所述,臺灣的文創產業覆蓋了吃、住、遊、購、娛、休閒體驗等多個門類,已經構建了完整的產業體系,從而具備了豐饒的創新創意的土壤。中國當前消費市場即將進入到品質消費、情感消費的當下,儘快學習臺灣的文創產業操作經驗,用體驗感去營造實體商業的吸引力,已經是全行業的頭號課題。

作者:鄒毅 領易投資 轉載自:房地產觀察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請長按下面二維碼關注「兩岸商匯」公眾號!


聯繫電話:0769-22118581

地址:東莞市東城區東城大道東順樓4樓東城臺商協會(崗貝居委會樓上)。


相關焦點

  • 臺灣文創何以這麼火?己位居世界第一!
    來了就能為你節省1個億,盲目瞎幹只會把項目帶向死亡報名諮詢:電話/微信:13717753835導讀:近年來,以臺灣、日本、歐洲為核心的文創之旅正在悄然興起,而臺灣——這座肩負起中國傳統繼承之路與未來發展之道的寶島,無疑是文創之旅的首選地。
  • 臺灣文旅項目為什麼這麼牛?己位居世界第一!更深次原因在哪?
    導讀:近年來,以臺灣、日本、歐洲為核心的文創之旅正在悄然興起,而臺灣——這座肩負起中國傳統繼承之路與未來發展之道的寶島,無疑是文創之旅的首選地。一家低調的咖啡館、一碗街頭的小吃、一首簡單的民謠,都留存著歷史縮影。
  • 大陸文化創意產業實現增加值25829億元 位居全球第一
    原標題:中國創意經濟位居全球第一  由廈門理工學院與臺北教育大學聯合編撰的《兩岸創意經濟研究報告(2016)》顯示,中國創意經濟在國際環境中極具競爭力,位居全球第一。  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大陸文化創意產業實現增加值25829億元人民幣;臺灣地區文化創意產業總營業額為7945億元新臺幣。而2014年,全球文創商品出口為6003億美元,其中大陸出口超過2000億美元,市場份額佔全球227個國家和地區中的33.71%,排名第一;臺灣出口27億美元,排名第32位。
  • 【文創】透過「臺北文化創意的櫥窗」去看臺灣的休閒文創
    今天我們臺灣文創之旅步至臺北的松山文創園,它是臺北文化創意的櫥窗,園內還有一個被譽為亞洲最棒書店——臺灣誠品書店,是小資文藝愛好者必經之地。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那為什麼能當擔起「臺北文化創意的櫥窗」這個稱號。 2011年,臺北主辦了世界設計大展,這次大展的成功舉辦,使得臺北市當局看到其發展潛力,於是在這一年將松山煙廠改為松山文創園。
  • 臺灣文創發展案例借鑑
    誠品書店追求高質美感,秉持「連鎖不複製」的展店策略,採用異業結合、創新服務等發展理念,打造了以「文化創意」為核心的複合式文創平臺,目前已經成為了臺灣文化的地標,在國際上也享有盛譽。臺灣休閒農業為何如此出名,到底好在哪裡?透過臺灣的4個經典休閒農莊,我們一起探尋臺灣休閒農業的發展秘訣。      飛牛牧場是一個以乳牛養殖為主的休閒牧場,也是臺灣目前最火的農業文創項目之一。除了生態豐富,飛牛牧場還用心經營「美學」,有著臺灣最夯的牧野景觀。經歷了三次轉型後,牧場除了畜牧的本業外,也轉型成農村體驗、生態保育、自然休閒的渡假樂土,實現了文創的成功轉型。
  • 以創意孵化夢想 盤點臺灣地區別具特色的文創園區
    (贏商網報導)有句電影臺詞說,文創產業「就像漆黑夜裡的螢火蟲」,總是那麼光彩奪目,隨時能夠給人帶來創意的驚喜。而臺灣文創園區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臺灣,「文創」是一個既高大上同時又可以非常接地氣的詞語。臺灣的文創產業覆蓋了吃、住、遊、購、娛、休閒體驗等多個門類,已經構建了完整的產業體系。   為何在臺灣,創意可以如此勃發?
  • 文創專家匯聚宜昌共話文創產業發展
    11月10日上午,宜昌自貿片區建設暨第三屆宜臺文創產業合作推進會在城區桃花嶺飯店舉行。省臺辦副主任塗陽斌、市政府副市長周正英出席活動,近200名臺灣嘉賓、兩地文創專家、青創代表參加活動。  活動由市政府副秘書長餘峰主持。
  • 專訪華山創意園創始人陳甫彥:臺灣文創及文創產業
    近年來文化創意產業在不斷向前發展,很多地方都湧現出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該產業創造的產值也越來越讓人不敢小覷。臺灣陳甫彥先生就是最早發展這個產業的領頭人之一。近日,在「臺灣文創及文創產業」論壇中,浙報理想文化邀請到臺灣華山1914創意產業園創始人陳甫彥先生到場,為關注創意產業的各位分享在創意產業中的一些見解和看法。大浙網對陳先生進行了專訪。
  • 跨越海峽,領略臺灣「道地」文創味 ——山東省文化創意設計行業協會組織臺灣文創研學活動
    、2019臺灣文化創意設計博覽會,並深入考察臺灣知名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與文創項目。探索臺灣創意產業的發展模式,品讀全球知名創意機構的文博大展,在美麗的寶島臺灣,體味濃鬱的人文積澱,感受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蓬勃活力。關鍵詞:體感、質感、美感
  • 兩岸 野趣華山VS秀氣松煙 創意變身【深讀臺灣文創園區】
    管理部門將BOT案得到的土地權利金,設為文化發展基金,拿它來支應園區修復古蹟及管理等財務。並結合國內設計與文創產業資源,形塑文化創意產業及設計產業聚落,期能打造臺北市成為亞洲創意設計的中心都市。 2013年,誠品進駐擁有廣大腹地和綠地的松煙園區,以「跨界 · 實演」的經營定位,引進許多名店,像是著名麵包師吳寶春開在臺北的第一間麵包店、全臺第一家黑膠唱片館,再加上附近的阪急百貨、新光三越以及BELLAVITTA等高端商業,讓擁有文創優勢的松煙園區,成為東區文創旅遊新地標。至此,再看華山再逛松煙,你看到了什麼?
  • 文創第一園:臺北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
    華山,是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ROT案先行,先打名人牌吸引粉絲,創造產業群聚移動,是臺灣的文創櫉窗『臺北最亮的文創星雲。在臺北所有的文創園區中,它雖不是面積最大,但卻是發展最早、營運最為成熟,同時也是人氣最旺的一處。
  • 風景文創 臺灣文創繁榮的背後:情感營銷是關鍵
    我們看臺灣,最需要體驗的是臺灣的商業精神。追溯臺灣文創產業的源頭,也是來自於臺灣經濟的轉型。在臺灣經過上世紀70~80年代亞洲四小龍時期高速發展之後,高科技代工產業開始轉向衰落,臺灣必須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
  • 公告 臺灣文創之旅 - 什麼是真正的文創園區和文化地產-【創意領導力學院 · 第114期】
    近年來臺灣文化創意業快速發展,在文化創意與設計服務跟相關產業融合方面,在用文化創意推動企業發展、促進產業升級方面都積累了許多成功的經驗,文創園區、特色小鎮、創意農業等在臺灣遍地開花。 →為什麼大家都願意到臺灣旅遊、體驗並消費?
  • 從臺灣文創產業發展看文旅產業的「情懷」與「商道」
    情懷,是理想,也是責任,是一種全身心的投入,是一種鍥而不捨的工匠精神,情懷是文旅產業的本質屬性之一;商道,是商之道義,企業的本質是創造利潤,而商道是企業懷有道義之心,對世界,對自然,對藝術理想的投資,可以說,文旅產業是追求「情懷」與「商道」的平衡之產業。臺灣的文創產業覆蓋了吃、住、遊、購、娛、休閒體驗等多個門類,已經構建了完整的產業體系,具備了豐饒的創新創意土壤。
  • 臺灣之文創&民宿遊學之旅
    臺灣第一家蜜餞觀光工廠,是一處以現代化生產設備製作金棗蜜餞加工生產地,也是一處結合地方風情與金棗文化的現地展館。亞洲現代美術館:安藤忠雄在臺灣的第一座建築作品,在全世界校園中第一座安藤忠雄美術館。彩虹眷村:這裡的畫作,是由一位老伯伯所創作完成,憑著一股想讓家園更美好的心意一筆、一畫描繪出心中無止盡的創意及對世界美好的快樂。
  • 激發全社會創意活力 臺北松山文創園區印象
    陪同參觀的研究臺灣文創產業發展的專家——中華經貿文化創新發展協會理事長謝東凱博士介紹說,2002年,臺灣首次將「文化創意產業」提升到重點產業政策層次。2003到2013年10年間,每年投入在文創園區的預算佔整體文化預算的 40%以上,充分體現了對文創產業的重視,明確了文創園區對推動文化創意的指針作用。
  • 【創意園區】來臺灣你只聽過松山文創園區,和華山文創園區?那就low了!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a-zone位於花蓮市中心,建於一百年前,原是花蓮酒廠廠房和倉庫。經過改造,現在則成為了臺灣五大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之一。傅廷暐笑著說,相較於臺北商業機制活絡,花蓮在地文創只能不斷用創意刺激民眾消費,每次創意推廣都是風險,成果卻是文化消費客群逐步提升!
  • 臺灣文創專家為大安鄉「文旅融合」發展支招
    5月29日,臺灣文化創意產業聯盟協會榮譽理事長李永萍
  • 期待已久,她終於如約而至:臺灣文創(溫州)發展中心
    )發展中心籌備組授牌,臺灣文創發展中心臺灣方召集人、臺灣藝術大學原校長謝顒丞和大陸方召集人、兩岸印博會.論壇執行長李玉信攜手接牌。展會現場,來自臺灣的15位青年設計師精心準備了30多幅作品亮相「臺灣青年設計師作品展」,內容涵蓋紙質產品、包裝、禮品、印刷機械、印刷行銷等印刷全產業鏈創新創意。臺灣文創發展中心大陸方召集人李玉信表示:舉辦作品展的目的,就是通過這個展會的落地,搭起我們兩岸兩地的橋梁。這座橋梁,一頭連接的是臺灣的設計界,一頭連接的是我們大陸的產業界。
  • 臺灣的農業文創的「六脈神劍」
    文創農業起源於上世紀90年代後期,由於農業技術的創新發展,以及農業功能的拓展,創意農業、觀光農業、休閒農業、精緻農業和生態農業相繼發展起來;人們有效地將科技和人文要素融入農業生產,進一步拓展農業功能、整合資源,把傳統農業發展為融生產、生活、生態為一體的現代農業,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文創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