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今年7月25號到29號,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在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督察發現,石材礦山非法開採問題突出,區域汙染嚴重。
督察發現,2014年以來,漳浦縣意發石材有限公司在赤嶺鄉蔡坑礦區長期非法開採,造成大面積山體、植被破壞,下遊蔡坑水庫淪為「牛奶湖」,破壞商品林達到201畝,越界開採礦產品評估價值約8200萬元。經督察組進一步調查發現,漳浦縣現有持證開採石材礦山單位有15家,其中14家越界非法開採。漳浦縣所有持證單位在採石材礦山均未落實恢復治理方案和土地復墾方案,礦區周邊均存在大片「掛白」現象,「邊開採邊治理」要求形同虛設。全縣礦山開採導致的生態破壞面積達10180畝。
漳浦縣目前共有石材加工企業105家,分布在6個工業集中區。此次督察發現,多家企業生產廢水直接外排,形成多個「牛奶塘」,當地多部門現場聯合調查後,不僅沒有要求企業將違法填埋物依法處置,反而直接覆土掩埋,敷衍了事。
此外,現場督察還發現,漳浦縣存在大量挖土、洗砂場,違法侵佔土地和林地,破壞植被,水土流失淤積河道,生態破壞和環境汙染嚴重,群眾投訴不斷。
漳浦縣石材行業生態破壞和汙染問題由來已久,但層層監督、次次通報就是不見落實,違法時間之長、破壞程度之大,實屬罕見。針對上述問題,督察組將進一步核實有關情況,並要求地方依法依規依紀處理、問責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