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倫春自治旗召開「法治烏蘭牧騎」推進會

2020-12-15 法制網

為進一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普法宣傳工作要「創新宣傳方式,注重宣傳實效」的指示精神,落實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司法廳、文化廳共同印發的《關於打造「法治烏蘭牧騎」普法品牌的通知》文件要求。2019年5月6日,鄂倫春自治旗司法局召開了「法治烏蘭牧騎」推進會,旗普法工作專項組副組長、旗委宣傳部副部長巴特爾出席會議並講話,旗委辦公室、旗政府辦公室等24個普法工作專項組成員單位領導和聯絡員共30餘人參會。

會議肯定了鄂倫春自治旗在創建「法治烏蘭牧騎」方面做得工作,強調要進一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精神,適應新形勢下普法工作需要,共同打造「法治烏蘭牧騎」金色普法品牌。一是堅持把法治內容融入烏蘭牧騎創作中,提升法治宣傳的思想內涵和表現手法;二是堅持把法治宣傳形式融入烏蘭牧騎演出中,擴大法治宣傳的社會影響力;三是堅持以幹部群眾對法律服務的需求為導向,不斷豐富優秀法律文化服務供給;四是充分運用新媒體新技術,擴大法治烏蘭牧騎的社會覆蓋面。

會議還進行了法治原創作品評選活動和「法治烏蘭牧騎」小分隊授旗儀式,並觀看了自治區司法廳拍攝的《法治烏蘭牧騎》記錄片。

此次會議的召開,進一步推動了全民普法工作進程,推進了鄂倫春自治旗法治文化建設,為如何打造鄂倫春「法治烏蘭牧騎」普法金色品牌指明了方向。

相關焦點

  • 法治烏蘭牧騎文藝演出在烏蘭察布市舉行
    人民網烏蘭察布8月24日電(李睿)8月23日晚,「同譜和諧曲 共圓法治夢」法治烏蘭牧騎文藝演出在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舉行。 據了解,為全面推進「法治烏蘭牧騎」金色普法品牌活動深入開展,內蒙古自治區宣傳部、司法廳、文化廳聯合召開「塑造普法宣傳金色品牌打通公共法律服務最後一公裡暨法治烏蘭牧騎推進會」,本次文藝演出是這次推進會重要組成部分。 據介紹,本次出演的11個節目均來自於烏蘭察布市各旗縣市烏蘭牧騎、文藝團體及民間。
  • 鄂倫春自治旗璀璨明珠
    南木鄂倫春民族鄉的鄂倫春老人幾乎人人都會唱,在山場、密林中、田地裡或場院中,隨時都可以聽到他們那別有風味、拉著長調的歌聲。如有貴客臨門,酒酣耳熱之餘,他們會連唱不休,直至通宵達旦。   「贊仁達」有相對固定的曲調,但無固定歌詞,一般也無需樂器伴奏,節奏自由,旋律高昂,剛健而悠揚。鄂倫春人有很高的即興編詞能力。
  • 【精彩】「法治烏蘭牧騎」:最美的普法宣傳品牌
    隨著《法務工作室進咱村》、《法治少年說》等一個個精彩紛呈的普法節目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寧城縣傾情上演,「內蒙古法治烏蘭牧騎」普法活動正式拉開帷幕。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寧城縣率先創建了具有寧城特色的全區首個「法治烏蘭牧騎」。5月26日,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司法廳、文化廳在赤峰市寧城縣中京法治文化廣場隆重舉行「法治烏蘭牧騎」啟動儀式,並為當地群眾獻上一場法治文藝大餐。
  • 通遼市舉行法治烏蘭牧騎授旗儀式暨法治烏蘭牧騎文藝演出
    通遼市「法治烏蘭牧騎」授旗儀式暨「法治烏蘭牧騎」文藝演出於9月20日在科左後旗烏蘭牧騎劇場隆重舉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人民群眾不僅滿足於物質文化生活的提高,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等方面有了更高期待和追求,將烏蘭牧騎的特殊優勢與法治有效融合起來,打造「法治烏蘭牧騎」這一金色品牌,利用烏蘭牧騎的形式和內容進行法治宣傳教育,對充實烏蘭牧騎內容,提升烏蘭牧騎內涵,增強烏蘭牧騎強大生命力具有重要意義。
  • 鄂倫春自治旗有綠色淨土,北國碧玉,鮮卑民族發祥地美譽文化誦讀
    鄂倫春自治旗,隸屬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地處呼倫貝爾市東北部,大興安嶺南麓,嫩江西岸,北與黑龍江省呼瑪縣以伊勒呼裡山為界,東與黑龍江省嫩江市隔江相望,南與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阿榮旗接壤,西與根河市、牙克石市為鄰。
  • 法治烏蘭牧騎系列普法動漫劇《小司來了》新一季開播
    法治烏蘭牧騎系列普法動漫劇《小司來了》新一季開播 2020-01-06 10: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注|國家憲法日暨「法治烏蘭牧騎」演出活動舉行
    關 注12月4日,通遼市「弘揚烏蘭牧騎精神到人民中間去」暨「法治烏蘭牧騎」基層綜合志願服務活動在萬達廣場舉行。這次活動以「弘揚憲法精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主題,組織市司法局、市公安局、市法院、市總工會等20多家單位進行現場法律宣傳和諮詢。同時,還邀請到科爾沁區烏蘭牧騎隊員以及司法一線的幹部開展豐富多彩的節目表演,將法律宣傳、法治意識和理念帶到農村牧區、傳遞到基層群眾身邊,深受廣大群眾喜愛。
  • 「法治大篷車」興安法治烏蘭牧騎開展送法到基層活動;學習先進 取...
    「法治大篷車」興安法治烏蘭牧騎開展送法到基層活動;學習先進 取長補短 比學趕超 2020-06-29 05: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進國門」法治烏蘭牧騎大型普法宣傳慰問活動在內蒙古二連浩特...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史萬森  為加強內蒙古邊境地區法治宣傳,大力弘揚「紮根生活沃土,服務牧民群眾」烏蘭牧騎精神,內蒙古自治區司法廳、內蒙古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內蒙古廣播電視臺聯合主辦的「法治烏蘭牧騎走進國門」大型普法宣傳慰問活動8月28日在二連浩特市成功舉行。
  • 鄂爾多斯市文化和旅遊局打造「法治烏蘭牧騎」普法品牌成效明顯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烏蘭牧騎的回信精神,永遠做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結合「要創新宣傳形式,注重宣傳實效」的法治宣傳思想,不斷適應新時代普法工作的需求,近年來,鄂爾多斯市文化和旅遊局結合本地區實際,致力於打造「法治烏蘭牧騎」普法品牌,通過多種形式的文化作品和傳播方式,不斷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宣傳引導工作,增強基層群眾的法律意識
  • 呼倫貝爾鄂倫春自治旗、嘎仙洞
    鄂倫春自治旗阿里河鎮之前去了呼倫貝爾,這條旅遊線路是所在地區的朋友精心挑選的,一路的美景深深的打動人心總體路線:加格達奇-鄂倫春自治旗(相當於縣城,景點:嘎仙洞、相思谷等)-海拉爾-滿洲裡。本篇主要介紹鄂倫春自治旗和嘎仙洞從加格達奇下飛機,第一感覺是醉氧,空氣清新的感覺讓人的大腦出奇的舒服,這種通透的程度,讓整個人身體機能得到了良好的運轉,心情也會無比的舒暢。坐計程車大約30分鐘到了鄂倫春自治旗阿里河鎮,一路的綠蔭,車很少,根本不用擔心堵車。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阿里河鎮,這裡與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加格達奇為鄰,是大興安嶺林區。
  • 「聚焦熱點」「同譜和諧曲 共圓法治夢」 法治烏蘭...
    2018-08-24 23:34 來源: 澎湃新聞 內蒙古掌上12348 本文原標題:《「聚焦熱點」「同譜和諧曲 共圓法治夢」 法治烏蘭牧騎文藝演出相約烏蘭察布》「同譜和諧曲共圓法治夢
  • 走進內蒙古鄂倫春自治旗阿里河鎮天然山洞嘎仙洞森林公園
    嘎仙洞是天然山洞,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倫春自治旗阿里河鎮西北10公裡嘎仙洞森林公園內,大興安嶺北段頂峰東端,嫩江支流甘河北岸噶珊山半山腰花崗巖峭壁上。是古代鮮卑族人的發源地,洞內堆積有較豐富的文化層,對於研究拓跋鮮卑的早期歷史,具有重要科學價值,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法治烏蘭牧騎:草原上的普法「輕騎兵」
    2018年4月,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司法廳、文化廳(現為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聯合印發《關於打造「法治烏蘭牧騎」普法品牌的通知》。文件下發以後,各地迅速掀起法治烏蘭牧騎建設和法治文化宣傳的新高潮。 5月26日,內蒙古「法治烏蘭牧騎」啟動暨授旗儀式舉行。
  • 法治烏蘭牧騎進社區,讓居民在看節目中學法
    近日,達茂旗委全面依法治旗辦、宣傳部、司法局舉辦達茂旗2020年憲法宣傳周啟動儀式暨「法治烏蘭牧騎」進社區活動。活動現場,各種節目精彩紛呈,好來寶《憲法頌》,女生獨唱《法律援助 情滿人間》,快板《民法典》讓廣大社區居民在欣賞藝術節目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學習到了法律知識。
  • 上饒市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現場推進會在玉山召開
    9月29日,上饒市2020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目標管理現場推進會在玉山縣召開。上饒市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蔡呈毅出席並講話,縣委副書記、縣長徐樹斌致歡迎詞,市司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諸鳳良主持,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陳曉春出席,縣政協副主席繆恆軍陪同實地考察。
  • 鄂倫春,你為什麼這麼「靚」
    在內蒙古呼倫貝爾,有這樣一個地方他是全國成立最早的少數民族自治旗綿延的大興安嶺從這片土地上穿過悠長的河水流淌在這裡的每一個山谷他是拓跋鮮卑民族的搖籃是大興安嶺的璀璨明珠這就是鄂倫春自治旗這裡是鄂倫春民族聚集的地方是鄂倫春民族文化不斷發展和傳承的見證地獸皮文化、樺樹皮文化
  • 大興安嶺上的璀璨明珠——鄂倫春
    鄂倫春自治旗位於呼倫貝爾東北,大興安嶺南麓,嫩江西岸。是呼倫貝爾面積最大的旗,也是我國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旗。鄂倫春歷史悠久,最早見諸史籍稱為東胡之地,公元前209年匈奴佔敗東胡並佔據其地,漢時為拓跋鮮卑所居。她被譽為大興安嶺上的璀璨明珠,境內森林茂密,水資源豐富,風景優美是一個擁有眾多景觀的旅遊勝地。
  • 2018鄂倫春杜鵑節開幕
    圖一:2018鄂倫春杜鵑節開幕式現場5月8日上午,由內蒙古自治區鄂倫春自治旗委、旗政府主辦的「2018鄂倫春旗達爾濱杜鵑節鄂倫春達爾濱杜鵑節是鄂倫春自治旗旅遊局發力春季旅遊的重要節慶活動。目前,來達爾濱羅湖畔看日出日落,看杜鵑花華美爛漫,已經成為眾多遊客和攝影愛好者的首選。
  • 鄂倫春人愛玩「不充氣的足球」
    新華社呼和浩特1月15日電題:鄂倫春人愛玩「不充氣的足球」新華社記者魏婧宇、王雪冰、徐欽雪後的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一片銀裝素裹。在嘎仙湖冰封的湖面上,十幾名少年正在踢球。16歲的鄂倫春族少年何宗祠告訴記者,這是鄂倫春傳統的皮球,叫「本布利」。本布利曾經是鄂倫春獵民打獵之餘的休閒運動,使用的毛球以鹿筋縫製狍子皮而成,球中間塞滿了布,特別軟但是沒有彈性。玩本布利時,獵人們會圍成一圈,互相踢球,如果球落地了則為輸,後來演化出用本布利進攻射門的規則。「本布利就是不充氣的足球。」何宗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