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煙臺情結

2020-09-11 大漠斜陽979

我不是煙臺人,自幼生活軌跡與煙臺也無甚過多的交集,但骨子裡有種深深的煙臺情結,概因祖籍威海的原因,威海20多年前屬於煙臺地區。

家裡老人鬢毛已衰、鄉音未改,威海話屬於膠遼官話登連片的煙威小片,這種土話常被文藝工作者們善意調侃,可對我而言,卻似優美的音樂,動聽的聲音。很遺憾的是我極缺乏文藝&34;、嚴重的&34;,能聽懂卻不會說。

前兩年,當北京的親戚提議在煙臺買套房時,我果斷出手了,在煙臺有了套屬於自己的房子。裝修後一直閒置,沒有享受到&34;的日子,偶爾去煙臺出差,還是住賓館。

旅行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每年都有計劃地出省旅行一段日子,時間有長有短,否則就好像一年白過了。今年因疫情的原因,去哪兒都有顧慮,別給國家添亂了,索性自駕煙臺,住在自己家裡,看看自家周圍的風景。

從濟南的家到煙臺的家,全程高速,一馬平川,駕駛體驗,爽,爽爽爽!

進出服務區,仍需出示健康碼,測體溫,帶口罩,但已無年初如臨大敵的陣仗。


煙臺的家位於牟平區的龍湖社區,地處煙臺濱海大道的東段,養馬橋大橋的西端。北臨大海,南鄰景觀大道,西達市區中心,東通煙威高速,與養馬島景區隔海相望,交通便利,風景優美。

龍湖集團深耕此地十餘年,別墅、公寓、洋房應有盡有,房型齊全。自配商業街,建有海上森林公園、教堂、櫻花林、薰衣草田,足不出戶即可領略不同美景。


















(待續)

相關焦點

  • 我的煙臺情結(續1)
    以前每隔幾年,就找機會來一次煙臺,活動範圍僅限於芝罘區的海岸街、海關街,以及周邊的大馬路、二馬路、三馬路、以及四、五、六馬路,還有南大街、北大街等市中心地段,煙臺老城區這街道名取的簡單直白到質樸樸實,就像老輩煙臺人的性格一樣。對牟平的印象仍滯留在牟平縣的樣子,偏僻+不便。
  • 我的煙臺情結(續3)
    明代為防倭寇曾在此設狼煙墩臺,簡稱:煙臺。近代煙臺開埠,各國曾在此設領事館區。如果說以前來過N次煙臺,那來煙臺山的次數至少是N+1次,我喜歡這地方,喜歡登高遠眺,海風拂面的感覺。煙臺山最高處設燈塔,以前登上煙臺山燈塔的次數卻是0次,這次實現了0的突破。燈塔之上,360度無視線死角,煙臺港、海岸錢、老城區一覽無餘,盡收眼底。
  • 我心中的民宿情結
    我心中的民宿情結楊雯潔 在路上,不為旅行, 喜歡旅行的我,閒暇時,或約三兩好友,或獨自一人,去哪沒有特定的目標,只要有志同道合的人一路陪伴心中也便有了自己的民宿情結。就這樣我們聊天品茶直至深夜,因為我有民宿情結,所以向老闆娘學了些關於這方面的知識。
  • 在煙臺看海(我與一座城)
    山東煙臺城市風光。本版圖片來源:影像中國我第一次來煙臺,是參加「藍色潮」詩歌筆會。那時候我還在故鄉海陽,正迷戀於寫詩,對外面的世界充滿憧憬。「藍色潮」筆會很是浪漫,朋友們相聚海邊,談文學,談理想,覺得整個煙臺都是藍色的。
  • 【閱讀】我的豆腐腦情結
    從小到大我總忘不了的就是我的家鄉陝西乾縣的豆腐腦。但我知道,那只是母親哄我們的話罷了。她是捨不得那5分錢。當時,一碗豆腐腦5分錢。記得有一次,父親給我們兄妹四個買了一大碗豆腐腦,端回家我們兄妹四個,你一口,我一口很快就把一碗豆腐腦吃光了,最後竟然,連粘在碗內的辣子油也被我們用饃給擦光了。在我的記憶裡那是我吃過的最香的一回豆腐腦。  說來也巧,我上到五年級時,我們班一個離學校很近的同學叫我晚上在他家住。
  • 我的上海情結
    我有民國情結,對上海情有獨鍾,尤其喜歡研究小街巷裡的洋房。上海的小獨棟洋房,大多規模較大,目測以六到七個臥室為主,且比英國維多利亞以及愛德華時期的普通家庭三、四臥室住房更為精緻。說明當年能來上海的洋人,富裕程度遠勝於本土英國人。
  • 我的南洋茶餐室情結
    我的南洋茶餐室情結   我跑得最歡的,還是馬國那些二三線的小城小鎮,可以在那裡的茶室裡一耗就是老半天,時間似乎有了另外的意義,我也似乎變成了另一個自己。
  • 家鄉味道 | 我的米粉情結
    我的米粉情結       我第一次吃米粉是在苦澀的童年。那時家裡很窮,有道是「三餐吃的包穀飯,筷子夾的苦齋公」,苦齋公是一種苦澀的野菜,是專門為窮人家救命的野菜。在五荒六月青黃不接的時候,窮人家大都揭不開鍋,只有上山採野菜充飢。我在五六歲時還跟姐姐上山掐過苦齋公。       直到有一天,我的父親不知從哪裡弄來了兩個銅板,帶我去我家鄉的街市大盛橋吃米粉。
  • 我的三中情結---感恩母校,感謝恩師邱忠華
    [九江新媒體JJXMT.CN]我曾經無意間聽到王蒙教授講到「情結」這個詞,他說每個人都有情結,這種情結伴隨人的一生。今天我想說說,人生有一種深刻的驕傲,叫做母校情結。    黃昏前,我又去了趟母校——九江三中。三中的草木仍舊逕自招搖,重回這片飽含恩澤的土地,我依舊感到澎湃與深刻。
  • 在煙臺看海(我與一座城)
    山東煙臺城市風光。本版圖片來源:影像中國我第一次來煙臺,是參加「藍色潮」詩歌筆會。那時候我還在故鄉海陽,正迷戀於寫詩,對外面的世界充滿憧憬。「藍色潮」筆會很是浪漫,朋友們相聚海邊,談文學,談理想,覺得整個煙臺都是藍色的。
  • 我美麗的家鄉—山東煙臺
    我的家鄉是一座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氣候宜人的海邊小城—山東煙臺。2019年山東煙臺成為中國最宜居的城市。但是工作的原因我離開它已經十幾年了。1984 年,煙臺被列為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一場醞釀已久、蓄勢待發的城建變革從此開始。如今的煙臺已經大變模樣,褪去了幾十年前小漁村的模樣,嫣然成了一座國際化大城市模樣。家鄉的日新月異,不變的是我對它深深的眷戀,所以每年都會回去幾次,還是如此的熟悉的味道。
  • 山東省武協副主席「劍王」王常凱:煙臺武術別樣紅
    煙臺武術別樣紅  這是王老先生近幾年第三次來煙。喜歡煙臺不光是因為自己的祖籍是龍口,有著濃厚的鄉土情結,關鍵是喜歡煙臺的武術氛圍。  王老先生說,縱觀近期我國各地武術界現象,各門各派之間矛盾較深,各派不團結是武術界多年存在的問題。但煙臺不存在這種情況,各門各派都很團結,這一點比較難得。
  • 杜拉斯《情人》:「我」的戀父情結
    為什麼主人公「我」會愛上一個比「我」大12歲的男子?01主人公戀父情結的形成主人公年幼時,家庭中重要角色「父親」因重病去世,小時候失去父愛的主人公,生活中幾乎沒有父愛的存在。這些都使她形成強烈的戀父情結,塑造了她的戀父心理與性格,從而決定了她選擇情人的條件,影響著她對母親的態度。
  • 「我是煙臺第一撥做旅遊的」——專訪煙臺永安國際旅行社總經理王東
    就在那天,他親手創建並發展起來的煙臺永安國際旅行社剛好批下出入境旅遊業務資質,這是煙臺首家擁有出入境遊資質的私營旅行社。    作為改革開放以來,煙臺第一批旅遊從業者,王東見證了煙臺旅遊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過程。    1986年煙臺只有2家旅行社    《今晨6點》:你本來是學京劇的,畢業後在京劇團上班也很符合邏輯,怎麼到旅行社了?
  • 傅翔|我的書法情結
    談起書法,我想這算是我一生中最為重要的一個情結了。
  • 我的新華書店情結
    20年前剛來北京的時候,我最愛去的地方之一是王府井書店。去王府井大街逛街的時候,大約有一半以上時間是泡在王府井書店的。在王府井書店,最愛去的樓層是四層,因為這層擺放的多是中國文學與外國文學類圖書。我到全國各省省會時,除了要逛省博物館,第二個文化去處便是省新華書店,看到博物館和新華書店的招牌,心裡總是有挺踏實的感覺,有時候時間有些趕,逛書店未免也是走馬觀花,但仿佛這是一個儀式,到了一個城市,拜訪過它的新華書店,心裡就會有一種滿足感。每個人有不同的情結,假若有人說我有「新華書店情結」,我是不會否認的。
  • 木瀆—我的古鎮情結
    我不敢奢求,還多了點不切實際吧,總是希望在青磚石瓦間飄蕩,有安靜,還有懷想。夏日的蘇州是炎熱的,走在路上,像進了大蒸籠,悶悶的。但這絲毫影響不了我去木瀆的決心,石亭、流水、垂柳首先映入眼帘,來來往往的人雖不少,但也不曾擁擠,現實木瀆古鎮比我想像的要熱鬧了許多,灰色的道路是由方磚砌成,兩邊滿滿的商鋪。
  • 【寧品讀】我的「長寧情結」
    【寧品讀】我的「長寧情結」 2020-11-22 20: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澳洲僑領返鄉考察:我是帶著家鄉情結回來的
    澳洲僑領返鄉考察:我是帶著家鄉情結回來的
  • 你說,陪我去煙臺看海
    不管第幾次來煙臺,你都會有回家的感覺。去往煙臺的火車上,熱情的山東大媽會問你,妮兒吃煎餅不?你回頭就會看見一張卷滿大蔥和甜醬的煎餅送到了你的手上,山東人的熱情是你無法拒絕,而曾經的那個山東男孩也是久久不能忘記。我記得他說,四月煙臺的海很適合兩個人一起看,所以我一個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