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電影《芳華》首次直觀反映對越自衛反擊戰…有多少文山年輕人還能記得那段歷史?
英雄心靈中都有一段難忘的芳華歲月
面對英雄旗幟,對於當年血性男兒現今已兩鬢花白的參戰老兵來說,他們情有千千結,魂有萬般忠。
白鴿飛舞的年代
你不會認識我
我的名字沒有明星們顯赫
硝煙散盡的日子你不會留心我
我的故事會被歌聲淹沒
▼▼▼
(《參戰老兵的芳華》良良出品)
軍人的本色
12月15日,馮小剛新作《芳華》即將上映, 《芳華》破天荒的選用了一個近30年無人敢碰的題材「越南自衛反擊戰」,以此作為電影的故事背景,在電影界可說是意義非凡。電影之所以受到廣泛關注,除了馮小剛這塊金字招牌之外,最為重要的原因是該片用六分鐘的時間展現了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的場面。從劇照來看,畫面極其火爆,相當奪人眼球。
以馮小剛的票房號召力,能夠在片子中反映這場戰爭,又喚起了大家塵封已久的記憶,自然也就引起了觀眾尤其是當年參戰老兵以及軍迷們的極大興趣。然而,我們看到的不止是真實又殘酷的歷史,而是收穫了濃烈又熱血的信仰,便是那永遠的,永遠的老山精神。
歷史回顧
1979年,越軍侵佔老山,其累累罪行,激化了邊境各族人民的矛盾,強烈要求嚴懲越南侵略者呼聲越來越高。於是,我國決定奪回老山。
越軍313師得到消息,居然口出狂言:中國想要收回老山,就必須用屍體鋪著上來!1983年,原昆明軍區第14集團軍第40師受領作戰任務。
老山地處特別,是中越邊境12號界樁至14號界樁之間的最高點,向北可通視我國境內縱深25公裡,向南可俯瞰越南27公裡,向東可封鎖我國麻慄坡縣至越南河江省的主要通道口岸,向西可監視12號界樁以西至扣林山的諸要點。我軍為確保奪回老山的絕對把握,採用「殺雞要用牛刀」戰略,先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戰前準備。
我國解放軍戰士共計兩萬八千餘人進攻老山者陰山,當時老山被越軍全部控制,「抬頭不見天,低頭不見地」,可我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憑藉超強毅力去完成!
老山山高坡陡谷深,解放軍只能從半山腰的農民引水澆地的溝上走,開進相當艱難。經過30分鐘炮火開戰,我軍進攻老山主峰,邊防部隊35207部隊八連副連長張大權手握突擊軍旗,勇敢向前衝擊,就在他把軍旗牢牢插進主峰的同時,卻不幸被敵人的一顆子彈擊中,鮮血頓時染紅了他的胸膛,就這樣,紅旗與戰士相互支撐著,牢牢地立在了老山的主峰上!
在我軍奮勇戰鬥下,我們僅用了一小時40分鐘便收復了老山主峰,全殲越軍所謂的「英雄團」。最讓人出乎意料的是,極具戰略價值的662.6高地居然僅僅用了7分鐘就收復了!難以置信的速度,即使以9分鐘戰績報告總參,總參也不相信!
老山收復後,進入防禦階段,越軍的冷槍冷炮成了解放軍戰士最大的威脅,負傷甚至犧牲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而駐守在老山的戰士,由於老山的艱苦環境再次考驗著他們的勇氣與毅力!
老山特殊的氣候和地形,老山地區毒蟲肆虐,疾病傳播快,人們常說,雲南十八怪,三條長蟲一麻袋,三個蚊子一盤菜,黃蜂蜂窩當鍋蓋。
戰士們一面警惕敵人隨時可能偷襲,一面忍受著後勤供給不足的艱難,一人一天只能分到一口缸的水,很多戰士都患上了導致渾身糜爛的溼疹,從頭到腳沒有一塊好的地方;戰士們為了隱蔽只能半蹲在石壕裡運送物資,路途艱險,很多戰士就犧牲在路途中,有去無回……
1984年712戰役,越軍最大的一次反攻以中國解放軍的全面勝利結束!其中一個炮連發射496發炮彈,創造了此類型火炮發射強度的世界紀錄!葉劍英元帥看過作戰錄像後,不禁感慨,自淮海戰役以後還沒見過這麼多敵人的屍體啊!
在戰地上,為了共和國、為了祖國的領土完整,太多解放軍戰士奉獻了自己的熱血和青春,無怨無悔!
一般人不敢吃的苦他們必須敢吃!
一般人不敢去的地方他們必須得去!
三十多年過去了,
這些為了祖國和人民血灑疆場的戰士們,
不會被祖國和人民忘記!
他們早已化為「老山魂」永遠長眠在那經歷過血與火的熱土上!
有些人,無論我們是否知道他們的名字,但為保一方平安而用自己青春芳華直面殘酷戰爭的人們,他們老去的容顏或長眠的身軀,我們都不該忘記。然而還有多少文山年輕人知道這段歷史?我想,讓更多的人銘記那段歷史,才是對影片最大的肯定,更是對那段殘酷歲月和那些無畏戰士最好的致敬!
(電影預告片,建議在wifi下觀看)
追尋《芳華》影蹤,用心感受老山精神,12月15日,你會去電影院回顧這段歷史芳華嗎?
編輯:鄧三鳳 張玉蓉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