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土太小了:火炮從未打過最大射程 只有到國外才能爽一回

2020-12-24 利刃號

在近日新版《防衛大綱》揭示的日本下一年度防衛預算中,日本為其首款卡車炮,即"裝輪155毫米榴彈炮"(下文簡稱日制卡車炮)編列了七門炮,總額達48億日元(約合3億人民幣)的預算。粗略算來,即便不考慮換裝和訓練費用,日制卡車炮的單價也達到了驚人的7億日元(約合4300萬人民幣)。

而從日本防衛省公布的文件來看,這些卡車炮將用於替代FH70型牽引式榴彈炮。但從FH70多達422門的裝備量來看,日制卡車炮的總換裝成本將是一個天文數字。

圖為使用德制卡車底盤的"裝輪155毫米榴彈炮"。

即便只替換400餘門FH70牽引式榴彈炮中的200門,日制卡車炮的前後預算需求也極有可能突破3000億日元(近190億人民幣)。在日本防衛預算已經超高的背景下,這樣的大項目很難經得起質疑,而最為重要的問題首當其衝:FH70壽命尚存,為何需要替換?

從使用強度來看,日本對FH70從來都是"輕拿輕放":礙於土地面積問題,FH70在日本國內從來就沒有進行過強裝藥的最大射程射擊,只有到美國國內訓練時才有機會"爽一回"。

圖為在美國國內舉行的"轟雷-2014"演習中登場的日本10式坦克。

事實上,日本陸上自衛隊在國內的"演習"更像是"演戲",FH70不要說最大射程射擊,就連持續射擊都少之又少。這樣一來,FH70的身管壽命消耗迄今都非常輕微,要繼續用下去根本不是問題。

此外,相較於日制卡車炮,FH70還有一個日本人自己難以啟齒的優點:目前該炮的淨重(不包括人員和彈藥)就達28噸,根本塞不進日本航空自衛隊的C-2運輸機,而體重不過10噸的卡車炮能由C-2攜帶兩門,戰略機動性不成問題。

圖為裝載M777牽引榴彈炮的C-130運輸機,牽引炮的優勢就在於此。

而在實際使用上,日制卡車炮更難以做到自行榴彈炮"隨停隨打"那樣方便:其若要想從行進模式轉換到射擊模式,和FH70一樣要展開接地的駐鋤和腳架以確保穩定性。換句話說,日制卡車炮能帶來的變革僅僅只是省去了把FH70從牽引車上脫開這一步驟,其在火力、觀瞄、指揮控制上均難帶來根本性的改善——這都是因為日本陸上自衛隊僅想著"換炮",對火炮附屬的配套設施從來漠不關心。

圖為日本OH-1偵察直升機,該機目前基本處於停飛改進狀態。

比方說,作為得知炮彈落點正確與否的 "觀測點",直升機在現代遠程炮兵作戰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

但是,陸上自衛隊唯一具備炮兵觀測-修正能力的現代化偵察直升機OH-1從2015年起就因為引擎缺陷進入停飛,這意味著在過去的三年,以及未來的若干年裡,陸上自衛隊無論再先進的榴彈炮都是睜眼瞎,打沒打中"全靠猜"。

圖為配合"神劍"制飛彈藥使用的M777牽引式榴彈炮。

至於雷射制導炮彈、GPS滑翔炮彈、能回傳圖像的先進無線寬帶偵察設備之類"戰力倍增器",陸上自衛隊更是一概沒有,而這些配套設施哪怕只要能引進一兩件,陸上自衛隊的火力支援效率都能成倍增長。

事實上,日本防衛省對卡車炮打的算盤不外乎是"經濟帳":FH70的9人炮班若能縮編成卡車炮的5人車組,200門炮每年就能節省40億日元。除此之外,對於需求旺盛的亞非拉國家來說,壽命尚新的FH70也是非常不錯的"充新炮"。不過橫算豎算,這些"好處"對於陸上自衛隊而言毫無關係,也無益於提升後者"聽個響"的水平。(利刃/TO)

相關焦點

  • 射程最遠!最大射程100公裡 05A:155榴彈炮裡我打得最遠
    自行火炮和遠程飛彈不同,由於射程的限制,所以自行火炮需要在戰場二線進行部署,關鍵時刻提供火力壓制,當然我們知道,距離前線越近就越容易被發現並被摧毀,所以更長的射程一直是自行火炮需要不斷研究和攻克的一關。
  • 臺軍先進火炮進駐馬祖 射程涵蓋整個舟山群島
    臺軍馬祖防務部對外國媒體公布防區傳統火炮射程涵蓋圖,其中特定火炮最大射程深入中國大陸內陸,整個舟山群島都在涵蓋範圍。圖片來源:臺灣《聯合晚報》【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聯合晚報》報導,臺軍馬祖防務部日前向國際媒體披露,以「削減敵軍戰力」為題,公布防區各式傳統火炮面向中國大陸射程示意圖,射程最遠者涵蓋整個黃歧半島、閩江口與平潭沿岸,深入中國大陸內陸達20至30公裡左右。據了解,這款「特殊火炮」就是雷霆2000多管火箭系統。這也是臺軍方首度間接證實雷霆2000已進駐臺灣外島。
  • 印度射程世界第一的火炮,首次試驗就炸膛,4名軍工專家當場炸飛
    據國外媒體報導,近期由於印度邊境地區的局勢岌岌可危,印度軍方有意將國產的"阿塔格斯"155毫米牽引式榴彈炮部署到該地區。印度的國產武器在國際上的聲譽一直不怎麼樣,比如"光輝"戰鬥機和"阿瓊"主戰坦克等等,還被稱為「摔機大戶」。
  • k9火炮:我是亞洲155口徑扛把子,PLZ05式:我射程世界第一
    要說k9自行榴彈炮也是一種先進的自行榴彈炮,但是韓國人稱其是亞洲最好的火炮,視其為亞洲155口徑扛把子就有點名不符實了。下面我們就來認識一下,k9自行榴彈炮,看他是否能夠排到是亞洲第一?目前,不僅僅是韓國陸軍裝備了k9自行榴彈炮,還有土耳其、波蘭、印度、也裝備了這一火炮。這款火爆的技、戰術性能到底怎麼樣呢?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k9自行榴彈炮口徑155毫米,身管長52倍口徑。高低射角為-2.5度到70度。方向角360度,戰鬥全重16.3噸,成員5人。裝備有一門52倍口徑155毫米榴彈炮,一挺12.7毫米高射機槍。彈藥基數為155毫米榴彈炮48發,12.7毫米高射機槍子彈500發。
  • 二戰時日本陸軍:騎兵和炮兵聯隊,所裝備的火炮種類
    戰時,日本軍隊騎兵並不多,戰前的17個常設師團,大都擁有騎兵,步兵聯隊一般有3800人,聯隊長為大佐軍銜;而騎兵相對於步兵兵力至少要少一半以上,頂多只有1600人,但已經被其他交戰國軍隊普通步兵團1500人規模要大多了,騎兵聯隊長為中佐軍銜。
  • 單兵作戰威力最大的火炮,戰場上使用範圍極廣,為何退出現役部隊
    戰爭時期為了適應不同的作戰環境,部隊中出現了很多威力驚人但其貌不揚的武器裝備,二戰時期地面作戰威力最大的武器就是重機槍、火炮,但很多單兵作戰武器也發揮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噴火槍、擲彈筒等等,都是在二戰時期被研發出來的單兵作戰武器,其威力驚人難以想像。
  • 二戰最大口徑火炮,全球僅1門,專用來鎮壓日本,彈坑有十幾樓高
    要說到火炮,從根本上來看,決定它的射殺威力的就是它的口徑了。火炮的口徑從發展以來就是不盡相同的,不同的口徑能夠製造不同的殺傷力,也能夠讓敵人感受到威脅。一般來說,口徑越大,火炮的威力也就越大!就以目前中國所使用的最大口徑來說,是203毫米榴彈炮!相對來說,這個數據已經算是很大了。
  • 雖只有6秒,卻造就口徑即正義,射程即真理的經典
    現代戰爭追求的是信息化高速化,無論是博人眼球的5代機,還是作為大國重器的航母,但火炮在第1次第2次,世界大戰中奠定了它在戰爭的霸主地位 被人們譽為戰爭之神,對他最經典的褒獎便是,口徑即為正義,射程即為真理。在那個時代,任何阻擋在他面前的障礙,都會被他那無情的炮火所摧毀。
  • 5000米內寸草不生的核武器,射程居然只有4000米
    由轟炸機或者飛彈投放是大家對於核武器的固有印象,但是如果是用火炮甚至是無後坐力炮發射的核彈呢?能夠想像是什麼樣子嗎?這並不是隨便的腦洞大開,而是確確實實存在的、經過實驗甚至是實戰部署的真實武器裝備,這就是世界上實戰部署的最小核武器——M388型核炮彈。
  • 二戰系列之日軍火炮大盤點
    米;最小射程:100米;運輸方式:車輛/畜力/人力拖曳,或分解運輸.75mm野炮明治三十八年式75mm野炮:壓制射擊用途,裝備面十分廣,日軍精銳步兵聯隊,野戰旅團與野戰師團所屬炮兵部隊都可以裝備,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為了最低成本武裝新設部隊,38式75mm野炮成為日本陸軍的野炮生產重點,是日軍裝備量最大的野戰壓制火炮之一,這種老式火炮射擊精度很高,射程在同口徑火炮中也不算近
  • 羅富強:朝鮮火炮蕩平首爾易如反掌
    而日本是不甘於「戰敗國」的身份被邊緣化,也想借著朝鮮離日本比較近的理由,也想插手國際事務而已;實際上朝核問題與日本八桿子打不著一撇,要知道朝鮮離日本的最近距離也有500公裡,並且是隔海相望,沒有陸地接壤。
  • 都說美軍火炮打不遠?人家正搞大項目讓陸軍支援火力能打100公裡
    2014克裡米亞事件之後美國陸軍發現對手的火炮支援類武器的射程要遠超過自己列裝的同類武器,隨後馬上開始了相關的為火炮延長射程的計劃。而此前,美軍一直依靠空中力量來充當地面支援火力的延伸。但實際上,這種空對地支援需要兩個軍種的協調才能順利實施,在溝通過程中付出的時間成本也可能會讓美軍失去最佳的射擊窗口。另外在歐洲戰場上重型火炮的表現要更重要,原來的短身管輕量化火炮已經不再適應美軍回歸傳統戰爭的要求。為了能更多地依靠自己的支援火力,所以美國軍方將為火炮提高射程列入日程表中。
  • 射程堪比飛彈
    眾所周知,火炮部隊在陸軍作戰體系中是必不可少的,常規的作戰方式就有炮兵轟完步兵衝的說法。強大火炮的作用就體現在對敵人的提前打擊和震懾上。在以往的戰鬥經驗中, 我軍意識到了自己火力不足的缺點,決心發展國產的強大火炮體系。二戰後期,我軍的火炮裝備大多為繳獲而來,研發製造還得益於蘇聯的支援指導。
  • 中越戰爭:中國火炮成為越南人的「死神」
    其中有大量的越南武裝人員是死在我軍火炮之下的。下面我們就盤點一下,十年中越戰爭中,我軍曾使用過的各型火炮。59式130毫米加農炮該炮在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表現非常優越,它火力猛、射程遠、精度高,使用可靠。
  • 戰史丨那些年被刺殺的歷史名人:從山本五十六到火炮狂人
    美國人算是給在珍珠港遇難的澤袍,提早3年報了個小仇。 刺殺影響:偷襲珍珠港後,山本五十六被日本人視為軍神。山本生前,日本的電臺和報紙總是宣揚著各種捏造出來的勝利消息。山本五十六的死訊,不僅沉重打擊了日本海軍的士氣,也給當時蒙在鼓裡的日本民眾造成了巨大精神衝擊。日本政府被迫承認,美軍的戰爭能力正在迅速恢復,甚至開始反擊。
  • 我國陸軍炮兵旅,目前裝備了哪些火炮,實力有多強?
    炮兵旅是集團軍直屬的火力支援力量,理所當然擁有全軍射程最遠、口徑最大的重型火炮,也是歷來奉行「大炮兵主義」的我國陸軍裝備更新換代的重中之重。過去我國陸軍炮兵部隊的標準配置是89式122毫米火箭炮、83式152毫米自行榴彈炮、66式152毫米牽引式榴彈炮,甚至更老式的59-1式130毫米牽引式加農炮,這些火炮不僅反應速度慢,命中精度低,機動能力差,而且最大射程不超過40公裡,實在是有些不好意思拿出來見人。
  • 塞娜被動疊到1500層,射程高達2600!橫跨半個地圖,無傷打大龍!
    跟小法師,狗頭,錘石是一樣的,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塞娜足可以成為超級大後期穩定的大C位!最近就有外國網友在PBE測試服中體驗了一把塞娜無限成長的樂趣,我們一起看一看吧!當塞娜疊到一千層被動之後,加上火龍的加成一共有著1338的恐怖攻擊力!
  • 中國試射可打到新德裡的火箭炮?抱歉,是誤傳
    此外,PHL-03式300毫米多管火箭炮射程範圍涵蓋40公裡到400公裡,只要西藏解放軍在青藏高原,就可以直接打到印度首都新德裡。不過,《環球時報》記者發現,東森新聞雲的文章配圖並非PHL-03火箭炮,而是一種射程較近的122毫米火箭炮。查閱中國軍方媒體近期的報導,也並未發現解放軍近期在中印邊境進行遠程火箭炮實彈演練的消息。港臺媒體的報導可能是誤傳。
  • 英美日都有研發18英寸炮,卻只有日本使用,大和號戰列艦的460艦炮最強
    炮管長度為18.89米,使用的是1.505噸重的炮彈,在使用313公斤的強裝藥時炮口初速可達738m/s,在45度仰角時炮彈達到37公裡的最大射程。 這款火炮是當時世界上口徑最大、威力最強的火炮,但這款火炮僅僅生產了三門,並裝備在克萊蒙梭級潛水重炮艦沃爾夫將軍號和克萊夫勳爵號上執行對地攻擊任務,在一戰中共打了85發炮彈2發炮彈都是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