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到巴黎去做乞丐

2020-12-12 搜狐

  到巴黎去做乞丐;到車諾比體驗核汙染或去伊拉克和阿富汗訪貧問苦———如今歐洲旅遊的新時尚就像我們當年吃憶苦飯———

  「陽光沙灘、異國風情」,這些以往歐美旅行社的主打招牌如今已經不吃香了,代之而起的是各種形式的社會旅遊。體驗乞丐生活,或者到貧困農村地區走一走,成了歐美遊客最時髦的事情,阿富汗、尼泊爾甚至車諾比核電站都是他們的目標。

  追隨流浪漢的生活

  荷蘭卡姆斯特拉旅行社推出了「巴黎流浪4日遊」,全程花費459歐元。這類旅遊一般都是在每年的4 9月組團,因為那時的氣候比較好。他們的顧客群是些又好奇又有社會責任感的人。這種旅行團一般10人起組團,參加旅行團的成員不得隨身攜帶現金、信用卡和手機,他們要學會在行程中像流浪漢一樣在街上撿一些有用的東西或者靠賣藝來維持生活。旅行社會向他們提供樂器、畫筆等,組織者的任務就是監督他們確實一切都按照要求做。到了晚上,旅行社會發給他們硬紙板和報紙供他們睡覺。不過,最後一晚會讓他們住進高級酒店,同時提供給他們一份不錯的晚餐,讓他們有個鮮明的對比。

  這項旅行的策劃人岡森斯說,有過這樣一次經歷之後,旅遊者會對巴黎流落街頭的人有更深的體會,也許他們以後會幫助乞丐們改變生活狀況。如果遊客提出特殊要求,旅行社還可以組織他們去布拉格或者其它城市。不過倫敦市政府不同意這家旅行社在倫敦組織這樣的旅遊,他們不能保證遊客的安全。

  車諾比之行

  烏克蘭兩家旅行社推出的「車諾比遊」其費用剛剛超過300美元。這一地區因受到核洩露被汙染而出名。組織者說,這是一次「極限和生態旅遊」,旅遊者可以進入核汙染地區,參觀城市、沙漠中的學校、旅館還有幼兒園,與隔離區的人們接觸。他們穿著防核輻射的服裝,還可以在核反應堆前留影。不過,要想看核放射的狀況就要再交200美元,受汙染地區的村民會帶領旅遊者到他們的村莊和家裡參觀。這裡的核放射率是允許範圍的4倍以上。

  這一旅遊項目的負責人說:「這種旅行是應一些企業家的要求而誕生的,我們不需要遮遮掩掩,因為所有人都有權知道車諾比發生的事情,這已經不是什麼國家機密了。」該人還是反間諜機構的上校,這家旅行社是靠烏克蘭緊急狀況部提供資金支持的。

  沒有土地的農民們

  去遙遠的巴西看看那裡的農民是怎樣生活的,也是社會旅遊的一個新趨向。

  現在歐洲旅行社共有6條訪問巴西莊園的旅遊線路。「無土地農民運動」旅行社保證來這裡的遊客都能吃到完全生態的食品,他們還可以親自參加收割活動,學習種植和飼養技能,或者親手製作一些手工藝品,而且價格也不太貴,除去往返的機票錢,每天只需要19 58歐元———其中包括他們住店和從飯店到莊園的路費。當地農民對來訪者非常歡迎,免費為他們提供參觀和參與的機會,希望他們能夠了解自己的生活。

  「無土地農民運動」旅行社還委託德國的一家旅行社專門組織歐洲遊客來這裡參觀,這裡的旅遊資源還在開發中,因為裡約熱內盧市政府已經同意開放南美最大的貧民窟羅新哈,讓更多的外國遊客了解這裡。

  走到戰爭和災難中

  法國的大都市旅行社正在向顧客們推銷一種地緣政治旅遊,目的地是一些正面臨困難的國家,如伊拉克、阿富汗和其他一些海灣國家,並命名為「黑金之路」。旅行的主要內容就是與當地居民進行接觸,然後再請上一些記者、政客和企業家參加茶會,一起討論分析這裡的形勢。

  這些旅行團,每個大約由10-15人組成,花費為3000歐元。當然,途中遊客們還有一些輕鬆的項目,如騎駱駝等。

  此外,另一些社會旅遊的內容也充斥著歐洲的螢屏,因此,如果你沒有時間去實地旅行,也可以為那些困難地區的人們做些事情。一些電視臺打出了「我們該怎樣幫助他們?」的標語,播放著鮮血、屍體、骨瘦如柴的孩子、貧瘠的土地等畫面,以激發富裕歐洲人的同情心。瑞典的STRIX電視臺就開辦了一個名為「聲援」的節目,10個候選人在3個月的時間裡去幫助全球的無政府組織做一些人道主義工作,他們要建立學校、要給村莊帶去飲用水,或者在自然災害中搶救受難的人們。這時,電視觀眾受到他們行為的感染,就自發地為這些災區捐錢。不過這家電視臺的旅遊項目主要還是針對南美地區,而儘量避免接觸阿富汗這樣的敏感國家。

  

相關焦點

  • 巴黎的乞丐
    巴黎的乞丐隨處可見,地鐵裡就有不少。一車廂的人都沉默著,突然有人走進來,高聲說:       「女士們,先生們!我叫皮埃爾,今年45歲,我沒工作、沒住處,我還有三個孩子要養活。請你們幫幫我,給一點錢吧!」
  • 巴黎乞丐成為暢銷書作家?
    [摘要]他寫的《我的乞丐人生:街頭生活》一書,銷量已接近5萬冊。在自傳裡,他展現了一名乞丐的職業修養:「這是我的職業,我經驗豐富。我很快就能判斷,一個人是不是會給錢。最近一名叫讓-馬利·魯高爾的乞丐,再一次展現了巴黎這座城市文藝的高度。
  • 巴黎乞丐大不同 衣著光鮮懂禮貌
    巴黎號稱「浪漫之都」,記者發現在巴黎就連乞丐都顯得格外與眾不同。在巴黎生活多年,記者似乎很少看到印象中那種老弱病殘、衣衫襤褸的乞丐形象,相反,這裡的乞丐大多是年輕力壯、精神抖擻,有的甚至還西裝革履、穿金戴銀,而且他們乞討的方式也都各具特色。
  • 清朝乞丐在巴黎,有多牛氣?
    讀了《清雷類紙幣》,看了故事,才知道外國人勢力旺盛,鄉下愚蠢無知,看到異服者,不問他們,乞丐(外人也在中國乞討)也被外國人稱為。京津兒童習慣的男性。在市裡玩耍,經常被謠言說:洋大人,無限威力在自己,我們偏向中國人。復蓋光緒庚子八國聯軍的到來,除了害怕受到懲罰之外的語言。原來,有些外國人在中國當乞丐。能得到多少錢?
  • 乞丐也能做皇帝?看看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三個乞丐
    乞丐是指以乞討為生的人,也被人稱作叫花子,別小看乞丐這個人群,有很多比較厲害的人物都是從乞丐做起的,或者說他們都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做過乞丐,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就有三位比較厲害的乞丐,後期非常出名。北齊的皇帝高緯,這位皇帝當乞丐可不是真當過乞丐,準確的說應該是體驗了一把乞丐的生活。高緯的出身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擬的,出生在556年,是南北朝時期北齊的第五位皇帝,在位期間是非常有名的昏君,朝廷被高緯整的是搖搖欲墜,荒淫無道。
  • 疫情出現之後,街上看不到乞丐,乞丐去哪兒了?
    乞丐在人們的印象之中,就是在各類垃圾桶裡翻箱倒櫃,尋找吃的,特別是乞丐根本沒有佩戴口罩,在疫情期間,都這樣的話,其實乞丐的感染的概率更高,但現實中我們卻很少聽到乞丐大規模感染的情況,這又是為何呢?現在乞丐大致劃分不同的幾類,不同類別的乞丐在疫情期間有不同的應對措施。
  • 黃明昊在巴黎時裝周大玩個性,穿夾克配乞丐褲,找到自己風格了!
    樂華七子成員黃明昊在不久前參加了自己首次國際大秀巴黎時裝周,而且也陸續發回來了他在現場的一些造型,整體來看的話表現還是不錯的,但是,前面的一些造型在小編看來都差了一點意思。看出發造型,小香風的夾克配上黑色的大衣,讓小編被黃明昊的這氣場給震到了,在小編的印象中,黃明昊的造型基本上都不會是這樣沉穩和霸氣的,而在時裝周上的第一個造型竟也是如此。這是在巴黎時裝周的第一個造型,黑色的小西裝配白色的T恤,掛了一串鏈子倒是顯得蠻潮的,搭配西褲和休閒鞋,看上去成熟當中帶著一點休閒,難道這一次要走型男範?
  • 巴黎街頭乞丐眾生相
    七八年前剛到巴黎時,正值聖誕節前夕。在我眼裡,常常出入郊區火車站附近蓬頭垢面的乞丐,與大商店中花花綠綠的聖誕裝飾和熙熙攘攘的採購人群形成了極大的反差。乞者縮了腦袋,隨即遁去。———前車之鑑、勸誡型:「我知道向各位伸手不受歡迎招人嫌,可也是萬不得已,況且誰也難保失意,窮困潦倒,我今天的遭遇恐怕也就是在座某些人明日的處境……」(話應以聽者感到心寒為宜。)———理直氣壯型之一:「……所以拜託各位了。有錢的給錢,有餐券的給餐券,無力相助的我也表示理解,則請微笑以示鼓勵。」
  • 巴黎市區到凡爾賽宮的火車上,竟然有如此顛覆慣有思維的行為
    今天是在巴黎的最後一天,我們一大早出門趕往最後一個景點,凡爾賽宮。因為,凡爾賽宮位於巴黎的西面二十幾公裡處,所以,必須要在地鐵站換乘火車,而且還要出地鐵站在街上的售票機上購買(見左上角圖),當時正值上班高峰,街上的上班族都匆匆而過,當地人的著裝和習慣和上海差不多,右下角那個小夥子斜挎小背包,聽著iPhone 耳機,一副時尚的年輕小白領形象。在巴黎地鐵上,雖然高峰時很擁擠,但是,並不喧譁,人們都很安靜,也沒有那麼多在地鐵上玩手機的。
  • 乞丐與露珠,馬鞍藤與馬蹄蘭,你想做哪個呢?
    鋼筋水泥的城市,與金錢等價的時間,來往匆匆的人們沒時間去自省和享受生活。我們在忙碌、奔波中和生命的美好擦肩而過,寧靜的心與喧譁的世界總是格格不入,如何找回到我們從前的精神家園呢?或許只有從各自的內心與生命的哲思中找尋。今天和大家分享2個哲理故事,希望能讓我們在欲望的鋼筋水泥森林中,找到一絲寧靜和平和。
  • 喜歡巴黎的交通,在巴黎坐地鐵,在陌生的國度如何問路
    我從來都不喜歡公路上的公共運輸,到現在已經去過六十個國家的很多個城市,但只在倫敦、巴黎、羅馬和馬爾他這四個地方用過公共運輸。在倫敦坐地鐵玩了三天之後,毫不猶豫的改成了租車自駕,絕不打算再次使用倫敦的公共運輸。在羅馬,玩到第三天就已經幾乎全天走路,所幸羅馬並不大。
  • 14歲小乞丐說皇帝輪流做今天到咱家
    這種出身背景相信沒有人比他更悽慘,臘八天寒風刺骨,飯店夥計鎖子叔見他沒有要到飯,就將自己的半塊餅給了他,陳壽亭與鎖子叔決不僅僅是半塊餅幾口湯的交情。四街乞討的陳壽亭每當到最無助的時候,都會在鎖子叔那裡得到溫暖,鎖子叔是少有的幾個不把陳六子當叫花子而當自家孩子看待的好人。
  • 我在異界當乞丐:別逗了,乞丐穿越到異世界能幹啥?換地方要飯?
    穿越到異世界要飯更成了家常便飯!?都不是孫其陽他不是俠客是乞丐這些熱血的事情跟自己沒啥關係啊因為不管身在何處乞丐要做的事情只有一個!!!好在有異世界的妹子心地善良這雪白的皮膚外加好聽到懷孕的聲音您就是菩薩本人吧就連給的饃都是金光閃閃的還沒謝謝菩薩..
  • 疫情期間,為什麼看不到街上的乞丐了?他們都去哪了?
    疫情基本上波及到每個人每個行業,而我們這些普通老百姓們的日子也逐漸開始恢復正常,但是大家似乎忽略了我們生活中的一些「陌生人」。以前出門上街的時候,大家都會看到許多乞丐、流浪漢等,他們的生活也會得到人們的注意,有的乞丐是因為身體缺陷在外乞討,有的流浪漢則在街邊拉二胡、吹口琴賣藝等。
  • 巴黎聖母院在燃燒
    今天凌晨,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不僅將法國世界聞名的巴黎聖母院吞噬了,更讓全世界的文化藝術愛好者感到無比心碎!即使這一生沒去過巴黎的人,也都曾在中學課本上了解過維克多·雨果筆下的巴黎聖母院。他為嬰兒取名卡西莫多,將他收為養子,讓他留在聖母院內做敲鐘人。命運悲慘的卡西莫多,天生獨眼、駝背、跛足,十四歲上又被鐘聲震破了耳膜,成了聾子。原本造化為他向外界敞開的唯一門戶也被永遠關閉了,這一關閉也截斷了他唯一歡樂的光明,他的靈魂從此墜入無邊的黑夜,他開始變得乖戾、瘋狂。
  • 美國乞丐一天能掙多少錢?親身體驗震驚
    日前,一則「杜拜乞丐月入47萬」的新聞廣為流傳,甚至有個16歲男孩聽說後真的潛入阿聯航空一客機貨艙,偷渡到杜拜,最終被遣返。其實乞丐收入超過白領已經成為全球現象,此前有媒體報導,中國一線城市乞丐月薪高達1.5萬元人民幣。那麼擁有著160萬乞丐的美國呢?視頻達人董新堯惡搞前往底特律進行實地採訪和實驗,調查結果震驚。
  • MacBook Air(M1,2020)乞丐版上手體驗
    然後連續跑了兩天 Apple Store,終於以 ¥7199 教育優惠價入手了人生的首臺 MacBook,也就是這臺乞丐版 MacBook Air (M1, 2020)(配備 8 核中央處理器和 7 核圖形處理器 ,256GB 存儲容量)。 開箱時間到!
  • 快手網紅乞丐哥高飛被抓犯了什麼事 乞丐哥四大事件是什麼?乞丐哥...
    中國小康網綜合媒體報導 近日,擁有400萬粉絲的快手直播網紅「乞丐哥」被警方逮捕的消息經網絡傳播,其粉絲才了解到,所謂光鮮亮麗的「網紅」原來一直都是被警方通緝的逃犯。那麼「乞丐哥」做了什麼被警方通緝逮捕呢,「乞丐哥」被判刑十年是真的嗎,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那個沒有乞丐,卻一堆人搶著去行乞的國家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富可流油」,就是那個近年來不論是不可能的任務,或是玩命關頭去取景的地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此行一共去了兩個城市,一個是首都阿布達比,另外一個則是大家都搶著去當乞丐的杜拜。會去阿拉伯其實也算是無心插柳,原本只是要去法國,途中可以到杜拜轉機,於是友人就建議去杜拜玩個幾天,地理概念不是很好的我,只要可以去玩,我都好啊~哈哈!然後我們兩個女生就這樣買了機票,辦了籤證,去到一個女生有點麻煩的國家。因為信仰的關係,女生在這裡需要謹遵他們的規矩,譬如捷運車廂性別劃分,齋戒月的衣著禮儀等等。
  • 少年潛入飛機偷渡去杜拜 只為去當乞丐!
    四川16歲少年聽說在杜拜當乞丐一月能掙幾十萬,財迷心竅潛入飛機偷渡去杜拜被活捉!前段時間,一則「杜拜乞丐月入47萬」的新聞驚爆各國網友眼球,並引起熱議。不少網友調侃自己的生活還不如乞丐,分分鐘想要去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