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漢字書法的敬畏情懷

2020-12-16 光明網

  作者:張茂坤

  從非「 書法鑑賞」專業審美的視角,去鑑定或欣賞一幅書法作品的優劣、格調的高低,人們一般使用「美」和「醜」等大眾審美詞彙。美的書法作品之美是相近相似的,醜的書法作品之醜卻是各有各的醜怪之象。曾幾何時,書法界充斥著一股書法亂象:「射墨書法」、「漁網書法」、還有「吼書」、「腳書」、「口書」、「頭書」等等江湖雜耍書法,粉墨登場,譁眾取寵,裝神弄鬼,醜態百出,甚至一些書法界公認的書法名家學者也走火入魔,標新立異、推波助瀾,在書法界颳起一股玩弄書法於股掌之間的「瘋子書法」。這既是對書法國粹藝術的嚴重褻瀆,也是對低級文化情緒的「泛情主義」宣洩。如果將其置於書法發展歷史進程的坐標系去參照,這絕不是書法藝術理性的時代創新,而更表現為書法人文精神的迷失和書法非文化語境的淪喪。

  從書法的本質層面上審視,書法是一種精神文化活動,書法藝術具有不可分割的體系化、整體性文化架構,完整體現了中國文化的精神歷程。單憑西方現代藝術理論的某些主觀皮相化認知和表面「符號」,就試圖強行肢解和割裂古老漢字書法的整體架構,這種「創新」未免太過牽強和附會。過分迷戀於書寫技術改良,丟棄書法文化人文內核,最終也會被時代所遺忘和拋棄。

  「今天書法藝術面臨著傳統文化的現代闡釋與古典情結的現代審美轉型,書家與傳統文化的斷裂,士大夫階層的消失與書法泛文化語境的隱退,都使當代書家處於一種複雜化的現代問題情景中」(姜壽田)。「那種赤誠敬畏之心和美好的情懷為狂妄之心和低俗之性所取代,追求一時的出名或發財成為當代文化景觀中短期行為的全部目的」(王嶽川)。因此,如何重塑漢字書法的敬畏情懷,如何重構書法人文精神的回歸,如何重振中國人的「文化自信」,應該成為新時代知識分子應有的一種品格與情懷,一種責任與擔當,一種價值取向和文化思維方式。

  在世界文化寶庫中,中國民族文化元素或符號標識很多,但是居於最核心層面上的文化符號無疑是漢字書法。書法作為華夏民族文化的核心載體,以漢字為表現對象、以毛筆為書寫工具,以文字內涵和書者情感為表現內容,以獨特的東方審美情趣為價值取向,書法承載著豐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信息。從書法形式要素觀察,筆法、結體和章法構成了書法三要素,而從漢字書法文化層面闡釋,「漢字、毛筆(包括墨、紙等書寫工具)和獨具東方審美取向的中國古代文人」 則共同構成了漢字書法的三大關鍵要素,重塑漢字書法的敬畏情懷,當從書法文化層面的三個緯度去構建:

  一、敬畏漢字,自強中國精神。漢字書寫之所以成為書法藝術,核心要素即在於漢字本身的美學價值。漢字之美,集中體現在每個漢字都是音形義的統一體。魯迅先生在《漢文字綱要》中曾對漢字的優秀品質做過形象生動的概括:「中國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僅就其漢字形體而言,「書畫同源」,漢字具有豐富多彩、千姿百態的美學結構:漢字以線條組合而成,集具象(象形)、想像(形聲、會意、轉注)和抽象(指事、假借)於一體,每個漢字構成一個獨特的空間造型。五千年來,起源於「象形文字」的漢字字體幾經演變,最終定格於隸變而形成的兩維「矩陣」的方塊形體,奠定了書法藝術的美學基礎。

  敬畏漢字,就是要敬畏漢字所承載的中國文化豐富的圖形信號意義和歷史人文信息,敬畏漢字所蘊含的中國人的文化倫理、道德規範和觀念習俗,敬畏漢字凝結的中國人一字一世界、一筆一精神的母語文化情感,敬畏漢字彰顯的中華民族堂堂正正做人、磊磊落落處世的民族品格、民族骨氣與中國精神。

  二、敬畏毛筆,自信中國智慧。就其表現工具而言,毛筆體制構造簡單而豐富,大到撰寫榜書的如椽楂筆,小到書寫蠅頭小楷的精妙圭筆,應有盡有,且皆能得心應手,運筆自如。最能體現中國智慧的就是毛筆筆豪的柔軟特性。毛筆筆豪唯其性軟,故能催生出筆法的剛柔相擠、收縱自如、意象萬端;毛筆筆頭惟其可大可小、可長可短,故能催發出筆畫的粗細、長短、倚正、疏密等等變化萬千的紛呈意態;毛筆墨法惟其可濃可淡、可潤可枯,故能催現出墨法審美上的豐富多彩的墨色變化。正是因為極富表現力的毛筆問世,才使得內含生動而堅實美學基礎的漢字更具備了無限的可塑性。毛筆不僅賦予了漢字書法創造的無限生命力,而且為不同的書寫者進行書法創新提供了無限的主觀能動性,為書法個性化創新和迥異風格流派的形成拓展了廣闊的張揚空間。正是毛筆在抒發個性情懷方面的「給力」特質,才推動了書法藝術的蓬勃發展,漢字書法能夠薪火相傳五千年而生生不息,就是最有力的詮釋與佐證。

  敬畏毛筆,就是要敬畏中國古人卓越的創造智慧;敬畏毛筆的發明在世界書寫工具發展史上所奠定的無與倫比的偉大創造的歷史地位;敬畏毛筆為我們帶來的激發個體心智潛能去開疆創新的藝術空間;敬畏毛筆,就需要昭示每一個中國人都不能小覷毛筆、忘卻毛筆,都應該為能夠使用古人發明的毛筆書寫中國漢字、進行書法藝術創造而感到自豪!因為如果沒有毛筆這種令書寫者心手雙暢、淋漓盡致、盡情揮灑的書寫工具,就難以想像漢字書法還能走多遠,書法藝術還能否為世界所公認。

  三、敬畏古人,自豪中國審美。追求人文精神和人文關懷始終是中國古代人文知識分子的品格與情懷,也是古代文人的共同精神特徵。首先,從中國古代書論思想去縱觀,人格象徵論是一條清晰不變的核心思想脈絡。宋代大文豪蘇軾《東坡集》有言:「人有好醜,而君子小人之態不可掩也;言有辯訥,而君子小人之氣不可欺也;書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亂也。」清代劉熙載在其《藝概》中亦云 「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 「寫字者,寫志也。」這些論述,深刻詮釋了書品與人格品質的內在聯繫和古人「知行合一」處世追求。其次,就漢字書法藝術作品本身的文化內涵而言,蘊藏著中華民族文化生存的一種精神狀態。「文以書載﹑書以文傳」,歷史上流傳下來的書法藝術珍品,無不浸潤著豐富的人文審美關照。王羲之的《蘭亭序》,不僅是絕世的書法作品,更是文學絕作;不僅文辭優美,而且流溢著恬淡自然的藝術情懷。顏真卿的《祭侄文稿》,不僅寄寓了淋漓盡致的悲情抒發,更昭示了大義凜然的愛國志士的民族氣節!故唐代張懷瓘在《書議》說:「夫翰墨及文章至妙者皆有深意,以見其志。」第三,從漢字書法的筆法與審美視角去欣賞,「逆入平出,藏頭護尾」的筆法,體現著古代文化人的含而不露、潛修養性的謙謙君子之風;「計白當黑、虛實相生」的結體,蘊含了古代知識分子的剛柔相濟、柔中帶剛的性格追求;「收視返聽,絕慮凝神,心正氣和」的創作境界,彰顯了書法家入靜恬然、志存高遠的養生之道;「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的書法創作過程,更體現了書法家酣暢淋漓、張揚個性的豪邁情懷。

  敬畏古人,就是要敬畏古人將漢字書法演繹得如此精妙精彩、如此博大精深;敬畏古人所追求的書品如人品、作字先做人的書法人格化境界;敬畏古人警示世人的「心正則筆正」、「方方正正方塊字、堂堂正正中國人」、「知行合一」的人生思考;敬畏古人,就是要敬畏古人留下的「洗硯池」、「退筆塚」、「臥畫被,穿過表」臨池不輟的事業執著與持之以恆的意志品格;敬畏古人凝鍊出的「違而不犯,和而不同」的書法和諧化境界,從而傳承好漢字書法獨特審美追求,闡釋好中國漢字書法的故事,傳播好中國漢字書法的聲音。

  (作者系臨沂大學費縣校區黨委副書記)

[ 責編:叢芳瑤 ]

相關焦點

  • 敬畏漢字,不忘初心
    謝高模漢字是漢民族文化的脊梁,所有中華文明,都與漢字血肉相連。中華文明史的所有記載,都依賴漢字。尤其是中國書法,更離不開漢字,漢字即是中國書法的物質外殼一一線條造型藝術的載體,也是中國書法的精神內核一一線條造型的靈魂,離開了漢字,就沒有了中國書法。
  • 安倍秀書法,秀的是日本要將漢字牢牢守住?
    [摘要]漢字書法的美,仿佛是通過歲月劫毀,在天地中一種不肯消失、不肯遺忘的頑強印證,我們中國人更應該珍惜,畢竟我們是漢字的宗主國。千年後,祝枝山的第N代後人,可能不知道寫的是什麼,這可能就是漢字的未來,隨著電腦輸入的普及,我們甚至不寫字了,更不要說書法了。
  • 黑白的藝術——折服日本的漢字書法
    日本,一個在經濟,科技,文化都屬於高度發達的國度,2019年,選擇在他們最具影響力的博物館,向漢字書法致敬。世界上只有極少數的事物能夠把藝術性和實用性這兩者真正統一起來。漢字書法,可以說是這極少數中的佼佼者。據統計,人類現存的文字超過2500種,在漫長的人類文明中,不復存在的文字浩如煙海。
  • 漢字、書法與建築的關係
    漢字,無疑對中國的建築藝術有著深刻的影響。  該文作者認為,建築是一種「文化的建築」,而中國的建築「不應是以追求形式體量美為主,而應以文化的表述為基本結構,即是中國文化在建築領域裡的表現」。於是作者擬從中國傳統漢字及書法入手,探討其與建築之間的關係,試圖對中國建築藝術文化做出某種程度的認知。
  • 中國漢字和書法的重要代表字體—楷書的發展歷史!
    這樣的狀況也說明很多書法愛好者雖然寫一手好字,卻對漢字發展史和漢字的主要作用處於知識空白,這方面的知識也非常的貧乏。要說楷書的發展史,還真要從漢字更遠的的發展歷程說起。說文解字更為重要的是甲骨文是最早有書法規則的文字,這從出土的習刻、習辭中就能佐證,也是中國書法的起源文字。
  • 越南用了一千年漢字,精通書法的胡志明,為何執意要廢除漢字?
    最近看到一篇有關胡志明書法的評論,稱胡志明是一位精通書法的高手,評價其字有著深厚的功底和精深的造詣。胡志明的字寫得是否真有這麼牛,想必對書法真正有所認知的人都懶得爭辯,當然,如果把他的字放在越南的漢字大環境當中,說胡志明精通書法,倒也是事實,畢竟,自從胡志明執意廢除漢字之後,越南也就沒剩下幾個人會寫漢字,更別說書法了。
  • 漢字的書寫藝術——中國書法的起源及其實質
    一般認為,中國書法是漢字書寫藝術或者漢字的藝術書寫,是漢字書寫的秩序化和美化行為,即以符合書寫規律的技巧,通過筆墨線條展現漢字方形結構和點線分布特點,藝術地安排漢字筆畫、結構和章法,表達認知對象的本質和美感,展現人的氣質、品格和情操。同任何藝術一樣,書法作為藝術是社會生活的反映。中華民族先祖的社會實踐活動是漢字和書法產生和發展的源泉。漢字是中國書法的根,書寫美是書法的魂。
  • 漢字設計篇!飄逸靈動的書法字體
    書法之所以能夠成為字體藝術,主要有兩點:①漢字從誕生之初一直到現在都是象形的,這在形貌上為漢字提供了成為藝術的基礎;②以毛筆作為書寫工具另一方面,書法的審美藝術以及相關的結構藝術對字體設計具有一定的啟發作用。書法對字體設計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 中英文書法點燃巴黎漢字熱——孫國至中英文書法在巴黎羅浮宮展出
    來自中國北京的中國書法《福》、《壽》、《夢》、《夢想成真》和《厚德載物》在法國羅浮宮非物質文化遺產展上引起法國觀眾的好奇,當他們看到這一幅幅書作,是國際上名家名句之後,紛紛過來學習中國的漢字讀音及意義。
  • 漢字的演變過程和書法的發展脈絡
    學習書法,不可能離開漢字,所以有必要了解一下漢字的演變過程以及一些相關的文字知識,今天我就不吝淺陋,跟大家一起探討一下漢字的歷史和發展趨向,疏漏、不足乃至錯誤之處,歡迎各位老師留言交流。《後漢書祭祀志》提到了文字:三皇無文,結繩以治。這應該是對漢字最早起源的探索了吧!
  • 傳承書法文化!鹽田田心小學「漢字文化園」吸睛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7日訊(深圳商報記者 黃順 見習記者 黎曉欣)近日,鹽田區田心小學新豎起的「漢字文化園」吸引了全校孩子的關注。一面長7.7米、高3.5米的主題牌坊立於校園北側,正文2500個小學語文常用漢字採用歐體風格的規範漢字,點畫方峻,結構嚴謹,端莊清雅。
  • 安倍也會書法,但他是寫漢字還是日文,完全出乎預料
    安倍也會中國書法,但由於日本字和中國字不完全一樣,那麼他寫的書法到底是漢字還是日文呢,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看他書法前,我們先來看看這二幅吧。 這是安倍的妻子昭惠和梅拉尼共同舉起了「和平」二個字,看來他們對中國漢字還是挺感興趣的啊。這是安倍在展示一幅中國書法作品,其內容是「風雲論道」。
  • 越南歷史上使用漢字幾千年,現在搞出個不倫不類的字母書法
    一般都是漢字書寫,但近年來在越南越來越多的漢字春聯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越南羅馬拼音春聯。圖為越南歷史使用漢字的情形圖為越南民俗畫中漢字書寫的喜慶話越南歷史上自由歷史記載以來都是使用漢字,使用漢字歷史表達兩三千年(自秦徵南越至1945年),直到1945年才被越南國語字羅馬拼音取代。但是傳統習俗上如結婚和春節對聯喜慶用字還是漢字。
  • 越南書法不寫漢字寫拼音,看起來非字非畫,實在令人難以欣賞
    越南書法不寫漢字寫拼音,看起來非字非畫,實在令人難以欣賞。書法作為中國的傳統文化,對周邊國家的影響也十分巨大,除了我們的傳統書法之外,其他國家也流行有「非漢字書法」,比如日本的假名書法、越南的國語字書法,他們的書法源自中國漢字,卻又結合自身的文字特點進行了一定的演變,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越南書法。
  • 提筆頌天使、揮毫抒情懷——古敏峰書法藝術鑑賞
    送書法進校園現場揮毫中國書法是一門古老的漢字的書寫藝術力,經過數千年的不斷代傳承,成為具有豐富文化含量同時反映中國文化的獨特藝術形式,一直散發著藝術的魅力。他們現場示範創作,將優秀的傳統文化送進校園,使師生們可以近距離感受書法藝術之美,領略書法藝術這一文化瑰寶的精髓。激發了廣大師生學習書法的興趣,堅定了學習書法的信念。
  • 為什麼現在寫書法的人不寫簡化字,還寫繁體字?
    一:漢字發展簡史 1:中國漢字淵遠流長,從遠古巖畫的逐漸演變,經歷了巖畫符號、陶文、陶符文、陶刻文、骨甲刻文、成熟甲骨文,金文,篆書(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約三四千餘年的演變(考古載約三千五百餘年),漢字通過造字六法:象形、指事、形聲、會意、轉注、假借,形成極其完善的造字系統模型,幾千年以來,都是使用這套文字系統
  • 越南河內春節習俗:大年初一進廟上香祈福,學生最喜歡求漢字書法
    在離開前紛紛在文廟專門的書法區域求漢字書法。越南河內文廟國子監在農曆春節前都會舉辦了一年一度的書法節,今年書法節時間是1月18日至2月5日(即臘月二十四至正月十二),2020年庚子年春節書法節主題是「誠德」,體現越南人重視道德。圖為年初一越南人在河內文廟求書法家書寫漢字書法。
  • 365夜漢字故事玩轉漢字之漢字的演變發展
    365夜·漢字故事·玩轉漢字之漢字的演變發展小朋友,你知道中國最古老的文字是什麼嗎?目前來說,人們普遍認為是「甲骨文」。古人敬畏神靈,認為神靈有神秘的力量,所以做事情之前,要先由佔卜人把龜甲和獸骨燒裂,再根據裂紋判斷吉兇禍福,並把要卜問的事情和結果刻在甲骨上記錄下來,這就是甲骨文。甲骨文最早出現在商代,但一直到清代,才被一個叫做王懿榮的人重新發現。
  • 日本海獅練習書法 寫漢字「酉」慶祝雞年
    日本海獅練習書法寫漢字「酉」慶祝雞年 (1/3) "← →"翻頁
  • 新疆書法博士牛子老師,漢字寫出書法藝術美,單字放大筆法漂亮!
    ,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在我國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在這幾千年的歷史中我國的漢字也被古代眾多書法家寫出了藝術美,要問大家最喜歡哪一位書法名家,我想此時大家的腦海中肯定已經閃現出了自己喜歡的書法名家了吧,有的網友喜歡書聖王羲之,還有的網友喜歡宋徽宗的瘦金體,也有的網友喜歡顏真卿的楷書,正是在這些古代著名書法家的影響下,我國的書法文化才得以很好的傳承和發展,今天小七給大家介紹的這位書法愛好者來自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