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書法與建築的關係

2020-12-16 建設工程教育網

  編者按

  公元前1300年,中國黃河流域的殷商王朝創造了「甲骨文」,這是漢字的祖先。它與釘頭字、聖書字統稱三大古典文字。它們雖然面貌迥異,卻都屬於象形兼表意的「意形文字」。後來「意形文字」逐漸被「音節文字」所取代,釘頭字和聖書字都消亡了,漢字卻淵遠流長。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使用何種語言文字是決定人們形成何種思維方式和習慣的重要因素,而思維方式和習慣必然會作用於人們所關注的各種藝術,包括建築藝術。漢字,無疑對中國的建築藝術有著深刻的影響。

  該文作者認為,建築是一種「文化的建築」,而中國的建築「不應是以追求形式體量美為主,而應以文化的表述為基本結構,即是中國文化在建築領域裡的表現」。於是作者擬從中國傳統漢字及書法入手,探討其與建築之間的關係,試圖對中國建築藝術文化做出某種程度的認知。在我國現代建築習慣以西方建築學為參照系來尋找發展道路的今天,在面臨著對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挑戰的今天,這種探討必然具有一定的意義。

  漢字與建築

  中國的漢字多為「象形」字,即模擬具體事物的形狀,經過加工、省略等過程成為「字體」。因為房屋是具體的物體,所以在創造文字時,人們很容易將建築的情況(包括外形和內容)「記錄」下來。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漢字本身就譜寫了中國建築的發展史。

  從字形看建築的形象、結構和布局

  中國有記載的最早的文字是刻在烏龜殼或獸骨上的,稱之為「甲骨文」;後來青銅器出現後,將文字鑄在銅器便成為了「金文」。在這些原始字體上,有三個典型代表建築物的字:「室、宅、宮」。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其實它們是一組房屋的平、立、剖面圖。

  圖中1的「室」字,可以看作是臺基之上的一座四坡頂房屋,這是一幅「立面圖」。2的「宅」字更把房屋構造情況表達出來了,有基座、屋身、屋頂,說它是一個「剖面圖」也不為過。3是一個「宮」字,其實可以看成是一組建築的平面圖,在一個方形的院子裡,四周布置了四座房屋。這種構圖雖然與現代建築平面圖的表示方法有所不同,但中國古代一直都是以此方法來表示的(即平面圖與立面圖的結合)。

  這一組最古老的文字還傳達了許多有關中國古代建築發展的訊息。首先,甲骨文的使用是在殷商時代,而臺基和「四阿」的屋頂便已經出現;其二,從構圖來看,當時的房屋可能是木架結構;第三,圍繞一個空間布置建築物已經是一種常用的方式。

  總體看來,中國建築的基本形制在當時已經初步完成,之後都是在這一基礎上繼續發展起來的。我們似乎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中國古代建築設計的基本原則在3500年至4000年前便已大體確立,它的發展正如梁思成先生所言:「4000年來一氣呵成」。

  從字體看房屋的種類和用途

  除了「字形」表現出建築物的具體形象外,字體的構成也常常表現出房屋的種類和用途,或者說明了建築物的性質。因為房屋是由「穴居」發展而來,由自然山洞的「穴」到半地下的「穴」,於是一系列有關房屋用途的字就由「穴」作為部首而來。

  例如「穹、窖、窗、空」等,這些字都是半地穴式房屋的組成部分。如「窗」,原意是指半地穴式房屋頂部的一個開口———天窗:「窖」是指半地穴裡作為儲藏東西的「圓形袋狀的坑」:「空」則是指「穹頂」下的封閉空間。

  「宀」表現的是屋頂,在屋頂下又容納了很多事物,分別代表房屋的各種功能。這一類的字有「宮、室、宅、寢、宇、家」等。「家」字是屋頂之下又一隻豬,應該表示「豬屋」,或者表示每戶人家都養了一頭豬:「宗」字裡面的「示」表示「祀」(即「土地神」),屋頂之下放了一個「土地神」,當然就是土地廟了:「宮」字表示屋子裡面有很多房間,就是規模較大的建築物。

  兩坡頂的一般都是主體房屋,在主體房屋之外,前後或左右通常都帶有一些單坡頂的房屋,這種房屋的形式就以「廣」字來表現,例如「序」(東西牆為之序,今廡廊之屬曰東西序,是為堂側之廂)字。「廣」不僅指單坡屋面,還指「一邊開敞的房屋」,一般用作買賣、殺豬、停車馬、繳納稅糧等,如「店,庖,庫、廡、廊」等等。

  從用字部首看建築材料

  建築物的構件名稱一般多以其材料及「形聲」來組成。例如「梁、柱、棟、楹」等都從「木」,「牆、壁、垣、堂」都從「土」,「礎、碑、碣」都從「石」,還有「鉤(古有鉤楹、鉤欄,即包在楹外的銅件),鎘(門上的銅釘),鋪(鋪首,門上的銅環)」等從「金」,在字形上一看便明白這些構件是用什麼材料製成的。有時同一字可從不同部首,如從「木」、「土」或「石」,則表示該構件可用不同的材料製成。總體來說,以「木」字旁組成的材料漢字最多,這也表明了中國古代建築以木材料構建為主。

  書法與建築

  書法是漢字的重要表現形式,也是中國獨有的一種藝術,它與建築的美好視覺形象有著親密的聯繫。這種「美好視覺」不僅僅停留在一般的工藝美術字上,甚至是一種氣韻生動、形神兼備、節奏化了的生命之「美」。從某種角度而言,書法的介入不僅從內容上深化了建築的意境,而且從形式上起到了美化建築意象的效果,對建築文化品位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書法在建築中的作用

  中國的書法藝術在古代極其發達,取得了相當高的藝術成就。早期的書法比較具象,它重視文字的象形性。後來隨著象形字的減少,書法更多的是通過結構的疏密、點畫的輕重、行筆的緩急,來表現人們對形象的情感,抒發意境,逐漸由寫實走向寫意。建築中大量的碑碣、詩條石、摩崖、匾聯等語言同時也是研究書法藝術的寶貴資料。好的書法作品不僅是自身造型美與概念美(文字內涵)的高度統一,而且書體氣質與所在建築環境性格也是高度協調的。比如顏體楷書可增環境之壯美,柳體行書可洋溢環境之嫵媚,漢碑之體勢可使環境有古樸的內涵,懷素的草書丰韻使環境充滿動態之美。可見書法作為一門獨立的藝術,在提高建築文化品位、深化建築意境等方面同樣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

  中國獨有的書法藝術就好比一件獨一無二的「法寶」,使中國古代建築具有其它民族的建築體系無法相比的深廣度和豐富性。即使在今天,加強對書法藝術的發展及運用,也是中國建築語言探索中的一個卓有成效的努力方向。

  中國「解構主義」書法———草書

  漢字形體在歷史上經過很多變化。甲骨文、金文、戰國文、小篆屬古文字,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稱今文字。古文字由線條組成,粗細變化不大,總體而言較為繁雜。自小篆到隸書,字形則大為簡化,行書更是又進一步「省便」。到草書則是「解散楷體」,很多字寫起來同楷書差別很大:楷書結構嚴整、體式方正,草書則是龍飛鳳舞、靈活多變。將古今各體漢字加以比較,可以說存在一個解構過程。以今天的眼光來看,草體書法從某種程度上可以稱為「解構」書法。

  中國書法講究勢。勢可以理解為動態的形,它表現的是力之美和運動之美,在書法藝術中,又存在多種多樣的勢。唐代張懷瑾著《書斷》強調「異勢」的重要,他認為十一類筆畫組合中可作各種變通勢態,有「烈火異勢」、「散水異法」、「策變異勢」等等。他舉王羲之寫《蘭亭序》中20多個「之」字,「變轉悉異,遂無同者」,總結為「不求變異,則涉凡淺」。中國書法理論中說明行筆勢態的動詞非常多,有「曲、卷、收、挫、揭、仰、進」等,而當今解構建築師們愛用「twisting(扭曲)、shifting(轉移)、folding(摺疊)、cutting(剪切)、sub?鄄tracting (減去)、expanding(擴大)、inserting(插入)」等等,之間頗有相通之處。

  唐代孫過庭《書譜》講草書形象時,說有「觀夫懸針垂露之異,奔雷墜石之奇,鴻飛獸駭之資,絕岸頹峰之勢,臨危據槁之形」,這些話無法移用在林肯紀念堂的形象上,也不能拿來描繪紐約世界貿易中心,但用來形容哈迪德的香港山頂俱樂部方案則是恰當的。「絕岸頹峰之勢」、「奔雷墜石之奇」,正是哈女士方案之特色。

  中國草書藝術與西方解構建築,固然是兩種非常不同的概念,但是從視覺藝術的角度看,兩者之間也存在著異質同構的部分。中西建築學的交流互補受到廣泛重視,借鑑中國書法理論,探討中國建築藝術的發展,也是很有意義的。

 中國建設報·張臻   

相關焦點

  • 漢字設計篇!飄逸靈動的書法字體
    書法之所以能夠成為字體藝術,主要有兩點:①漢字從誕生之初一直到現在都是象形的,這在形貌上為漢字提供了成為藝術的基礎;②以毛筆作為書寫工具,結構是漢字藝術的藝術張力以及強烈的表現力的體現。不斷減少的外部因素的制約,也能有助於作者更好地表達情感,將自己的思緒融入到作品中,書法藝術也因此變得更加具有抒情達意的性質。觀者看到的不僅僅是冰冷的字體,而是融入情感的藝術,觀者在得到視覺享受的同時,也能夠獲得較好的心理體驗。推薦閱讀:漢字的運用!
  • 重塑漢字書法的敬畏情懷
    因此,如何重塑漢字書法的敬畏情懷,如何重構書法人文精神的回歸,如何重振中國人的「文化自信」,應該成為新時代知識分子應有的一種品格與情懷,一種責任與擔當,一種價值取向和文化思維方式。  在世界文化寶庫中,中國民族文化元素或符號標識很多,但是居於最核心層面上的文化符號無疑是漢字書法。
  • 越南用了一千年漢字,精通書法的胡志明,為何執意要廢除漢字?
    最近看到一篇有關胡志明書法的評論,稱胡志明是一位精通書法的高手,評價其字有著深厚的功底和精深的造詣。胡志明的字寫得是否真有這麼牛,想必對書法真正有所認知的人都懶得爭辯,當然,如果把他的字放在越南的漢字大環境當中,說胡志明精通書法,倒也是事實,畢竟,自從胡志明執意廢除漢字之後,越南也就沒剩下幾個人會寫漢字,更別說書法了。
  • 表達民族美感的工具——中國建築中的書法藝術
    用線條裝飾的門窗01書法的線條美感變換到建築的線條和形態之中,創造出了各種各樣風格的建築作品漢字起源於象形,是抽象點線的組合。而這種美學甚至對中國建築都產生了影響,這種影響在傾斜屋頂的演變中,廟宇殿堂的形狀、比例、優雅、安詳等總體感覺上,顯得更為明顯。比如傾斜的屋頂與書法的關係,就算是不懂中國書法的人也能看得出其曲線的美妙。在中國書法中,最困難的是如何恰到好處地運用筆力,比如說,要讓一條特別筆直的線條顯得有力量感就很不容易。
  • 漢字的書寫藝術——中國書法的起源及其實質
    一般認為,中國書法是漢字書寫藝術或者漢字的藝術書寫,是漢字書寫的秩序化和美化行為,即以符合書寫規律的技巧,通過筆墨線條展現漢字方形結構和點線分布特點,藝術地安排漢字筆畫、結構和章法,表達認知對象的本質和美感,展現人的氣質、品格和情操。同任何藝術一樣,書法作為藝術是社會生活的反映。中華民族先祖的社會實踐活動是漢字和書法產生和發展的源泉。漢字是中國書法的根,書寫美是書法的魂。
  • 黑白的藝術——折服日本的漢字書法
    日本,一個在經濟,科技,文化都屬於高度發達的國度,2019年,選擇在他們最具影響力的博物館,向漢字書法致敬。世界上只有極少數的事物能夠把藝術性和實用性這兩者真正統一起來。漢字書法,可以說是這極少數中的佼佼者。據統計,人類現存的文字超過2500種,在漫長的人類文明中,不復存在的文字浩如煙海。
  • 安倍秀書法,秀的是日本要將漢字牢牢守住?
    [摘要]漢字書法的美,仿佛是通過歲月劫毀,在天地中一種不肯消失、不肯遺忘的頑強印證,我們中國人更應該珍惜,畢竟我們是漢字的宗主國。千年後,祝枝山的第N代後人,可能不知道寫的是什麼,這可能就是漢字的未來,隨著電腦輸入的普及,我們甚至不寫字了,更不要說書法了。
  • 中英文書法點燃巴黎漢字熱——孫國至中英文書法在巴黎羅浮宮展出
    來自中國北京的中國書法《福》、《壽》、《夢》、《夢想成真》和《厚德載物》在法國羅浮宮非物質文化遺產展上引起法國觀眾的好奇,當他們看到這一幅幅書作,是國際上名家名句之後,紛紛過來學習中國的漢字讀音及意義。
  • 中國漢字和書法的重要代表字體—楷書的發展歷史!
    這樣的狀況也說明很多書法愛好者雖然寫一手好字,卻對漢字發展史和漢字的主要作用處於知識空白,這方面的知識也非常的貧乏。要說楷書的發展史,還真要從漢字更遠的的發展歷程說起。說文解字更為重要的是甲骨文是最早有書法規則的文字,這從出土的習刻、習辭中就能佐證,也是中國書法的起源文字。
  • 傳承書法文化!鹽田田心小學「漢字文化園」吸睛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7日訊(深圳商報記者 黃順 見習記者 黎曉欣)近日,鹽田區田心小學新豎起的「漢字文化園」吸引了全校孩子的關注。一面長7.7米、高3.5米的主題牌坊立於校園北側,正文2500個小學語文常用漢字採用歐體風格的規範漢字,點畫方峻,結構嚴謹,端莊清雅。
  • 安倍也會書法,但他是寫漢字還是日文,完全出乎預料
    安倍也會中國書法,但由於日本字和中國字不完全一樣,那麼他寫的書法到底是漢字還是日文呢,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看他書法前,我們先來看看這二幅吧。 這是安倍的妻子昭惠和梅拉尼共同舉起了「和平」二個字,看來他們對中國漢字還是挺感興趣的啊。這是安倍在展示一幅中國書法作品,其內容是「風雲論道」。
  • 越南歷史上使用漢字幾千年,現在搞出個不倫不類的字母書法
    一般都是漢字書寫,但近年來在越南越來越多的漢字春聯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越南羅馬拼音春聯。圖為越南歷史使用漢字的情形圖為越南民俗畫中漢字書寫的喜慶話越南歷史上自由歷史記載以來都是使用漢字,使用漢字歷史表達兩三千年(自秦徵南越至1945年),直到1945年才被越南國語字羅馬拼音取代。但是傳統習俗上如結婚和春節對聯喜慶用字還是漢字。
  • 日文平假名、契丹文、西夏文與中國道教書法有什麼關係?
    這就提到了假名書法的問題,日本人有很多直接用假名寫書法)。我們知道日本的書法有漢字書法和假名書法兩個系統,假名書法也是源遠流長的。圖片源於網絡契丹文,有時候稱為遼文,也是根據漢字的部件加以變化而形成。過去甚至用它來印出了遼文的大藏經。因存世遼文文字量大,所以現在也有書家從遼文裡找靈感,寫成契丹文的書法。
  • 越南書法不寫漢字寫拼音,看起來非字非畫,實在令人難以欣賞
    越南書法不寫漢字寫拼音,看起來非字非畫,實在令人難以欣賞。書法作為中國的傳統文化,對周邊國家的影響也十分巨大,除了我們的傳統書法之外,其他國家也流行有「非漢字書法」,比如日本的假名書法、越南的國語字書法,他們的書法源自中國漢字,卻又結合自身的文字特點進行了一定的演變,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越南書法。
  • 越南河內春節習俗:大年初一進廟上香祈福,學生最喜歡求漢字書法
    在離開前紛紛在文廟專門的書法區域求漢字書法。越南河內文廟國子監在農曆春節前都會舉辦了一年一度的書法節,今年書法節時間是1月18日至2月5日(即臘月二十四至正月十二),2020年庚子年春節書法節主題是「誠德」,體現越南人重視道德。圖為年初一越南人在河內文廟求書法家書寫漢字書法。
  • 象形文字的減省演變:漫談漢字符號化和書法法度的永恆存在性
    書法的生命內核:法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接觸到漢字,我們每個人也都會寫字,但不是所有人寫的字都可以稱之為書法的,或者說不是所有的書寫行為都可以歸入書法藝術的範疇的。那麼普通的書寫和具有藝術美感的具有法度的書法的書寫之間有什麼樣的區別呢?
  • 日本海獅練習書法 寫漢字「酉」慶祝雞年
    日本海獅練習書法寫漢字「酉」慶祝雞年 (1/3) "← →"翻頁
  • 新疆書法博士牛子老師,漢字寫出書法藝術美,單字放大筆法漂亮!
    ,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在我國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在這幾千年的歷史中我國的漢字也被古代眾多書法家寫出了藝術美,要問大家最喜歡哪一位書法名家,我想此時大家的腦海中肯定已經閃現出了自己喜歡的書法名家了吧,有的網友喜歡書聖王羲之,還有的網友喜歡宋徽宗的瘦金體,也有的網友喜歡顏真卿的楷書,正是在這些古代著名書法家的影響下,我國的書法文化才得以很好的傳承和發展,今天小七給大家介紹的這位書法愛好者來自新疆
  • 漢字的演變過程和書法的發展脈絡
    學習書法,不可能離開漢字,所以有必要了解一下漢字的演變過程以及一些相關的文字知識,今天我就不吝淺陋,跟大家一起探討一下漢字的歷史和發展趨向,疏漏、不足乃至錯誤之處,歡迎各位老師留言交流。《後漢書祭祀志》提到了文字:三皇無文,結繩以治。這應該是對漢字最早起源的探索了吧!
  • 楷書偏旁技法|「冫」兩點水偏旁漢字田英章工筆楷書技巧分析
    此中的好處也很多,除可以提高效率之外,有時還可以因為處理不同漢字布局與書寫筆法,自然與不自然地會將不同字況進行對比,反而更深刻地領會這些偏旁部首字根的筆法技巧與結構布局思想。偏旁部首「字根」概念有時會幫助我們全面認識書法結構的布局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