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設計篇!飄逸靈動的書法字體

2020-12-17 設計智造

文/唐樂天 字體作為基本構成元素,字符是點、詞句是線、而段是面。 字體 通過易被受眾識別理解的視覺元素,進行有意識的編排,最終完成信息的傳遞和交流。字體設計作為平面設計的一種,其以點、線、面的形式構成了設計的最基本元素。文字作為信息傳遞的圖形符號,自身就具有構成、編排的價值。

字體作為書法的一種表現載體,要求字形對於在形態上的表現更為高度集中和概括,使之具有審美形式的特徵。書法之所以能夠成為字體藝術,主要有兩點:

①漢字從誕生之初一直到現在都是象形的,這在形貌上為漢字提供了成為藝術的基礎;

②以毛筆作為書寫工具,使得線條更富表現力。

現代字體設計實際就是字體圖形化和字體語言化的過程,通過文字與圖形的有機結合,提高文字的視覺傳達功能。

書法與字體設計共同類屬於美術字的範疇,兩者在藝術追求上有一致性,一方面,書法本身體現了一種字體設計藝術風格。另一方面,書法的審美藝術以及相關的結構藝術對字體設計具有一定的啟發作用。書法對字體設計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對於書法藝術而言,線條的美感體現了書法藝術的極強的表現力。這一點與字體設計所追求的目標具有異曲同工之妙。在字體設計之中,線條是最基本的藝術設計追求。線條的不同形式的拼接所產生的效果是不同的,通過線條的變化,不同形式的字體藝術造型會呈現出來,並各具特色。字體設計正應該參考這樣一種追求線條美並通過細微的差別、自由的形式所表現出的字體線條的造型。

漢字屬於方塊字,結構是漢字藝術的藝術張力以及強烈的表現力的體現。在書法中講究結構的美感,一個字要想表現出其藝術美感,就必須立於之上。結構美不僅表現在一種勻稱的字體構成上,還表現為參差有序的筆法結構以及黑白相間,虛實相生的藝術追求上。在藝術造型上,書法追求一種靈動性與創造性,同時書法字體所表現的往往不只是一個字的藝術,還表現出一種力與美的結合,一種結構之間的和諧、錯落的美感。

書法作品在創作的過程中不僅注重表現藝術,還注重抒情達意。文字的內容和書體樣式也給予了書法家極大的發揮空間。不斷減少的外部因素的制約,也能有助於作者更好地表達情感,將自己的思緒融入到作品中,書法藝術也因此變得更加具有抒情達意的性質。觀者看到的不僅僅是冰冷的字體,而是融入情感的藝術,觀者在得到視覺享受的同時,也能夠獲得較好的心理體驗。推薦閱讀:漢字的運用!需要注意的問題

書法字體設計始終離不開可視性和邏輯性:

①可視性是視覺元素的設計,有「閱讀最省力」的特點,特別是在視覺流程規律和畫面的空間運用上。

②邏輯性是對設計藝術中的設計目的,將可視性的元素,進行主次、強弱,映襯等來構思的,並在形式關係上加以邏輯性的傳達,即要表現出主體關係,運用條理與反覆、對稱與平衡、調和與對比、節奏與韻律、比例與呼應等形式美法則,對各種關係之間的構成要素進行科學的、合理的、巧妙的運用。

重複、對稱、發射、漸變、有規律的骨架,它是顯示文字整齊美的基本表現手法。重複是把複雜多樣的自然形象,按照一定的有序規律組織成有條理的裝飾性的文字形象,甚至可以達到「程式化」的高度,表現出整齊的美。反覆,則是同一圖形有序重複出現的多種多樣的節奏美,具有整齊單純與顯明裝飾美的效果。

以對稱中心為軸線,在其上下,左右,或周圍(三面、四面、多面)配置同等形、同等量、同等色的紋樣所組成的圖形文字,也叫做均齊文字,具有莊嚴、整齊、節奏的美。平衡是根據力學原理,以不同的形等量配置組合,取得視覺重心穩定、平衡的一種文字形式,它具有豐富的變化、自由而靈活、運動美的特點。

指物象的形、色、組織排列、描法、量、質地等方面的差異,由此造成各種變化,可以取得醒目、突出、生動的效果。形的對比有大小、方圓、曲直、長短、粗細、凹凸等;感覺的對比有動與靜,剛與柔,活潑與嚴肅等。位置對比有前後、左右、上下、疏密等。最後是在字體設計中,恰當地處理整體與局部之間的關係,取得整體諧調、關聯、銜接的綜合調節方法,以取得整體大小、數量、強弱、比例相互呼應協調的理想效果。

有廣義和狹義兩種解釋。狹義指「同一」與「類似」。如紋樣以圓形的或接近圓形的形組成,形的大小一樣或類似、色彩相同或相近等。調和就是統一,效果是安定、嚴肅而少變化的。廣義的調和指適合、舒適、安定、完整等。

節奏本是音樂中音響節拍輕重緩急的變化和重複。節奏這個具有時間感的用語在字體設計上是指以不同要素連續重複時所產生的運動感。書法字體設計上要有主次關係,層次關係,還應有虛實關係,不能一概而論。

韻律原指詩歌的聲韻和節奏,在詩歌中音有高低、輕重、長短的組合,勻稱的間歇或停頓,在一定地位上,相同音色的反覆,以及句末、行末,利用同韻同調的音,加強詩歌的音樂性的節奏感,就是韻律的形、色的呼應關係。在書法字體中實際指形象與色彩的呼應關係和節奏感是相互依存、相得益彰。

在字體設計中,有些設計者往往只關注裝飾字體的變化,對書法藝術卻很少去應用和研究。當然裝飾字體有它的特點,它整齊、規範、嚴謹。但是有時候過分的嚴謹,就會顯得很呆板,缺乏人情味,達不到一種理想的效果,而書法藝術則能夠彌補這些不足。推薦閱讀:解讀!漢字字體設計思路

總之,書法藝術的恰當運用,會給人以極高的審美境界,即使是不懂中文的外國人也會為之傾倒,它的美和形式美是美感的一種表現形態。指客觀自然的形式美與實踐主體的知覺結構形式互相適應、一致、協調所引起的審美愉悅。

相關焦點

  • 漢字字體基本類型!與設計樣式!
    文/姚儉儉 漢字作為文明傳承的載體,代表不同時期人們的審美觀念和思想理念,蘊含著豐富動人的情感。所有的不同類型的字體都有著其獨特的情感特色,都能在實際運用中有思想、有目的的激發觀者內在的某些情感因子。①宋體。
  • 當今書法走向末路,現代印刷術字體設計為漢字開拓新道路
    清末,當文人墨客紛紛轉向考古中尋求書法的變化時,對漢字影響巨大的一個技術到來了——這就是現代印刷術。 為什麼說現代印刷術對漢字的影響巨大? 之前的印刷以雕版為主,文字的形態取決於匠人手寫的字體,儘管會有一些變化,但還是脫不開傳統書法的窠臼。
  • 中國漢字和書法的重要代表字體—楷書的發展歷史!
    這樣的狀況也說明很多書法愛好者雖然寫一手好字,卻對漢字發展史和漢字的主要作用處於知識空白,這方面的知識也非常的貧乏。要說楷書的發展史,還真要從漢字更遠的的發展歷程說起。但是這個書法並不是我們理解的書寫的藝術的書法,而是書寫的法度,即書法的筆畫、架構、規則。這也說明漢字的出現發展有兩個地方是必須具備的:一是可識別性。二是統一性。
  • 漢字演變及字體書寫變化
    漢字字體的演變發展是和社會發展、生活習慣以及書法藝術的需求息息相關的。要了解中國書法的發展星,就要首先了解漢字的產生發展的過程。①簡、帛書:秦漢以前的書法真跡,通常只出現在簡帛盟書中。隸書是將小篆加以簡化,又把小篆勻圓的線條變成平直方正的筆畫,便於書寫,分「秦隸」(也稱「古隸」)和「漢隸」(也界「今隸」),隸書的出現,標誌著古代文字與書法的一大變革。隸書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嚴厚重的字體,其結體扁平、工整、精巧。作為初創的秦隸,留有許多篆意,後不斷發展加工,打破周秦以來的書寫傳統,逐步為日後的精書奠定了基礎。
  • 嚴仲良書法秀暢飄逸,雄奇豪放,又古樸精妙,不愧是書法高手!
    明代大書法家董其昌曾提出「書道只在巧、妙二字」的論斷,這點明了漢字的結體、字法、結構等方面的重要性。今天,筆者就給大家介紹一位書法家,他就非常注重字體結構,故而他的書法盡顯秀暢飄逸,雄奇豪放,又古樸精妙,令人佩服!
  • 中國首個Tokyo TDC 字體設計獎,我們拿到啦!
    由可口可樂中國、漢字推廣機構好字在和專業字體設計機構方正字庫三方聯合打造的中文字體「可口可樂在乎體」榮獲字體設計類別最高獎項「字體設計獎」(Type Design Prize),這也是首個來自中國的設計作品獲此殊榮。
  • 為什麼臺灣車站、酒店標牌上不用大陸常用的書法字體?值得深思
    但是在臺灣卻很少看見他們的酒店,火車站機場等商業建築上用書法字體標誌,相反我們大陸很多大型酒店和火車站,通常都是書法字體,但是大陸人玩手機的比較多,練字的都比較少了。眾所周知,臺灣是一個歷史範圍比較重的地區,這裡很推崇中國傳統文化,去臺灣旅遊,可以發現這裡的人們家裡,餐廳,商業辦公樓裡面都有書法字體,而且這裡保留下來的傳統建築也不少。
  • 黑白的藝術——折服日本的漢字書法
    ▲顏真卿書法展·東京國立博物館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讓西方的人文,科技和經濟迅速崛起,確立了西方文化在全球藝術舞臺上的統治地位。大到電影,音樂,繪畫等領域,小到我們生活中日常的設計元素幾乎都是英文。日本,一個在經濟,科技,文化都屬於高度發達的國度,2019年,選擇在他們最具影響力的博物館,向漢字書法致敬。世界上只有極少數的事物能夠把藝術性和實用性這兩者真正統一起來。漢字書法,可以說是這極少數中的佼佼者。據統計,人類現存的文字超過2500種,在漫長的人類文明中,不復存在的文字浩如煙海。
  • 漢字的魅力你了解嗎?「中國字體大會」在黃埔舉行
    大洋網訊 12月28日,「中國字體大會」——2019廣州國際漢字創意大會活動在黃埔區舉行。大會匯聚全球知名設計師群體,包括日本字體設計大師鳥海修與高岡昌生、國際平面設計大師靳埭強、方正字庫設計總監仇寅、廣州美術學院視覺藝術設計學院院長曹雪等逾百位國內外設計大師。
  • 漢字、書法與建築的關係
    漢字,無疑對中國的建築藝術有著深刻的影響。  該文作者認為,建築是一種「文化的建築」,而中國的建築「不應是以追求形式體量美為主,而應以文化的表述為基本結構,即是中國文化在建築領域裡的表現」。於是作者擬從中國傳統漢字及書法入手,探討其與建築之間的關係,試圖對中國建築藝術文化做出某種程度的認知。
  • 書法史上公認的書法五體,是這五種字體,書法愛好者速看
    書法是我國漢字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古往今來,書法的字體有很多,在書法界公認的有五體,這五種字體分別是,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書法五體之篆書通常,我們把大篆小篆,統一稱為篆體。「大篆」的書寫較為複雜,且這種古老的字體,未形成統一規範的字形,書法初學者難以掌握,書法界推薦不多。「小篆」將「大篆」的各種寫法統一後的結果,是文字乃至文化的重大進步。從小篆開始,中國的漢字才有了整齊劃一字形,其曲折、婉轉的字形結構,有一種獨特的美。
  • 漢字手抄報:20種字體介紹
    隸書起源於秦朝,由程邈形理而成,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  草書  漢字的一種書體,特點是結構簡省、筆畫連綿。形成於漢代,是為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楷書  楷書,又稱正楷、楷體、正書或真書,是漢字書法中常見的一種字體。其字形較為正方,不像隸書寫成扁形。
  • 品牌字體設計的11種表現手法
    文字是設計中的重要一環對文字進行創意處理可以創造出富有視覺衝擊力的字體漢字設計更如是在現代美學理念及其形式風格的影響下漢字設計越來越強調點、線、面、形、色和質感等視覺要素的綜合運用那麼常見的漢字設計手法有哪些呢圖文結合在漢字設計中
  • 河南馬永安自創「燕尾體」書法,字體創新!網友:不是江湖體!
    因為這種字體非常的個性,和我們傳統書法的筆法完全不一樣,原來這樣的字體正是馬永安所創的「燕尾體」字體,當大家看到這樣的字體以後也發現筆法非常的像燕子的尾巴吧?因此也被書法愛好者稱為是「燕尾體」,看到這樣的字體以後大家認為怎麼樣?你喜歡這樣的字體嗎?
  • 「曾翔字庫」上線,對於這款字體你怎麼看?
    線條靈動活潑,粗細相間 使字體富有動感 整體效果顯得愉樂歡快 過去老把漢字的書寫 局限在書法範圍內。
  • 方正力推「多字體印表機」,全面綻放漢字魅力
    電腦族們是否早已厭倦了Windows自帶的宋黑楷仿「老四樣」字體?在漢字審美上不甘於單調貧瘠的人們,很快就可以獲得盡情揮灑個性、領略漢字魅力的機會:方正科技於2009年國慶前夕,隆重推出目前市面上唯一一款「多字體印表機」,令博大精深的漢字文化,在信息化的今天綻放出全新的光彩。
  • 書法簡史:為何漢字的書寫,能成為一門藝術?
    自名,以稱揚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後世者也。(《禮記·祭統》)(鼎上面多鑄刻銘文,「銘」的意思是給自己留名。給自己留名,實際是為了頌揚祖先的美德,讓其堂堂正正地傳給後世。) 大篆(dàzhuàn) 漢字發展演變中的一種書體。與「小篆」相對。
  • 《梵文書法字帖》 助梵文愛好者書寫莊嚴
    2018年由民族出版社出版羅薩經師的《梵文書法字帖》,從實用和創作的角度,介紹和演示了「蘭札體」和「烏爾都」兩種字體的書法,為梵文愛好者提供了由深到淺、梯度合理、便於模仿、耕耘練習、進行創作的理想範本。
  • 漢字設計12種手法!
    文/楊木林 現代漢字設計常常以直線和幾何形為圖形構成元素,對文字進行處理,以創造出富有現代氣息和視覺衝擊力的字體。受現代美術思潮及其形式風格的影響,字體設計越來越強調點、線、面、形、色和質感等視覺要素的綜合運用。
  • 傳統美學對字體設計的影響,你有多少了解和認識?不妨一看!
    細心觀察可知,在世界多個國家的語言中,漢字屬於較為複雜的一種。毫無疑問這與中國的傳統美學有關,無論在結構上還是思想上都能找到傳統美學的痕跡。但在字體設計方面,漢字的字體與字形卻難免大同小異,缺乏新意。   宋體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用的一種字體。宋體字當中蘊含著傳統美學的痕跡,不僅僅是審美,更是一種美學包含的氣質。在某種程度上,宋體字的發展代表著一種人文和精神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