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2)日,張大千文獻研究中心在四川省圖書館正式落成,新落成的文獻中心將以千冊珍稀紙質文獻和「張大千文獻資料庫」,以不同方式向公眾展示張大千先生文化創作精品,讓公眾更深入了解「500年來一大千」在中國繪畫史上的卓越成就。
現場照片
張大千文獻中心設在四川省圖書館一樓,面積210平方米,分為門廳、閱覽區、專家室三個部分。該中心是海內外第一家以專門收藏張大千相關文獻為職能的文獻機構,集中入藏巴蜀繪畫大家張大千先生相關的藝術著作和研究文獻,同時我館建設了「張大千文獻資料庫」,通過數位化手段向公眾展示張大千先生文化創作精品,提供張大千相關研究成果,並計劃最終建設成為集「搜、藏、展、研」等職能為一體的文獻中心。目前,張大千文獻中心收集有紙質文獻共1500餘冊,涵蓋了張大千、張善孖以及大風堂門人的畫集畫冊和與之相關的著作、研究文獻。其中包括古籍《大千世界第一集:張大千青城十景神品》(民國)《張善子張大千兄弟合作山君真相(下集)》(1936年)《大滌子山水冊》(1924年)《農髯臨鶴銘》(民國)《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第一集》(1947年)等十餘種;海外及港臺出版文獻《苦瓜妙諦 PAYSAGES:album en huit feuilles》《張大千繪畫展 The cultivation of elegance : paintings by Chang Dai-Chien : March-April, 1992.》《Master of Tradition The Art of Chang Ta-ch'ien 傳統宗師-張大千之藝術》《張大千書畫集》等60餘種,還有部分關於美術的研究文獻和畫冊套書。該中心另有資料庫資源近1T。
現場照片
張大千先生是在巴蜀土壤上孕育出來的一代奇才,先生雖然晚年遊走他鄉,但一直心繫故土,「十年去國吾何說,萬裡還鄉君且聽,行遍歐西南北美,看山須看故山青。」張大千的這首詩透露出一個漂泊在外的遊子對故鄉四川深深的眷戀之情。「張大千文獻中心」的建立,是家鄉人民對張大千先生最好的紀念。
紅星新聞記者 陳謀 攝影報導
編輯 包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