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酒閩菜,一起探尋福州上下杭百道美味佳餚

2021-01-10 網易

2020-05-15 23:27:56 來源: 賤人八卦

舉報

  憑藉獨味記憶的閩菜手法

  福建C位出道

  

  閩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

  起源於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永嘉之亂」之後

  又稱「福建菜」

  融合了福建泉州、廈門、漳州和莆田

  各地烹飪手法

  是極具風土人情的地方特色菜

  

  如果您想了解福建

  第一步當然要先吃上幾道閩菜

  如果您是福建人

  更要深入了解它……

  探尋閩菜 鬧中取靜

  曾經以商業繁華而聞名的古老街區

  ——上下杭

  有一矗中國風古樓

  閩府佳宴便坐落於此

  

  幽靜雅致的就餐環境

  使繁華喧囂的城市裡多了一份清幽

  

  主營八閩菜系

  其菜餚特點是清爽、鮮嫩、淡雅、湯菜居多

  特聘請當代閩菜烹飪大師為主廚

  

  繼承閩派菜系的傳統技藝

  開創現代餐飲的經典食膳

  

  百道人生 百味閩菜

  佛跳牆

  

  「醞啟葷香飄十裡,佛聞棄禪跳牆來」指的就是福建的首席名菜「佛跳牆」。它起源於清道光年間距今已有二百多年歷史,以二、三十種主料和輔料及福建老酒,先後用旺火、文火煲制而成口味醇香濃厚。

  生啫鱈魚頭

  

  主材料採用大西洋的深海名貴食用魚——鱈魚,其肉質鮮嫩、鮮滑,經特聘廚藝大師精心烹飪口感極佳。它還富含大量的人體有益元素——維生素A、B、D、E和胰島素、鎂元素、可溶性鈣。對於降血糖,保護心血管,預防高血壓,心肌梗塞有一定功效。北歐人稱它為餐桌上的營養師。

  荔枝肉

  

  荔枝肉是福建省福州、莆田等地漢族傳統名菜,屬於閩菜。已有二三百年歷史。因原料中有白色的荸薺和切成十字花刀的豬肉,烹調後因外形型似荔枝而得名。

  製法是將豬瘦肉剞上十字花刀,切成斜形塊,因剞的深度、寬度均勻恰當,炸後捲縮成荔枝形,佐以番茄醬、香醋、白糖、醬油等調料即成。

  對半煎紅蟳

  

  用小牙刷刷洗淨各部位,將蟳對半切好備用。

  熱油加薑絲炸片刻。

  將蟳入鍋煎2分鐘,加入少許水和鹽蓋鍋,待水幹變色加入老酒一盤色香味俱全的美味紅蟳將呈現在你的面前。

  糟爆小腸

  

  酒糟也是福建的特產之一,

  稻醴清糟。——《禮記·內則》。註:「糟,醇也」。

  糟爆小腸由生薑、八角、香菇酒糟煲煮,再撈起加入鹽巴、白糖、酒糟煸炒而成口味極佳。是一道傳統的八閩菜餚。

  古田草粿

  

  草粿主料是由鼠麴草又名清明草配以糯米製作而成,它具有鎮咳、祛痰、治氣喘和支氣管炎以及非傳染性潰瘍、創傷的常用藥,內服還有降血壓療效民間稱之為長壽草。

  閩酒與閩菜

  

  閩菜的烹飪特點

  除了注重原料、多湯菜、講究刀工之外

  還有一個亮點是善於用紅糟

  用糟烹飪一來有特殊香味

  二來易保存

  如閩菜中的糟魚、糟雞、糟肉

  

  紅糟是製作紅麯酒後的產品

  北宋詩人蘇東坡有

  「去年舉君苜蓿(xù)盤,夜傾閩酒赤如丹」

  而紅麯酒作為閩酒

  至今擁有1300多年的歷史

  早有史載紅麯酒是一款健康養生酒

  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評論它說

  「此乃人窺造化之巧者也」和「蓋奇藥也」

  

  而此番屏湖紅將一縷曲韻飄香

  帶入閩府佳宴

  

  

  通過閩酒與閩菜的味蕾普及

  使更多人了解閩文化

  

  世界這麼大

  有多少人曾經因為一個地道美食而愛上一座城

  又有多少人因為一杯酒而流連於此

  

  紅麯酒中含有羰基

  抗氧化及除自由基

  助眠美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新華社關注:帶你嘗鮮福州上下杭的「閩味」
    新華社關注:帶你嘗鮮福州上下杭的「閩味」 2020-06-26 15:49:33  來源:新華社   今年端午,帶您嘗鮮。
  • 新華社「快看」端午特別節目 帶你嘗鮮福州上下杭的「閩味」
    新華社「快看」抖音直播間推出「百姓味道,周末探店」端午特別節目,與全國網友一起「雲品端午」。6月25日下午,節目來到福州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以「上下杭:老福州,過端午」為主題,帶領直播間的觀眾們「打卡」文藝街景,「雲品」老福州特色端午美食,感受不一樣的閩都風味。
  • 閩味 源起閩都,關於閩菜的前世今生
    ► 閩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發源於福州,以福州閩菜為代表,閩菜其實就是福州菜為主體,代表著閩菜文化。閩菜最早起源於福建福州,在後來發展中形成福州、閩南、閩西三種流派。▲佛跳牆佛跳牆是當之無愧的閩菜之王,也是一舉廟堂的國宴頭牌。
  • 【飲食文化】閩菜;福州菜飄香四海,食文化千古流傳(十四)
    閩菜始終將質鮮、味純、滋補聯繫在一起,而在各種烹調方法中,湯菜最能體現原汁原味,本色本味。故閩菜多湯,目的在於此。閩菜的「多湯」,是指湯菜多,而且通過精選各種輔料加以調製,使不同原料固有的羶、苦、澀、腥等味得以摒除,從而又使不同質量的菜餚,經調湯後味道各具特色,有的白如奶汁,甜潤爽口;有的湯清如水,色鮮味美;有的金黃澄透,馥鬱芳香;有的湯稠色釅,味厚香濃,因而有「一湯變十」之說。
  • 臻品生活 | 閩菜風韻,味蕾之悅
    面臨大海,背負群山的天時地利,豐富的海產和野味,加上肯將大把時間放在「做吃的」這件事上的福建人,福建自然就留下許多美味飄香,讓人慾罷不能的佳餚。《福建通志》有「茶筍山木之饒遍天下」「魚鹽蜃蛤匹富齊青」「兩信潮生海接天,魚蝦入市不論錢」「蛙蚶蚌蛤西施舌,人饌甘鮮海味多」等詩句,這些都是古人對閩海富庶的高度讚美。
  • 上下杭的新派閩菜館,福州多了個平價打卡點
    上下杭一開街,解決了大難題,走完三坊七巷接著走上下杭,一天時間妥妥兒的。三通橋是上下杭最熱鬧的地方,一到傍晚就煙霧繚繞,仿若仙境。順著河邊走,沿路都是食肆酒吧。這裡給人的感覺更像是安泰河邊,只不過人氣可是比安泰河邊熱鬧多了。也許上下杭太老福州了,大家一去上下杭就想著吃福州菜。
  • 福州首批閩菜名店名廚年內評出
    記者 葉誠 攝(資料圖)  福州新聞網4月26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謝充靈/文 葉誠/攝)《福州市閩菜技藝文化保護規定》已實施近3個月,記者昨天採訪獲悉,我市保護閩菜的各項工作已經展開,有越來越多的閩菜大師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部分大師還帶徒傳承部分閩菜製作技藝。福州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福州首批閩菜名店名廚有望年內評出。
  • 福州傳統民俗「半旦」:品傳統閩菜 敘親情友情
    中新網福州8月29日電 (吳林)正值農曆七月十五前後,福州郊縣一帶幾乎家家戶戶都迎來了一場熱鬧的節日——「半旦」。雖然不是春節,但「半旦」的氣氛卻不輸春節的歡騰。親朋好友聚在一起吃飯,其樂融融。 受訪者提供 攝  「半旦」是福州閩侯縣、晉安區、馬尾區、倉山區等地的一個古老傳統民俗,有著百餘年的悠久歷史。
  • 郭可文欲建閩菜博物館:「閩菜奇人」越戰越勇
    郭可文戴著眼鏡,一臉親和,從觀感上看,更像一位教書先生,很難與福州餐飲江湖上的「閩菜奇人」畫上等號。10年前,他以「文儒九號」為根據地,以閩菜文化、福州大漆文化、茉莉花茶文化為滋養,打造「閩味大觀園」,復原福州千年坊巷的活色生香情景,築起振興閩菜文化的夢想。1962年出生的郭可文,曾是海軍軍醫,退役後跨界做餐飲,一做就是三十載,曾十多次按下事業「重啟鍵」。曾有人評價他:「老郭是越挫越勇!」為什麼執著於餐飲?
  • 佛跳牆火鍋——萬豪國際福建區域酒店主廚打造經典閩菜新吃法
    "壇起菜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一語道盡閩菜招牌佛跳牆的非凡美味。 作為福建名菜,佛跳牆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在清朝時更是清宮滿漢全席中的首推美饌。為了讓即將來臨的萬家團圓的春節家宴更添濃香,萬豪國際集團福建區域八家酒店主廚悉心匯集福建八閩珍貴原產地食材,搭配匠心熬製的佛跳牆原湯融合火鍋涮食方式,創新打造閩菜經典新吃法- 佛跳牆火鍋。
  • 福州為閩菜專門立法了!對佛跳牆、荔枝肉的影響是……
    代表閩菜風味的福州菜,不僅在閩臺地區流行,在世界各地唐人街也隨處可見,「佛跳牆」「雞湯氽海蚌」等招牌菜曾作為閩菜代表入選國宴。▲位於地鐵1號線東街口站4號出入口的閩菜博物館然而近年來,因缺少對閩菜的有效保護,一些福州餐飲老字號因拆遷等原因銷聲匿跡;傳統閩菜企業在就餐環境、服務水準、運營模式等方面與新興餐飲企業存在一定差距,閩菜技藝發展不盡如人意等問題日益凸顯
  • 收好這篇福州美食地圖,小吃閩菜火鍋一網打盡
    鍋邊糊鍋邊糊是 福建 省 福州 市的一道傳統名菜,屬於閩菜系,鍋邊糊用 福州 話直譯為鼎邊糊,在 福州 的小攤,小吃店裡隨處可見。它取材自米漿、海蠣、花蛤、蟶乾、熟魚乾、蔥花、香菇等,配以油條、海蠣餅、芋粿、饅頭等配食,當地人都把它們當成早餐佳品。出於好奇,專門守著廚房阿姨做鍋邊,在水七成熱的時候,往鍋邊滾上米漿,越薄越好。
  • 說到閩菜,福州的老饕們都忘不了這裡,安泰福壽全、菜鱘定西粉絲煲、蝦酥拼米粿…福州人都是被這些美味一口一口餵大的!
    閩菜發源於福州,歷史悠久,在中國飲食文化中佔據重要地位,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也是國宴菜單上的「常客」。還曾亮相過外交部福建全球推介活動,在世界的舞臺上展示福建飲食文化的魅力。自清朝光緒年間創立以來,安泰樓始終堅持傳承閩菜,持續開拓創新,發掘了近300道福州地方特色菜品和小吃。
  • 【雞年美食-閩菜】一湯十變佛跳牆
    閩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歷經中原漢族文化和閩越族文化的混合而形成。狹義閩菜指以福州菜,最早起源於福建福州閩縣,後來發展成福州、閩南、閩西三種流派,即廣義閩菜。湯是閩菜之精髓,素有一湯十變之說。據曇石山文化遺址考證,閩人在5000多年前就有了吃海鮮和製作湯食的傳統。福建一年四季如春,這樣的氣候適合做湯。
  • 中國八大菜系-閩菜,哪道菜來閩必吃?福建各地代表菜有哪些?你喜歡...
    2018年環閩動車的開通,使得福建省內主要城市形成了「一體化」生活圈,南平到龍巖最快鐵路旅行時間壓縮到了1.5個小時左右。讓我們沿著環閩線開啟美食之旅。
  • 閩菜:湯鮮雋永,清淡宜人
    閩菜,起始於漢後期,由於中原漢民入閩,所以閩菜傳入的漢文化為內涵。
  • 中國十大菜系之閩菜
    閩菜是中國十大菜系之一,根據地域分為福州菜(以福建福州閩侯縣為中心)、閩西菜、泉州菜、廈門菜、漳州菜幾種類型,後3種合稱閩南菜。福建地處東南沿海、盛產多種海鮮,使閩人長於烹飪海鮮。閩菜除了一般調味料外,還有蝦油、蝦醬、酸杏等;又較突出『糟』味,有紅糟、白糟、糟等之別,味道方面,注重清鮮、酸、甜、鹹、香,在宴席中最後一道菜一般都是時令青菜,取「清菜」之意。制湯則有『一湯十變』之譽,烹調方法上以溜、蒸、炒、煨、燉最為常見,著名的菜餚有佛跳牆、福州魚丸、紅糟雞、閩生果、淡糟香螺片,雞湯汆海蚌等。
  • 老湯坊|中國八大菜系之閩菜:一湯十變
    閩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歷經中原漢族文化和閩越族文化的混合而形成。閩菜發源於福州,以福州菜為基礎,後又融合閩東、閩南、閩西、閩北、莆仙五地風味菜形成的菜系。湯是閩菜之精髓,素有「一湯十變」之說。閩菜的歷史起源
  • 以閩菜為背景的7集人文紀錄片《煙火福州》播出
    福州新聞網8月26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顧偉)民以食為天,食材、搭配、技法、佐料……無不講求和諧美的閩菜,不僅讓福州城充滿幸福味道,更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尋味而來。由福州市文化和旅遊局、福州市廣播電視局聯合出品的7集大型人文紀錄片《煙火福州》,昨晚起在福州廣播電視臺生活頻道和新聞綜合頻道同時播出。發源於福州的閩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它歷經中原漢族文化和閩越族文化的長期浸潤交融而形成,是福州風土人文的標籤式符號。
  • 福州的端午節,你以為只有粽子和賽龍舟?
    端午節傳承延續至今,發展出了眾多的節俗文化,粽子、賽龍舟、畫額、釀雄黃酒、插菖蒲艾葉等等…..而今年福州的端午卻不僅僅只有這些,閩菜名店宣和苑聯手亞洲十大超級豪宅三盛百督府,共同推出一款極具閩東特色的「茶、酒、粽子」的端午食禮,為福州人呈現一道不一樣的端午美味。一泡香茗,打開茶盒蓋子時,淡香已悄然襲來,若有若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