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為閩菜專門立法了!對佛跳牆、荔枝肉的影響是……

2021-02-17 遇見福州

說起閩菜,大家腦子裡

會蹦出怎樣的關鍵詞?

蝦油味、佛跳牆、荔枝肉、魚丸、肉燕

……

8日上午

福州市人大常委會舉行

《福州市閩菜技藝文化保護規定》

頒布實施新聞發布會

為保護某一菜系技藝文化而專門立法

這在全國尚屬首例!

8日上午,市人大常委會舉行《福州市閩菜技藝文化保護規定》(以下簡稱《規定》)頒布實施新聞發布會,《規定》將於明年2月1日起施行。

《規定》對閩菜技藝文化概念作了開創性的界定,並就技藝文化調查工作、技藝保護名錄製度、代表性傳承人和工作室、技藝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等作了明確規定,做到保護與發展並重,傳承與創新相結合,將為提升閩菜技藝文化,滿足人民群眾幸福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閩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在中原漢族文化和本土閩越族文化的交流融合中逐漸形成,同時在與海外長期交流中博採眾長,廣泛吸納異域的飲食文化元素,從而成為具有開放特徵的獨特菜系。代表閩菜風味的福州菜,不僅在閩臺地區流行,在世界各地唐人街也隨處可見,「佛跳牆」「雞湯氽海蚌」等招牌菜曾作為閩菜代表入選國宴。


▲位於地鐵1號線東街口站4號出入口的閩菜博物館

然而近年來,因缺少對閩菜的有效保護,一些福州餐飲老字號因拆遷等原因銷聲匿跡;傳統閩菜企業在就餐環境、服務水準、運營模式等方面與新興餐飲企業存在一定差距,閩菜技藝發展不盡如人意等問題日益凸顯。此次,市人大常委會頒布實施《福州市閩菜技藝文化保護規定》,可以說是正當其時。

市政府表示,接下來要進一步講好「閩菜故事」,編好「閩菜菜譜」。

要把祖祖輩輩傳下來的閩菜烹飪配方等技藝保存下來,把閩菜故事歷史傳承記錄下來,積極通過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措施加強對福州傳統飲食智慧財產權的保護;要高度重視閩菜人才的挖掘和閩菜技藝的保護,設立「閩菜大師」工作室,培養閩菜技藝傳承人;要實施傳統特色餐飲業品牌戰略,重點打造若干福州特色餐飲品牌,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培育福州美食新名片;要打造特色文化美食街、美食城,推動更多福州名小吃發展壯大,並推動本土特色餐飲融入文化旅遊產業,提升閩菜宣傳影響力,使其成為閩都旅遊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共同推動古老的閩菜煥發全新生機與活力。

佛跳牆為啥總是小壇裝?

荔枝肉為啥要叫荔枝肉?

就讓烏山君來告訴你答案吧~


鬱達夫的《飲食男女在福州》一文中,開頭便是:「福州的食品,向來就很為外省人所賞識;前十餘年在北平,說起私家的廚子,我們總同聲一致的贊成劉崧生先生和林宗孟先生家裡的蔬菜的可口。當時宣武門外的忠信堂正在流行,而這忠信堂的主人,就系舊日劉家的廚子,曾經做過清室的御廚房的。」可見,民國時期,閩菜可謂譽滿京都。

清鮮淡雅,醇和雋永

傳統佛跳牆的主料達二十餘種,而且原料高檔,有鮑魚、刺參、乾貝、蹄筋等,所用輔料也有十幾種,製作時間需要幾十小時之久,堪稱閩菜之王。所以提起閩菜,必須得有佛跳牆啊!

這種昂貴的菜,用的食材越好,味道就越好,曾經,在國宴中,「極品佛跳牆」堪稱頭牌名菜,很多國家領導人都喜歡。當國家領導人宴請外國領導人時,若按照傳統做法,整壇上席,從禮儀、格調上來說都與國宴招侍不符,所以20世紀80年代中,將佛跳牆分成小壇上席,由此,現在很多酒樓製售的小壇佛跳牆,就是從那時開始的。

酥香細嫩,滑潤酸甜


▲ 不像荔枝但很好吃的荔枝肉

荔枝肉是閩菜中一道極其古老傳統的菜餚,源於五代末宋初,採用豬瘦肉製成,形似荔枝,色豔荔枝,味勝荔枝。

傳統的荔枝肉做法是將精瘦肉內切成小塊,再剞十字花刀,將紅曲碾碎加少量水,再濾成紅曲水,用溼澱粉抓勻,置碗中加蓋片刻時間,入油鍋中,炸成荔枝狀瀝起,再旺鍋下少許油加蔥煸香,用荔枝汁、醬油、糖、醋、番茄醬、香油調成汁倒入鍋中炒沸後,投入炸熟的肉塊翻炒即成。

閩菜中的「荔枝肉」其味與「十八娘紅」(一種荔枝)的荔枝蘸上醬油或鹽巴同吃,應是味道相似的,即烹出的菜餚中甜中微酸,酸而有鹹,荔香盈腮,肉韻雋舌。

如此特別的荔枝肉,正是因為有這些特色,所以在烹製時有一定難度,比如用紅曲調色,用荔枝肉榨汁後蜜漬保存,這些都沒有幾家酒樓能做到。現在已經很難吃到那麼精緻的荔枝肉了,大多都是加菠蘿來提升酸甜味,所以經常會有人疑問,荔枝肉和菠蘿咕嚕肉、鍋包肉,有什麼區別……


▲ 資料中長很像荔枝的荔枝肉,看起來更好吃!

除此之外

福州還有一個閩菜博物館!

作為一名吃貨千萬不能錯過

閩菜博物館設在聚春園大酒店二期內,地面一層有兩個出入口與地鐵1號線東街口站4號出入口相通,市民乘坐地鐵就可以前往參觀。

閩菜博物館展品突出了閩菜招牌菜「佛跳牆」文化,裝飾採用馬鞍牆、花格、掛落、徽塑、彩繪等裝飾手法,融入福州明清建築文化元素,富有福州韻味。

源自:福州日報

(遇見福州綜合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閩菜:佛跳牆裡沒有佛,荔枝肉裡沒有荔枝
    閩菜,歷經中原漢族文化和閩越族文化的混合而形成,狹義閩菜指以福州菜,最早起源於福建福州閩縣,後又融合閩東、閩南、閩西、閩北、莆仙五地的風味
  • 閩菜技藝文化保護將立法!身為吃貨,哪道是你的最愛?
    為進一步提高地方立法質量,推進民主立法,擴大公民有序參與,福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辦公廳現向社會公開徵求《福州市閩菜技藝文化保護條例(草案修改二稿)》意見。說起閩菜,大家腦子裡會蹦出怎樣的關鍵詞?蝦油味、佛跳牆、荔枝肉、魚丸、肉燕……對老福州來說,都很熟悉了對不對?
  • 福州最著名的美食,扁肉、鼎邊糊落選,不是荔枝肉也不是佛跳牆
    愛好美食的小編,每天都會帶領大家品嘗全國各地的美食,了解不同的飲食文化~而今天,我們來到的城市就是福建省的省會城市福州,這裡又有哪些美食呢?我們一起去探索吧~說到福建菜,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閩菜」,是的福建菜又叫「閩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狹義閩菜指以福州菜,最早起源於福建福州閩縣,後來發展成福州、閩南、閩西三種流派,即廣義閩菜。
  • 只知道佛跳牆、荔枝肉?這道幾近失傳的國宴主菜級閩菜再現江湖了!
    不久前,福州文儒坊辦了一桌「千歲宴」。
  • 福州地道閩南菜TOP10,別只知道佛跳牆,最後一個太好吃了!
    福州美食,高檔的有閩菜系的滿漢全席、魚翅席、海參席、燕窩席、魚唇席、佛跳牆等;其中最享盛名、譽滿中外的是「佛跳牆」,被列為閩菜譜的「首席菜」 佛跳牆 佛跳牆是福州特色菜中當之無愧的帝王!佛跳牆起源於福州,佛跳牆的原料很多,有十幾種,裡面含有鮑魚、海參、魚唇、犛牛皮膠、杏鮑菇、蹄筋、花菇、墨魚、瑤柱、鵪鶉蛋等。
  • 佛跳牆的由來【閩菜】
    ■版本一:據傳清朝同治末年(1876年),福州官錢莊一位官員設家宴請福建布政司周蓮,他的紹興籍夫人親自下廚做了一道菜
  • 【雞年美食-閩菜】一湯十變佛跳牆
    閩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歷經中原漢族文化和閩越族文化的混合而形成。狹義閩菜指以福州菜,最早起源於福建福州閩縣,後來發展成福州、閩南、閩西三種流派,即廣義閩菜。湯是閩菜之精髓,素有一湯十變之說。據曇石山文化遺址考證,閩人在5000多年前就有了吃海鮮和製作湯食的傳統。福建一年四季如春,這樣的氣候適合做湯。
  • 【火速轉起來】那道百裡歷史的名菜「佛跳牆」,你怎麼能錯過
    在一些地方宴席上除了部分冷盤滷味,其餘全為海鮮,即便禽類也會配合海鮮加工,所以才有蟶乾羊肚、目魚豬腳等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菜餚;    二是多湯菜,這也是閩菜在北方無法盛行的重要原因,閩菜的湯多採用煮、汆、燙、灼,講究清湯原味,不同於粵菜的煲。
  • 酒店尋味指南丨去吃三天做出來的佛跳牆,去吃鄉間的山茶油和媽媽的味道
    ,也吃過五感俱美的美食秀。06年第一次拜訪夏宮做菜單上的旅行,是把行政主廚鄭盈師傅做的老福州家宴菜單帶回家。當時的菜單是刻在壽山石上的,一共六塊,重20斤。那是童年就熟悉的媽媽的味道,在這裡還被鄭師傅傳承和珍視。他更像是閩菜文化交流大使,所有關於老福州的美食記憶,他用烹飪的手法和烹製時間來做刻畫的橫軸,縱軸是他忘不了的老福州風俗和故事,和他聊天的客人,就會吃到,聽到,遙想和感念。
  • 閩菜:湯鮮雋永,清淡宜人
    常有人將閩菜和粵菜混淆,兩地雖然離的很近,都注重味鮮,講究原汁原味,閩菜也曾被歸為廣義的粵菜,但是閩菜還是有獨具特色的烹飪特點。鬱達夫的《飲食男女在福州》一文中,開頭便是:「福州的食品,向來就很為外省人所賞識;前十餘年在北平,說起私家的廚子,我們總同聲一致的贊成劉崧生先生和林宗孟先生家裡的蔬菜的可口。
  • 這家「驚世駭俗」的閩菜館子,驚動了福州四大家族……
    覺得福州菜還是得吃弄堂裡鑊氣濃濃的蒼蠅館子,亦或是關起門來一心鑽研閩菜、每天只擺幾桌的私廚,才夠味。 我不好掃朋友的興,卻已經在苦惱一會兒吃到不正口味的爆炒雙脆,怎麼佯裝笑容說不錯了。
  • 閩菜特輯:除了佛跳牆,福建菜裡還有這些美食!
    海外貿易也為福建菜引入了一些新的調味料,比如沙茶、芥末和咖喱等,後來成為閩菜的重要調味品。 近代,隨著越來越多福建人移居海外,閩菜在世界範圍內開始流行。 福建經典菜餚 佛跳牆 用高湯和福建老酒文火煨制10個小時而成的一道美食
  • 佛跳牆——一道世界轟動的閩菜,家常做法!
    佛跳牆:又名福壽全、滿壇香,這道菜是福建福州的當地名菜,屬於閩菜類。福跳牆富含營養,可以促進發育,美容,延緩衰老,增強免疫力。佛跳牆製作食材非常多:雞肉、蝦、瑤柱、鵪鶉蛋、廣肚、魚翅、鮑魚、冬筍、香菇、胡椒粉、高湯、花雕酒、鹽家常佛跳牆製作過程及過程:1、做福跳牆首先要準備一個瓦罐
  • 人均29元+,這份佛跳牆,憑什麼在福州這麼火?
    相信天南海北的年夜飯都少不了雞鴨魚肉~今年在家吃的年夜飯,除了懷念的家鄉味,不如再來點不一樣的「年味」~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款【海文銘福州佛跳牆】,是全國第一家發起制定冷凍佛跳牆行業國家標準的企業,使得佛跳牆這道做法工藝複雜又耗時的閩菜,來到尋常百姓家,加熱即食卻不失純正原味!
  • 臻品生活 | 閩菜風韻,味蕾之悅
    說到八大菜系,人們首先想到的似乎就是魯菜鹹鮮、川菜麻辣、粵菜清淡精細……相比起來,閩菜似乎很難用簡單的幾個字來形容,也很難在第一時間內被想起來,實在是低調得可以。但一提起名動天下的佛跳牆,則讓人恍然大悟——這就是閩菜。飲食文化,從來都是地方文化的重要成分。位於我國東南的福建,有著漫長的海岸線,內陸丘陵起伏,河谷與盆地錯落。
  • 福州的佛跳牆長啥樣?看到端上桌的佛跳牆後,網友:金錢的味道
    佛跳牆,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一道名菜,在中國,幾乎沒有人是不知道的。雖然很多人都沒有吃過佛跳牆,但是大家對它也有一定的了解。我們都知道,佛跳牆是福建福州的傳統名菜,它又名滿壇香、福壽全,多次作為國宴的主菜,接待國內外貴賓。不知道有多少小夥伴吃過佛跳牆呢?
  • 福州4大特色美食,佛跳牆最有名,其他本地人最愛吃
    福州的特色美食,除了高級的佛跳牆,你還聽說過哪些呢?一、佛跳牆相信很多小夥伴都看過陳赫曾經在一檔綜藝節目中讓黃磊給他做佛跳牆,然後黃磊有點崩潰,那麼佛跳牆為什麼是讓廚師崩潰的菜呢?就是因為佛跳牆中的食材,在這道菜中,除了鮑魚、海參外,還有魚唇、瑤柱等,雖然食材看上去非常多,但是做好之後的味道一點也不雜,有人感覺美景是視覺盛宴,那麼這道佛跳牆就是味覺盛宴。
  • 閩酒閩菜,一起探尋福州上下杭百道美味佳餚
    主營八閩菜系  其菜餚特點是清爽、鮮嫩、淡雅、湯菜居多  特聘請當代閩菜烹飪大師為主廚     百道人生 百味閩菜  佛跳牆     「醞啟葷香飄十裡,佛聞棄禪跳牆來」指的就是福建的首席名菜「佛跳牆」。它起源於清道光年間距今已有二百多年歷史,以二、三十種主料和輔料及福建老酒,先後用旺火、文火煲制而成口味醇香濃厚。
  • 佛跳牆美食節在寧舉辦 閩菜大師一展絕技驚豔味蕾
    談到中國美食,不可不提的就是佛跳牆,作為國宴第一道主菜廣受讚譽,味鮮湯美,讓人慾罷不能!6月3日,第一屆南京佛跳牆美食節在戴斯國際酒店開幕,6位元老級閩菜大師姚建明、林水俤、羅世偉、林榕飛、陳偉傑、陳輝將會為南京市民現場展示佛跳牆製作絕技。
  • 舌尖上的福州,吃過福州這10個特色美食,你才算是真正的來過福州
    1、福州特色美食——佛跳牆佛跳牆是福州特色菜中當之無愧的帝王!佛跳牆起源於福州,佛跳牆的原料很多,有十幾種,裡面含有鮑魚、海參、魚唇、犛牛皮膠、杏鮑菇、蹄筋、花菇、墨魚、瑤柱、鵪鶉蛋等。要充分體現每一種食材的口味和特點需要先將這十幾種食材分別獨立製作成一道菜,再匯聚到一起,加入高湯和紹興酒,文火煨制十幾個小時以上,這種味道才能真正達到醇厚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