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老字號」遇上新玩法,蓬萊閣讓非遺「活」起來!

2020-12-13 齊魯壹點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它不僅記錄著歷史,更承載著人們對未來美好幸福生活的嚮往。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也是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蓬萊兩周年的日子。為進一步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蓬萊閣景區與蓬萊市委宣傳部、蓬萊市文旅局聯合舉辦「蓬萊閣廟會暨非遺展演」活動。

活動現場,蓬萊大杆號、戚家拳、民俗歌舞、京劇等非遺項目輪番上演,剪紙、葫蘆烙畫、麵塑、刺繡、蓬萊小面等傳統手藝一一展示……當「老字號」遇上新玩法,當傳統文化遇上現代旅遊,當現場展演遇上網絡直播,這場精彩紛呈的非遺盛會不僅讓遊客和市民大呼過癮,更讓圍觀的網友們流連忘返。

為擴大非遺文化傳播渠道,景區採取「非遺+直播」的新形式,開啟直播互動,並通過抖音、快手短視頻平臺、煙臺文旅雲和仙境蓬萊客戶端進行同步直播,讓網友和觀眾通過匠人的口傳心授來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

通過這種線上線下的活動形式,蓬萊閣景區將非遺產品從幕後推向臺前,讓它們不再是一抹孤獨的身影,而是更加親近市場,親近民眾,在與新時代旅遊不斷融合的同時,綻放出新的活力與光芒。下步,蓬萊閣景區將加大文化和旅遊融合力度,繼續推動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使蓬萊閣文化基因與現代旅遊相適應。

(來源:蓬萊閣景區。註:本文為本平臺所承接的廣告文案符合廣告法相關規定。廣告內容具體事宜可諮詢廣告方。)

相關焦點

  • 程青梅:建設河南非遺博物館 讓非遺從「活起來」到「火起來」
    在本次兩會上,河南省政協委員程青梅提出建設河南非遺博物館,給中原非遺文化一個「安穩的家」。河南非遺資源價值高、內容豐富河南有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線索達22萬多條,涵十大類別。各個市、縣,甚至很多村都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和代表性傳承人。有跨地域分布項目較多、影響較大等特點。
  • 雲南昆明讓傳統非遺「活」起來
    雲南昆明讓傳統非遺「活」起來 2020年11月19日 10:55   來源:新華網
  • 推出「非遺+旅遊」線路 讓非遺「活」起來的寧波探索
    今年8月上旬,由市民、專家、作家以及來自20餘家全國媒體的新聞人組成的非遺採風團,展開越窯青瓷之旅、鎮海口海防歷史故事之旅、寧海十裡紅妝之旅、鄞州國家寶藏之旅,並探討如何讓寧波非遺「活」起來,以進一步推進非遺保護工作。  非遺精彩實踐採風  慈谿上林湖是「海上陶瓷之路」的起航點之一。
  • 探訪煙臺蓬萊閣:讓文物「活」起來 讓歷史「發聲」
    煙臺蓬萊閣,這裡不僅有「八仙過海」的傳說;有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波瀾壯闊;有愛國將領戚繼光操練水師、保衛海防的家國情懷……進入新時代,蓬萊閣也在銳意改變,綻放了新的活力。圍繞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推動原來以單一旅遊形態為主的旅遊產業轉型升級,掀起全域旅遊發展的新高潮。近日,膠東經濟圈網絡媒體聯盟「探訪膠東 2020」走進蓬萊閣,感受「活著」的文物,領略煙臺向海而興築夢深藍的新篇章。
  • 媒眼看蓬萊閣||銳意改變下的蓬萊閣:讓文物「活」起來讓英雄名輝映長空
    ,這裡不僅有「八仙過海」的傳說;還有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波瀾壯闊;有愛國將領戚繼光操練水師、保衛海防的家國情懷……進入新時代,蓬萊閣也在銳意改變,綻放了新的活力。8月23日,膠東經濟圈網絡媒體聯盟「探訪膠東 2020」走進蓬萊閣,感受「活著」的文物,領略煙臺向海而興築夢深藍的新篇章。
  • 讓非遺資源動起來活起來
    獨特的平武白馬歌舞優美迷人本報訊(劉登國記者範萌文/圖)9月11日,「安逸四川·春回綿州」2020綿陽網絡文化旅遊季頒獎暨非遺進景區活動在平武隆重舉行活動現場舉行了綿陽網絡文化旅遊季頒獎典禮、白馬西羌非遺項目展示及民俗活動展演、白馬西羌精品文化旅遊線路推介、白馬西羌文創產品及平武農特產品展覽,全面展現了平武獨特、多元的自然環境和人文旅遊景觀。
  • 湖北五峰南曲古藝新傳 讓非遺文化「活」起來
    五峰非遺文化「活」起來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樂克 通訊員 楊威「匹馬單刀逞英豪,隨帶數十名小卒,打著漢字旗號……」這是國家級非遺項目南曲經典《關公辭曹》中的片段,30多年來,國內幾乎無人能唱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有4項國家級項目、23項省市級項目,非遺傳承人有330名之多。近年來,五峰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力促非遺傳承「活」起來。「一項一策」的傳承保護攻略五峰有南曲、土家族打溜子、薅草鑼鼓和土家族撒葉兒嗬四項國家級非遺項目。
  • 讓增城非遺文化「活」起來
    大洋網訊 7月20日,增城區2020首場「非遺傳承健康生活」非遺體驗活動——增江街非遺生活館舉行開館儀式。增江街非遺生活館位於1978電影小鎮民宿街,館內設有欖雕、灰塑、剪紙、廣繡及部分特色產品展示區,展示民間藝術精品。
  • 「非遺+景區」,非遺「活」起來!遊客飽眼福
    瀘水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景區演出活動近日在魯掌鎮三河村三河源莊園舉行,廣大遊客在遊山玩水的同時感受當地非遺文化的魅力。▲視頻 | 高清!來源:怒江傳媒原標題:「非遺+景區」,非遺「活」起來!遊客飽眼福~編輯:都市時報一點關注 字丹瑤審核:祝小涵
  • 銳意改變下的蓬萊閣:讓文物「活」起來 讓英雄名輝映長空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8月24日訊(記者 盧偉霞)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煙臺蓬萊閣,這裡不僅有「八仙過海」的傳說;有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波瀾壯闊;有愛國將領戚繼光操練水師、保衛海防的家國情懷……進入新時代,蓬萊閣也在銳意改變,綻放了新的活力。
  • 銳意改變下的蓬萊閣:讓文物「活」起來讓英雄名輝映長空
    半島網8月23日訊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煙臺蓬萊閣,這裡不僅有「八仙過海」的傳說;有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波瀾壯闊;有愛國將領戚繼光操練水師、保衛海防的家國情懷……進入新時代,蓬萊閣也在銳意改變,綻放了新的活力。圍繞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推動原來以單一旅遊形態為主的旅遊產業轉型升級,掀起全域旅遊發展的新高潮。
  • 北京首家非遺孵化園「遇上」老字號 賦能北京非遺文化
    11月12日,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攜「北京市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班」到紅橋市場非遺孵化園參觀、學習,吳裕泰、六必居、便宜坊、東來順等近六十名國家老字號從業者參加體驗。
  • 「國潮」、定製、快閃店 「老字號」越活越年輕
    」,正在越活越年輕。  「隨著時代的發展,老字號非遺技藝生產的核心產品,有的市場需求量越來越少,開發衍生品、推出體驗課程是老字號適應市場、尋求利潤增長點的新引擎。」龍鳳中式服裝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高珮菁說,龍鳳旗袍不僅面向居民、白領等推出了旗袍製作和盤扣製作課程,還最新推出了定製盤扣禮品套裝,讓傳統的手工精製盤扣成為杯墊中最亮眼的巧思,未來也將計劃開發龍鳳盤扣為主題的掛件、書籤等。
  • 專訪文化主題酒店實踐者:讓非遺活起來
    ——讓非遺活起來——二十年來,安茂成參與創建了紅色文化,紙文化,茶文化,熊貓文化,藏族歌舞藝術文化,三國文化,道家養生文化,五行養生文化,藏醫藥溫泉養生文化,自然風光攝影文化,成都人文'攝影文化等主題酒店。
  • 「老字號」變成「新國潮」!除了五五折嗨購 還有大力度上新
    昨天,作為上海「五五購物節」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上海市商務委員會、上海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黃浦區人民政府主辦的「國潮老字號」促消費系列活動拉開帷幕。當「老字號」變成「新國潮」,既傳承著歲月的積澱,又以創新擁抱更多可能性,越活越年輕的老字號給消費者帶來了一次次驚喜。
  • 熙南裡·大板巷:「活」起來的城南舊事
    傳統與現代的碰撞,傳承與再生的共融,讓千年古巷再次「活」了起來。 會說話的建築 青磚黛瓦,白灰勾縫,雕花圍簷,迴廊連環。 通過特色餐飲、文化展覽等各種業態的進駐,老南京的民俗生活體驗被保留了下來,又融入了現代元素以及網際網路發展的成果,讓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
  • 讓非遺「活」起來!文旅融合背景下,濟南是如何做的?
    成績取得的背後是濟南為了發展非遺、傳承非遺所做的大量具有創新與開拓性的工作,這些正確的打開方式,讓「非遺」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逐漸動起來、活起來,為助力文旅產業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非遺+旅遊近年來,在非遺與旅遊融合領域,濟南重點推進非遺旅遊線路資源融合和推廣。
  • 「活」起來,就能火起來!來看看江蘇這些博物館的新玩法
    中秋、國慶雙節在即,不少博物館官宣將延長閉館時間,讓遊客有機會身臨其境「博物館奇妙夜」,而這只是讓博物館「活」起來的方式之一。交匯點記者注意到,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遊客將博物館作為出遊「必打卡地」之一,而博物館自身為了更契合當下遊客的口味也不斷推陳出新。
  • 龍海非遺:從「活起來」到「火起來」
    「DIY活動只是傳承非遺文化的一種形式,我們還藉助『文旅融合』,在景點內設立陶藝展示館,開設陶藝手作課程,帶動文創旅遊。」陳嫣說。據了解,目前龍海有4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4項漳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8項龍海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何讓傳統非遺在當代商業社會「活下來」,並且「火起來」?
  • 文旅融合新局面下,這些正確打開方式讓濟南非遺「活」起來
    成績取得的背後是濟南為了發展非遺、傳承非遺所做的大量具有創新與開拓性的工作,這些正確的打開方式,讓「非遺」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逐漸動起來、活起來,為助力文旅產業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非遺+直播「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前後,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積極組織非遺相關單位推出直播帶貨、線上「濟南非遺(老字號)美食節」、非遺短視頻展播等6項線上線下銷售活動,搭建非遺項目展示和相關產品銷售平臺,幫助傳承人拓寬銷售展示渠道,讓民眾在非遺購物體驗中,共同參與非遺保護、共享非遺保護成果,探索非遺+直播帶貨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