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設門檻,上海的1000餘處建築,等你來「設計」

2021-01-10 瀟湘晨報

摘要:把上海建築帶回家,上海市首屆「建築可閱讀」伴手禮創意設計大賽正式啟動

12月24日下午,把上海建築帶回家——上海市首屆「建築可閱讀」伴手禮創意設計大賽啟動儀式正式啟動。活動當天發布了2020年上海市首屆「建築可閱讀」伴手禮創意設計大賽活動規則,並向全國文創設計師及設計團隊發出了誠摯的邀請。

「建築可閱讀」是讓人們深度閱讀城市歷史、觸摸城市文化印記的良方。近兩年來,上海落實「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全力推進「建築可閱讀」工作,靜安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龍婉麗表示,此次大賽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推動全市建築可閱讀工作的深化發展,發現一批創意設計達人,孵化一批伴手禮產品,實現一批生活應用,推動建築走向大眾,融入生活,進入市場,在提升市民生活品味的同時,激發上海文化的創新力。

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褚曉波介紹,此次大賽作為「建築可閱讀」的重要延伸活動之一,旨在深入發掘上海建築文化內涵和藝術魅力,以目前上海市開放的1039處建築和16個夜遊好去處為主要表達主體,將特色建築元素與生活實用性結合,設計開發好看、好用、好吃、好帶的建築相關文創產品,打造代表上海、專屬上海的伴手禮。

活動當天,靜安區、徐匯區文化和旅遊局、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分別介紹了「建築可閱讀」基本情況和開發需求;瑛諾三維(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交大歷史建築勘察設計研究院、上海品源文華市場營銷策劃有限公司、上海經致文化發展中心、上海鉦藝廊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企業代表分別圍繞IP授權、創意設計、產品開發等內容進行案例分享;各區文旅局及文創設計企業分別面向大眾展示了近百種以往文創開發案例,展現上海優秀建築風貌,號召動員全市熱愛城市建築,熱衷創意設計的市民、遊客、機構、團體參與設計以「把上海建築帶回家」為主題的伴手禮大賽活動,並以此機會深入挖掘、推廣具有上海文化、建築特色的文創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首屆「建築可閱讀」伴手禮創意設計大賽在參賽門檻上不設限制,不論是專業設計機構還是獨立設計師,不論是文創愛好者還是普通大眾,不限地區、不限年齡,面向全球優秀設計師,提倡全民參與,鼓勵大眾參與「建築可閱讀」的「新」表達,讓伴手禮文化在不同行業、不同圈層、不同文化背景的理解中迸發出新的創意。

主辦方介紹,此次大賽將努力在表達主體更聚焦、活動內容更豐富、推廣手段更精準、成果轉化更有效、作品徵集更多元這五個方面實現重要突破。透過此次大賽,使更多人從建築的「參觀者」變成傳承文化的「參與者」,從文創產品的「消費者」變成文化符號的「創造者」,展現上海城市精神、上海城市品格以及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交相輝映的上海文化特質。

上海市首屆「建築可閱讀」伴手禮創意設計大賽作品徵集時間為2020年12月24日至2021年5月31日,參賽者均可以機構、團體、個人身份投遞作品,也可搜索關注文化上海、樂遊上海、靜安文旅微信公眾平臺,獲取詳細參賽規則。

欄目主編:李君娜文字編輯:李君娜圖片編輯:邵競本文圖片:主辦方 供圖

【來源:上觀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綜合住宅區建築規劃設計:上海1000 Trees/生態建築
    設計:赫斯維克建築事務(Heatherwick Studio)世界一流建築設計公司赫斯維克建築事務所對外公布了在上海設計的面積達30萬平方米的超級綜合體「1000棵樹項目」,目前這個項目已經開始施工。從總體上來說,該方案內包含有400個室外露臺用於露天會議和戶外休閒娛樂活動。
  • 上海首屆「建築可閱讀」伴手禮創意設計大賽啟動
    今天下午,把上海建築帶回家—上海市首屆「建築可閱讀」伴手禮創意設計大賽啟動儀式正式啟動。作為「建築可閱讀」的重要延伸活動之一,大賽希望深入發掘上海建築文化內涵和藝術魅力,以目前上海市開放的1039處建築和16個夜遊好去處為主要表達主體,將特色建築元素與生活實用性結合,設計開發好看、好用、好吃、好帶的建築相關文創產品,打造代表上海、專屬上海的伴手禮。活動現場,上海各區文旅局及文創設計企業分別面向大眾展示了近百種以往文創開發案例,展現上海優秀建築風貌。
  • 歷史建築頻遭破壞,上海市政協委員建議對修繕單位設門檻
    尚賢坊僅剩靠近淮海中路的兩排房屋,北側兩排建築已被徹底拆除 。 新民晚報 圖近日,上海優秀歷史建築尚賢坊的兩排石庫門被拆,備受關注。位於老上海霞飛路(現淮海中路)的尚賢坊石庫門舊式裡弄距今已有90多年的歷史,鬱達夫、王映霞在這裡邂逅,陳雲曾在此居住。
  • 建築可閱讀:設計一份伴手禮,把「上海建築」帶回家
    12月24日13:30,把上海建築帶回家—上海市首屆「建築可閱讀」伴手禮創意設計大賽啟動儀式正式啟動。活動當天發布了2020年上海市首屆「建築可閱讀」伴手禮創意設計大賽活動規則,並向全國文創設計師及設計團隊發出了誠摯邀請。
  • 「上海新十大地標建築」,你打卡過幾處?
    「上海新十大地標建築」,你打卡過幾處?上海大劇院上海大劇院,按照中國古典建築亭的外形設計,屋頂採用兩邊反翹和天空擁抱的白色弧形,寓意天圓地方之說,也象徵各國燦爛文化的巨大「聚寶盆」。
  • 上海松江建築地圖|走近松江東部建築
    追溯上海的歷史,「先有松江府,後有上海灘」,被譽為「上海之根」的松江城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這片在4000多年前孕育廣富林文化的土地,有上海地區最古老的地面建築、遠東第一大天主教堂、中國最早擁有大型天文望遠鏡的天文臺、創造世界奇蹟工程的深坑酒店,以及散落在鄉間的本土風貌民宅,這些建築展示了松江城的變遷,也見證了上海城市發展的歷史。
  • 上海全力推進「建築可閱讀」工作 千餘處歷史建築對外開放
    漫步上海街頭,有建築可閱讀,有故事可分享,一處處記憶中的建築在歲月的沉澱下越發耐人尋味。這是上海「建築可閱讀」工作取得的可喜成就。 建築是重要的文化載體,不僅承載著一段漸行漸遠的歷史風煙,更體現著一座城市的內涵和特色,是一座城市的生命與記憶。
  • 武漢現存90餘處百年裡份建築 系中西傳統建築結合
    餘處百年裡份建築留下搶救性聲像檔案,使之成為武漢「記得住鄉愁」的有效載體。  武漢作家、老建築研究者胡榴明介紹,武漢的裡份出現於清末,最早建於1901年,和上海的裡弄齊名,是西方低層聯排式建築與中國傳統四合院、天井式建築的結合體。  據胡榴明研究統計,1949年以前,武漢老裡份最高峰時達到280處,但隨著城市建設和舊城改造,目前僅剩90餘處。
  • 「探索」靜安藏著這7處經典建築,看看你了解幾處?
    01上海展覽中心上海展覽中心建成於1955年,原名「中蘇友好大廈」,是新中國成立後上海建造的首座大型建築,原為英籍猶太人哈同的私人花園愛儷園,俗稱哈同花園。大廈由前蘇聯建築藝術家安德列耶夫設計,為雄偉典雅、裝飾華麗的古俄羅斯風格,在上海建築群中獨樹一幟。
  • 上海一大型遊樂園爆火,距外灘僅22公裡,建築面積高達170餘畝
    文/情感舵手梁菲菲(歡迎個人轉載與收藏)陪你聊情感,隨你看時光大家對於上海印象深刻的就是國內著名的東方明珠了,且它是境內的一處地標建築,同時也為國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大家都清楚,在上海最著名的景區莫過於迪士尼,且它的存在吸引了絕大多數人的眼球,還引來了許多的遊客。且遊樂園的修建需要耗費巨資才能夠完成,一般來說,在少數的經濟發達的城市當中才會有遊樂園的存在。但是對於上海這一座國際大都市來說,遊樂園不只有迪士尼一處存在,在其境內還設有許多以不同主題打造的遊樂園,且這些遊樂園都在一定程度上為遊客帶來了絕無僅有的體驗。
  • ...今天氣溫衝擊60年來新紀錄!今年冬天不太冷;這條鐵路開工,上海...
    今天衝擊20℃ 今年冬天不太冷昨天徐家匯最高溫達16℃,今天更熱,最高溫竟將衝擊20℃,最低溫也預計有13℃,有望刷新徐家匯站60年來的同期最高紀錄!周二後期起,新一輪強冷空氣就會給上海帶來大風和降溫天氣。周二起上海轉為陰雨模式,降水總體都比較明顯。
  • 建築改造之上海創邑Space愚園聯合辦公室設計
    整個園區由1~11號樓組成,由於建造年代不同,設計語言雜亂,空間無序列感。1、2號樓是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整個園區的中心,建築面積約1900平方米,是20世紀初中國著名銀行家孫衡甫的舊居,曾被稱為「孫家花園」。
  • 《這裡是上海:建築可閱讀》:閱讀建築,愛上上海
    尋找城市的魅力,建築是一個繞不過去的窗口。提到上海的代表性建築,你會想起哪些?外灘建築群、中共一大會址、武康大樓、上海展覽中心、龍華塔、上海中心大廈……什麼樣的城市,孕育了什麼樣的建築。同樣,什麼樣的建築,也塑造了什麼樣的城市。人們常常把建築視作印刻城市文化特徵與時代風格的一個載體、一個見證。某種意義上,建築就是城市本身。
  • ...浦東|世博文化公園|上海迪士尼樂園|建築面積|上海天文館|建築
    這一項目以「十年領先、三十年不落伍、五十年成經典」為建設目標,建成後,它將是中國第一座集演出、創作、製作、藝教、展示和研究,按全產業鏈要素設計建造的劇院,有望成為全球歌劇演出場次最多、歌劇樣式最全的歌劇院之一!
  • 上海1039處歷史建築對外開放,2458處二維碼讓「建築可閱讀」-一批...
    建築,是歷史文脈的承載者,是城市記憶的見證者,反映著城市的精氣神、連接著城市的過去與未來。為了吸引更多市民遊客「走近」「走進」建築,目前上海開放歷史建築共1039處,設置二維碼共2458處。  這兩年來,上海在推進「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品牌建設上不遺餘力。
  • 來北碚歷史文化陳列館看1000餘件文物
    據了解,北碚歷史文化陳列館展廳面積800㎡,展廳設計融入中西文化設計精髓,空間與平面、材質與色彩結合,以歷史時間軸為序,通過「歷史遺珍」、「鄉建典範」、「抗戰重鎮」、「繼往開來」四個單元,共計展出文物1000餘件,集中展現自巴國到近現代近
  • 2019上海櫻花節開幕在即 設五大賞櫻區1.2萬餘株櫻花
    2019上海櫻花節開幕在即 設五大賞櫻區1.2萬餘株櫻花 2019朱琦 攝   中新網上海3月1日電 (王子濤)3月15日至4月15日,2019上海櫻花節將在顧村公園舉行。本屆上海櫻花節顧村公園共設五大賞櫻區,櫻花種植面積1200餘畝,共有近90個櫻花品種、1.2萬餘株櫻花,面積、品種、數量均為上海之最。2019上海櫻花節顧村公園共設五塊賞櫻區,櫻花種植面積1200餘畝。
  • 上海大廈、河濱大樓...帶你追尋北外灘建築的往事
    你知道「S」型的河濱大樓設計靈感由何而來嗎?你知道曾經的上海最佳觀景臺在哪裡嗎?百年歷史滄桑的外白渡橋又是誰題名的?從高處鳥瞰下來,整幢建築的頂部宛如一個橫躺著的英文字母「S」。建築立面位於四川路橋河南路橋的兩橋之間,一水盈盈,舟來舟往,風景殊佳。 ▲河濱大樓的旋轉樓梯河濱大樓建成後,英國、美國、西班牙、葡萄牙人紛紛包租入住,沙遜獲利甚豐。1938年,猶太難民湧入上海,作為猶太后裔的富商沙遜騰出許多房子無償讓出,遂成上海猶太難民所。
  • 上海交大設計學院與上海市建築學會聯合成立「上海國際建築與設計...
    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聯合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RIBA,美國建築師學會AIA上海分會共同主辦主題論壇「CONNECT|城市·聯結:如何與城市共生——國際建築師論壇」,邀請上海市建築學會理事長曹嘉明、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中國委員會榮譽副會長Peter Marshall、美國建築師學會(上海)副會長Hugh Whitmore,以及Chapman Taylor、Gensler、MVRDV、PCPA、華建集團華東建築設計研究總院
  • 1921年建的老樓,造價1000萬兩白銀,是上海外灘建築群中最漂亮的
    由英國公和洋行設計,被公認為外灘建築群中最漂亮的建築。這棟老樓於1921年5月5日開工,於1923年6月3日竣工。當時的造價為1000萬兩白銀,這筆龐大的建造費用幾乎是滙豐銀行兩年的贏利,佔當時外灘所有建築造價總和的一半以上。是外灘佔地最廣,門面最寬,體形最大的建築。中部的穹頂設計形似羅馬萬神殿建築穹頂正中的鼓座下面有希臘神廟式的三角形山花構圖,顯得端莊肅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