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模過程
1.導入現成的IGS格式曲線文件。(在當日文件夾裡)
2.【曲面剪裁】剪裁工具:上視基準面 ;保留選擇:紫色面 。
3.【曲面剪裁】剪裁工具:右視基準面 ;移除選擇:紫色面 。
4.【曲面剪裁】剪裁工具:上視基準面 ;移除選擇:紫色面 。(最後只留下了球體的四分之一)
5.在【前視基準面】草繪圖形,【轉換實體引用】藍色曲線。
6.【曲面拉伸】。(隱藏導入的曲線)
7.【分割線】交叉點,用右視基準面分割藍色面 。
8.在【右視基準面】畫一根樣條曲線,添加相切。
9.【曲面拉伸】。
10.在【前視基準面】畫三根豎線。
11.【曲面拉伸】兩側對稱:100 。
12.【分割線】交叉點,用三個粉色面分割藍色面 。
13.草繪3D草圖 ,在三個豎直面上畫三個:點 ,然後重合到曲線上 。
13-1.畫三根樣條曲線,添加相切。(隱藏3個豎直面)
14.【邊界曲面】方向一:右鍵——SelectionManager——選擇組——選中兩段邊線 。
14-1.相切 。
14-2.方向二:三根樣條曲線。
15.在【前視基準面】畫樣條曲線,添加相切幾何關係。(先隱藏第一個拉伸曲面,不然會影響視線;也可以用孤立)
16.【曲面拉伸】。
17.畫3D草圖,【轉換實體引用】藍色曲線 。(隱藏導入的曲線)
17-1.拖動一下左側端點。
18.【曲面填充】選中5根邊線 ,約束曲線:粉色曲線 ;相切——應用到所有邊線;修復邊界打勾 。(左側邊線要用第16步拉伸面的邊線,不能用第一個拉伸曲面的邊線)
19.畫3D草圖,【面部曲線】位置:50% 。(轉為構造線)
19-1.還是【面部曲線】位置:50% 。(也轉為構造線)
19-2.畫樣條曲線,添加相切。
20.【曲面填充】相切——應用到所有邊線 ;約束曲線:上一步的曲線。
21.【刪除/保留實體】。
22.【鏡像】實體 。
23.【鏡像】實體 。
24.【曲面縫合】創建實體 。
25.添加外觀。
26.完成。
27.簡單渲染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