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七星關區青場鎮以實現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為突破口,以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為著力點,引領青場鎮生態文明建設,夯實脫貧攻堅基礎設施建設。
青場鎮轄13個行政村148個村民組,截至目前,全鎮貧困戶中已脫貧1338戶6465人,未脫貧210戶571人,貧困發生率1.39%。
今年,青場鎮種植刺梨1000畝、辣椒500畝、油菜4000餘畝、大豆4500餘畝、馬鈴薯4000餘畝、烤菸1500餘畝、中藥材1500餘畝。同時,大力推廣白茶種植,全鎮8個村種植白茶。
為深入推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青場鎮通過「村社一體」合作社、大戶帶動等方式,投入資金4000萬元,發展白茶種植1萬餘畝,帶動530多戶貧困戶以土地流轉、務工就業、入股分紅等方式參與,戶均增收2800多元。目前,全鎮有2個茶葉加工廠,年產茶葉7500公斤。
此外,投入中央財政扶貧資金1845萬元,發展全鎮到戶產業項目,種植大蒜、辣椒等蔬菜1萬餘畝,受益貧困戶1548戶7036人。投入東西部協作資金360萬元,用於初都河村茶葉加工廠、橋梁建設等,覆蓋群眾1500餘戶6000餘人。支付生態補償資金2809萬元,實現退耕還林1.87萬畝。同時,以高標準農田建設和土地確權為契機,不斷調整產業布局、調優種養結構,推行田間一體化管理,利用閒置農田、特色種植基地等套種、輪種、散戶種、連片種植蔬菜1萬餘畝。建成1000畝林下天麻基地、3個林下養雞殖地。並以市場為導向,發展農特產品深加工,發展老土麵條、釀酒業、豆製品加工,促進三產融合發展,讓「青場」牌優特農產品層出不窮。
鄉村振興,不僅要實現「產業興旺」,還要實現「生態宜居」。近年來,青場鎮實施「生態+」發展戰略,大力實施「增綠強基」工程,助力精準脫貧。
在推進鄉村振興中,青場鎮以生態宜居為關鍵,實施村容村貌整治,建設生活環境整潔優美、生態系統穩定健康、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各村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契機,完成小康寨創建16個,建成青壩、海寨拆遷安置點2個,老鴉洞移民安置點1個,新溝美麗鄉村示範點1個,鎮新建產業示範帶1個,規劃建設白茶示範園區1個。投入資金300萬餘元,完成了65個垃圾池、40個垃圾箱、500餘個垃圾桶採購並投入使用,全鎮共有護潔員260多名,垃圾車3輛。建設村級垃圾收集點7處。
2017年來完成通村公路100餘公裡、通組路60餘公裡,硬化串戶路100餘公裡,安裝路燈900餘盞,受益群眾3.2萬餘人,實現了全鎮所有自然村寨通水泥路全覆蓋。實施危房改造300餘戶,完成農村電網改造項目12個,新建變壓器18臺,架設供電線路31720米,確保群眾在用電高峰期能正常使用。投資1500餘萬元,完成11個村(社區)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設並投入使用,解決3.1萬餘人飲水難題。完善全鎮13個村級衛生室基礎設施建設並按標準配齊25名鄉村醫生,落實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管理,實現健康扶貧全覆蓋。
為進一步豐富群眾文化生活,該鎮加大活動組織力度,建成43個廣場,受益群眾達4976戶1.7萬餘人。全力推進鄉村文明建設,充分利用村級服務中心、農家書屋、文化廣場,用好用活「學習強國」「今日青場」、微信工作群等平臺,深化宣傳教育。整合鎮綜合文化站1個、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13個、招募村級文化管理員14人,積極穩妥推進文化事業持續發展。目前,全鎮免費開放鎮級文化站、13個農家書屋、1個安置點圖書室。
(張秀娟)
相關熱詞搜索:鄉村 白茶 生態 貴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