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奧西亞多
2012年7月21日
臺灣靜樂禪林止觀禪修營
帕奧禪師在開示之始問道:「你們是否要讓佛陀的正法長久地、快速地廣傳嗎?」大眾問答:「是」。
在第三次聖典結集之後,摩嘎離之子帝思大長老,安排了九隊的比丘到世界各地去傳法,其中索納尊者和伍答拉尊者,負責把法傳到東南亞——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印尼和馬來西亞。
所以,總共有五個原因決定佛法的興衰,這五個原因去除後,佛陀的教法就會興盛了,你們明白嗎?今天在斯裡蘭卡、在緬甸、在泰國,他們都批評禪定的修學。
為什麼呢?什麼是佛陀的正法呢?佛陀的教法簡單來說既是戒、定、慧。如果我們批評定學,批評禪定,我們就是在批評佛陀所教的法。
即使他們在批評定學,我們還是要嘗試去弘揚佛陀的正法。定學也是佛陀教法的一部分,雖然他們在批評禪那、禪定,但是有些禪修者是成功地得到禪定。
在這個禪修營裡,禪師也是帶給大家定學的指導。有些禪修者可以維持定力半小時或一小時,這些都是證得禪那的一個好機會的條件。
如果他們能夠專注在業處上一個小時、兩個小時,禪相就會出現,如果能夠專注在禪相,他就可以入禪定。
為什麼我們要修學禪定的定力呢?因為禪那定力和近行定,能夠生起很強的光,這些光在《增支部》的經典裡都有提到。
我們有這些智慧之光之後,就可以去修學四界分別觀。有一天當定力強,你可以看到,全身都好像冰塊一樣那麼清澈,你看著它之間的空界。
當你看到冰塊裡空界的時候,很自然的,你會看到比原子還小的粒子,稱之為色聚,你可以辨識色聚裡的究竟色法。
今天在緬甸,泰國,斯裡蘭卡,都有許多的導師,他們批評《阿毗達摩》,說:「《阿毗達摩》裡教的究竟法,是不可能看到的,色聚是不可能看到的。」
他們之所以沒有看到,是有沒有,按照佛陀所教導的方法去修呢?佛陀在很多經文裡,都有指導修學,以便能夠看到真相的方法。
例如在《相應部.真實品》裡的《三昧經》或《定經》。佛陀在這些經裡說:「比丘們,要培養定力。一個有定力的心,能夠如實的了知法。能夠如實的了知哪些法呢?有定力的心,能夠如實的了知苦聖諦;有定力的心,能夠如實的了知苦因聖諦;有定力的心,能夠如實的了知苦滅聖諦;有定力的心,能夠如實的了知通往苦滅之道的道聖諦」。
當他們不修學止觀,不培養禪定力,他們去批評禪定。所以,他們就看不到色聚,也無法辨識色聚,也無法洞察色聚裡面的究竟色法。
如果他們要辨識究竟色法,一定要依照正確的方法。也就是說,他們必須要修行四界分別觀。
今天很多的禪修道場,他們已經不修四界分別觀,他們也不接納、也不依《阿毗達摩》及註疏的指導來修行。
所以,他們辨識不到究竟色法。因為辨識不到究竟色法,他們就說:「在這個時代,已經不可能看到究竟色法。」
我們是要依照佛陀的指示來修行、來教導。我們是基於定力(至少是近行定或者安止定),去看究竟色法。而且,要有系統的修學四界分別觀,我們就能夠看到究竟色法。
他們有人批評對究竟名法的觀照,特別是阿毗達摩裡所教導的究竟名法,他們的理由是:在一個剎那裡,一彈指之間,就有數不盡的、上億的心識剎那生滅,這種速度是非常快的,不可能辨識這樣的名法。
什麼是苦聖諦呢?佛陀在相應部的《真實品》及其很多經裡說:「簡言之,五取蘊是苦聖諦」。五取蘊就是色取蘊、受取蘊、想取蘊、行取蘊、識取蘊。
色取蘊是究竟色法。受取蘊、想取蘊、行取蘊、識取蘊是究竟名法,如果你要了解究竟名色法,辨識究竟名色法,你應當先培育定力。
但是,他們批評定力,說:「定力是不可能修的」,「禪定是不能修的」,「這個時代是不可能證得禪那」。
如果你要觀照究竟名法,首先,你必須要觀照究竟色法。沒有了知究竟色法,你是不能夠直接了知究竟名法,觀照得清楚。
這是他們不能夠修的第一個原因(沒有定力)。另一個原因,是沒有先去辨識究竟色法,沒有經過正確的方法和過程,這是他們說不能觀照的原因。
他們批評說:「在一彈指間,有很多的心識剎那生滅,非常快速,所以不能夠看到」。
如果他們不去辨識究竟名色法,就無法了知究竟名色法,無法了知究竟名色法,也就不能了知苦聖諦。
今天,緬甸有一個最大的問題,這關係到第二個聖諦——苦集(苦因)聖諦。
開始的階段,當我們在母胎的時候,結生識生起,名色法生起,這就是苦聖諦。在我們從這一生開始的時候,就已經是苦聖諦。
這在經典裡都有講解的,如果不能夠了解苦聖諦和集聖諦,就無法了解、洞察,無法證悟涅盤。
在《增支部》,佛陀又說:「緣起就是集聖諦。」總結緣起法,基本上就是:過去世五因、產生現在世五果;現在世五因、產生未來世五果。
五因是什麼呢?即無明、貪愛、執取、行和業,這是苦因聖諦,亦即是集聖諦。
如果你認為,這是人、這是天神,這是錯見;錯見就是無明。執著人和天神的生命,這就是貪愛;
重複的貪愛,叫做執取,這是我們要透過修觀要去了知的。因為無明、愛、取,我們造業,業是行的能量。
行是生滅的,是無常的;行無常生滅後,它留下的能量,叫做業的潛在力量。業的這個潛在力量,能夠產生未來世。
現在世的五因,也是無明、貪愛、執取、行和業;這些現在世五因,能夠導致未來世天神或人的五蘊,亦是導致未來世的苦聖諦。
因為過去世的五因(過去世的集聖諦),導致了現在世的苦聖諦生起;因為現在世的五因(即現在世的集聖諦),導致了未來世的苦聖諦(即五蘊)生起。
所以,這樣的因果關係——過去世的集聖諦,導致現在世的苦聖諦生起。現在世的集聖諦,導致未來世的苦聖諦生起。
另一種說法是:過去世的五因,導致現在世的五果生起。現在世的五因,導致未來世的五果生起。這樣的因果關係,我們稱之為緣起。
這是集聖諦的層面,沒有通過直接的洞察智慧,去了知苦聖諦和集聖諦,是不可能證悟涅槃的。
接下來禪師會講解,如果你要了解、要洞察緣起法(集聖諦、苦因聖諦),你應當怎麼做呢?
要根據《大念處經》,佛陀很有系統地指導如何修行。首先要培養定力,再依定力修學。佛陀說:「你需要辨識這些內在和外在的名色法」。
今天,他們都不遵循佛陀這樣的指示,他們說:「要辨識內外的名色法是不可能的」。
如果你要以洞察智慧,去了知、去體證涅槃,你要禮敬戒、定、慧三學,特別是四禪八定的修行。
總結: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正法沒落呢?當人們不恭敬佛、不恭敬法、不恭敬僧、不恭敬三學(戒定慧)、不恭敬八定,正法就沒落了。
如果你要重振佛陀的教法,你須要禮敬佛、你須要禮敬法、你須要禮敬僧、你須要禮敬戒定慧三學,你須要禮敬特別是八定的修行。
如果你們能夠如此地禮敬這五個項目,佛陀的正法,就會日日地增益弘揚起來。我們現在,一定要恭敬三學的訓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