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特殊皇后:為努爾哈赤生下三胎,無一倖存,死後被扔出皇陵

2020-12-26 騰訊網

在努爾哈赤背後的女人中,袞代無疑是最特殊的一位,這位改嫁給努爾哈赤的女人身居大福晉之位長達三十餘年,期間還生下莽古爾泰、莽古濟格格與德格類三個兒女。然而,袞代的這三個兒女卻都捲入政治鬥爭,無一倖存,就連袞代本人都悽慘地死在兒子莽古爾泰的屠刀之下……

家族沒落改嫁堂弟

袞代出生於建州右衛一個部落貴族之家,父親是建州右衛著名酋長莽色督珠乎,當時,建州各部之間頻繁交戰,與明軍之間也多有衝突,袞代的五位兄長全部死於戰亂。唯有袞代已經嫁入愛新覺羅家族而倖免於難。

其實,袞代最先所嫁之人是努爾哈赤的堂兄戚準,不過,戚準很早已經過世了,只留下袞代和兒子昂阿拉。當時,女真社會有「兄死弟妻其嫂」的習俗,依照此習俗,袞代帶著兒子昂阿拉改嫁給了小叔子努爾哈赤,時間為萬曆十三年,即1585年。

身居大妃之位三十年

袞代嫁給努爾哈赤之後,迅速地獲得了寵愛,沒過多久便坐上了大福晉的位子,幫助努爾哈赤處理家庭事務。除此之外,袞代還為努爾哈赤生了三個兒女,即第五子莽古爾泰、第三女莽古濟格格與第十子德格類。

話說,萬曆二十一年,以葉赫部為首的九部聯軍大舉進犯建州,當時陪在努爾哈赤身邊的正是大福晉袞代,袞代見努爾哈赤酣然大睡,以為努爾哈赤沒了主意,便提醒丈夫:「爾方寸亂耶,懼耶?九國兵來攻,豈酣寢時耶?」

誰知努爾哈赤卻回復道:「我果懼,安能酣寢?我聞葉赫來侵,以其無期,時以為念。既至,我心安矣。我若負葉赫,天必厭之,安得不懼?今我順天命,安疆土,彼糾九國以虐無咎之人,天不佑也。」

由此事可以看出,袞代不但是努爾哈赤的枕邊人,對努爾哈赤在軍事上也有一定的督促作用,或許這也是努爾哈赤對其寵愛和器重的重要原因吧。

觸犯汗威慘遭劫難

雖然袞代能夠長期居於大福晉之位,但女人終究會年老色衰,這是她所不能阻止的,此時的努爾哈赤更多寵愛的是來自葉赫部的孟古哲哲(皇太極生母),即便是孟古哲哲在29歲的年華香消玉殞,但隨即而來的阿巴亥更是一個厲害角色,十幾歲的年齡便搶走了大妃的位子,還給努爾哈赤生下三個英武不凡的兒子(阿濟格、多爾袞、多鐸)。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袞代因觸怒努爾哈赤而被休棄,隨即便被兒子莽古爾泰斬殺。這位曾身居大福晉之位長達三十餘年的女人竟然以這樣悽慘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一生,不得不讓人感嘆古代女人的可憐與無助。

令人想不到的是,袞代所生的三個兒女莽古爾泰、莽古濟格格與德格類隨後在與皇太極的政治鬥爭中敗下陣來,無一倖存,可謂悽慘至極。袞代死後,雖然曾一度與努爾哈赤合葬於福陵,但在三個兒女事發之後,她便被從皇陵中移出,至於葬於何處,我們也不能知曉。

後記:1636年,皇太極稱帝於盛京,建立大清國,首創皇后制度,哲哲成為清朝第一位皇后。但是,人們為了紀念這位曾經在努爾哈赤後宮佔據重要席位的女人袞代,給予她一個獨特的皇后稱號:袞代皇后。

參考資料:《清史稿》《滿洲實錄》《清太祖武皇帝實錄》

相關焦點

  • 清朝第一位攝六宮事皇貴妃,惹怒天子打入冷宮,死後還被扔出皇陵
    清朝時期,有一種特殊的皇貴妃,名為攝六宮事皇貴妃,與普通皇貴妃不同的是,攝六宮事皇貴妃有統攝後宮之大權,一般還會緊接著被冊立為皇后,實際上就是皇后的實習身份。清朝歷史上一共有三位攝六宮事皇貴妃,今天筆者要講的是第一位。
  • 清朝第一位正式冊封的孝端皇后文皇后的三個女兒嫁給了蒙古人
    這一民族政策也在皇太極、順治初年達到高潮。順治皇帝娶了蒙古科爾沁部的兩位皇后,而他自己則是皇太極的蒙古皇后所生。皇太極時期的宮中,級別最高、地位最尊的"五宮嬪妃"全部來自蒙古。在皇太極的"五宮之妃"中,第一位便是蒙古族科爾沁貝裡芒古斯的女兒額爾德尼其其格,漢語意為"寶花"。
  • 她是努爾哈赤庶妃,受盡寵愛生下五胎,後代出了兩位大清皇后
    她只是努爾哈赤背後一名平平無奇的庶妃,卻生下五個兒女,成為給努爾哈赤生育兒女最多的女人;她籍籍無名,女兒卻封為和碩公主,嫁給清朝開國功臣,後來還出了兩位大清公主;她受盡四朝皇帝恩寵,一直活到康熙初年,成為歷經四朝的太妃,她就是努爾哈赤庶妃嘉穆瑚覺羅氏。
  • 努爾哈赤最寵愛的女人,八年生五胎,歷經五朝,後代出了五位皇后
    真哥大約在1591年嫁給了建州之主努爾哈赤,是努爾哈赤的第八位福晉,因母家地位不高,而成為一名庶妃。 當時正是努爾哈赤崛起之際,其他女真部落,諸如海西女真四部感受到了努爾哈赤所帶來的巨大威脅。不過,第二年,一名來自海西女真葉赫部落的女子為努爾哈赤生下了第八子皇太極,這名女子便是後來被追封為孝慈高皇后孟古哲哲。
  • 她是清朝死在皇后位最年輕的皇后,也是清朝第一個死後不火化的人
    康熙朝期,后妃制度基本已經完善,而康熙帝相比順治等帝又有了很多的變化,比如后妃的人數明顯增加,光是葬在清東陵的康熙帝后妃就有55位,另外相比努爾哈赤,康熙帝后妃蒙古女子減少,滿漢女子佔多數,另外還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就是,康熙帝后妃長壽者居多,但是湘妹子今天要和各位講的康熙帝后妃卻並不長壽
  • 清朝最可憐的皇后,嫁給皇帝卻未生一子,死後兩次被人從墓中挖出
    古代社會,一般講求入土為安,人死後只會葬一次,然而,清朝卻有一位皇后死後被葬了三次,兩次被人從墓中挖出,這是怎麼回事呢?一起來看一下。
  • 關外三陵中最大的陵,是皇太極與孝端皇后的陵墓,是古文化的見證
    陵又稱清昭陵是清朝第二代開國君主太宗皇太極以及孝端文皇后博樂濟吉特氏的陵墓,也是百姓們早上晨練的好地方北陵公園分為兩部分,其中外圍主體是公園,這裡有成群的古松,蒼老的樹幹頂天立地,堅韌挺拔,就好像忠誠的老將守衛著已經遠去的主帥;一條林蔭小道直通公園的深處
  • 順治有三位董鄂妃,一位追封皇后,一位主動殉葬,一位生下親王
    董鄂氏是滿洲著名的姓氏之一,這個部族在清朝歷史上名人輩出,其中最出名的要數清朝五大臣之一的何和禮了。 何和禮是努爾哈赤時期建州女真董鄂部的部長,在26歲時歸順了努爾哈赤,努爾哈赤對其非常重視,將長女東果格格嫁給了他,並授予一等大臣。
  • 清朝歷史上第二個「海蘭珠」,妹妹為順治帝殉葬,被追封為皇后
    董鄂氏是滿洲的一個古姓,努爾哈赤在位期間,有五大將軍,其中之一叫何和禮。出身董鄂氏一族的何和禮,當初為了拉攏何和禮,努爾哈赤甚至把自己年僅11歲的長女東果格嫁給了何和禮,人們稱其為「棟鄂額駙」。而且清朝歷史上有兩個著名的妃嬪,她們也都是董鄂氏一族,她們是誰?
  • 「皇后娘娘」生三胎啦!
    港星蔡少芬曾出演多部膾炙人口的電視劇,在《甄嬛傳》中飾演皇后一角更是被人熟知。蔡少芬和張晉2003年合作《水月洞天》結緣,2008年在香港舉行婚禮,兩人已經結婚11年。2011年5月才蔡少芬生下大女兒張楚兒,2013年3月生下二女兒張信兒,一家人感情非常好。
  • 大清皇陵秘史:一個朝鮮女人,地位僅低於皇后,死後卻葬皇帝陵內
    是皇后遭貶了,還是一時沒有皇后的梓宮,迫不得已才用了皇貴妃的金棺。其實都不是,那究竟為什麼?這位皇后是誰?這位皇后就是嘉慶皇帝的生母孝儀純皇后魏佳氏。原來魏佳氏死於乾隆四十年(1775年)正月二十九日,當時她是宮中唯一的皇貴妃,死後被諡為令懿皇貴妃。
  • 大清滅亡100多年了,現在還有人在守皇陵嗎?誰給他們發工資?
    清西陵清西陵位於河北省易縣城西15公裡處的永寧山下,面積達800餘平方公裡,也是歷代帝王陵園建築保存比較完整的一處。清西陵共建有皇帝陵四座,分別為雍正帝的泰陵、嘉慶帝的昌陵、道光帝的慕陵和光緒帝的崇陵,皇后陵三座,分別為孝聖憲皇后的泰東陵、孝和睿皇后的昌西陵、孝靜成皇后的慕東陵,王公、公主、妃嬪園寢7座,共計埋葬9個皇后,56個妃嬪及王公、公主等共80人。
  • 世界遺產盛京三陵│撼動大清帝國的霸氣陵墓,你知道都在哪裡嗎?
    位於遼寧省的盛京三陵又稱「關外三陵」,是指清朝皇帝皇陵中三座位於關外的皇陵,分別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福陵」、清太宗皇太極的「昭陵」、清朝六位遠祖的他精通漢蒙文字,不僅在軍事上頗有建樹,而且創立了八旗制度和滿族文字,為滿族的初期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死後與一後一妃同葬於福陵。
  • 揭秘大清第一位皇后死後以婢女生殉的真相
    揭秘大清第一位皇后死後以婢女生殉的真相文\蕭夢(紅學愛好者蕭夢系頭條號籤約作者,與文史愛好者蕭夢為同一人)孟古哲哲影視圖片大清第一位皇后不是皇太極的皇后哲哲,而是皇太極的生母孟古哲哲。孟古哲哲,出身高貴,是努爾哈赤的第三位妻子,也是第三位大妃,只是這個大妃的稱號是努爾哈赤稱汗後,追封的。孟古哲哲圖片孟古哲哲嫁給努爾哈赤的時候,當時袞代正受寵,孟古哲哲地位不及袞代,但她的一生沒有任何的過失,還生了一個好兒子皇太極。皇太極稱帝後,孟古哲哲被追封為大清第一皇后,享盡大清二百七十多年的供祀香火,稱得上是一位生前富貴,身後昭彰的宮幃女性。
  • 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四女穆庫什的三次婚姻都很不幸,但她卻是康熙帝...
    穆庫什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四女,她的生母親是庶妃嘉穆瑚覺羅氏,庶妃嘉穆瑚覺羅氏雖然地位低下,但是生育頗多,她生了兩兒三女,兩兒是皇九子巴布泰、皇十一子巴布海,三女分別是皇四女穆庫什、皇五女、皇六女。作為努爾哈赤的女兒,穆庫什當然是政治聯姻的工具。
  • 清朝被忽略的袞代皇后:她是努爾哈赤的嫂子,真的被兒子所殺?
    導讀:提起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后妃,比較重要的有四位:元妃佟佳氏、繼妃富察氏、側妃葉赫那拉氏和大妃烏拉那拉氏。在這四位當中,筆者認為在努爾哈赤崛起和發展的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的是繼妃富察氏。富察氏是努爾哈赤的第二任大福晉,她的名字叫袞代,史書中一般稱之為袞代皇后。
  • 烏拉那拉氏有三位皇后,一個殉葬,一個成為雍正至愛,一個被廢!
    早在努爾哈赤時期,海西女真有四大部落,他們的王族就姓那拉氏,分為烏拉那拉氏、哈達那拉氏、葉赫那拉氏和輝發那拉氏四大支系。然而,在這那拉氏的四大支系中卻有兩隻是「贗品」,烏拉那拉氏和哈達那拉氏兩支祖先相同,是最傳統的那拉氏。葉赫那拉氏一支卻原先是來自蒙古的土默特氏,而輝發那拉氏則原姓 益克得裡氏。
  • 雍正到底有幾個皇后 紀連海:不存在"純元皇后"
    看過《後宮甄嬛傳》第一、二兩集的朋友會發現,這第一集裡有個「孝敬憲皇后」;而第二集裡又說甄嬛與早先過世的「純元皇后」十分相像。這就引發出了下面的三個問題:一是一般而言,清朝的皇帝到底應該有幾個皇后?二是具體到雍正皇帝本人而言,他到底有幾個皇后?三是雍正皇帝是否有個「純元皇后」?  先來回答第一個問題:一般而言,皇帝應該有幾個皇后?
  • 「遼代皇陵」大遼皇陵深藏北鎮龍崗村
    主陵為顯靈和乾陵(顯陵葬義宗耶律倍,乾陵葬景宗耶律賢),另有13座皇親陵墓,是一處規模宏大的帝王墓群。乾陵在北鎮富屯鄉龍子村,當地人稱此處為「大土包」,據說是遼景宗耶律賢和睿智皇后(俗稱契丹蕭太后)的合葬墓,史書記載,陵區內還埋葬著著天祚帝耶律延禧以及名臣耶律隆運(韓德讓)等數十位在遼史乃至整個中國歷史上聲名顯赫的人物。
  • 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懷著孩子被趕出宮外,第二次嫁人獲得幸福
    能稱其為大清王朝的繁殖力冠軍,不得不提德妃烏雅氏。公元前1660年,烏雅氏出生在包衣族,雖然沒有很顯赫的身份,但在以後的道路上,烏雅氏卻走得極為輝煌。公元前1675年,烏雅氏參加內府選秀,成為宮女,三年後,又得康熙賞識,並順利生下一個兒子,即雍正。在1679年,烏雅氏在康熙皇帝的寵愛下,被封為德嬪。次年又為康熙皇帝生下六個兒子,年僅2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