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殼你以為只能炒金不換?多的是你不知道的做法,每一種都可以饞哭你!

2021-02-17 潮汕圈

【潮汕圈-向世界報導潮汕】

盛夏時節,又到了潮汕人最愛的美食——薄殼豐收上市的季節,薄殼有個特點就是天氣越熱就越當時,尤其是三伏天的薄殼更是肥美豐腴、鮮嫩可口。近日,「微笑澄海 文明鹽鴻·2017汕頭澄海薄殼米美食文化旅遊節」在鹽鴻鎮拉開帷幕,並將持續至10月8日。如果您想參觀薄殼米的傳統生產流程,品嘗鮮嫩美味的薄殼米,可以呼朋引伴約起了!

薄殼節舉辦地鹽鴻鎮,是遠近聞名的「薄殼米」之鄉,當地人更將小小的薄殼米搭配上各種食材精心製作成「薄殼全宴」,吸引不少市民慕名前去品嘗。在薄殼節的活動現場,遊客既可以在美食園觀摩薄殼米傳統工藝生產流程,或動手製作薄殼米粽球、薄殼米粿、薄殼米烙等特色菜餚,直觀感受鹽鴻薄殼美食的獨特魅力。

  原味薄殼炒金不換  

說到炒薄殼,一定不能忘了金不換。碧綠的幾瓣小葉,就能去除薄殼的腥味,同時下鍋,瞬時香氣四溢。炒薄殼最關鍵的就是火候,它是利用中火讓鍋的熱量將薄殼焗開殼,再輕輕鏟動薄殼使其均勻受熱。鏟動的次數絕不能多,而且要用陰力,因為薄殼的殼容易破損,3分鐘內必須出鍋,時間一長,薄殼肉會從殼內掉出,並且肉汁容易流失。

金不換也不能炒得過熟,最好保持鮮綠狀態,太熟就會沒味。吃薄殼不能等,要趁熱品嘗,不然等到它們流失水分,就吃不出其中的肥美了。


  薄殼米  

薄殼要經過「脫丁」、「浸漂」、「打米」、「撈米」、「撈殼」、「裝簍」等多道工序才能變成薄殼米。肉肥的薄殼老師傅平均一斤能攪出三兩以上的薄殼肉出來,在火候的把握上全憑以往經驗的積累,好品質的薄殼米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出。近日,汕頭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業經汕頭市人民政府第十屆3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鹽鴻薄殼米製作技藝作為五個項目之一成功登錄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名單。

薄殼到底可以做成多少種美食?多的是你不知道的做法,每一種都可以饞哭你!


  薄殼米芋頭煲  

  薄殼米春卷  



  金不換薄殼米湯  


  薄殼米秋瓜爽  


  薄殼米走地雞  

  薄殼米尖米丸  


  韭菜薄殼米  


  鹹蛋黃裹薄殼米  


  薄殼米羹  


  薄殼米炒飯  



  薄殼米紫菜炒飯  

  薄殼米無米粿  


  薄殼米豆腐煲  


  生醃薄殼  



  薄殼米粿  


  薄殼米炒蛋  


  薄殼米烙  


  薄殼米筍湯  


  薄殼米南瓜羹  


  酸甜鳳梨薄殼米  


  薄殼米釀青瓜  


  薄殼米丸  


看完了是不是才知道原來薄殼米有這麼多做法?是不是漲知識了?趁著現在正是薄殼上市的時節,趕緊買點回家自己試試!

蔡瀾曾說過:「享受這道菜,是碗底剩下的湯汁,沒有其它海產比它更鮮甜的了。」這就是薄殼,對於所有的潮汕人來說,這就是家的味道,母親的味道,夏天的味道,大海的味道。

來源:新浪網友starfis、羊城晚報、大眾點評、汕頭都市報、非嘗汕頭

往期精彩好文推薦,點擊標題即可查看

  1.連李嘉誠都離不開的男人!靠一筆買賣淨賺千億

  2. 香港英皇集團主席楊受成的多面人生

  3.他淡出江湖好多年,卻因王健林的一點小生意,震動大半個財經界

  4.看得懂的李嘉誠,看不懂的王健林

  5.潮汕雜鹹,只有潮汕人才懂的味道!這些你都吃過嗎?

  6.一個90後美女,花了2年多就把用戶做到9000萬,現在,她分享了5個運營的關鍵心法

  7.據說兩年後,全球各地的「膠己人」將湧向紐西蘭,搞一場大party……

  8.深圳原副市長建議粵港澳大灣區擴圍 納入潮汕和茂名

  9.奧飛娛樂IP授權商業化之道


  【免責聲明】本刊所有內容均來自網絡,由潮汕圈進行整理編輯, 所有權利屬於原作者及原出版單位,本平臺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僅作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贊助商推廣

相關焦點

  • 夏日記憶中的美味——金不換炒薄殼
    薄殼,微博上朋友說這個也叫海瓜子,我覺得估計這個名字會不會是因為一吃上就和磕瓜子一樣停不下來呢?薄殼是生在海岸邊的一種貝殼類海鮮,薄殼是一種殼極薄,味極鮮的貝殼。一般用沙茶醬,金不換(也叫九層塔)炒,金不換與薄殼的香味天然融合,儼然已經成為薄殼的一部分,再加上沙茶醬濃烈的香味,吃多少都意猶未盡,一看圖片就已經流口水了吧這個是我小時候記憶中的味道,不過現在廣州很多地方都有的賣,買的時候還會搭送一把金不換~每年暑假7.8月,正是最肥美的時候薄殼摘去泥土,衝洗乾淨後瀝乾水分
  • 尋味潮汕美食之——薄殼地圖,一篇了解薄殼的真正圖文知識
    還有一件事補充一下,網上一度流傳每顆薄殼都有一條「寄生蟲」,其實這「寄生蟲」是它的一個消化器官,叫做「晶杆體」,已有闢謠,這裡不贅言。為什麼潮汕的薄殼比較出名?據網絡百科說,只有福建東南以至廣東陸豐之間的海域才會出產薄殼,超過這一海域就幾乎看不到它的身影;但我翻看許多學術報告,其實太平洋東西兩岸都有分布,而我國北自遼寧,南至北部灣也都可以見到;但是,除了福建東南和潮汕地區,往北往南很少吃這種貝類,甚至只是拿去餵家禽而已;前不久我沿海岸線從東興騎行至珠海,一路就未見到薄殼的菜單或者宣傳,可能是水土不同,也可能是傳統殊化
  • 潮汕海鮮文化:沒有什麼思鄉情怯是一盤炒薄殼解決不了的!
    好比一道清蒸鱸魚,有人覺得清蒸後撒上蔥姜蒜淋上滾油即是美味,而偏偏有人要在盤中加入香菇番茄芝麻才夠入味,反正我是不看不吃。縱觀歷史,在潮汕地區,因海鮮而衍生出來的烹調飲食文化,單單是菜餚做法就多達上千種,例子是舉不完的,不過我今天挑選了一道菜,它在潮汕海鮮飲食文化中,會讓很多思鄉在外的潮汕人看到,不覺間男默女淚然後大吃特吃的一道菜。
  • 尋味潮汕美食之——薄殼地圖,一篇了解薄殼的真正圖文知識
    還有一件事補充一下,網上一度流傳每顆薄殼都有一條「寄生蟲」,其實這「寄生蟲」是它的一個消化器官,叫做「晶杆體」,已有闢謠,這裡不贅言。為什麼潮汕的薄殼比較出名?據網絡百科說,只有福建東南以至廣東陸豐之間的海域才會出產薄殼,超過這一海域就幾乎看不到它的身影;但我翻看許多學術報告,其實太平洋東西兩岸都有分布,而我國北自遼寧,南至北部灣也都可以見到;但是,除了福建東南和潮汕地區,往北往南很少吃這種貝類,甚至只是拿去餵家禽而已;前不久我沿海岸線從東興騎行至珠海,一路就未見到薄殼的菜單或者宣傳,可能是水土不同,也可能是傳統殊化
  • 東南亞香草植物,別名金不換,美食水羅勒蛋黃炒意粉吃過麼
    我對羅勒有一種特殊的好感。在潮州岀售海鮮的攤檔裡,有一種叫作「薄殼」的海產品,只要顧客買了它,店家都會附送幾枝「金不換」,而正是「金不換」這個特別的名字,讓我記住了它。直到後來才知道,原來這就是羅勒。據說羅勒被喚作「金不換」,起源於東南亞,傳聞在泰國,窮人喜用羅勒下飯,一個富人看到他們能把飯吃得這麼香,以為他們一定有極其美味的下飯菜,窮人告訴他那是羅勒,富人慾拿金錠子來換取,但他們卻不肯。這個故事被傳開後,羅勒就被美其名曰「金不換」。羅勒又名「九層塔」,是由於羅勒有獨特的9層花序,形似蜿蜒而上的9層寶塔,而在拉丁語和印度語中,羅勒意為「國王」。
  • 盛夏澄海薄殼肥
    金不換炒薄殼。簡簡單單的一道「金不換炒薄殼」的確是難以言喻的美味。資深的吃貨一定知道,吃海鮮圖的就是鮮美。如今又到了汕頭澄海盛產的美食——薄殼的上市季,對於有追求的吃貨而言,花上一個周末,去離薄殼最近的地方,滿足地品嘗一頓薄殼大餐,簡直無比愜意。吃完薄殼,還能領略一下汕頭的風土人情。食材如何採摘?
  • 一種生長在海裡的「米」,潮汕人用來炒九層塔,搭配白粥最清爽
    潮汕美食千千萬萬,相信很多去過潮汕的人都深有體會,在當地每一條大街小巷,到處都能看到各種各樣的美食小吃,種類很豐富,例如牛肉火鍋、蠔烙、炒糕粿、海鮮美食、炸豬腳圈等等。說到潮汕的海鮮,大家都知道潮汕靠海,這海鮮自然也就成為人們的盤中美食啦,一日三餐都是不可少的。
  • 這小海鮮僅15元一斤,立秋正肥美,和韭菜苔一起炒,鮮掉眉毛!
    我是阿九,一個實實在在教你學做菜的美食博主,伸出手指點點「關注」,讓我來做你的美食參謀。這小海鮮僅15元一斤,立秋正肥美,和韭菜苔一起炒,鮮掉眉毛!進入八月,市面上的海鮮種類也活躍起來。每當這時,我最饞的,不是各類海產魚蝦,而是一種叫做「薄殼」的細小貝類。「薄殼」是潮汕人對它的統一叫法,如在外地,更多的人會把它稱為「海瓜子」。薄殼鮮美,也是家常的下酒菜。在潮汕人的印象裡,薄殼最地道的吃法是炒食。搭配「金不換」炒炒,做法簡單味道最鮮美。
  • 那些你不容錯過的潮汕美食:get你所不知道的「隱藏菜單」
    ,保準讓你一個月餐餐不重樣。炒薄殼薄殼是潮汕沿海地區獨有的海產品,「薄殼」一名也屬於潮汕方言,又因外形得名「海瓜子」。薄殼的季節性很強,一般農曆的七八月最為肥美,薄殼頭大脂厚,體黃、味道鮮美,潮汕人常常跟「金不換」一起炒著去腥,越吃越上癮,根本就停不下來!
  • 東南亞香草植物,別名金不換,美食水羅勒蛋黃炒意粉吃過麼
    我對羅勒有一種特殊的好感。在潮州岀售海鮮的攤檔裡,有一種叫作「薄殼」的海產品,只要顧客買了它,店家都會附送幾枝「金不換」,而正是「金不換」這個特別的名字,讓我記住了它。直到後來才知道,原來這就是羅勒。據說羅勒被喚作「金不換」,起源於東南亞,傳聞在泰國,窮人喜用羅勒下飯,一個富人看到他們能把飯吃得這麼香,以為他們一定有極其美味的下飯菜,窮人告訴他那是羅勒,富人慾拿金錠子來換取,但他們卻不肯。這個故事被傳開後,羅勒就被美其名曰「金不換」。羅勒又名「九層塔」,是由於羅勒有獨特的9層花序,形似蜿蜒而上的9層寶塔,而在拉丁語和印度語中,羅勒意為「國王」。
  • 大廚教你做菜,紅燒豬蹄的做法教程,簡單易學,隔壁小孩饞哭了!
    大廚教你做菜,紅燒豬蹄的做法教程,簡單易學,隔壁小孩饞哭了!說到大豬蹄子,大家都會抿嘴一笑(女士)或者是開懷大笑(男士),那麼大家是否吃過紅燒豬蹄呢?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紅燒豬蹄。自古以來,豬在我們心目中的地位除了比不上牛,都是排在第一位,不管是日常生活還是美食。熟話說,小豬小豬,渾身是寶。豬蹄的做法有很多種,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紅燒豬蹄。那麼,紅燒豬蹄有什麼樣的來歷呢?相傳在很久以前,有戶人家殺豬,在刮毛的時候,卻不小心點燃了旁邊堆砌的柴火,火光洶洶,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將這火撲滅。卻傳來一陣陣烤肉香,一看,整頭豬,都被烤熟了。
  • 炒拉條,超好吃的做法,營養美味,香氣四溢,隔壁小孩兒都饞哭了
    導讀:「炒拉條,超好吃的做法,營養美味,香氣四溢,隔壁小孩兒都饞哭了」。提起炒拉條,總會想起開滿大街小巷的蘭州拉麵餐館,除了他們的主打麵食拉麵外,炒拉條則是它們的第二道特色,雖說地域不一樣,所配食材不一樣,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個各地域所做出的口味也沒有特別大的差別,做為北方的一道特色麵食,稍微有點烹飪技巧的人都會做著吃,搭配不同的食材就會打造出不同的口味風格。
  • 老媽秘制「涼拌粉」,金不換的「酸辣汁」做法簡單,就饞這一口
    時間過的好快呀,五一勞動節已經過去了,而且現在已經是五一假期的第2天了,不知道在假期裡面大家都在做什麼呢?是在家裡面陪著自己的爸爸媽媽還是說出去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呢?小編我是不想出去擠來擠去,我寧願留在家裡面陪著自己的爸爸媽媽,而且這兩天我打算好好的給爸爸媽媽做兩天的飯,因為爸爸媽媽非常的辛苦,每一次回到家裡面的時候,由於天氣一熱,老媽就會做上一大盤的涼拌米粉,吃起來特別的涼爽,而且也非常的想每一次我都特別的饞,而且比外面做出來的酸辣粉要好吃多了,每一次一碗很快就下肚了,吃完一碗之後還想再來一碗。老媽秘制「涼拌粉」,金不換的「酸辣汁」做法簡單,就饞這一口。
  • 論魚在江津的花式吃法,絕對饞哭你
    每一種都口味獨特、味道鮮美今天,就為你介紹幾種江津的特色魚讓你「日啖鮮魚三百味,不辭長作津城人」橄欖愛上魚=橄欖魚 俗話說:「吃魚要吃鮮,更要吃出特色」。眾所周知,江津是著名的「橄欖之鄉」,其中石蟆鎮的橄欖更是全國聞名,那當魚加上橄欖又將是何種滋味呢?
  • 潮汕美食小站給你帶來鮮美可口的炒鴨肉做法
    炒鴨肉炒鴨肉介紹鴨肉通常做法都是用來炒或者煮,而這次潮汕美食小站給大家帶來的就是炒鴨肉。鴨肉在炒的時候往往因為其腥味沒有去乾淨而使得整道菜都失去了色彩,所以今天給大家帶來我們家鄉的做法,下面看配料。炒鴨肉材料材料:鴨肉調味料:姜、蔥、豆醬、金不換炒鴨肉做法步驟1、準備好材料,主要有鴨肉、姜、蔥、豆醬以及金不換;
  • 白蘿蔔最好吃做法,不醃不炒,好吃又解饞,隔壁的小孩都饞哭了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到章魚小丸仔吖和我一起聊美食,俗話說沒人生下來就是好廚師,當你認識到廚房的魅力時,你會覺得下廚是開心快樂的事,和天賦沒有關係,那麼就和我一起探索廚房的魅力吧!白蘿蔔最好吃做法,不醃不炒,好吃又解饞,隔壁的小孩都饞哭了。
  • 大廚教你油炸小饅頭的做法,做法簡單易學,隔壁的小孩都饞哭了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到超時光解饞坊和我一起聊美食,對於吃貨來說,這世間上就只有兩種東西,一種是可以吃的,一種是不可以吃的。人間極品千千萬,而我只鍾意美食,我想屏幕前的你也對吃有一定的研究,下面和我一起探討一下吧。大廚教你油炸小饅頭的做法,做法簡單易學,隔壁的小孩都饞哭了。
  • 紅薯澱粉的做法,比果凍Q彈爽滑,孩子都饞哭了!
    紅薯澱粉的做法,比果凍Q彈爽滑,孩子都饞哭了!哈嘍大家好,俗話說民以食為天,美食是不可辜負的,今天跟大家分享一道美食,食材非常普遍,就能做簡單可口的美食,快來跟我學習一下吧。天天用自家自製紅薯澱粉做個好吃的,大盆裡倒入一碗紅薯澱粉,加入兩碗清水,澱粉和水的比例是1:2,用筷子輕輕攪拌,攪拌至澱粉全部融化,沒有顆粒,鍋熱加少量油晃動炒鍋,清潤鍋的內壁倒入澱粉水,開中火,用鏟子不停攪拌至澱粉水黏稠轉小火繼續攪拌,中途再加點食用油,防止粘鍋,最後攪拌成這種透明狀就可以了。
  • 潮汕人夏天必吃的海鮮,4斤只能出1斤肉,炒蔥花味道比鮑魚還鮮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而這海鮮的種類也非常多,像龍蝦、金槍魚、魷魚、瀨尿蝦、龍利魚等都是很常見的,但有一種海鮮就是潮汕特有的,而且只有夏天才能吃到,這就是薄殼了。
  • 揭西有一種神奇的草,實乃調味極品,適合擂茶、炒田螺、炒花甲
    儘管很少有人會特意花費時間去打理它照顧它,金不換依然不顧風吹雨打,長勢旺盛,出色而不張揚。 一到石螺和薄殼上市的季節,家裡的金不換才會成為媽媽關注的對象。大概就是因為這種「只貢獻不索取」的品質深深地感動了廣大人民,於是,它被賦予了一個神聖的名字——金不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