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伊斯坦堡機場。來源:iGA官網
2018全年,伊斯坦堡機場群的旅客吞吐量首度突破1億人次,成為全球第8個旅客吞吐量過億的機場群。阿塔圖爾克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6798萬人次,同比增長6%;根據《CADAS:2018年全球50大機場吞吐量排名》,阿塔圖爾克國際機場全球排名略有下降,至全球17位。薩比哈·格克琴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3417萬人次,增長9%;伊斯坦堡機場新投入運營,旅客量9.5萬人次。
伊斯坦堡是土耳其的是土耳其政治、經濟、文化、金融、新聞、貿易、交通中心,同時跨越歐、亞兩大洲。伊斯坦堡原本有兩個機場,一個是在歐洲區的阿塔圖爾克國際機場;另一個是在亞洲區的薩比哈·格克琴國際機場,是阿塔圖爾克的輔助機場。2018年10月底,伊斯坦堡的新門戶——伊斯坦堡機場投入運營,使得當前在用的機場達到3個。
阿塔圖爾克機場位於伊斯坦堡市的歐洲一側,距離市中心約24公裡,是服務於伊斯坦堡的最主要的國際機場,也是土耳其旅客吞吐量最大、航點數量最多的國際機場。土耳其航空是阿塔圖爾克機場的最大基地航空公司,擁有份額超過80%。阿塔圖爾克機場主要承運人類型為全服務航空公司,低成本航空公司所佔座位份額僅有2.9%。
阿塔圖爾克機場共有兩座航站樓,分別運營國內航班和國際航班,其國際航班份額達到75%,是國內航班的3倍。目前,阿塔圖爾克機場共有航點269個,其中國內航點41個,歐洲地區航點104個,非洲地區航點45個,亞太地區航空33個。具體到國家來看,德國、沙烏地阿拉伯、美國、英國、義大利等是其主要國際目的地。
薩比哈·格克琴國際機場於2003建成並投入使用,建設的初衷是由於歐洲一側的阿塔圖爾克機場不足以滿足蓬勃發展的市場需求。薩比哈·格克琴國際機場位於伊斯坦堡東南方,距離市中心約35公裡。機場建成投入使用後,旅客吞吐量迎來了飛速增長,在過去十年內,旅客吞吐量就增長了八倍。在2009年對國際航站樓進行升級改造後,候機樓容量達到2500萬人次,但機場旅客量很快再次突破了上限,新的國內航站樓已在2018年7月投入使用。到2018年,薩比哈·格克琴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進一步增長至3417萬人次,是土耳其第二大國際機場。目前,機場僅有一條跑道,是全球最繁忙的單跑道機場之一,第二跑道正在建造過程當中,預計2019年6月可投入使用。
在基地航空公司、航空公司類型、市場定位上,薩比哈·格克琴機場和阿塔圖爾克機場都有較大的不同。
飛馬航空和土耳其航空是薩比哈·格克琴機場最主要的航空公司,合計份額約95%,分別佔據65.8%和29%。飛馬航空是土耳其的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因此,低成本航空在薩比哈·格克琴國際機場的份額接近68%,而阿塔圖爾克機場的低成本航空公司份額不到3%。
與阿塔圖爾克機場相比,薩比哈·格克琴機場更偏向於國內市場,其國內航班座位份額略高於國際航班份額,達到61%。目前,薩比哈·格克琴國際機場航點數量共有112個,其中國內航點37個,歐洲地區航點53個,中東地區航點16個。
阿塔圖爾克機場航線覆蓋範圍更廣,如美洲、非洲、東亞等地區,擁有較多遠程國際航線。按離港座位數觀察,德國、賽普勒斯、阿聯、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法國等是薩比哈·格克琴機場的主要國際目的地。
由於伊斯坦堡兩個機場依然不能滿足伊斯坦堡航空市場發展的需要,阿塔圖爾克機場作為最主要的國際機場,其場地十分有限,不具備進一步提升容量的能力,且空域十分擁擠,最終決定於伊斯坦堡的北部新建一座國際機場,即伊斯坦堡機場。這一機場已於2018年10月底投入使用,土耳其航空率先在此開通航班,2018年旅客吞吐量達到近10萬人次。
目前,伊斯坦堡機場有2條跑道和3條滑行道,候機樓容量達到9000萬人次。機場建設項目分4期開展,項目完成後,機場將擁有6條跑道,屆時可保障約2億人次的旅客運輸任務。
按照計劃,在阿塔圖爾克機場運營的所有航空公司,將於2019年3月底全部遷往新建的伊斯坦堡機場。一旦後者進入全面運營,阿塔圖爾克機場將關閉定期客運航班,其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代碼IST也將一併移至新機場。
據土耳其國家機場管理局統計,2018年,土耳其境內所有機場錄得旅客吞吐量1.74億人次,而隨著伊斯坦堡機場的投入運營,航空運輸市場將迎來更快增長,預計2020年可實現2.47億人次,而伊斯坦堡機場也有望成為歐洲最大的國際機場。
更多航空業分析合作請聯繫:CADAS@CARNOC.com。
CADAS(www.CADAS.com.cn)只關注真相。
CADAS分析師團隊是民航資源網專注於行業趨勢研究、市場觀察的研究團隊。團隊依託民航資源網第一時間掌握全球航空業資訊,藉助飛常準(VariFlight)大數據挖掘航空數據背後的秘密。匯聚各方力量為行業上下遊企業、個人客戶提供服務。
引用觀點請註明CADAS。
CADAS辦公地點:上海、北京
0薦聞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