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情緒小怪獸,這些情緒管理繪本幫你有效應對

2020-12-18 粽子媽媽2020

在一個家庭裡,經濟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條件的改善,最大的受益者一定是孩子。當今社會,哪個孩子不是家裡的小公主、小王子,在優越的物質條件和長輩們的悉心呵護下,出現了越來越多性情暴躁的孩子。

其實,我女兒就是一個典型的情緒小怪獸,在幾年的艱苦「鬥爭中」,有效經驗自然是有的,比如長輩們要以身作則,以溫和的態度待人接物;對孩子的需求,合理滿足,不可有求必應;孩子鬧情緒時,要正確地引導。以上行為都屬於家長們的主動幹預,除此之外,如何去塑造孩子的內心,是個更重要的問題。閱讀是改變一個人精神世界的一種很好的方式,對於孩子而言,也是如此。家有情緒小怪獸,不妨帶著他讀一讀以下這些繪本。

《我的大喊大叫的一天》

這本繪本是孩子們日常生活的真實寫照,單單通過封面,孩子們就能看到自己有時的模樣。一個穿著紅色衣服的小女孩,張大嘴巴,瞪著雙眼,腳上只穿了一隻鞋子,表現出一副非常生氣的樣子。

小女孩一覺醒來,看到弟弟正在自己房間亂爬,於是生氣地叫他出去;吃早餐時,看到雞蛋大喊著不願意吃雞蛋;出門時,又討厭起了自己的鞋;媽媽在超市買東西,小女孩卻在購物推車裡吵著要出去……這些情形,媽媽們是不是一點也不陌生呢?這本書就像一面鏡子,當孩子從書中的情節聯想到自己,她會很容易意識到這是需要改正的行為。

《我的情緒小怪獸》

這本書將我們的各種情緒用不同的顏色來表達,黑色代表害怕,綠色代表平靜,藍色代表傷心,紅色代表生氣,黃色代表快樂,一本書綁定孩子所有的情緒。巧妙的創意幫助孩子輕鬆認知情緒,快樂管理情緒。

這個系列還有另外兩本:《去上學》幫助孩子克服上學恐懼症,讓孩子從此愛上學校。《旋風小鼴鼠》幫助孩子培養專注力,克服學習障礙。

《愛哭公主》

這位公主到底有多麼愛哭呢?在粉紅色的生日派對上,她看到了一隻黃色的氣球,於是哭得一發不可收拾,派對被搞得一塌糊塗。哭了很久很久,愛哭公主終於停下了,看到朋友們都離開了,派對被自己搞砸,她有些難過,媽媽卻溫柔地安慰她,幫她洗澡。教她不哭的咒語。

等到舉辦黃色派對出現藍色帽子時,愛哭公主成功地戰勝了愛哭的自己。

《生氣湯》

小男孩霍斯在一天中遇到了好多不如意的事。想不出習題的答案;收到琳達的情書;被同學帶到學校表演的牛踩了一腳;放學時,媽媽叫珍珠阿姨來接他,阿姨開車橫衝直撞,差一點壓死三隻貴賓狗,霍斯因為這些事非常生氣。

媽媽卻叫霍斯一起來煮湯,媽媽教霍斯對著鍋子吐舌頭、齜牙咧嘴,做出各種怪動作。最後霍斯笑了。霍斯問媽媽:『我們是在煮什麼湯呀?』媽媽回答說:『生氣湯!』

《羅伯生氣了》

羅伯剛進門,爸爸就大吼著叫他把鞋脫掉:晚飯時,羅伯看著桌上是自己最不喜歡吃的菠菜發牢騷,爸爸又吼著叫他回房間。羅伯在房間裡生氣極了,這時,從他的嘴裡跑出來一隻紅色怪物,把他的房間弄得亂七八糟。羅伯慢慢收拾起自己的東西,情緒也變得溫和了下來。他小心翼翼地把紅色怪物裝進盒子裡,然後跑到樓梯口,聲音輕柔地對爸爸說:「爸爸,還有點心吃嗎?」

其實,這些繪本不僅能有效幫助孩子們改善情緒,對家長而言,也也可以給到很好的參考,比如怎樣去理解孩子的情緒,怎樣用智慧幫助孩子排解不開心。

相關焦點

  • 解析繪本《野獸國》:當孩子遇見情緒野獸,該如何做好情緒管理
    關於孩子的情緒問題,父母總是有操不完的心,孩子的情緒管理問題也是父母需要做到的一門功課,並且也是一項必需的任務。最近接觸到一本關於孩子情緒管理的兒童繪本,叫做《野獸國》,它很好的描繪了孩子的情緒波動過程。《野獸國》的作者是"繪本界的畢卡索"——莫裡斯·桑達克的作品。
  • 給你推薦幾本情緒管理繪本
    其實,很多時候,這些表現都是因為——他們不會表達自己的情緒,只會用生氣來表達所有的負面情緒。教授情緒表達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通過示範、遊戲互動、動畫等,繪本也是一個重要的教學方式。給大家推薦幾本情緒管理方面的繪本,在親子共讀的同時恰到好處地引導孩子學會認知、表達和調節自己的情緒。
  • 《生氣的亞瑟》:一本絕無僅有的情緒繪本,探索孩子情緒的真相
    一、繪本用嘆為觀止的罕見手法,用「顯微鏡」去看孩子的情緒。描繪了孩子難以捉摸的情緒。全文聚焦孩子的情緒,凸顯情緒的重要性。該繪本把孩子的情緒放在了「顯微鏡」下,把孩子的情緒進行放大,讓人們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到孩子的情緒變化。亞瑟是一個幾歲的小男孩。
  • 繪本《我生氣了》:告訴我們如何管理情緒?
    繪本《我生氣了》講述了爺爺和孫子安的一個日常小小場景,爺爺催促在玩積木的安吃飯,安卻想繼續玩兒,為此他們起了衝突,就是這樣一件日常的小事,相信大家都經常在自己的生活裡遇到這樣的小事情吧?"就是這樣陳述事實,講事實,然後溫柔的催促,我覺得這個是沒有在事情一開始就引發情緒的一個很好的前提。第二,爺爺看見安因為積木塔倒塌了,在大哭,他就過去想要抱抱安,我想這個抱抱也是非常有用的一個行為表達。第三,爺爺用了不批判的引導語,他對安說:你現在很激動,請安回到房間和生氣待一會兒。
  • 揮手告別壞情緒,轉身發現小美好-用繪本閱讀教會孩子成長
    這是宸媽2020年發布的第126篇原創內容全文共計1846字,大約需要2-4分鐘時間閱讀知乎上有一個熱門問題:你如何處理突如其來壞情緒?下面的回答五花八門,有專業的方法和引導,也有各種吐槽和發洩實踐。壞情緒突如其來成年人都應該明白一個道理:不論是誰,都會有壞情緒的那一刻。從一個人如何應對突如其來的壞情緒,其實就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反應出這個人的心理成熟度。
  • 正確認知「情緒小怪獸」,培養孩子的「幸福感」
    可是媽媽還是偷偷問了老師,結果飛飛考了全年級第一名,媽媽說:「你看你,考的這麼好,有什麼好哭的,鬧什麼脾氣,應該高興才對,走,媽媽請你吃好吃的去。」除此之外,孩子的情緒長久不能得到釋放,負能量必定會爆棚,除了給自己的身心帶來傷害,還會影響自己的人際交往,因為自己的情感長期被忽視,他們自然也不會注意到別人的情感需求。所以,只有家長正確認知孩子的情緒,並引導孩子學會了解自己的情緒,才可以讓孩子獲得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緒,並且培養出高情商。
  • 招搞定1-4歲的情緒小怪獸
    我們先來看看,為什麼偏偏1-4歲年齡段的孩子容易變成動不動就發脾氣的情緒小怪獸?脾氣大的背後,寶寶到底想表達什麼?▼1「媽媽我好著急,你怎麼就是看不到我的需要呢?」而3歲以後的孩子,喜歡爬高上低用身體探索空間 ,也到了破壞敏感期 ,破壞玩具都是小case了,家裡電器都有可能遭殃。而這些行為,偏偏是被很多家長所不理解的,是被禁止的。「我說了多少次了——不可以!你怎麼這麼不聽話?」一邊是內在生命力的萌芽,一邊是來自父母的壓制,孩子肯定會感覺到憤懣、委屈、無助。除了哭鬧,還能怎麼發洩呢?
  • 孩子總是莫名壞情緒?家長巧用「思維導圖」,擊敗「情緒小怪獸」
    鄰居家的孩子丁丁今年也才8歲,不過這個孩子總是很討人喜歡,懂得安慰別人,也能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例如在周末的時候,孩子爸媽想帶孩子去遊樂園玩,但是丁丁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議,讓爸媽和她一起去博物館參觀,她自己既學到了知識,也讓爸媽過了一個輕鬆的周末,得到較好的休息,孩子爸媽總是很高興孩子能夠有自己的想法,也能為別人考慮。
  • 當負面情緒出現時,我們應該怎麼應對
    隨著我們對自己情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就更需要學習情緒的管理技巧,而不是受其制約。意識是行動的前提,如果不能主動去了解自己的情緒,那就談不上有效的管理。你很快會發現,深入了解自己的情緒並非易事,而且你所了解的情緒種類越多,所需要學習的管理技能也越多。
  • 如何應對孩子的情緒
    每一種情緒都有積極的意義,都能推動我們,幫助我們成長。比如憤怒使我們能夠有足夠的力量反抗,對一個不能接受的情況採取行動;痛苦能夠提醒我們避開危險;焦慮擔憂使我們集中精力應對當時認為最重要的事情;討厭迫使我們去擺脫或改變;後悔讓我們進行反思。七情六慾既是人的正常反應,只要不過度,都是健康和有積極意義的。
  • 什麼才是消極情緒產生的真正原因?職場人必看的情緒管理法則
    情緒ABC理論看似簡單,但如果身處其中的話,是很難對情緒的變化有自我認知的。對於情緒管理,尤其是對「B-信念」這個環節上的把握,還有一個心理學概念和它有關,叫「情緒顆粒度」,它代表對情緒的辨別能力。這就是顆粒度大的表現,缺乏對自我情緒的準確感知。總的來說,就是情緒顆粒度越小,對我們掌控自己情緒,促進事情發展越有幫助。怎麼有效控制情緒在掌握了情緒ABC法則和情緒顆粒度的真正內涵以後,怎麼運用它們才能在職場中學會有效的情緒管理呢?
  • 孩子如何學會情緒管理?試試這3點,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情緒教練
    這些都是我們所說的控制情緒的能力較弱,是情商低的表現。情商是近幾年新興的詞語,指一個人為人處事的能力,現今社會,情商與智商同等重要。情商低有哪些表現呢?1、無法合理控制情緒控制不了情緒其實是你在被情緒控制。每個人都有情緒,這時我們應該做的是將情緒講出來,而不是通過情緒說出來。比如《獅子王》中的木法沙,再這樣生氣害怕的情緒下,他都沒有讓自己的這種情緒轉化成衝動,沒有發怒、批評和懲罰。
  • 父母情緒失控VS孩子情緒失控,輸贏一目了然,哪些方法適合自己
    你家的娃娃是不是有這些情緒失控的時候呢?拿著手機玩遊戲,叫了他幾聲不要盯著手機,他不僅不聽還嚎嚎大哭,要接著玩。帶著她去逛超市,看到一個玩具硬是吵著要買,但是玩具並沒有在計劃之內,所以並沒有買給孩子便賴著不肯走,甚至是坐在地上哇哇大哭。
  • 情緒管理5步走,擁抱「缺愛」的小時候
    今天的文章將介紹依戀類型與情緒管理,內容主要包括:1. 理解依戀類型;2.鍛鍊你的情緒管理技能,包括①命名情緒,②識別過去和現在的情緒扳機,③練習幫助自我平靜下來的技術,④對自己和他人寬容。在危機中,這些支持與自我情緒調節能力能夠幫她許多。*對孩子行為和情緒敏感,且能給予恰當回應的母親Saatchi Art據估計,大約50%-60%的成年人是安全依戀型。也就是說,大約40%-50%的人在情緒管理方面存在問題。
  • 情緒管理本質上是認知管理Ⅱ——如何管理消極情緒和垃圾情緒
    而人的心理要素,其實也是非常複雜的,比如你在路邊幫助了一個人,也許是你真心的無私幫助他,不過或許也是因為旁邊經過了一個富有吸引力的異性,你想以此提升自己的形象,或者是你最近有一件重要的事情,你希望這能給自己帶來好運……這些元素,都是可能的,可能只有其中之一,也可能都在發揮作用。
  • 你可能忽略了娃的情緒表達
    心理學認為,兩個人要想達成有效溝通,就需要在同一個頻率上。這樣一個人說的話,才能被另一個人聽進去,也被稱作同頻共振。這就要求父母能設身處地站在孩子的立場,用心去感受他的需求,捕捉到孩子的情緒信號,這才能達到同頻共振,有效溝通。
  • 孩子「人來瘋」,不是好現象,家長要注意孩子的情緒管理教育
    不知道很多家長有沒有經歷過孩子「人來瘋」:孩子自己在家的時候明明很聽話、很安靜,但一旦遇到不常見到的人,就會變得喜歡胡鬧,樂於說話,甚至有一定「表演型人格」的徵兆。很多家長面這種情況時,錯誤的認為這是孩子有表現欲的體現,是孩子性格開朗熱情的象徵。可實際上這並不是好現象,反而是孩子缺乏情緒管理能力的體現。
  • 老師,別讓負面情緒支配你
    每年的教育新聞,總有老師與學生或家長產生衝突的新聞。師生衝突、家校衝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衝突雙方或一方的情緒失去控制,喪失理智,為逞一時之快,從而做出追悔莫及的事。 作為學校與家庭聯繫的橋梁,老師更要有能力去掌控自己的情緒,而不是被情緒掌控。
  • 情緒管理不求人|《輕療愈》幫你20分鐘緩解情緒困擾
    全球有不少心理諮詢師都將情緒釋放療法同心理諮詢相結合,當來訪者回到家後,遇到情緒比較激烈時,可以自行操作,隨時隨地處理情緒。情緒釋放療法的原理大多數心理問題來自於陷入負面情緒狀態而無法自拔,從能量心理學角度來看,負面情緒是由於體內的能量系統受到侵擾所引起的。
  • 中小學教師情緒調節的有效策略
    如教師在周末通常會進行健身、唱歌、逛街等活動,從工作中的不良情緒轉移到令自己感興趣的或能夠發洩情緒的事情或情境中來。有研究發現,這種策略能夠有效緩解抑鬱、煩躁等症狀[1],但這種方法並沒有解決實際的問題,當教師重新面對原有的問題時,不良情緒很有可能還會復發。